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166
icon
搜索文档
科伦药业:关于子公司核心产品博度曲妥珠单抗治疗2L+HER2+乳腺癌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17 22:12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17日晚间,科伦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获悉,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 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靶向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博度曲妥珠单抗 (亦称A166)(舒泰莱®)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 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BC)患者。 ...
科伦药业:博度曲妥珠单抗治疗2L+ HER2+乳腺癌获批准上市
智通财经· 2025-10-17 17:09
科伦药业(002422)(002422.SZ)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伦 博泰")靶向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博度曲妥珠单抗(亦称A166)(舒泰莱)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BC)患者。 ...
科伦博泰:2025 年亚洲领袖会议 为 2Q TMT 强劲蓄力,将在 ESMO25 上分享三项 LBA
2025-09-08 14:2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科伦博泰生物 (Kelun Biotech, 6990 HK) [1] * 医药行业 特别是生物科技与ADC (抗体药物偶联物) 领域 [1][4][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商业化进展 * 核心产品 sac-TMT (TROP2 ADC) 在第二季度出现强劲的销售增长 主要由第三代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3L EGFRmut NSCLC)适应症驱动 该适应症于三月份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 [3] * 公司重申 sac-TMT 的首个商业中期业绩(人民币3.02亿元)符合其2025财年人民币8亿至10亿元的指引目标 [3]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商业盈利(药品销售额超过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 并预计在近期实现公司整体盈利 因未来的研发预算将部分由与默沙东(MSD)合作的授权收入覆盖(平均每年约1亿至1.5亿美元) [3] 关键数据披露与催化剂 *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2025年年会(ESMO 2025, 10月17-21日)被视为公司的数据密集型事件 管理层强调将有三项最新突破性研究(LBA)在会上公布(LBA标题将于9月底发布) [4] * 三项LBA包括: sac-TMT用于2L EGFRmut NSCLC的三期研究数据 sac-TMT用于HR+/HER2-乳腺癌的三期研究数据 以及A166 (HER2 ADC) 对比 T-DM1的头对头三期研究数据 [4] * 公司还将披露多项概念验证(POC)阶段数据: sac-TMT与Keytruda联合用于1L PD-L1+ NSCLC的二期ORR数据(因随访时间短 PFS数据尚未成熟) 覆盖多种肿瘤类型(如CRPC, EC, CC)的POC数据读数 以及SKB315 (CLDN18.2 ADC)用于GC/GEJ的一期数据首秀 [4] 研发管线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默沙东(MSD)合作 稳步推进早期ADC研发管线 包括: SKB410 (Nectin-4 ADC, 由MSD主导的二期全球研究) SKB518 (PTK7 ADC, Ph1b/2) 正在探索NSCLC和SCLC的早期抗肿瘤信号 以及SKB571 (EGFR/c-Met ADC, ph1) 正在进行剂量递增试验 [7] * 管理层倾向于在数据具有一定成熟度时进行发布(而非仅初步ORR数据) 以提供相对更全面的药物 profile [7]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评级与风险 * 高盛(Goldman Sachs)对科伦博泰给予买入(Buy)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为454.04港元 基于风险调整后的DCF模型(假设贴现率11% 终端增长率3%) [8] * 关键风险包括: 开发新适应症和未来ADC的研发风险 ADC领域竞争日益激烈 有限的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记录 人才竞争方面的挑战 以及合作伙伴关系中的联盟风险 [8] 财务数据摘要 * 公司市值约为1146亿港元(147亿美元) 企业价值约为1117亿港元(143亿美元) [9] * 高盛预测公司2025年收入为19.506亿人民币 2026年收入为35.797亿人民币 2027年收入为54.329亿人民币 [9] * 高盛预测公司2026年EPS为2.92港元(对应市盈率168.1倍) 2027年EPS为8.26港元(对应市盈率59.5倍) [9]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商业化步入收获期,核心临床布局迎来收获期
国金证券· 2025-08-20 15: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9.50亿元,其中商业销售总额3.10亿元(佳泰莱占比97.6%),净亏损1.45亿元 [2] - 预计2025/26/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25/36.68/53.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0.51/3.80亿元 [5] 商业化进展 - 已有3款产品获批上市:佳泰莱(TROP2 ADC)、科泰莱(PD-L1 单抗)、达泰莱(西妥昔单抗) [3] - 业务覆盖30个省份、300余个地级市及2000余家医院 [3] - 佳泰莱、科泰莱、达泰莱均已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纳入医保后有望加速放量 [3] 核心产品临床布局 - 佳泰莱已获批2L+ TNBC和3L EGFRmt NSCLC适应症 [3] - 后续核心适应症进展:2L EGFRmt NSCLC、2L+ HR+/HER2- BC处于NDA阶段 [3] - 1L EGFRmt NSCLC、1L NSCLC (PD-L1 TPS≥1%)、1L NSCLC (PD-L1 negative)、1L HR+/HER2- BC、1L TNBC等多项适应症处于注册性临床阶段 [3] 研发管线储备 - A166(HER2 ADC)处于NDA阶段 [4] - A400(RET抑制剂)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4] - SKB315(CLDN18.2 ADC)已启动联合PD-L1单抗的GC/GEJC探索 [4] - PTK7 ADC已启动NSCLC/SCLC II期临床 [4] - SKB571(EGFR/c-Met ADC)即将启动Ib/II期临床(多瘤种篮式试验) [4] - SKB378(TSLP)已启动哮喘全球II期临床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0.29%、57.74%、45.91%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1.25%、85.46%、845.97% [10] - 预计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1.63元,ROE(归属母公司)10.30% [10]
SKB BIO(06990)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8 21:02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会议记录,为您总结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制药的关键要点。报告内容如下: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9.5亿元人民币,其中商业化药物销售收入贡献超过3亿元人民币[50][51] - 毛利润为6.6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水平相当[52] - 上半年净亏损为1.4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一次性预算和激励后的亏损为6900万元人民币[53] - 研发费用为7400万元人民币,与去年水平相似[54] - 销售和市场费用因商业化首年投入增加,达到1.9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现金及金融资产规模达45亿元人民币,债务不足10亿元人民币,财务状况健康[56][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超过30个研发项目,其中10多个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0] - 三个主要产品已准备上市:SKB264(MK22872)、sotosumet 201项目和PD-L1 A167项目[12][13] - SKB264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TROP-2 ADC药物,并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肺癌适应症[13] - A166药物获得批准开展跨省分段生产试点项目[22][23] - 商业化团队已覆盖中国30个省份、300个城市和1000多家医院,覆盖医生超过10000名[28] - 与全国400多家药房建立合作关系[29][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肺癌药物成为销售收入最大贡献者,与患者数量和适应症规模一致[62] - 已覆盖29个省份的医保渠道,A167产品覆盖25个省份[33] - 7个省份已纳入特定类型的惠民保,20个城市进入另一种医疗保险类型[34] - 药物目前仍为自费区域,尚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3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推进差异化管线开发,针对具有重大医疗需求的适应症[25] - 持续优化载荷连接策略,采用新型ADC设计,并探索非肿瘤领域的应用[26] - 加强与默沙东等重要合作伙伴的全球合作,已启动14项TMT相关临床试验项目[17] - 完成2.5亿美元H股后续融资,被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和恒生指数[25] - 专注于ADC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技术,开发差异化的产品组合[68][69] - 探索非肿瘤领域的应用,扩大技术平台的应用范围[26][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政府对新药研发给予大力支持,但政策实施的具体细节和可见度尚不明确[98][99] - 对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持积极态度,认为这将有助于扩大市场覆盖和降低运营成本[63][97] - 对商业化前景表示乐观,预计下半年销售收入将较上半年有显著增长[66] - 行业趋势显示ADC与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的联合治疗将成为未来重要方向[84][8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已向四川省高级法院提起诉讼,相关公安机关也已正式立案[101][102] - 公司认为该法律案件不会影响正常运营[102] - A166药物因其独特的连接子和有效载荷,获准开展跨省分段生产试点[22][2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乳腺癌和肺癌的销售 breakdown 以及销售费用展望 - 肺癌是销售收入的最大贡献者,与患者数量和适应症规模一致[62] - 销售费用率在进入国家医保后将会下降,因为目前是第一年商业化投入最高[63] - 销售团队约350人,重要医院按适应症分工,低线城市人员会有职责重叠[64] - 维持全年1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指引目标[67] 问题: 研发重点和策略 - 研发重点继续集中在ADC和小分子领域,目标是开发差异化产品满足临床需求[68] - 重点关注双特异性靶点,寻找良好的双靶点组合[69] - 在有效载荷方面深化理解,开发新有效载荷替代或超越传统化疗[70] - 扩大AUC覆盖非肿瘤领域[70] 问题: 双特异性ADC项目571的进展 - 项目571是重点开发项目,从SKB264的开发中吸取经验改进了安全性[74] - 安全性表现优于传统药物,符合设计预期[75] - 适合与PD-1、TKI和化疗联合治疗[75] - 目前已进入二期扩展研究[76] 问题: 生产能力是否限制SKB264的销售 - 三个商业化产品的生产未受到产能限制[92] - A140和A167目前不是销售重点,正在组建销售团队[92] - 有备用生产商确保供应链安全,目前正在进行技术转移验证[94] 问题: 医保策略和IP纠纷 - 策略优先考虑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但政策实施存在不确定性[97] - 政府对新药定价和合同续签给予更多支持[100] - 确认存在IP纠纷,已向四川省高院提起诉讼,公安机关已立案[101] - 认为该诉讼不会影响公司运营[102] 问题: 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预期 - 期待在ESMO上有两个三期数据读出[105] - OS是关键绩效指标,基于中期结果已提交CDE,进展顺利[105] - 在肺癌方面基于已发布数据,OS明显优于其他产品[108] - 二期野生型肺癌试验是二期而非三期[90] 问题: 一线临床开发时间表 - TPS大于1的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预计明年可获得NDA[114] - 一线TNBC和一线非小细胞肺癌数据可能明年ESMO公布[114] - 与Daiichi和Datoo的研究设计不同,公司针对阳性患者组,不使用化疗作为治疗组成部分[116] 问题: 双特异性ADC项目571的定位和优势 - 安全性优于强生的Aventa,更适合联合治疗[123][124] - 重点适应症为肺癌,但也探索其他肿瘤如泌尿系统肿瘤[125] - 已进入二期研究,探索单药和联合治疗方案[126]
SKB BIO(06990)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8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5亿元人民币 其中商业化药物贡献超过3亿元 [52] - 毛利润为6.6亿元 与去年水平相当 [54] - 净亏损1.45亿元 经调整后亏损为6900万元 [54] - 研发费用为7400万元 与去年相似 [56] - 销售和市场费用为1.9亿元 因商业化活动增加而显著上升 [56] - 现金及金融资产达45亿元 债务不足10亿元 财务状况健康 [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DC药物SKB264(MK22872)已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和肺癌治疗 是中国首个TROP-2 ADC药物 [16] - PD-L1药物A167已获批一线适应症 [16] - A166药物已获得跨省分段生产试点批准 [26] - 三个产品已上市 四个产品处于NDA审批阶段 [13][24] - 研发管线超过30个项目 其中10多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化覆盖中国30个省份 300个城市和1000多家医院 [32] - 与400家药房建立合作关系 [33] - A167产品已覆盖25个省份 [36] - 7个省份已将部分产品纳入特定医保计划 [3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ADC管线开发 针对重大医疗需求适应症 [29] - 采用优化载荷和连接子策略 开发新型ADC设计 [29][30] - 探索非肿瘤领域的应用 [30] - 与MSD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开展全球临床试验 [20][25] - 加强端到端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能力 形成研发+商业化+生产的闭环 [30] - 双特异性ADC和双载荷ADC成为研发重点 [18][7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政府出台创新药物支持政策 但具体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 [100][101] - 医保目录纳入是重要战略重点 [99] - ADC与免疫治疗联合用药成为行业趋势 [85][87] - 对商业化前景保持乐观 预计下半年销售收入将超过上半年 [6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完成2.5亿美元H股后续融资 [29] - 被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 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和恒生指数 [29] - 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已向四川省高级法院提起诉讼 [103][104] - 销售人员规模约350人 按适应症和医院等级进行分工 [60][6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销售收入构成和销售费用展望 - 肺癌是销售收入最大贡献者 [64] - 销售费用处于最高水平 因是第一年商业化 需要大量市场教育活动 [65] - 若进入医保目录 运营成本将会下降 [65] - 销售团队按适应症和医院等级分工 高端医院按专科划分 低线城市人员职责会有重叠 [66] - 维持10亿元销售收入指引 [69] 问题: 研发重点方向 - 重点关注双特异性ADC和新型载荷开发 [70][71] - 开发替代传统化疗和超越化疗的新型载荷 包括双载荷和小分子载荷 [72] - 拓展非肿瘤领域应用 [72] 问题: 双特异性ADC SKB571的进展 - 从SKB264开发中吸取经验 改善了安全性和毒性特征 [76] - 安全性优于传统药物 符合设计预期 [77] - 正在开展II期扩展研究 探索与PD-1和TKI联合用药 [77][78] 问题: 双载荷ADC开发进展 - 双载荷ADC处于探索性试验阶段 预计明年第一季度提交申请 [79] 问题: 母公司协同效应和产品表现 - 母公司帮助在胃肠道肿瘤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和分销 [81] - A140和A167目前不是销售重点 等待合适时机推广 [94] - 产能与销售预期匹配 有备用生产商确保供应 [96] 问题: 医保策略和IP纠纷 - 优先考虑进入医保目录 但政策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99][100] - IP纠纷已正式立案 不会影响公司运营 [103][104] 问题: 临床数据预期 - 期待ESMO公布两个III期研究数据 [107] - 总生存期(OS)是关键绩效指标 已观察到良好结果 [108][110] - 即使在二线治疗中 创新药物仍有机会显示OS改善 [114] 问题: 临床开发时间表 - 预计明年提交一线非小细胞肺癌NDA [116] - 一线TNBC和一线非小细胞肺癌数据可能在明年ESMO公布 [116] 问题: 国内与国际治疗策略差异 - 国内主要针对PD-L1阴性患者使用单药治疗 [119] - MSD在全球开展联合用药研究 最终数据将共享 [120] 问题: 双特异性ADC的适应症规划 - 主要聚焦肺癌领域 同时探索泌尿系统肿瘤等其他适应症 [126][127] - 安全性优于强生的Aventa药物 [126] - 已进入II期试验 探索单药和联合治疗方案 [128]
科伦药业(002422) - 2025 H1 - 业绩电话会
2025-08-18 10: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9 5亿元人民币 其中商业化药物贡献超过3亿元人民币 [50] - 毛利润为6 6亿元人民币 与去年同期持平 净亏损1 45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亏损6900万元人民币 [52] - 研发费用为7400万元人民币 销售及市场费用为1 9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首次商业化推广活动 [54] - 截至上半年末 公司现金及金融资产达45亿元人民币 债务不足10亿元人民币 财务状况健康 [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已商业化产品SKB264(MK2872)在TNBC和肺癌适应症获批 成为中国首个TROP2 ADC药物 [13] - 商业化团队覆盖全国30个省份 300个城市 1000家医院 并与400家药房建立合作 [28][31] - 三款商业化产品中 肺癌适应症是最大收入来源 其他产品A140和A167仍在市场培育阶段 [62][92] - 研发管线包含30个项目 其中10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包括全球首个双特异性ADC SKB571 [10][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医保准入方面 A140已进入7个省份的地方补充保险 25个省份覆盖特殊医保 [33] - 商业化团队计划通过母公司渠道下沉至低线城市 采用"篮子策略"扩大覆盖 [78][79] - 国际合作伙伴默沙东已启动14项全球临床试验 涉及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等适应症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研发策略聚焦差异化ADC设计 包括双特异性ADC 双载荷ADC等创新结构 [69][70] - 战略重心从SKB264转向新一代ADC管线 同时探索非肿瘤领域应用 [25][26] - 与默沙东的合作涵盖多个项目 包括SKB378已进入全球II期临床试验 [17] - 通过优化载荷连接策略 提升ADC药物安全性 特别是针对已产生耐药性的患者 [4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下半年商业化收入将超过上半年 全年目标维持10亿元人民币指引 [67] - 医保目录准入将显著降低销售费用率 目前费用高企源于首年市场教育投入 [63] - 政府创新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但具体实施细则仍待明确 [97][99] - 产能规划匹配销售预期 已建立备用供应商体系保障生产连续性 [94] 其他重要信息 - A166获批参与跨省分段生产试点 是行业首批获得该资质的ADC药物 [22][23] - 公司完成2 5亿美元H股增发 并被纳入MSCI 富时等全球指数 [25] - 存在知识产权纠纷诉讼 已向四川省高院提起诉讼并获得受理 [101][10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商业化进展 - 肺癌适应症是当前主要收入来源 销售团队按适应症划分但低线城市将采用综合覆盖模式 [62][64] - 医保准入后销售费用率将下降 目前60%的费用率包含大量市场教育活动 [63] - 母公司渠道将助力下沉市场拓展 尤其针对非核心肿瘤适应症 [79] 研发管线 - 双特异性ADC SKB571安全性优于传统药物 更适合联合用药 已进入II期扩展研究 [74][76] - 研发重点包括双靶点ADC 新型载荷设计 以及超越化疗效果的创新结构 [69][70] - HR+/HER2-乳腺癌III期试验患者入组完成 数据读出值得期待 [40][105] 临床数据 - 一线TNBC单药治疗PFS达13个月 联合疗法PFS超过15个月 [43] - 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全球III期试验进展顺利 部分已完成患者入组 [87] - 双特异性ADC与PD-1联合用药可能成为未来5-6年行业趋势 [84][85] 生产运营 - 现有产能可满足需求 A140进入医保后将启动大规模生产 [92][94] - 采用分段生产试点等创新模式 提升供应链韧性 [23] 政策与竞争 - 创新药新政下将优先争取医保准入 但政策实施细则仍待观察 [97][98] - SKB571在安全性 联合用药适应性等方面优于强生同类产品 [123][124]
科伦药业(002422) - 2025 H1 - 业绩电话会
2025-08-18 1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5亿元人民币 其中商业化药品贡献超3亿元 [52] - 毛利率为6.6亿元人民币 与去年同期持平 [54] - 净亏损1.45亿元人民币 经调整后亏损6900万元人民币 [54] - 研发费用7400万元人民币 与去年基本持平 [56] - 销售费用1.9亿元人民币 主要用于商业化推广 [56] - 公司现金及金融资产达45亿元人民币 负债低于10亿元人民币 [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化团队已覆盖中国30个省份 300个城市 1000家医院和1万名医生 [32] - 已与400家专业药房建立合作 其中部分为双通道药房 [34] - 三大商业化产品中 肺癌药物是最大收入贡献者 [64] - 产品A140已委托给母公司团队推广 正在申请进入医保目录 [81] - 产品A167已覆盖25个省份 正在等待医保谈判结果 [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已完成H股2.5亿美元融资 并被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等主要指数 [29] - 与默沙东合作开展14项全球临床试验 包括单药和联合疗法 [20] - SKB378项目已进入全球II期临床试验 [20] - 产品A166获批参与跨省分段生产试点项目 [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差异化管线开发策略 聚焦重大医疗需求领域 [29] - 持续优化ADC的载荷和连接子策略 探索非肿瘤领域应用 [30] - 加强端到端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能力 形成研发-商业化-生产闭环 [30] - 扩大全球布局 强化战略合作以最大化管线价值 [30] - 采用差异化偶联策略 包括SKB315等项目 [17] - 开发双特异性ADC SKB571等创新项目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政府出台创新药支持政策 但具体实施细则尚不明确 [100] - 期待医保政策更明确的解释和指引 以更好规划商业化策略 [101] - 行业趋势显示ADC与双特异性抗体联合疗法将成为未来5-6年重要方向 [86] - 公司已针对IP纠纷提起诉讼 预计不会影响正常运营 [10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1870人 其中研发和商业化团队占比较大 [14] - 商业化团队已扩充至近400人 为产品上市做准备 [14] - 目前有30多个在研项目 其中10多个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2] - 已有3个产品获批5个适应症 4个产品处于NDA阶段 [1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商业化相关问题 - 肺癌药物是最大收入来源 商业化初期销售费用较高 预计进入医保后费用率将下降 [64] - 计划根据不同医院级别采取差异化销售策略 高等级医院按适应症划分团队 [66] - 下半年销售收入预计将高于上半年 但需要时间培育ADC药物市场 [68] - 维持全年10亿元人民币销售目标 [69] 研发相关问题 - 研发重点包括双特异性ADC、新型载荷和拓展非肿瘤领域 [71] - 双特异性ADC SKB571安全性优于传统药物 适合联合治疗 [76] - 双载荷ADC预计明年一季度提交审批 [79] - 早期管线将重点开发小分子和双特异性项目 [50] 临床相关问题 - 一线TNBC和三线NSCLC研究数据将在ESMO公布 [45] - 二线HR+/HER2-乳腺癌III期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 [44] - 一线野生型NSCLC研究预计明年完成NDA [89] - SKB571将重点开发肺癌适应症 安全性优于强生同类产品 [125] 生产和产能问题 - 目前产能可满足销售需求 正在验证备用生产基地 [96] - 产品A140进入医保后预计销量将大幅增长 [96] 政策和法律问题 - 正在积极准备创新药医保准入 但政策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99] - IP纠纷已进入司法程序 不影响公司运营 [103]
智通财经港股08月投资策略及十大金股
智通财经· 2025-07-31 22:22
7月市场回顾 - 恒生指数7月整体上涨,月度涨幅为4.59%,运行区间在23690.94至25735.89点 [1] - 市场走势先震荡后上行,调整幅度较小 [1] - 市场表现强劲的原因包括:中美关税战处于空窗期、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平静、美国与主要国家关税协定落地以及国内雅下水电站大型项目的推动 [1] 7月板块与个股表现 - 创新药板块表现最强,受国家政策、业绩和BD合作催化,例如康方生物和昭衍新药涨幅可观 [2] - 医疗国产替代和AI赋能板块表现强势,例如微创医疗 [2] - 消费类公司受特定概念驱动,如巨星传奇(周杰伦入驻抖音)、东方甄选(电商新模式)和极兔速递(东南亚快递) [2] - 雅下水电站新题材概念股华新水泥最高涨幅达到128% [2] - 智通财经7月十大金股平均最大涨幅为22.5%,其中中国龙工因雅下水电站概念涨幅达68.3% [8] 8月市场展望与策略 - 8月港股走势预计先抑后扬,因9月大阅兵前市场需保持稳定 [2] - 整体策略是挖掘补涨潜力的品种,因市场经过三个月上涨后略显疲态 [8] - 医药医疗板块仍是资金追逐重点,存在涨幅不充分的品种 [9] - AI板块有望受海外映射刺激,如美国“大漂亮法案”推动科技巨头增加资本支出,微软2025财年四季度资本支出达242亿美元创纪录,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下限从640亿美元上调至660亿美元 [9] - 其他关注方向包括反内卷相关的钢铁、刺激消费相关的游戏、食品和消费电子 [9] 国际环境与风险因素 - 美国与日本、欧盟的关税协议仅是初步框架,执行细节不明,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规模存疑,因其2024财年税收总额约4460亿美元 [3] - 美国关税政策推高国内商品价格,导致6月份通胀率上升,生活成本增加影响Z世代的消费能力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就9月降息给出明确指引,强调通胀风险,让政策制定面临困难 [5] - 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回升,特朗普在处理关税问题后可能转向俄乌冲突,警告制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印度和土耳其,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也可能重启 [5] 国内经济与政策环境 - 最新重磅会议未推出新的刺激措施,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实施大规模刺激 [6] - 雅下水电站大型项目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压力 [6] - 有潜力的方向是刺激消费和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反内卷) [6] - 中美关系有希望走向合作,若特朗普参加阅兵式可能点燃市场情绪 [7] 8月金股推荐与公司分析 - 医药领域推荐康哲药业,2024年营业额74.7亿元,非国采独家及创新产品收入45.5亿元占比52.8%,创新产品芦可替尼有望2025年上市 [10][11] - 医药领域推荐科伦博泰生物-B,拥有ADC、大分子、小分子三大平台,30+创新资产,SKB264等核心产品已获批或递交上市申请,2025年将进入商业化拐点 [10][12] - 医疗领域推荐海吉亚医疗,2024年营业收入44.46亿元,拥有16家医院,2家在建三级医院,互联网医院挂号量近23万人次,积极应用AI技术 [10][13] - 软件领域推荐金蝶国际,2024年云服务收入占比81.6%,面向大中小客群有星瀚&苍穹、星空、星辰三大产品,受益于ERP信创政策 [10][14] - 媒体领域推荐快手-W,其可灵AI拥有超4500万创作者,生成超2亿视频和4亿图片,服务超2万企业客户,2025Q1收入1.5亿元,4月和5月月度收入均超1亿元 [10][15] - SaaS领域推荐微盟集团,作为腾讯广告核心服务商累计服务400万客户,构建WOS新商业操作系统和微盟云PaaS平台,拥有微盟WAI等AI解决方案 [10][16] - 游戏领域推荐哔哩哔哩-W,2025Q1平台DAU达1.07亿,MAU达3.68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08分钟,电商投放需求旺盛 [10][18] - 电子领域推荐鸿腾精密,围绕“3+3”战略聚焦EV电动车、5G AIoT、Audio产业,通过收购布局高压连接器、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桩及高速光模块 [10][19] - 食品领域推荐锅圈,2024年营收64.7亿元,门店总数10150家,覆盖277座城市,超51%门店位于低线城市,加盟店占比超99.5% [10][20] - 钢铁领域推荐马鞍山钢铁股份,2024年营收818.17亿元,归母净利润-46.59亿元,钢材总销量1830万吨,行业面临供给重塑与需求企稳预期 [10][21][22]
科伦博泰生物-B(6990.HK):国际化ADC创新平台 核心资产商业化可期
格隆汇· 2025-07-01 10:44
公司概况 - 科伦博泰成立于2016年,是科伦药业创新研发子公司,已建立起ADC、大分子、小分子三大技术平台 [1] - 截至2024年年报,公司共布局30+创新资产,10+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管线储备梯队完善 [1] - 2025年将进入加速放量周期,商业化进展值得期待 [1] ADC平台 - 布局肿瘤与非肿瘤两大ADC开发策略,研发能力获MNC背书 [1] - SKB264基于戈沙妥珠单抗进行优化,采取全新毒素T030+高DAR值策略,围绕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形成全线布局 [2] - 2L+ TNBC(2024年11月)及3L EGFRmut NSCLC已获批上市(2025年3月) [2] - 2L EGFRmut NSCLC、2L+HR+/HER-2- BC已递交上市申请 [2] - 1L TNBC适应症处于II/III期关键临床阶段 [2] - 默沙东全球已开14项多瘤种Ⅲ期临床(截至2025年6月),有望在全球适应症实现重要突破 [2] - A166已达3L+晚期HER2+ BC关键Ⅱ期试验主要终点,于2023年5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NDA [2] - 2025年1月,2L+ HER-2+ BC适应症递交NDA,年内有望获批 [2] - ADC早期管线广泛布局CLDN18.2、Nectin-4等多种靶点,双抗ADC项目SKB571、RDC项目SKB107等新品有望接棒 [2] 非ADC平台 - A167(PD-L1)针对3L+(2024年12月)和1L RM-NPC(2025年1月)已获批 [2] - A140(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1L RASwt mCRC已获批(2025年2月) [2] - A400(选择性RET抑制剂)针对RET+ NSCLC预计年内递交上市申请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20.06/28.84/46.96亿元,同比增长3.8%/43.8%/62.8% [3] - 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34.7x/24.2x/14.8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