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三生制药707联合化疗的临床2期数据公布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1-13 15:10
公司业绩与盈利预测 - 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盈利预测获上调,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5亿元、28.75亿元、32.12亿元,此前预测值为23.8亿元、27.1亿元、30.7亿元 [1] - 盈利预测上调主要基于707对外授权交易已落地 [1] 核心产品临床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707的临床开发快速推进,在STIC会议上公布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显示,707联合化疗在sqNSCLC和nsqNSCLC中均具备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 [1] - 临床2期数据支持707联合化疗在1LNSCLC中继续开展临床3期研究 [1] 全球临床开发策略 - 合作伙伴辉瑞公布707全球临床策略,第一波近期临床试验核心为两项3期关键临床,涉及NSCLC1L和mCRC1L适应症 [1] - 辉瑞将于近期启动5项研究,包括ES-SCLC1L的ph2/3研究、NSCLC中联合ADCs的ph1/2研究、mHCC的ph1/2研究、mUC的ph1/2研究和mRCC的ph1/2研究 [1] - 第二波开发计划预计在2026年底前新增10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10种以上新型组合方案 [1] - 开发目标包括用707替代现有标准治疗的PD-(L)1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成为新基石疗法,并探索与ADC联用开发无化疗方案,拓展至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早期场景 [1] 业务发展与市场评级 - 公司完成重磅对外授权交易 [1] - 投资银行维持对公司"优于大市"的评级 [1]
国信证券:三生制药(01530)707联合化疗的临床2期数据公布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15:09
核心观点 - 国信证券上调三生制药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9.55/28.75/32.12亿元,前值为23.8/27.1/30.7亿元,并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 上调盈利预测主要考虑到公司创新药707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已经落地 [1] - 公司创新药临床快速推进,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1] 产品临床进展 - 三生制药在STIC会议上公布707联合化疗治疗1LNSCLC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数据显示在sqNSCLC和nsqNSCLC中均具备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支持继续开展临床3期研究 [1] - 合作伙伴辉瑞公布707全球临床策略,第一波核心为两项3期关键临床(NSCLC 1L和mCRC 1L),并将于近期启动5项研究 [1] - 近期启动的5项研究涵盖ES-SCLC 1L的ph2/3研究、NSCLC中联合ADCs的ph1/2研究、mHCC的ph1/2研究、mUC的ph1/2研究和mRCC的ph1/2研究 [1] - 辉瑞第二波开发计划预计在2026年底前新增10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10种以上新型组合方案 [1] 产品开发战略 - 707的目标是替代现有标准治疗的PD-(L)1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成为新的基石疗法 [1] - 开发战略包括探索与ADC的联用,开发无化疗方案 [1] - 计划将707的应用拓展至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早期治疗场景 [1]
三生制药现涨超6% 辉瑞将707列为核心管线 计划启动多项临床研究
智通财经· 2025-11-13 09:5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6.26%至32.58港元,成交额达4.13亿港元 [1] 临床进展与合作协议 - 公司在2025年STIC会议上公布其药物707联合化疗治疗1LNSCLC的二期临床研究数据 [1] - 辉瑞将707管线列为其核心管线,在达成与三生制药的协议后已提交5个新的临床申请 [1] - 辉瑞计划在2026年底前新增10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10种以上新型组合方案 [1] 券商观点与业绩预测 - 国信证券认为公司创新药临床快速推进,完成重磅对外授权交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1] - 基于707对外授权落地,券商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5亿元、28.75亿元和32.12亿元 [1] - 三生制药核心产品快速推进全球临床开发,获得“优于大市”评级 [1]
港股异动 | 三生制药(01530)现涨超6% 辉瑞将707列为核心管线 计划启动多项临床研究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09:5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6.26%至32.58港元,成交额达4.13亿港元 [1] - 股价上涨主要受公司在2025年STIC会议上公布其创新药707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推动 [1] 核心产品707的临床进展与合作协议 - 三生制药在2025年STIC会议上公布707联合化疗治疗1LNSCLC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 [1] - 辉瑞与三生制药达成协议后,将707管线列为其核心管线,并已提交5个新的临床申请 [1] - 辉瑞的第二波开发计划预计在2026年底前新增10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10种以上新型组合方案 [1] 财务业绩与机构评级 - 国信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5亿元、28.75亿元和32.12亿元 [1] - 机构维持对公司"优于大市"的评级,基于公司创新药临床快速推进和完成重磅对外授权交易 [1]
三生制药(01530):707联合化疗的临床2期数据公布,即将开展两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
国信证券· 2025-11-12 23:1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生制药的投资评级为“弱于大市”(调低)[1][2] 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在2025年STIC会议上公布了核心产品707(SSGJ-707)联合化疗治疗一线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2期研究数据 显示其在鳞癌和非鳞癌患者中均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支持开展临床3期研究[3][4][6] - 合作方辉瑞公布了707的全球临床开发策略 核心为近期启动两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 并计划开展多项早期临床研究 目标是将707打造为替代现有PD-(L)1和VEGF抑制剂的新基石疗法[4][9][18] - 考虑到707与辉瑞达成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已落地 报告上调了公司的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55亿元、28.75亿元和32.12亿元(前值为23.8亿元、27.1亿元和30.7亿元)[5][19][20] 临床数据总结(707联合化疗治疗1L NSCLC) - **有效性数据**:在非鳞状NSCLC患者中 10 mg/kg 707联合化疗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为58.6%(n=29) 在鳞状NSCLC患者中 A亚组(10 mg/kg 707+紫杉醇)cORR为75.0%(n=24) B亚组(10 mg/kg 707+白蛋白紫杉醇)cORR为69.2%(n=13) 对比组替雷利珠单抗的cORR在非鳞癌和鳞癌中分别为38.7%(n=31)和47.6%(n=21)[6][8] - **安全性数据**:10 mg/kg 707组(n=105)与替雷利珠单抗组(n=67)相比 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39.0% vs 32.8% 导致停药的比例为1.9% vs 1.5% 导致死亡的比例为2.9% vs 1.5% VEGF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0% vs 16.4%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为14.3% vs 16.4% 整体安全性可控[6][7][8] 辉瑞全球临床开发计划 - **第一波开发**:核心是两项关键3期临床研究 分别针对一线NSCLC(计划入组约1500名患者)和一线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 计划入组约800名患者) 均计划于2025年12月启动 同时近期将启动5项研究 涵盖小细胞肺癌、肝癌、泌尿系统肿瘤等领域以及与ADC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4][9][11] - **第二波开发**:计划在2026年底前新增10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10种以上新型组合方案 探索无化疗方案及在早期治疗场景的应用[4][9] 财务影响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707达成的商业化合作 首付款为12.5亿美元 后续以1.5亿美元的代价将授权范围扩大至全球 此项交易是上调公司盈利预测的主要原因[18][19] - 根据新盈利预测 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将因980亿元的授权收入而大幅增长至192.34亿元 同比增长111.2% 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76.3%至99.55亿元[19][23]
招银国际:关注已授权药物的研发推进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01530)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4:14
行业指数表现与展望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8.6%,跑赢MSCI中国指数24.2个百分点 [1] - MSCI中国医疗指数在10月至今回调10%,被视为抄底机会 [1] - 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和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推动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回暖 [1] - 叠加美国降息,CXO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修复 [1]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固生堂、巨子生物、药明合联、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 [1] 重要临床数据更新 - SKB264在OptiTROP-Lung04三期试验中针对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对比化疗组17.4个月,风险比为0.56 [2] - Ivonescimab在HARMONi-6试验中针对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对比替雷利珠加化疗的6.9个月,风险比为0.60 [2] - 三生制药的707在一线结直肠癌试验中,5mg/kg每三周联合化疗的未经确认客观缓解率达到82.6%,其中确认客观缓解率为65.2% [2] - 康方生物的ivonescimab在二期试验中联合化疗于一线结直肠癌的客观缓解率为81.8% [2] 授权管线与业务发展合作 - 业务发展合作对股价的驱动力减弱,建议关注已授权管线在海外的临床推进 [3]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就IBI363等药物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将承担40%的全球研发费用并分享40%的美国商业权益 [3] - 临床推进确定性较高,将成为股价上涨催化剂,最终价值实现主要依靠商业化成功带来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3] - 预期辉瑞将在年内公布三生制药707的海外临床计划,重点关注707与辉瑞多个ADC产品的联用 [3]
招银国际:关注已授权药物的研发推进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等
智通财经· 2025-10-27 14:12
行业指数表现与展望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8.6%,跑赢MSCI中国指数24.2个百分点 [1] - MSCI中国医疗指数10月至今回调10%,此轮回调被视为抄底机会 [1] - 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及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推动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回暖 [1] - 叠加美国降息因素,CXO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修复 [1]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 - 推荐买入三生制药、固生堂、巨子生物、药明合联、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 [1] 重要临床数据进展 - SKB264在OptiTROP-Lung04三期试验中,针对EGFR-TKI耐药的NSCLC二线患者,其单药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对比化疗组的17.4个月,风险比为0.56 [2] - Ivonescimab在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HARMONi-6试验中,联合化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对比替雷利珠联合化疗的6.9个月,风险比为0.60 [2] - 三生制药的707在一线结直肠癌试验中,5mg/kg Q3W剂量联合化疗的未经证实的客观缓解率达到82.6%,其中经证实的客观缓解率为65.2% [2] 授权管线与业务发展 - 业务发展授权对股价的驱动力减弱,建议关注已授权管线在海外的临床推进 [3]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就IBI363等药物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将承担40%的全球研发费用并分享40%的美国商业权益 [3] - 海外临床推进确定性较高,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品种的商业化成功带来的收益远超授权交易的首付款 [3] - 预期辉瑞将在年内公布三生制药707的海外临床计划,重点关注其与辉瑞多个ADC产品的联用前景 [3]
中国医药:关注已授权药物的研发推进
招银国际· 2025-10-27 09:38
行业投资评级与市场表现 - 报告对医药行业持积极看法,认为近期回调是抄底机会 [1]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8.6%,跑赢MSCI中国指数24.2% [1] - 该指数在10月至今回调10%,为投资提供较好切入点 [1] 核心观点与驱动因素 - 创新药研发需求回暖,主要因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和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 [1] - 美国降息预期将推动CXO行业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修复 [1] - 建议重点关注已授权创新药管线在海外的临床推进,因其确定性较高且是股价催化剂 [4] - 创新药BD交易对股价驱动力减弱,因估值和预期已较充分 [4]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 - 推荐买入六家公司:三生制药、固生堂、巨子生物、药明合联、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 [4] - 三生制药市值8,757.3百万美元,目标价37.58,上行空间34% [2] - 固生堂市值932.7百万美元,目标价48.28,上行空间62% [2] - 巨子生物市值5,743.6百万美元,目标价58.35,上行空间40% [2] - 药明合联市值10,872.2百万美元,目标价74.00,上行空间5% [2] - 中国生物制药市值16,802.3百万美元,目标价9.40,上行空间35% [2] - 信达生物市值18,939.4百万美元,目标价110.62,上行空间29% [2] 创新药临床进展 - SKB264在EGFR-TKI耐药的NSCLC三期试验中展现OS显著性,HR=0.56,化疗组mOS为17.4个月 [4] - Ivonescimab一线sqNSCLC联合化疗mPFS达11.1个月,对比替雷利珠+化疗的6.9个月,HR=0.60 [4] - 三生制药的707在一线结直肠癌试验中uORR达82.6%,cORR为65.2% [4] - 预计辉瑞将在年内公布三生制药707的海外临床计划,重点关注与辉瑞ADC产品的联用 [4] 行业数据与估值 -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累计同比数据在报告中展示,但未提供具体数值 [8] - MSCI中国医疗保健指数动态市盈率图表显示估值水平 [11] - 多只重点公司个股的动态市盈率图表被列出,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石药集团等 [18][25][20][27][22][29] - H/A股价差表显示部分公司H股相对A股折价,如昭衍新药H/A价差-48.44% [17]
深度*公司*3SBIO INC(1530.HK):FLATTISH 1H25 MISSED; PFIZER’S TRIAL INITIATION OF 707 COULD BE KEY CATALYST
格隆汇· 2025-09-04 11:1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同比下降0.8%至43.6亿元人民币 低于预期[1][2] - 调整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1%至13.6亿元人民币[1][3] - 传统产品TPIAO和EPO分别同比下降4%和12% 合计占收入70%[2] - 蔓迪销售额同比增长24% 占收入16% 受益于新产品规格和数字渠道推广[3] 产品管线进展 - 与辉瑞就707(PD-1/VEGF)达成授权协议 包括12.5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3] - 辉瑞计划在全球开展707针对NSCLC和其他实体瘤的III期临床 并探索与ADC疗法联用[3] - 707结直肠癌II期数据将在2025年ESMO大会公布[1][3] - 608(银屑病)、613(急性痛风关节炎)、611(特应性皮炎)和610(哮喘)等多款产品预计2026-28年获批[3] 业务展望 - 管理层维持双位数增长指引 但预计达成难度较大[3] - 下调传统产品销售预测 上调蔓迪销售预测[3] - 因辉瑞约15亿美元现金注入 上调银行利息收入预测[3] - 目标价上调至38.20港元 因更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10.6%降至9.7%[1][3]
三生制药(01530):存量业务平稳,创新药拾级而上
华泰证券· 2025-09-02 15: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46.32港元[1][5][7] 核心观点 - 公司迈入发展新阶段 存量产品贡献稳定现金流 创新药陆续上市形成新增长点[1] - 与辉瑞就707达成授权协议 合作总金额超60亿美元 首付款12.5亿美元海外市场+1.5亿美元国内市场选择权[3] - 基于SOTP法给予公司1015亿元估值 其中存量业务227亿元 在研&新药496亿元 707 BD首付款72亿元+风险调整后里程碑221亿元[5][12]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43.6亿元(-1% yoy) 归母净利13.6亿元(+25% yoy) 经营性归母净利11.4亿元(+2% yoy)[1] - 特比澳收入23.7亿元(-4% yoy) 市场份额63%领先 EPO收入4.5亿元(-12% yoy) 蔓迪收入6.8亿元(+24% yoy) 三生国健收入6.4亿元(+7.6% yoy)[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28/30亿元(+398%/-73%/+6% yoy)[5] 研发进展 - 1H25研发费率12.6%(+1.8pct yoy) 研发费用5.5亿元(+15% yoy)[4] - 有序推进约30个在研项目 包括5个NDA&ANDA 9个临床III期 6个临床II期 10个临床I期&IND[4] - 重点管线包括705(PD-1/HER-2)/706(PD-1/PD-L1)/SSS59(MUC17/CD3/CD28)/SPGL008(B7H3/IL-15)等肿瘤在研 626(BDCA2)/627(TL1A)等自免在研[4] 合作与临床 - 辉瑞预计2025年对707开启海外III期以及ADC联用I/II期临床[3] - 首付款有望2025年内确认 辉瑞2Q25业绩会披露BD首付款将影响全年业绩[3] - 全球临床进展有望逐步提升707的市场潜力与估值空间[3] 估值分析 - 采用SOTP估值法 存量业务基于可比估值法给予10x PE(可比公司均值15x)[12][13] - 在研&新药基于DCF估值 WACC取8.6% 永续增长率取2%[12] - 707海外估值使用首付款+风险折价的里程碑[12] 市场表现 - 当前收盘价29.96港元(截至9月1日) 市值728.71亿港元[8] - 52周价格范围5.47-35.30港元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0.88亿港元[8] - BVPS为6.80人民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