Workflow
0蔗糖酸奶
icon
搜索文档
10部门发布农产品消费方案!乳制品深加工赛道年增长率达10%,B端市场规模近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45
行业政策导向 - 乳制品行业正经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政策推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协同发力 [1]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为乳制品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1] 产品质量与竞争力 - 2024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96%,国产奶关键指标优于进口产品 [3] - 在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下,中国奶业走向更具韧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3] 消费场景创新 - 乳制品消费从传统"饮用"向多元化"食用"转变,新式茶饮市场带动生牛乳、稀奶油需求激增 [4] - 奶酪产品定位"零食伴侣"成为家庭购物新宠,创意餐饮将奶酪融入中式菜肴 [4] - 过去5年国内奶酪消费增长达120%,黄油、无水奶油等产品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4] - 中国B端乳制品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70%至80%份额来自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4] 产品差异化发展 - 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渗透率不足5% [5]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2030年人均奶类年消费达到47公斤,培育低温乳品市场 [5] - 奶酪产业发展可解决原奶季节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问题,并缓解乳糖不耐受问题 [5] - 功能性乳制品年增长率达8%至10%,企业推出0蔗糖酸奶、高蛋白产品等细分品类 [5] - 区域特色奶品如羊奶、驼奶市场占有率从5%提升到12%,水牛乳年产量约80万吨 [5]
一些商品通过仿冒知名品牌、伪装成分描述或营造效果氛围的商标名称误导消费者 玩“文字游戏”的商标该管管了(金台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7-09 05:57
商标误导现象分析 - 生产企业通过商标"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 例如"一品牛"实为猪肉制品 "小尾花黑"猪肝实为普通猪肝 "99"芦荟胶实际含量与数字无关 [1][2][3] - 常见手法包括截取描述性词语作为商标 如"六个核桃"非六个核桃营养价值 "手打"挂面非手打制作 "汇源100%"仅为商标非含量 [3] - 使用营造效果氛围的商标 如"潘婷3分钟奇迹"标注为注册商标非功效宣称 "冰肤之萃"芦荟胶"99"指久久坚持非含量 [3] 商标类型与监管漏洞 - 使用商标(TM)无需核准即可使用 如"树上摘的"椰子水与采摘无直接关系 [4] - 注册商标也存在误导性案例 如白象"多半袋面"仅多30%含量非半袋 [5] - 审查环节存在漏洞 不同审查员判断标准差异 拆分商标规避审查 如"壹号土猪"拆分为"壹号土"和"猪" [9] 市场影响与消费者权益 - 通过商标擦边获取溢价 如"壹号土"黑猪排骨价格170元/千克 vs 普通黑猪60元/千克 [7] - 造成市场不公平竞争 诚信企业被挤占 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8] - 消费者维权成本高 需自行举证 鉴定商品 追溯货源 申请宣告无效需付费 [8] 行业监管建议 - 完善审查机制 运用大数据进行语义分析 强化潜在误导性商标筛查 [10] - 加强日常监测 结合举报线索及时处理争议商标 [10] - 建立联合治理机制 行业协会推动商业伦理公约 建立商标注册信用承诺制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