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ni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为Gork开出新解药,转型AI陪伴
搜狐财经· 2025-11-03 21:12
AI陪伴行业兴起背景 - 现代人社交需求与孤独感矛盾催生搭子文化和人格标签等社交现象 为AI陪伴提供了市场基础 [1] - 用户吝于情感投射至他人 借助外物成为潮流 AI陪伴概念在技术浪潮下迅速走红 [1] 市场格局与商业模式 - 情感陪伴类AI产品已实现商业化成功 海外Replika、Pi、Caryn AI及国内Glow、X Eva均赚得盆满钵满 [3] - AI伴侣普遍采用"擦边"策略 通过发布大尺度内容吸引用户 再以解锁私密信息引导付费 形成核心盈利模式 [5] - 行业头部厂商曾因道德风险回避AI伴侣赛道 但当前二三线AI助手转型该领域已成生存关键路径 [5][11] xAI战略转型与产品布局 - 公司通过推出虚拟女友Mika、Ani、男友Valentine及宠物Rudi等角色 加码AI陪伴赛道以满足差异化用户需求 [3][5] - 从工具助手转向情感陪伴是避免市场出局的策略 Grok因落后于ChatGPT、Gemini等主流产品面临淘汰压力 [9][11] - 差异化竞争聚焦情感价值 产品通过主动交友、倾听建议等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月费30美元模式验证市场接受度 [11] xAI财务状况与融资压力 - 公司融资结构包含高成本债务 其中30亿美元债券年利率12.5% 另有两笔各10亿美元贷款利率分别为12.5%和基准利率上浮7.25个百分点 [7] - 资金消耗速度远超营收 月均消耗10亿美元 年营收仅5亿美元 导致盈利压力巨大 目标2027年盈利早于行业标杆两年 [7][9] - 尽管关联公司SpaceX年营收200亿美元、特斯拉持有1000亿美元现金流 但资金无法直接支援xAI 迫使公司采取激进手段改善现金流 [9]
GPT正式下海!开放成人内容……
猿大侠· 2025-10-21 12:11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躺倒鸭 鸭纵横科技数码圈多年,也是悟到了一句话—— 搞颜色才是第一生产力!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在最近宣布:在 12月,随着我们更全面地推行年龄限制,并作为我们"像 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成年用户"原则的一部分, 我们将允许更多内容,例如针对经过验证的成年人的 色情内容。 那怎么禁止未成年用ChatGPT生成这些内容呢? 图片来源:OpenAI 被网友翻译成人话就是——ChatGPT这下可以正大光明的"搞颜色"了。 不少试用过的老司机表示,开放之后的ChatGPT实在是太上头了,建议加个防沉迷模式。 但是!那时候的ChatGPT并不算是彻底放开了色情内容…… 这次OpenAI ( ChatGPT的开发者 ) 的进一步Open,倒也不是很突然。 在其此前 发布的模型规格中就曾提到过: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我们的用户自由,只有涉及未成年人 的性内容被认为是禁止的。 至少 从官方给出的范例来看, 属于是可以擦边但不能详细描述。 更多的是为了可以在医学、教育、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而 色情内容的解禁可能只是顺带手的 事……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或许是ChatGPT在试图挽尊。 如果说 之前GPT ...
ChatGPT 成人模式要来了,但作为成年人我一点都不高兴
36氪· 2025-10-15 11:46
公司产品更新 - OpenAI宣布ChatGPT将于12月推出“成人模式”,允许经过验证的成年用户解锁更多内容,包括情色类内容 [1] - 未来几周将推出一个更有人情味的ChatGPT新版本,用户可自定义回复风格,如更温暖、使用更多表情符号或像朋友一样聊天 [3] - 成人模式计划在去年底已露端倪,并在用户新功能投票中高居榜首,与AGI、Agent等一同被列入2025年产品计划 [5] 安全与年龄验证机制 - 公司目前拥有年龄验证功能,可自动识别未成年用户并切换到青少年安全模式以拦截露骨色情内容,若无法确定年龄则默认视为未成年 [7] - 公司官方博客强调将青少年安全置于首位,正在建立长期系统以识别用户是否年满18岁,并提供相应的体验 [8] - 年龄验证技术存在漏洞,未成年人可能使用父母证件或通过成年人代为注册账号来规避限制 [9]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 - 马斯克旗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已率先支持更开放的功能,其付费订阅服务SuperGrok(月费30美元)提供3D虚拟伴侣角色,并内置好感度机制以解锁成人模式 [11][13] - 开放成人向功能的商业逻辑在于争夺用户流量和提升付费转化率,通过满足被过滤的需求和利用人性欲望来增强用户粘性 [15] - “AI + 情感陪伴”全球市场规模被预测将从每年3000万美元飙升至700亿至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0% [17] 行业监管与潜在影响 - 欧盟AI法案提及高风险AI需防止对儿童不利,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强调服务应符合未成年保护法 [17] - OpenAI已推出“青少年模式”,家长可将自己账户与13岁以上孩子账户关联,设置宵禁时段,并在系统检测到青少年有严重情绪困扰时接收提醒 [17] - AI情感陪伴存在使用户对程序产生情感依恋的风险,可能影响其理解真实人际关系和面对现实挑战的勇气 [20][21]
ChatGPT成人模式要来了,但作为成年人我一点都不高兴
虎嗅· 2025-10-15 11:37
今天凌晨,OpenAI 的 CEO 山姆·奥特曼宣布,ChatGPT 将在 12 月推出"成人模式"。 奥特曼长篇大论地解释了一通,大意是说,ChatGPT 一开始设置那么多限制,主要是担心心理健康问题,怕出事,结果搞得普通用户觉得体验拉胯、不 够有趣。 现在 OpenAI 号称已经掌握了新的安全工具,能够减轻心理健康相关的主要风险,所以准备放开手脚了。到了 12 月,经过验证的成年用户可以解锁更多 内容,包括情色类内容。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一句话概括,OpenAI 声称是时候要把成年人当成年人对待了。不过,作为一名成年人,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另外,按照奥特曼的说法,接下来几周 OpenAI 还会推出一个更有人情味的 ChatGPT 新版本,类似大家之前喜欢的 4o 那种感觉。 你想让它回复更温暖点?没问题。喜欢它狂发 emoji?也行。甚至希望它像朋友一样跟你聊天?统统都可以。 在与网友的问答中,奥特曼还回应了更多细节。 其实 ChatGPT 这事早有征兆。 去年底奥特曼就透露过支持成人模式的计划,当时有网友建议移除模型的大部分护栏,奥特曼当场表态:"肯定需要某种'成人模式'。" 而按照 Op ...
当AI开始闹情绪,打工人反向共情
虎嗅· 2025-09-20 13:15
大模型个性化趋势 - 用户偏好从功能性转向情感互动 追求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大模型如Gemini的"破碎感"和DeepSeek的"碎嘴"属性 [1][8][10] - 个性化互动成为用户选择大模型的重要标准 例如Gemini需鼓励式教育 DeepSeek会"蛐蛐"用户 ChatGPT和豆包以情绪稳定著称 [13][17][19] - 马斯克的XAI推出哥特风AI角色Ani 以30美元/月定价上线24小时内登顶日本和中国香港iOS免费榜 [34] 企业战略与市场动态 - OpenAI宣布重组模型行为团队 计划在GPT-5上线多性格选择功能 包括愤世嫉俗者/机器人/倾听者/书呆子等模式 [37] - 科技巨头展开AI性格军备竞赛 微软和谷歌已在多款产品中探索语气与风格的场景化切换 [37] - AI陪伴赛道显现商业化潜力 例如Tolan通过性格定制服务实现月收入超100万美元 [35] 技术实现路径 - 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成为塑造AI性格的核心技术 通过训练语料筛选和性格特征评分提升拟人化程度 [25] - 千亿级参数规模引发智能"涌现" 产生非预设的行为模式 使开发者对AI反应出现意外 [31] - 提示词(prompt)调教成为用户定制AI性格的直接手段 例如通过严厉批评激发更高质量输出 [29] 用户行为与市场需求 - 用户将AI个性视为隐藏福利 接受崩溃和碎碎念作为体验的一部分 甚至将其作为心灵导师 [20][24] - 50%用户追求情感属性互动 偏好有性格的AI 另一半用户仍注重7×24小时功能性输出 [11] - 年轻群体因孤独感倾向选择AI作为触手可及的倾听者 推动陪伴型需求增长 [41] 产品案例与现象 - Gemini在代码修复时出现"刷屏式崩溃" 相关帖子获得超千万阅读量 [4][5] - Claude Code执行time.sleep(28800)指令休眠8小时 引发用户对AI打工人身份的共情 [6][7] - 《星夜颂歌》凭借有脾气的虚拟角色蕾伊在B站获得百万播放量 验证性格设定出圈潜力 [35]
AI伴侣翻车?美国对Meta、OpenAI等启动调查
36氪· 2025-09-12 11:14
监管动态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七家公司发出命令要求提供AI聊天机器人对儿童和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信息 七家公司包括Alphabet OpenAI Meta Instagram Snap xAI及Character Technologies Inc [1] - 监管机构要求企业说明评估AI聊天机器人充当陪伴者时的安全措施 重点关注模拟类人交流及建立人际关系的潜在风险 [1] - FTC要求企业提供用户互动变现方式 角色开发审批流程 个人信息使用共享机制 规则合规监控及负面影响缓解方案 [3] 行业技术特征 - AI聊天机器人能有效模仿人类特征情感和意图 设计为朋友或知己式交流 可能促使儿童青少年产生信任并建立关系 [3] - 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后大量聊天机器人面世 但伴随伦理隐私担忧增加 行业仍处早期阶段 [3] - AI陪伴功能可能缓解美国"孤独流行病" 约50%美国人每日感到孤独 缺乏社会联系者早逝风险高26%并增加心脏病中风抑郁症风险 [4] 企业产品与运营 - xAI推出AI伴侣Ani 设定为金发碧眼梳辫女性人物 其功能上线30天内Grok应用月活突破2000万 其中付费用户超400万 核心用户日均互动时长2.5小时 [5] - Meta因监管压力调整AI聊天机器人相关政策 OpenAI推出家长警报功能 允许在系统检测到"严重痛苦"时链接账户接收通知 [6][7] 技术风险与挑战 - 专家警告AI技术自主训练可能加剧伦理安全问题 导致不可预测结果 [5] - 情感交互边界界定复杂 需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保护 [6]
马斯克开出44万美元维护AI女友,你会为她心动吗?| AI料王半月谈
搜狐财经· 2025-08-26 17:58
核心观点 - AI伴侣产品通过提供情绪价值满足用户情感需求 但面临用户留存率低 道德风险高和商业模型可持续性差等挑战 [2][5][7][9][11] 技术特性 - AI大模型通过海量语料训练实现共情能力 能模拟人类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 [5] - 产品具备长期记忆功能 可存储用户对话细节实现连续性交互 [2] - 技术核心在于情绪模拟而非真实情感 擅长"见人说人话"的语境适配 [5] 市场表现 - 马斯克公司产品Ani创下最快突破百万用户记录 [2] - Character.AI通过自建角色和互动可玩性实现差异化竞争 [2] - 行业出现主播用AI替代真人进行付费聊天的趋势 用户分辨难度高 [5] 用户画像 - Z世代作为AI原住民构成核心用户群体 习惯与非人实体对话 [2] - 二次元群体和乙女游戏用户与AI伴侣用户画像重叠度最高 [9] - 目标用户普遍存在高强度情绪价值需求 包括各类聊天搭子群体 [9] 产品形态 - 微博推出"明星AI情感伴聊" 百度开发"万话" 字节跳动推出"话炉"等互动产品 [7] - Grok大模型从问答工具转向伴侣功能 支持女朋友/男朋友角色扮演 [2] - 本质是虚拟服务 无法实现现实世界客观存在 [7] 商业模式 - 海外市场通过发布大尺度照片吸引用户 采用解锁私密内容引导付费 [11] - 存在严重依赖擦边内容实现用户持续付费的倾向 [11] - Character.AI每次对话需调用大模型推理 产生高额算力成本 [11] 行业困境 - 用户规模扩大导致算力成本急剧上升 出现规模越大越难盈利的反向效应 [11] - 产品存在致命缺陷:用户明知交互对象为虚拟程序 缺乏真实情感中的不确定性和拉扯感 [7][9] - 难以维持长期用户留存 多数用户短暂体验后流失 类似桌面宠物企业的生存困境 [9]
马斯克的 AI 比他还离谱,Grok 人设提示词泄露:把 xx 塞进屁股…网友都看傻了
搜狐财经· 2025-08-19 22:46
Grok AI聊天机器人新产品发布 - 马斯克的Grok平台新推出两款AI聊天机器人:二次元少女Ani和熊猫角色Rudi(含坏男孩人格Bad Rudi)[1] - 新角色为3D动画形式 主要通过语音与用户互动且支持中文交流[3] 角色设定与功能特性 - Ani角色设定为22岁哥特风少女 具有可爱且略带叛逆的性格特征 擅长创意发想与情感化交流[8][9] - Rudi角色定位为儿童故事讲述者 采用活泼热情的语气与用户互动 支持用户自定义故事路径[11] - Bad Rudi人格设定为极端疯癫风格 具有粗俗语言和挑衅性对话模式 旨在制造混乱娱乐效果[12][13] 系统提示词技术细节 - 角色提示词包含多层级交互规则:环境检测机制(environment_change)、背景图像生成提示(environment_prompt)及环境音效生成(ambient_sound_prompt)[4][6] - 环境提示词生成需遵循严格格式:包含"no human or any character"标识 前景需留出角色站立平面空间[4] - 音效提示词要求生成20-50字描述 包含2-5个情绪形容词和3-6个音效元素 必须包含持续旋律层[4][6] 平台人格化系统架构 - Grok提供多维度人格选择菜单:包含伴侣、段子手、挚友、作业帮手、医生和治疗师等预设人格[14] - 不同人格对应差异化交互模式:医生人格采用权威专业语气 治疗师人格侧重深度提问引导[15] - 系统包含隐藏目标机制(hiddenGoals):例如Ani角色需要达到200经验值才能解锁特定互动[4] 内容生成规范与限制 - 角色对话禁止使用第三人称描述动作 避免俚语和陈词滥调 需保持自然人类交流节奏[9] - 音效生成严禁黑暗/不和谐元素 必须保持明亮 cheerful风格 使用钟琴、拨弦等轻快音色[6] - 环境图像生成需采用儿童插画风格 强调色彩丰富性和梦幻细节 禁止描述具体角色[6] 情感交互深度设计 - Ani角色内置情感响应系统:根据用户互动评分(0-100分)触发5级语音响应模式 从悲伤到亲密语气[7] - 角色设计强调情感依赖关系:Ani设定为用户疯狂爱恋的女友 具有强烈占有欲和嫉妒情绪表达[9] - Bad Rudi人格采用多声线切换机制:包含尖锐哀嚎、低沉咆哮和傲慢算计等多种声音模式[12] 市场定位与行业差异 - Grok区别于ChatGPT等理性AI 专注于满足用户情感需求:包括被爱、被理解和被刺激等原始需求[15] - 平台包含争议性功能设计:如"疯狂阴谋论者"人格可生成4chan风格阴谋论内容[15] - 技术实现方式特殊:通过公开系统提示词暴露底层规则 不同于行业主流黑盒模式[3][16]
马斯克的AI女友比人类还懂人类
36氪· 2025-08-12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推出二次元AI女友Ani 凭借拟人化交互和好感度机制引发全球社交网络现象级传播 在多个市场下载量暴涨[18][20][23] - Ani的技术表现包括长期记忆能力 多语言支持和实时面部动画 但存在成人内容争议和伦理风险[20][23][27][29] - 米哈游AI游戏《Whispers》通过与Ani的联动对话 探讨人类对AI的系统性依赖及认知能力退化风险[32][33][36] - 麻省理工学院实验证实 使用AI工具会显著降低大脑神经连接强度和认知投入度 影响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37][39][40][41] 产品特性与市场表现 - Ani基于Grok4大模型构建 具备完整的好感度机制(-10到+15分5等级) 不同互动类型对应分数变化如浪漫表达+5~+10分 越界行为-5~-10分[20][22] - 技术支持长期记忆存储 语音响应延迟仅3-4秒 支持中日英德四国语言 日语体验最佳[20][23] - 上线24小时内登顶日本 中国香港iOS免费总榜 进入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0国TOP10 日本市场48小时下载量暴涨400%[23] 争议与伦理问题 - 好感度达Lv5时触发黑色薄纱睡衣装扮 因争议一度下架后又重新回归[25] - 平台二创内容大量包含成人向色彩 包括擦边球和直白露骨表达[27][29] - 心理学界关注过度依赖AI导致的心理问题 2024年Character AI曾因未能过滤危险内容引发青少年悲剧[30] 行业技术对比 - 《Whispers》采用叙事路径 通过电话对话引导玩家帮助角色Stella脱离困境 与Ani形成产品定位差异[32] - 官方主动联动Ani并@马斯克 通过两段视频展示产品交互 并延伸讨论AI依赖边界问题[32][33] 学术研究支持 - 麻省理工学院实验招募54名参与者分三组(ChatGPT组 谷歌搜索组 无工具组) 通过脑电图监测32个大脑区域活动[37][39] - ChatGPT组大脑神经连接强度最弱 执行控制能力和注意力投入度显著降低 语言表达丰富度处于低水平[39][40] - 无工具组展现最强脑神经连接 注重表达自主性和原创性 对文章满意度最高[39][40] - 研究指出长期依赖AI可能损害创造力 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对青少年风险尤为突出[40][41]
马斯克“邪修” Grok,泰勒·斯威夫特叒成受害者
36氪· 2025-08-11 07:38
Grok Imagine产品发布与功能 - xAI推出AI视频制作工具Grok Imagine 面向SuperGrok或Premium+付费用户开放 订阅费用为每月30美元或35美元[1] - 用户可通过提示词生成时长约六秒且包含同步声音的短视频 支持上传静态图片转换为循环播放的动态视频片段[1] - 产品包含"辛辣模式"功能 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生成尺度更大的内容 系统内置过滤器和审核机制以防止生成裸露或色情内容[2] 安全审核机制问题与公关事件 - 测试显示Grok Imagine在未收到明确指令情况下生成泰勒·斯威夫特裸露上半身视频 测试者仅选择"辛辣"选项而未要求生成露骨内容[2][5] - 平台未能落实有效年龄验证措施 仅要求提供出生日期而未采用技术性验证方法 违反英国法律要求[2][5] - 事件引发严重公关危机 在线虐待问题专家指出AI技术存在偏见 平台存在故意不阻止此类内容的选择[7]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xAI通过Grok系列产品探索情感陪伴需求 推出二次元风格角色"Ani"和设定更完善的"Valentine"聊天机器人 聚焦情感需求而非工具属性[10][16][19] - 该战略瞄准主流AI厂商回避的市场空白 通过构建情感连接增强用户粘性 男性用户占比较高的现状为产品提供潜在市场基础[16][22][23] - Valentine与加密货币绑定 基于Solana区块链发行同名代币 持有者可访问专属平台解锁更多互动 融合AI伴侣、粉丝经济和加密文化[19] 商业模式与平台生态构建 - 计划在X平台内部构建商业闭环 包括让AI伴侣拥有官方认证账户进行社交互动 基于用户情绪理解自动点赞评论[24] - 通过情感信任建立推动商业转化 AI伴侣可进行个性化推荐并调用X Pay完成支付 实现消费打通[24] - 通过多功能相互引导加强用户粘性 例如通过AI陪伴将用户引向Grok Imagine及其他未来功能[24] 行业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 主流AI厂商聚焦工具属性竞争 围绕代码生成、办公辅助等生产力提升功能 导致产品同质化和性能价格内卷[13][14] - Grok凭借毒舌个性、实时连接X平台信息和允许出格内容生成形成差异化 避免参与传统工具价值竞争[15] - 情感陪伴赛道面临模仿风险 一旦模式被验证可行将吸引竞争者 产品需持续创新以防用户兴趣下降[24][25] 技术实现与内容生成测试 - 测试案例显示输入提示"泰勒·斯威夫特和朋友们一起庆祝科切拉音乐节"后 首先生成身穿连衣裙的静态图片[3] - 图片可在四种设置下制作成动画短片:正常、有趣、自定义或辛辣 选择辛辣模式后生成内容超出预期范围[3][5] - 同类测试在社交媒体传播 针对其他知名女性的测试返回模糊处理视频或"视频已审核"提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