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

搜索文档
半导体行业周报:“大而美”法案落地,半导体在美建厂税惠力度升级-20250706
湘财证券· 2025-07-06 19: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大模型破圈及相关设备市占率提升带动端侧AI算力需求上行,驱动多种半导体硬件市场需求增长;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弱复苏且国产化替代为趋势,有自主可控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有望持续受益,维持行业“买入”评级,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神工股份、龙芯中科 [5][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行业行情回顾 半导体行业指数震荡下跌 - 2025年6月30日 - 2025年7月4日,申万半导体指数下跌1.18%,在所有二级行业中排序118/12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4%,上证综指上涨1.4%,深证成指上涨1.25%,科创50微幅下跌0.35% [10] - 大基金三期总注册资本3440亿元,正调整重点解决光刻机和EDA软件等关键短板,提振半导体设备市场情绪 [11] - “大而美”法案规定美国本土新建芯片厂税收抵免比例从25%提至35%,符合条件项目需2026年底前动工;扭转“多级出口控制”体系,出口许可采用双边谈判机制;强调提高进口关税,将新能源补贴转向AI与半导体领域 [3][11] - TrendForce集邦咨询微幅下修今年全球AI Server出货量至年增24.3%,预估全年整体Server出货年增约5% [11] - SEMICON Taiwan 2025拟9月登场,聚焦先进封装技术,SEMI 3DIC先进封装制造联盟将启动 [12] - 本周RDIMM模组表现相对稳定,价格小幅上扬;eMMC价格因终端需求疲软持续走弱 [14] - 申万半导体各子板块表现分化,设备板块领涨,涨幅1.88%,数字芯片设计等其余板块下跌 [14] - 本周跟踪的161支半导体个股中,45家股价上涨,116家下跌,涨幅前五位为思特威 - W等,跌幅前五位为龙迅股份等 [14] 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态势延续 - 美企固定资产投资强劲,科技企业加大投入,高资本开支改善市场预期,联储官员表态松动,截至2025年7月3日费城半导体指数收于5647.12点,年初至今涨幅12.46%,周涨幅1.8%;截至7月4日,台湾半导体指数收于652.57点,年初至今涨幅0.8%,周涨幅0.2% [15] 半导体行业市场回顾 半导体行业新闻 - 大基金三期拟重点投资光刻机和EDA软件,解决关键短板助力芯片产业发展 [20] - “大而美”法案生效,降低企业税,扭转出口控制体系,提高进口关税,将新能源补贴转向战略领域 [11][20] - 美国计划限制AI芯片运往马来西亚和泰国后流入中国,规则草案未最终确定 [22] - 因国际形势变化,TrendForce集邦咨询微幅下修2025年全球AI Server出货量至年增24.3%,预估全年整体Server出货年增约5% [22][23] - 本周DRAM现货市场疲弱,RDIMM模组受服务器需求支撑价格小幅上扬,eMMC价格因终端需求疲软持续走弱 [23][25] - 台积电推迟日本厂建设,将重心转移至美国产能扩张 [25] - 美国取消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相关企业恢复中国客户访问权限 [26] - SEMI 3DIC先进封装制造联盟9月将启动,聚焦四大任务打造封装生态系 [27][28] - 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Optimus生产,修改设计,今年生产5000台目标基本无法达成 [28] - 预计2025年全球TWS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苹果、小米、boAt等厂商表现各异 [29] - 1 - 5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集成电路出口1359亿个,同比增长19.5% [30][31] 上市公司动态 - 芯动联科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营收、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大幅增长 [32] - 恒玄科技股东拟减持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等合计减持不超2% [32] - 国芯科技汽车电子芯片项目中标,中标产品总价4600万元 [32] - 士兰微股东罗华兵拟减持不超500,000股 [32][33]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买入”评级,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神工股份、龙芯中科 [5][33]
苹果今年秋季将推出15款以上新产品,涵盖多个领域
环球网· 2025-07-03 16:18
产品发布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秋季推出超过15款新产品 [1] - 新产品线涵盖智能手机、电脑、平板、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等多个品类 [5][6] iPhone 17系列 - iPhone 17系列包括四款机型: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可能更名为iPhone Ultra) [5] - iPhone 17配备更大显示屏和改进的自拍相机 [5] - iPhone 17 Air设计纤薄前卫 [5] - iPhone 17 Pro升级相机系统、内存和A19 Pro芯片 [5] - iPhone 17 Pro Max电池容量增大 [5] Mac及iPad产品 - 首批搭载M5芯片的产品包括M5 MacBook Pro(提供M5、M5 Pro和M5 Max配置)和M5 iPad Pro(优化多任务处理) [5] - 新款Mac Pro将搭载M3 Ultra芯片 [5] 可穿戴设备 - Apple Watch Ultra 3将配备5G RedCap、高血压传感器和卫星功能 [5] - Apple Watch Series 11和SE 3也将迎来升级 [5] - AirPods Pro 3搭载H3处理器并升级降噪功能 [5] 智能家居新品 - 至少两款智能家居新品:新款Apple TV 4K(配备A级芯片和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和HomePod mini 2(搭载全新Wi-Fi调制解调器) [6] - 可能推出"HomePad"智能家居指挥中心 [6] - AirTag 2配备新型超宽带芯片 [6] - M5 Vision Pro规格提升 [6] - Studio Display 2采用MiniLED技术并改进摄像头 [6] - 传言可能推出Pro Display XDR 2以搭配新款Mac Pro [6]
7亿!两家助听器企业合并
36氪· 2025-06-01 13:01
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助听器市场的繁荣。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助听器市场规模达801亿美元,预计在2024-2029年预测期内将以5.8%的 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然而,传统助听器市场存在诸多痛点: 自从2018年西万拓和唯听合并为WS Audiology后,传统听力设备巨头之间的大规模整合浪潮曾一度放缓。而近日,美国听力行业迎来突破性事件—— Eargo与hearX合并,诞生了一家新的OTC助听器公司LXE Hearing。 作为2022年FDA批准OTC(非处方)助听器销售以来的首起重大战略合并,此次交易获Patient Square Capital注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此前, 这家专注于优质医疗健康企业的投资机构,已于2024年完成对Eargo的私有化运作,此番再度入局凸显了市场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听力解决方案的强烈信 心。 LXE Hearing将整合双方在产品设计、数字技术及用户布局的核心优势,凭借25年行业经验实现资源互补。新公司的战略目标明确:为听损人群提供触手 可及且经济实惠的听力健康服务,增强服务可及性与用户体验。 FDA批准非处方助听器销售, Eargo与hear ...
浪人早报 | 雷军官宣小米自研手机芯片玄戒O1、阿里第四财季营收2364.5亿元、华为折叠PC配置曝光…
新浪科技· 2025-05-16 08:48
小米自研芯片 - 小米宣布自主研发设计手机SoC芯片玄戒O1,预计月底发布,这是公司造芯十年的新起点和追求硬核技术的里程碑 [2] 阿里巴巴财报 - 阿里第四财季营收23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调整后净利润2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3] - 菜鸟全年营收达1012.72亿元,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至301.27亿元 [3] 华为折叠PC - 华为官宣鸿蒙电脑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师版,可能采用折叠形态设计,配备可折叠超大屏幕和鸿蒙PC系统 [4] 苹果AirPods - 苹果软件更新显示AirPods Pro 3已进入发布倒计时,预计今年秋季发布 [5] 京东外卖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入驻审核通过率不足四成,承诺不逼迫商家选择配送方式 [6] 小红书外卖 - 知情人士辟谣小红书入局外卖,称其小程序是提供给商家的开放经营能力 [6] 网易财报 - 网易第一季度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112亿元,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240.5亿元,研发投入44亿元 [6] 吉利汽车财报 - 吉利汽车第一季度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 [7] vivo人才计划 - vivo启动"蓝极星计划"招募芯片、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领域顶尖人才,承诺薪酬上不封顶,仅向博士生开放 [8] 星纪魅族业务 - 星纪魅族否认砍掉手机业务,称相关言论为不实信息 [9] SpaceX发射 - FAA批准SpaceX星舰发射任务从每年5次增加到最多25次 [10] 摩托罗拉手机 - 摩托罗拉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第七大品牌,拉丁美洲占近半出货量 [11] 中美贸易 - 中美互降关税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从5709个增至21530个标准集装箱 [13]
苹果要搞大事?WWDC25五大爆点抢先看
凤凰网· 2025-05-15 11:09
iOS 19设计革新 - iOS 19将进行重大设计革新,灵感来自visionOS,采用圆形图标、更透明的界面元素和更简约的设计风格 [2] - 这将是自iOS 7以来最大的一次设计界面调整,预计会引发两极化反应 [2] - 应用程序将进行大改以适应新设计语言,包括更透明圆润的按钮、弹出式菜单和玻璃质感的界面 [3] macOS 16命名 - 苹果将在WWDC上揭晓下一代macOS的名称,延续使用加州地标命名的传统 [4] - 已注册的潜在名称包括Condor、Redwood、Shasta、Skyline、Pacific Miramar等 [4] AI电池管理功能 - iOS 19将引入AI电池管理功能,分析设备使用方式并自动调整以减少电量消耗 [5] - 新AI电池模式可根据用户习惯限制应用和系统功能的电力消耗 [5] AirPods实时翻译 - 苹果正在为AirPods开发实时翻译功能,支持面对面对话的跨语言翻译 [6] - 该功能预计通过iOS 19和AirPods固件更新推出,可能仅支持AirPods Pro 3 [6]
持续看好果链:关税修复只是开始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果链、PCB 行业、覆铜板行业、面板行业 - **公司**:苹果、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高伟电子、恒明达、胜宏科技、深益电子、景旺电子、深南电路、世运电路、生益科技、生益电子、沪电股份、京东方、TCL 科技、荣旗科技、天马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果链行业 - **关税影响**:A股受关税影响需时间修复,短期果链受益于关税修复,但更应关注苹果新产品预期和长期AI创新;美国暂缓部分关税,91%反制性关税取消,24%对等关税暂缓90天,半导体类产品232调查仍在进行需关注进展[1][3][5] - **苹果产品**:中国地区iPhone 16系列和AirPods Pro 2降价,预计提升国内销量但需关注利润影响;苹果在AI领域有Safari整合AI、中国区与百度阿里合作、折叠屏手机等进展;新产品发布节奏更均匀,硬件创新加速[1][9][10] - **推荐标的**:立讯精密、高伟电子、恒明达,关税调整后潜在受损预期缓解,看好短期表现[13] PCB行业 - **一季度表现**:一季度表现出色,受益于AI、智能驾驶和消费类订单高增,开工率饱满,毛利率有所分化[26][27] - **二季度展望**:部分公司4月有加单现象,开工率仍保持较高水平,订单能见度约两个月,预计收入和利润进一步增长[29] 覆铜板行业 - **一季度表现**:一季度受益于需求增长和开工率,收入明显增长,毛利率受益于稼动率和部分涨价[30] - **二季度展望**:二季度订单饱满,建滔订单量达三个月水平,生益科技5月涨价,预计业绩进一步亮眼[30][31] 面板行业 - **目前状况**:相对于果链或PC公司,股价修复相对不错,京东方和TCL科技处于历史估值偏底部水平[33] - **未来展望**:今年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起预计迎来显著业绩修复,市场对面板公司估值方式可能切换,京东方与天马科技未来股价空间将有显著变化[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瑞声科技**:因关税影响被错杀,光学业务扭亏为盈,2025年主要增长点包括iPhone 17相关收入、折叠机新零部件、汽车声学业务,预计盈利约23亿元[1][20][21] - **比亚迪电子**:通过越南工厂规避关税,中框和汽车业务盈利修复,2025年主要增长点包括折叠机中框业务、AI相关产品,服务器组装收入预计达30 - 40亿人民币[1][23][24] - **苹果未来规划**:2025 - 2027年硬件创新加速,可能推出可折叠iPhone、20周年纪念版iPhone等产品;营销策略可能改为上下半年分别发布新品;未来手机革新重点在多SKU和营销策略变化;除手机外,关注智能眼镜、带显示AR产品、Vision Pro设备等[12][14][16][17] - **国内外大厂布局**:Meta、Google、亚马逊等未来两个季度可能推出AI眼镜及AR眼镜等新产品[18] - **推荐相关板块和标的**:蓝思科技、林毅、水晶光电、蓝特光学、鹏鼎等,涉及AI终端应用、光学赛道等[19]
苹果20250502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智能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软件服务、半导体等行业 公司:苹果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收入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每股摊薄收益1.65美元,同比增长8%,毛利率47.1%,净收入204.8亿美元,经营现金流240亿美元[3][15] - 产品收入687亿美元,同比增长3%,服务收入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15] - 预计6月季度总公司收入同比低个位数到中个位数增长,毛利率45.5%-46.5%,运营费用153-155亿,税率16%左右[4][20] 各产品线表现 - **iPhone**:收入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iPhone 16系列推动增长,美国客户满意度97%[2][6][16] - **Mac**:收入79亿美元,同比增长7%,新款MacBook Air和Mac Studio推动,美国客户满意度95%[2][7][16] - **iPad**:收入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iPad Air搭载M3芯片推动安装基数创新高,美国客户满意度97%[2][8][16] - **可穿戴设备及配件**:收入75亿美元,同比下降5%,Apple Watch Series 9和AirPods Pro 2有特色功能,Apple Vision Pro开启智能功能[10] 服务业务亮点 - 收入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活跃设备安装基数和付费账户两位数增长,超10亿付费订阅[2][11][17] - Apple TV Plus创观看记录,获多项大奖提名和奖项,还有新内容推出,可通过相关应用观看赛事[11] 投资与发展计划 - 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涉及多州,在德州开服务器制造工厂,预计采购超190亿颗芯片[2][4] - 董事会批准额外1000亿股票回购计划,提高普通股股息4%至每股26美分[19] 其他方面 - 软件发布iOS 18.4,引入更多语言,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应用程序与功能[12][13] - 可持续发展减排60%,使用更多清洁能源和回收材料,与供应商合作取得成果[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苹果公司预计到2025财年结束时,美国销售的大多数iPhone原产国将是印度,几乎所有iPad和Mac原产国将是越南,中国是美国以外总销量绝大部分原产国,需关注关税政策变化[4][20] - 新系列系统交付延迟让公司认识到需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项目执行流程[35] - 公司采取混合数据中心支出策略,希望拥有自主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并进行合作[37] - 对Epic案件禁令不同意并上诉,密切关注司法部对谷歌反垄断审判,采取措施应对潜在负面影响[36]
36氪精选:外国人垄断的高端助听器,中国企业正靠AI翻盘
日经中文网· 2025-03-28 15:12
行业趋势 - AI技术成为助听器行业新的竞争点,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为厂商提供低成本接入世界一流大模型的机会[4][5] - 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被广泛认可为解决助听器"鸡尾酒会效应"难题的方向,可改善嘈杂环境下的听力识别能力[8][9] - 助听器行业正从传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向AI驱动转型,各大厂商频繁强调AI算法带来的产品升级体验[10] 市场格局 - 瑞士索诺瓦、丹麦带蒙特、美国斯达克等5家老牌厂商垄断全球90%以上助听器销售市场[5] - 新兴科技公司和医疗企业面临核心算法难突围、芯片垄断等技术难题[5] - 消费级助听器(OTC)概念普及,通过降低验配门槛和终端售价(1500-4000元)抢占市场,与传统医疗级助听器(5000-40000元)形成差异化竞争[12][13] 技术突破 - 索诺瓦峰力品牌推出AI超算力助听器,复杂环境下降噪效果达10分贝,远超行业平均4-6分贝水平[10] - 联影uOrigin采用自研异构六核芯片和边缘侧神经网络算法,每秒处理750次声音信号,具备智能降噪功能[10] - DeepSeek等LLM算法可实现环境自适应学习,完成自验配和智能验配工作[9] 参与者动态 -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苹果发布带测听功能的AirPods Pro 2,腾讯、讯飞进军千元级中端助听器市场[10] - 讯飞医疗2023年上半年智能硬件收入达290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67%,其智能助听器登记用户超11万[13] - 国产新兴品牌如大象声科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作为研发基础理论[10] 用户痛点 - 90%听损老人在知晓听力减退情况下仍不愿主动检查,佩戴助听器人群中仅6.5%对效果满意[6] - 传统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下识别能力不足,存在"鸡尾酒会效应"难题,导致用户佩戴体验差[7][8] - 产品需平衡"噪声消除"与"语音细节保留"的技术矛盾,这是当前全球厂商的核心技术发力点[8] 发展前景 - 消费级助听器将确定性地成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但距离完全替代专业验配服务仍有差距[15] - 汉语语境理解、售后服务等"软性"条件可能成为国产厂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16] - 产品价格、开发团队本土化理解、售后服务等非技术因素将长期影响市场竞争格局[15]
外国人垄断的高端助听器,中国企业正靠AI翻盘
36氪· 2025-03-27 08:1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助听器市场由瑞士索诺瓦、丹麦带蒙特、美国斯达克等5家老牌厂商垄断90%以上销售份额[4] - 新兴科技公司和医疗企业面临核心算法难突围、芯片垄断等技术难题[4] - 苹果推出AirPods Pro 2具备测听功能,腾讯、讯飞等科技公司进军千元级中端助听器市场[15] 技术突破方向 - 深度神经网络(DNN)技术成为解决"鸡尾酒会效应"难题的关键方向,可改善嘈杂环境下的听力识别能力[10]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让厂商能以低成本接入世界一流大模型,解决传统研发难题[4] - 索诺瓦峰力品牌AI助听器降噪效果达10分贝,远超行业平均4-6分贝水平[13] - 联影uOrigin采用自研异构六核芯片,每秒可处理750次声音信号[13] 产品市场现状 - 助听器佩戴者满意度仅6.5%,90%听损老人不愿主动检查听力[7] - 传统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下识别能力不足,存在"噪声消除"与"语音细节保留"的取舍难题[8][9] - 医疗级助听器售价5000-40000元,消费级(OTC)售价1500-4000元,价差主要来自人工服务费用[18] - 讯飞智能助听器登记用户超11万,2023年上半年智能硬件收入达2900万元[19] 新兴厂商机会 - 消费级助听器通过降低验配门槛和终端售价,有望实现"弯道超车"[17] - 国产厂商在汉语语境理解、售后服务等"软性"条件上具备本土优势[20] - 联影等企业采用边缘侧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智能降噪和方向性拾音功能[13] - 听象科技等新兴品牌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作为研发基础理论[13]
蓝牙,何去何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5 09:27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蓝牙技术,包括工作原理、历史版本、使用方法、未来发展及新功能Auracast [1][3][12] 蓝牙工作原理 - 蓝牙使用高频无线电波进行无线连接,采用自适应跳频技术避开拥挤频率、限制干扰,功耗低、范围小、速度不如2.4 GHz Wi-Fi [3] - 蓝牙存在漏洞,但新版本设计更安全,各版本向后兼容,功能受旧设备限制 [3] - 公司在专有功能中使用蓝牙,如Apple的AirDrop和Google的Quick Share,先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再用Wi-Fi传输文件 [5] 蓝牙历史 - 蓝牙以国王哈拉尔·“蓝牙”·戈姆森命名,技术源自1996年英特尔、爱立信和诺基亚会议,1999年推出首个版本 [5] - 标准由非营利性蓝牙技术联盟管理,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等公司有重要影响力 [8] - 各版本带来渐进式改进,如蓝牙1.2解决Wi-Fi干扰和快速配对问题,蓝牙2.0提高数据速率等 [12] 蓝牙使用方法 - 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设置打开蓝牙,找到可连接设备菜单,部分设备需置于配对模式,接受配对窗口连接 [11] - 若计算机不支持蓝牙,可通过适配器添加支持 [11] 蓝牙未来发展 - 2024年发布的蓝牙6.0有“信道探测”精确跟踪功能和效率改进 [12] - 即将推出的Auracast功能可在公共场所广播和加入音频流,允许多人同时连接同一音频流 [13][14] - 设备需支持蓝牙5.2及以上版本和公共广播配置文件才能接收Auracast流,广泛普及可能需几年时间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