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lackwell系列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AI算力需求带动英伟达业绩增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9-06 05:17
日前,全球人工智能龙头英伟达(Nasdaq:NVDA)公布了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业 绩。这依旧是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该季度英伟达收入为46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6%,较去年同期 增长56%;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2.4%和72.7%。 其中,作为英伟达的核心增长引擎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5%, 虽略低于部分分析师413亿美元的预测,但仍处于高增长轨道。而英伟达当前主推的AI芯片Blackwell系 列收入该季度环比增长了17%,表明其在AI算力市场的持续领先地位。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Blackwell是全球期待已久的AI平台,实现了划时代的巨大飞 跃。Blackwell Ultra的产能正全速提升,市场需求强劲。NVIDIA NVLink机架级计算技术具有革命性意 义,恰逢推理AI型推动训练与推理性能实现数量级提升的关键时刻。AI竞赛已拉开帷幕,而Blackwell 正是这场竞赛的核心平台。" 在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看来,网络业务成为英伟达的新增长引擎,当季网络业务营收达73亿美元, 同比猛增98%,环比大增4 ...
英伟达财报引发市场热议,短期挑战或影响营收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1 12:56
核心观点 - 英伟达即将公布财报 市场关注三季度业绩指引 但受美国对中国市场出口限制影响 可能暂时排除来自中国市场的直接收入 对短期收入增长构成影响 [1] - 市场普遍预测三季度营收达到459.2亿美元 每股收益为1.01美元 但半导体出口许可证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波动 [1] - 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得益于产能提升和GPU供应链改善 服务器机架制造良率上升提供基础支撑 [1] - 最新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性能比上一代芯片快2.2倍 在AI训练工作负载表现有明显优势 [2] - 多家投资机构上调目标价 反映出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但部分机构对高估值持谨慎态度 需强劲业绩支撑 [2] - 随着股票价格飙升 部分大型投资机构和高管选择卖出股票 机构投资者近期对主要科技企业进行减持 市场可能更关注高估值和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2] - 公司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占据关键位置 科技创新能力受认可 有潜力引领行业潮流 推动AI发展 [2] 财务表现 - 市场普遍预测三季度营收达到459.2亿美元 每股收益为1.01美元 [1] - 美国对中国市场出口限制可能暂时排除来自中国市场的直接收入 对短期收入增长构成影响 [1] - 半导体出口许可证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波动 但如果解决审批问题 有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多增量收入 [1] 产品与技术 - 最新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性能比上一代芯片快2.2倍 在AI训练工作负载表现有明显优势 [2] - GPU供应量在截至7月的财季中显著增加 预计随着Blackwell系列推出 供应量将进一步扩大 [1] - 服务器机架制造的良率上升 提供坚实基础支撑 [1] 市场与投资 - 多家投资机构上调目标价 反映出对未来增长的信心 [2] - 部分机构对高估值持谨慎态度 认为需强劲业绩支撑 [2] - 与软银的合作验证了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2] - 随着股票价格飙升 部分大型投资机构和高管选择卖出股票 机构投资者近期对主要科技企业进行减持 [2] - 市场可能更关注高估值和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但长期潜力依然被看好 [2]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占据关键位置 为未来进一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 - 科技创新能力受认可 有潜力在未来数月内引领行业潮流 成为推动AI发展的催化剂 [2] - 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得益于产能提升和GPU供应链改善 [1]
大批股票解禁在即!CoreWeave高位股价还能撑多久?
美股IPO· 2025-08-14 20:46
股票解禁与股价波动 - 周五将有约84%的A类股票解禁 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人士和关键供应商英伟达手中 可能引发股价波动 [1][3] - 当前市值约为未来四个季度预期调整后营业收入的36倍 高于英伟达31倍的估值水平 [1][3] - 约5 4%的流通股被做空 低于服务器制造商Super Micro Computer的15%做空比例 [4] 业务表现与财务状况 - 第二季度收入达12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过三倍 得益于数据中心配备英伟达Blackwell芯片 [6] - 收入积压增长低于预期 且第四季度计划大幅增加资本支出引发担忧 周三股价暴跌近21% [6] - 总债务超过110亿美元 仍在消耗现金扩大网络建设 预计年底数据中心兆瓦容量将接近目前两倍 [9] 客户依赖与扩张战略 - 增长高度依赖微软和Meta等科技巨头 这些公司已提高资本支出预测并计划明年保持强劲支出 [11] - 与OpenAI达成40亿美元四年期扩展协议 并以90亿美元股票收购数据中心公司Core Scientific [11] - IPO规模较小仅涉及11%流通股 有限的股票供应推高股价 自IPO以来累计涨幅近200% [11] 市场前景与估值 - 分析师对业务前景谨慎乐观 但普遍给予股价中性评级 [3] - 市场将检验AI基础设施领域热情是否持续 以及供需关系能否继续有利于公司 [4] - 只要AI计算需求保持强劲 股票仍将是热门标的 但需关注高估值能否持续 [11]
大批股票解禁在即!CoreWeave高位股价还能撑多久?
华尔街见闻· 2025-08-14 20:26
届时将有CoreWeave大量股票进入交易市场,可能引发股价波动。MoffettNathanson分析师Nick Del Deo在周三的客户报告中指出:"目前无法判断 内部人士的卖出意愿,而公司的所有权高度集中在他们手中。" 分析师对公司业务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对其股价表现普遍持中性评级。CoreWeave当前市值约为华尔街分析师预测未来四个季度调整后营业 收入的36倍,甚至高于AI芯片巨头英伟达31倍的倍数。 这一事件也将检验市场对AI基础设施领域的热情是否依然强劲,以及供需关系能否继续向有利于CoreWeave的方向发展。根据FactSet数据,目前 约有5.4%的CoreWeave流通股被做空,相比之下,同样受AI需求推动的服务器制造商Super Micro Computer的做空比例约为15%。 强劲增长与高额投资 尽管面临解禁压力,CoreWeave的业务增长依然强劲。 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股价迎来了爆炸式增长,但即将面临上市后首次大规模解禁的严峻考验。 据FactSet数据显示,CoreWeave将有约84%的A类股票于周五解禁,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人士手中 ...
英伟达下单30万颗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7-29 18:29
英伟达H20芯片订单 - GPU大厂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订30万颗H20芯片以应对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2] - 此次订单是对60万至70万颗H20芯片库存的补充 研究公司预计2024年将售出约100万颗H20芯片[2] - H20芯片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低运算能力产品 相较于H100或Blackwell系列性能较低[2]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科技大厂腾讯、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在4月禁令前曾大幅增加H20芯片订单用于AI模型部署[3] - 尽管华为提供替代产品 英伟达在中国仍保持高受欢迎度 甚至出现走私违禁GPU的需求[3] - 公司认为保持中国市场参与度有助于防止客户转向华为等竞争对手[3] 贸易政策影响 - 此次订单是在特朗普政府近期解除4月份禁令后进行的 允许恢复H20 GPU对中国的销售[2] - 英伟达仍需获得美国出口许可才能出货这些芯片 截至报道时尚未获得商务部批准[2] - 4月禁令后公司曾预期面临55亿美元库存损失 潜在销售损失高达150亿美元[3] 供应链管理 - 英伟达已要求有兴趣采购H20芯片的中国企业提交更新文件 包括客户订单预测[3] - 需求激增促使公司重新考虑不只销售现有库存 而是重启生产策略[2] - 台积电作为主要代工厂承接了此次30万颗的订单[2]
英伟达4万亿算力帝国 刷新科技历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25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规模的企业,与2024年日本GDP相当 [1] - 当前全球市值超3万亿美元的公司仅三家:英伟达(3.97万亿)、微软(3.75万亿)、苹果(3.14万亿) [1] - 从1万亿到4万亿美元仅用两年时间:2023年6月突破1万亿,2024年3月达2万亿,6月达3万亿,2025年7月突破4万亿 [1][2] 业绩表现 - 2026财年Q1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69%),GAAP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26%),Non-GAAP每股收益0.81美元(同比+33%) [2]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1亿美元(同比+73%),占总营收89% [4] - 2023-2024年营收增长率达125%,显著高于其他Fabless公司约20%的增速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Blackwell系列芯片加速量产:GB200二季度已量产,GB300计划四季度量产 [3] - 预计2025年Q3 GB200机架出货量达10000台,Q4 GB300出货数千台 [3] - AI服务器芯片市占率约70%,远超AMD的8% [3] - 从Hopper向Blackwell系列转换推动AI服务器产值提升,预计2025年AI服务器产值达30亿美元(同比+46%) [4] 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从芯片制造商转向AI基础设施企业(AI Infra) [5] -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生成式AI、代理AI(Agentic AI)和物理AI(Physical AI) [6] - 推进"十年AI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看好机器人(通用机器人产业化)和自动驾驶领域 [6] - 加速主权AI建设,拓展政府与超大规模合作项目以抵消出口管制影响 [7] 行业地位 - 公司带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2024年行业增长主要来自英伟达 [2] - 建立完整算力范式:GPU并行运算+CUDA生态+联接技术+算法软件 [5] - 在高端AI芯片性能方面仍保持领先地位,但面临AMD、谷歌、亚马逊等竞争者挑战 [8]
传台积电CoWoS,又被砍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3 09:06
英伟达财报与供应链动态 - 英伟达财报公布后未提振市场反而拖累AI股 供应链透露其CoWoS先进封装订单出现砍单且CoW前段封装制程合作未达共识 [1] - 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仍接近满载 高于年初产量 但英伟达Hooper GPU生命周期进入尾声 订单量可能逐渐减少 需等待次世代GB300产品提振需求 [1] - 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强调Blackwell系列需求旺盛 首季产能处于爬坡阶段 毛利率维持约70% 台积电5/4奈米制程持续满载 投片量较年初增加 [1] 台积电CoWoS封装订单争议 - 供应链称台积电CoWoS-S/R前段封装制程委外未达成共识 Hooper GPU进入收尾阶段导致封装厂订单减少 但下修幅度未确定 [2] - 封测供应链否认砍单传闻 指出CoWoS订单仍供不应求 可能是制程世代交替或客户布局下世代FOPLP技术引发误解 [2] - 台积电未回应传闻 但此前法说会间接否认砍单传言 强调持续扩产满足需求 黄仁勋也澄清Blackwell供应链问题已解决 [3] 产能与良率影响因素 - 台积电CoWoS月产能传闻从7万片降至6.25万片 英伟达下单量从4.2万片降至3.9万片 博通、迈威尔亦传砍单 实际原因为客户制程升级与产品世代转换 [3] - Blackwell架构采用CoWoS-L技术 良率仅70%-80% 低于CoWoS-S的99% 影响产出量能 成为台积电CoWoS月产能下降主因 [4] - 台积电积极扩产CoWoS-L制程 群创南科厂(AP8)下半年全产能运转 竹南、龙潭AP6及AP3厂将逐步转换产能 目标明年提升CoWoS-L及InFO-M产能 [4] 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 英伟达将在GTC公布Blackwell Ultra及GB300 供应链已收到GB300首版规格 预计借GB200经验加速导入 [2] - Rubin GPU采用Chiplet设计 搭配台积电3/5奈米制程与8颗12-hi HBM4 预计明年初量产 今年中完成设计定案 [2] - Vera CPU发展进度顺利 与Rubin GPU共同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2]
芯片巨头,昨夜重挫!
证券时报· 2025-02-28 08:17
英伟达股价暴跌 - 英伟达股价大跌8 48% 收报120 15美元/股 总市值跌至2 93万亿美元 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 [4] - 英伟达股价重挫超8% 创1月份DeepSeek冲击波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3][7] - 英伟达的大跌导致美股芯片板块集体跳水 如超威电脑大跌15 97% [5] 英伟达财报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393亿美元 同比增长78% 净利润220 91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196 11亿美元 [6] - 整个2025财年营收130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 [6] - 公司对AI推理带来的潜在需求感到兴奋 预计这类计算需求将远超当前的大语言模型 可能需要比现有计算能力高出数百万倍 [6] 英伟达未来展望 - Blackwell系列芯片的供应链问题已完全解决 供应问题不曾妨碍到下一次训练和后续产品的研发 [6] - Blackwell Ultra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 [6] - 预计到2025年年底 利润率将在70%-80%区间的中部 [7] 美股整体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 45% 纳指跌2 78% 标普500指数跌1 59% [1] - "美股七姐妹"集体下跌 特斯拉跌3 04% 亚马逊跌2 62% 谷歌A跌2 45% Meta跌2 29% 微软跌1 8% 苹果跌1 27% [7][8] - 台积电ADR跌6 95% AMD跌4 99% [9] 市场情绪 - 市场预期已变得更为分散 相关AI股票的波动性开始反映出这一点 [7] - 美股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正在加剧 恐慌情绪已渗透到投资者的集体心理 [9] - 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忧虑 [9] 宏观经济环境 - 美联储鹰派官员表示利率尚未具有显著限制性 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10] - 高盛预测美股未来十年的年化名义总回报率可能仅为3% 低于过去十年的13% [10]
毛利率75%,涨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7 23:48
英伟达财报表现 - 2025财年毛利率达75%,创历史新高[3] - Q4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78%),净利润220.66亿美元(同比+72%)[6][7] - 全年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114%),净利润728.8亿美元(同比+145%)[9] - Q4毛利率73%,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主因Blackwell芯片初期交付成本较高[7][9] 业务板块分析 - 数据中心业务贡献90%收入,Q4收入356亿美元(同比+93%),全年1152亿美元(同比+142%)[10] - 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增速最快,Q4收入5.7亿美元(同比+103%),全年17亿美元(同比+55%)[10] - 游戏和AI PC业务全年收入114亿美元(同比+9%),专业视觉业务19亿美元(同比+21%)[10] 市场动态与竞争 - DeepSeek推出低成本R1模型引发行业震动,导致英伟达市值单日蒸发6000亿美元[3][13] - 公司CEO黄仁勋认为DeepSeek将刺激AI芯片需求,Blackwell芯片首季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13][16] - 微软取消两处AI数据中心租约,反映低成本模型对传统高投入模式的冲击[16] 行业趋势 - AI推理需求激增,Blackwell芯片设计支持预训练、后训练和扩展推理三大扩展定律[14] - 全球AI开源竞争加剧,Meta计划资本支出增加70%应对挑战[20] - DeepSeek R1模型7天用户破亿,成本仅为OpenAI同类产品一小部分[18] 地缘影响 - 意大利、韩国禁止DeepSeek应用,美国加强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18][20] - 中国20余家车企计划整合DeepSeek技术,腾讯、阿里等巨头加速产品融合[18]
英伟达电话会全记录,黄仁勋都说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2-27 19:09
核心观点 - AI推理需求将远超当前大语言模型(LLM)的计算需求,可能需要比现有计算能力高出数百万倍 [1] - Blackwell系列芯片供应链问题已完全解决,Blackwell Ultra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 [1] - 公司预计到2025年年底利润率将在70%-80%区间中部 [2] - 数据中心的资本投资持续增长,AI将成为数据中心的主要工作负载 [13] - 企业AI、代理AI和物理AI等新兴领域将推动长期需求增长 [1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为393亿美元,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78% [32] - 2025财年收入为1305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14% [32] - 数据中心收入为1152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翻了一番 [32] - 第四季度数据中心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56亿美元,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93% [32] - Blackwell产品上个季度实现了110亿美元的收入 [8] - GAAP毛利率为73%,非GAAP毛利率为73.5% [43] 产品与技术 - Blackwell架构为推理AI设计,推理性能比Hopper提升25倍,成本降低20倍 [6] - Blackwell的生产涉及350个工厂,150万个组件 [8] -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如Azure、GCP、AWS和OCI已经开始部署Blackwell系统 [9] - 公司致力于在两年内将推理成本降低200倍 [36] - Blackwell的FP4 Transformer引擎和NVLink 72扩展结构使处理推理AI模型的速度比Hopper快25倍 [84] 市场需求 - 推理需求正在加速增长,受到测试时扩展和新的推理模型如DeepSeek-R1的推动 [34] - 长思考推理AI可能需要比一次性推理多100倍的计算量 [34] - 训练后的模型定制和微调的总体计算需求可能比预训练高出几个数量级 [34] - 企业收入同比增长了近两倍,得益于对模型微调、RAG和代理AI工作流程的加速需求 [38] - 汽车垂直业务收入预计在本财年将达到约50亿美元 [39] 行业趋势 - AI已成为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行业 [21] - 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加速的,未来的计算机将基于AI [69] - 公司预计AI将从数字世界扩展到物理世界,推动机器人技术和物理AI的发展 [38] - 全球各国都在构建自己的AI生态系统,对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激增 [39] - 初创公司的活跃和创新表明AI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将持续强劲 [15] 地理分布 - 中国市场的比例保持稳定,大约是出口管制之前的一半 [68] - 由于Blackwell的初步推广,美国的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最为强劲 [39] - 法国的2000亿欧元AI投资和欧盟的2000亿欧元AI计划正在重新定义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 [39] - 中国数据中心的销售额仍远低于出口管制开始时的水平 [40] 产品路线图 - Blackwell Ultra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将带来新的网络、内存和处理器等改进 [16] - Blackwell Ultra将无缝对接现有系统架构,继续推动AI基础设施的发展 [18] - 公司与客户和供应链紧密合作,确保从Blackwell到Blackwell Ultra的平稳过渡 [17] - 下一代产品Vera Rubin正在准备中,将带来巨大的性能飞跃 [60] 客户案例 - NAP利用英伟达TensorRT将其截图功能的推理吞吐量提升了三倍,并削减了66%的成本 [35] - Perplexity每月处理4.35亿次查询,并通过英伟达Triton推理服务器将推理成本降低了三倍 [35] - 微软必应利用英伟达TensorRT在视觉搜索中实现了5倍的速度提升 [35] - Meta的Andromeda广告引擎运行在Grace Hopper超级芯片上,将推理吞吐量提升了3倍 [37] - 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将采用英伟达技术来加速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