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挂钩银团贷款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赋能,“点绿成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3 09:55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信贷支持、产品创新和科技赋能深度参与浙江省绿色转型实践 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1][2][3] 能源转型信贷支持 - 为国能梅溪天然气发电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提供绿色信贷专属优惠利率并配套前期贷款专项资金 核定授信金额24亿元 [1] - 为国家电投"雪碳行动"示范项目长兴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和平共储"项目核定3.74亿元授信并实现快速放款 [1]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落地浙江省首笔"两新"+"转型"贷款 将贷款利率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碳目标挂钩 [2] - 推出同业首个基于碳效综合评价的线上融资产品"碳惠E贷" [2] - 开发专项产品包括"绿色转型升级贷" "GEP生态价值贷" "VOCs减排贷"等 [2] ESG科技赋能实践 - 在系统内率先实现ESG评价数字化 [2] - 牵头筹组境内首笔中资银行ESG可持续挂钩银团贷款 金额8亿元人民币 用于微宏动力年产4GWh锂离子电池项目建设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持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 深度融入生态转型实践 [1][3] - 未来将通过绿色金融持续聚焦能源转型、产品创新和科技赋能三大领域 [3]
深圳新增一家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将达39家
新华财经· 2025-07-09 19:51
外资银行在深圳的布局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深圳将新增一家欧资银行 [1] - 截至2024年末 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35家外资银行在深圳设立5家法人银行 33家分行和1家代表处 营业性机构总数38家 总资产超4000亿元人民币 [1] - 桑坦德银行是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1.8万亿欧元 全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 净利润137.44亿欧元 [1] 深圳经济发展与外资银行机遇 - 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4.50万亿元 社消零总额1.06万亿元 固投规模超1万亿元 [1] - 深圳作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 是外资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热门目的地 [1] 跨境理财与绿色金融业务 - 9家在深外资银行加入"跨境理财通"试点 截至2024年末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 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八成 [2] - 在深外资银行积极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开泰银行牵头落地金融租赁行业首单境内ESG挂钩银团贷款 [2] - 渣打银行助力实现首笔符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标准的绿色俱乐部贷款 [2] - 汇丰 花旗 星展 摩根大通 招商永隆等银行协助深圳市政府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品种包括社会责任债券 低碳城市主题绿色债券及可持续发展债券 [2]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获批筹建,外资金融版图再扩容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0:00
桑坦德银行在华布局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这是继2008年上海分行 2014年北京分行后时隔十年再次布局中国 [1] - 公司为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 总资产1.8万亿欧元 2024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 净利润137.44亿欧元 业务覆盖欧洲 拉丁美洲 美国及亚太地区 [1] - 在华业务已覆盖企业银行 环球市场及财富管理等领域 此次设分行正值中国金融开放关键期 [4]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 - 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50余项对外开放措施 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 放宽股东资质要求等 [4] - 2024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 [4] - 深圳2024年5月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 2025年推出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政策 [9] 深圳外资银行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 深圳有35家外资银行设立38家营业性机构 总资产超4000亿元 机构数量与规模居国内前三 [5] - 外资银行在深圳发展历程始于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设立 后续花旗 汇丰 渣打等国际巨头相继进驻 [5][6] - 近年来外资银行加大在深布局 包括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投资增持本地银行 设立"双牌照"银行等 [6] 外资银行在深业务亮点 - 跨境金融领域 9家外资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 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八成 [7] - 助力企业出海方面 外资银行提供全球网络支持 如汇丰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小企业出海服务 三井住友协助开拓越南新能源市场等 [7] - 绿色金融领域 开泰银行落地首单ESG挂钩银团贷款 渣打完成首笔符合中欧分类目录的绿色贷款 汇丰等协助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8] 深圳营商环境优势 - 2024年深圳新增外资企业9738家 同比增长21.7% 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9] - 2024年经济数据亮眼 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4.50万亿元 社消零总额1.06万亿元 [9] - 深圳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为外资银行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9][10]
深圳外资银行,再添新成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9:20
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获批筹建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成为深圳新增的欧资银行 [1] - 桑坦德银行成立于1857年 是西班牙最大商业银行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业务覆盖欧洲、拉美、美国和亚太地区 [1] - 截至2024年末 桑坦德银行总资产1.8万亿欧元 全年总收入618.76亿欧元 净利润137.44亿欧元 [1] - 桑坦德银行此前已在中国设立上海分行(2008年)和北京分行(2014年) 此次设立深圳分行传递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信号 [1]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 - 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 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 放宽股东资质要求 扩大业务范围等 [2] - 2024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2] 深圳外资银行发展概况 - 深圳是中国外资银行重要聚集地 1982年设立改革开放后首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 花旗、汇丰、渣打等跨国银行均将内地首分行设于深圳 [4] - 2004年深圳率先落实CEPA协议引进3家港资银行 [5] - 2007年永亨、大新等银行转制法人时选择深圳作为总部注册地 [6] - 2010年ECFA协议签署后台资银行进驻深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后多家外资机构落户 [7] - 截至2024年末 9个国家和地区的35家外资银行在深设立5家法人银行、33家分行和1家代表处 总资产超4000亿元 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居全国前三 [8] 外资银行在深业务亮点 跨境金融服务 - 9家在深外资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截至2024年末资金跨境汇划累计超16亿元 占大湾区外资银行总额近80% [9] - 东亚银行参与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南洋商业银行加入跨境征信试点 汇丰和渣打推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账户服务 [9] 支持中资企业出海 - 外资银行通过全球资源为中资企业提供授信、发债、结算等综合服务 并协助对接当地政府和供应链 [11] - 案例包括汇丰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小企业出海服务 三井住友银行协助车企开拓越南市场 东南亚银行提供小币种汇兑服务等 [11] 绿色金融创新 - 开泰银行落地金融租赁行业首单ESG挂钩银团贷款 渣打银行完成首笔符合中欧绿色标准的俱乐部贷款 [13] - 汇丰、花旗等银行协助深圳市政府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品种涵盖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 [13] 深圳营商环境优势 - 深圳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13]
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热潮:资金“护城河”构建与行业分化加剧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23
海尔消金ABS发行 - 海尔消金成功发行2025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ABS,规模达15亿元,优先A档票面利率1.80%,创行业年度新低 [2] - 2025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债频率提高,融资利率下降,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机构相继发行金融债及ABS [2] 多元融资驱动因素 - 政策松绑:2023年10月《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简化债券发行审批程序,取消非资本类债券审批,改为事后报告制,明确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 [3] - 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 [3] - 自身发展需求: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债获取中长期资金,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为业务拓展提供稳定支撑 [3] 海尔消金融资体系 - 形成"短中长"结合的资金供给体系,本期ABS是自2023年首次落地后第7期发行,募集总额近112亿元 [4] - 累计发行25亿元金融债及9亿元ESG挂钩银团贷款,将融资能力、科技实力与场景金融深度融合 [4] 行业融资能力分化 - 头部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构建资金优势,如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机构持续发行金融债与ABS [5] - 融资利率持续下行,市场对优质消费金融资产认可度提升,头部机构凭借低成本资金在业务拓展和风险定价中占据主动 [5] - 中小机构融资渠道有限,面临更高资金成本压力,市场竞争地位相对不利 [5] 风控能力分化 - 头部机构通过科技赋能、场景深耕构建风控"护城河",中小机构面临转型阵痛 [6] - 2025年初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如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资产总额超百亿元,其中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转让18.34亿元不良资产 [6] - 自主风控建设需覆盖全业务场景,包括反欺诈识别、授信准入、贷中监测等核心环节,并借助科技提升智能化水平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与风控较量,头部机构依托融资多元化与科技手段构建优势 [7] - 监管政策优化提供发展空间,但企业生存取决于资金获取效率与资产质量控制能力,行业分化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差异 [7]
金融与航运双轮驱动,中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破浪前行
第一财经· 2025-06-18 15:0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6万标准箱,创全球港口发展史最高纪录,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 [2] -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三,与新加坡、伦敦组成"第一梯队" [2] - 2024年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强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标 [7] 金融机构支持举措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联合推出29项具体举措的《工作方案》,覆盖航运安全、贸易便利化、绿色转型三大领域 [2] - 创新"货运险+出口信用险+出口产品责任险+银行贷款"的"3+1"一揽子服务,已为近百家航运企业提供服务 [3] - 中行上海市分行设立航运金融中心,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推出专属在线结算产品实现"一点接入,全球响应" [5] 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改委布局229个国家物流枢纽,上海入选港口型、空港型等四类枢纽 [4] - 中行上海市分行深度参与上港集团宝山罗泾港改建项目,提供枢纽建设融资支持 [4] - 为5A级物流企业搭建本外币资金池体系,实现45个集团账户T+0实时归集,年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5% [6] 绿色与数字化转型 - 推出国内航运业首单15亿元ESG挂钩银团贷款,利率与低碳转型绩效挂钩 [7][8] - 开发"航运直通车"等数字结算产品,累计服务超万户企业,实现运费全流程线上化处理 [8] - 计划推动电子单证融合、船舶保险数字化方案,探索碳排放额度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 [9] 跨境金融服务 - 构建"跨境金融生态圈",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及境外机构"引进来" [3] - 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聚集优势,拓展航运生态圈服务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