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03 MAX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 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40
乘用车行业 - 预计2025年中国内地乘用车零售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和10% [1] - 下半年多款增混车型上市,全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5% [1] - 高速NOA搭载车型售价可能降至20万元以下,智驾软硬件国产化率稳步提升,momenta在软件方面领先同行 [1] - 建议关注比亚迪(智驾+出口)和小鹏汽车(M03 MAX/G7/增程车型陆续上市) [1] 重卡行业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重卡累计销量(含出口)为3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1] - 预计政策红利将在5月后释放,全年重卡销量(含出口)有望达95万辆(同比+5%) [1] - 看好中国重汽市占率提升,因其产品力和成熟的海内外销售管道 [2] 两轮车行业 - 新国标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延续,2025年中国两轮车销量预计达5,600万辆 [2] - 新国标提高生产技术门槛并强调智能化,看好行业龙头雅迪 [2] 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是长期方向,但企业近期发力商用车电池和增程大电池 [2] - 中美达成阶段性关税协议,但不确定性仍存,韩企加码LFP电池争夺北美份额 [2] - 建议关注技术和海外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 [2] 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宇树、优必选等公布量产计划,产业化临近 [2] - 中国内地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占据先机 [2] - 建议关注国产化率低、价值量占比大的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和空心杯电机等 [2]
小鹏汽车(9868.HK):毛利率环比改善 净亏损大幅收窄 下半年迎来大产品周期
格隆汇· 2025-05-23 17:43
财务表现 - 2025年1季度营收158亿元,环比微跌1.8%,符合预期 [1] - 汽车销量9.4万辆,环比增长2.7% [1] - 单车均价15.3万元,环比降0.7万元,主要受MONA M03占比上升影响 [1] - 单车毛利率10.5%,环比继续改善,超市场预期 [1] - 研发费用环比降1.3%,销售费用环比降14.5%,占收比环比略降 [1] - 净亏损6.6亿元/non-GAAP净亏损4.3亿元,环比下降50.1%/69.4% [1] 业绩指引 - 预计2季度营收175亿元至187亿元,环比增长10.7%-18.3% [1] - 预计交付量10.2万至10.8万辆,环比增长8.5%-14.9% [1] - 隐含单车均价预期15.8万元,环比提升0.5万元 [1] - 毛利率环比可能进一步改善 [1] 产品规划 - 5月28日MONA M03 MAX将上市,图灵AI辅助驾驶下探至15万元级别市场 [1] - 小鹏G7将于6月发布 [1] - 全新一代P7将于3季度上市 [1] - 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将于4季度逐步进入量产 [1] - 3季度开始交付新车型,单价和毛利率有望持续边际向上 [1] - 4季度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对毛利率有更正面影响 [1] 战略布局 - 目标2026年内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1] - 第五代机器人将搭载图灵芯片,提高端侧算力 [1] - 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有望提升估值 [1]
小鹏汽车-W(9868.HK):毛利率持续改善 看好新车周期
格隆汇· 2025-05-23 17:43
一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25Q1收入158亿元 同比增长141% 环比下降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6 6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7 0亿元 环比收窄6 7亿元 符合预期 [1] - 25Q1销售新车9 4万辆 同比增长331% 环比增长3% 带动营收创新高 [1] - 25Q1毛利率15 6%创历史新高 同比提升2 7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 1个百分点 [1][2]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汽车毛利率10 5% 同比提升5 0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 5个百分点 连续七个季度改善 [2] - 单车ASP 15 3万元 同比下降40% 环比下降5% 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 [2] - 单车毛利1 6万元 同比增长15% 环比下降0 5% [2] - SG&A费用率12% 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3% 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费用管控显著 [2] 销量与产品规划 - 4月交付3 5万台 连续6个月突破3万台 [3] - 预计25Q2交付10 2~10 8万辆 营收175~187亿元 均创新高 [2] - 5-8月将密集发布3款新车:M03 MAX(续航升级至600km 价格下探至15万以内)、P7改款(外观升级)、G7(空间与智能化亮点) [3] - 预计7-8月总月销突破4万辆 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改善盈利 [1][3] 海外市场与战略布局 - 1-4月累计出口1 1万台 同比增长330% 销量占比9% [3] - 预计25年海外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3] - 推进双能路线(增程SUV)、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增长曲线 预计增程SUV 25Q4上市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5-27年收入预测856 977 1247亿元 [3] - 销售业务估值2 1x 2025E PS 技术服务业务估值400亿港币 [3] - 目标价上调至119 99港币(前值105 27港币) 维持买入评级 [3]
小鹏汽车-W:毛利率持续改善,看好新车周期-20250522
华泰证券· 2025-05-22 2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为 119.99 港币 [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业绩收入 158 亿元,同环比+141%/-2%;归母净利润-6.6 亿元,亏损同环比收窄 7.0/6.7 亿元,符合预期 [1] - 看好 M03 MAX、G7 等新车热销,有望带动 7 - 8 月公司总月销超 4 万辆,规模效应提升下盈利继续改善 [1]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收入 856/977/1247 亿元,采用分部估值上调目标价 [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 销售新车 9.4 万辆,同环比+331%/3%,带动季度营收创新高,预计 25Q2 交付 10.2 - 10.8 万辆,营收 175 - 187 亿元 [2] - 25Q1 毛利率 15.6%再创新高,汽车毛利率 10.5%,连续七个季度改善,单车 ASP/毛利分别为 15.3/1.6 万元,同比-40%/+15%,环比-5%/-0.5% [2] - 25Q1 SG&A/研发费用率为 12%/13%,同比-9/-8pct,环比-2/+0.1pct,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2] 新车情况 - 4 月交付 3.5 万台,连续 6 个月突破 3 万台,5 - 8 月将密集发布 3 款新车 [3] - M03 MAX 续航升级且或新增低价版,预计提升 M03 约 20%销量;P7 改款外观升级;G7 空间好且有差异化亮点,有望带动 7 - 8 月月销突破 4 万台 [3] 海外市场 - 1 - 4 月累计出口 1.1 万台,同比+330%,销量占比 9%,预计 25 年海外销量翻倍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5 - 27 年收入 856/977/1247 亿元,给予销售业务 2.1x 2025E PS(前值 1.8x),维持技术服务业务估值 400 亿港币,上调目标价 [5][12][13]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30,676|40,866|85,606|97,660|124,730| |+/-%|14.23|33.22|109.48|14.08|27.7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0,376)|(5,790)|(2,009)|1,099|4,275| |+/-%|13.53|(44.19)|65.30|154.69|289.10|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5.45)|(3.04)|(1.06)|0.58|2.25| |ROE (%)|(28.33)|(17.13)|(6.64)|3.69|13.15| |PE (倍)|(13.10)|(23.47)|(67.64)|123.68|31.79| |P/B (倍)|3.74|4.35|4.64|4.48|3.92| |EV/EBITDA (倍)|(11.78)|(22.79)|(67.91)|65.72|20.25| [6]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股票代码|市值 (十亿美元)|股价变化|企业价值 (十亿美元)|营收 (十亿美元) - 2025E|营收 (十亿美元) - 2026E|EV/Sales - 2025E|EV/Sales - 2026E|PS - 2025E|PS - 2026E| |----|----|----|----|----|----|----|----|----|----|----| |理想|2015 HK|31.59|43.21%|23.69|24.43|31.55|0.97|0.75|1.29|1.00| |蔚来|9866 HK|8.71|-24.14%|7.77|13.38|17.16|0.58|0.45|0.65|0.51| |零跑|9863 HK|10.56|90.02%|10.01|8.29|11.57|1.21|0.87|1.27|0.91| |平均| - | - | - | - | - | - |0.92|0.69|1.07|0.81| [14]
小鹏汽车-W(09868):毛利率持续改善,看好新车周期
华泰证券· 2025-05-22 18: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为 119.99 港币 [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业绩收入 158 亿元,同环比+141%/-2%;归母净利润-6.6 亿元,亏损同环比收窄 7.0/6.7 亿元,符合预期 [1] - 看好 M03 MAX、G7 等新车热销,有望带动 7 - 8 月公司总月销超 4 万辆,规模效应提升下盈利继续改善 [1] - 预计 25 - 27 年收入 856/977/1247 亿元,采用分部估值上调目标价 [5][12]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 销售新车 9.4 万辆,同环比+331%/3%,带动季度营收创新高,交付指引创新高,预计 25Q2 交付 10.2 - 10.8 万辆,营收 175 - 187 亿元 [2] - 25Q1 毛利率 15.6%再创新高,汽车毛利率 10.5%,连续七个季度改善;单车 ASP/毛利分别为 15.3/1.6 万元,同比-40%/+15%,环比-5%/-0.5% [2] - 25Q1 SG&A/研发费用率为 12%/13%,同比-9/-8pct,环比-2/+0.1pct,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2] 新车情况 - 自 MONA M03 发布以来销量趋势向好,4 月交付 3.5 万台,连续 6 个月突破 3 万台 [3] - 5 - 8 月将密集发布 3 款新车,M03 MAX 续航升级、价格或下探,P7 改款外观进阶,G7 空间和配置有亮点,有望带动 7 - 8 月月销突破 4 万台 [3] 海外市场 - 1 - 4 月累计出口 1.1 万台,同比+330%,销量占比 9%,预计 25 年海外销量翻倍增长 [4] 成长曲线 - 公司持续推进双能路线、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多条成长曲线,中长期成长空间乐观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 25 - 27 年收入预测,给予销售业务 2.1x 2025E PS(前值 1.8x),技术服务业务估值 400 亿港币,上调目标价 [5][12][13] 经营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30,676|40,866|85,606|97,660|124,730| |+/-%|14.23|33.22|109.48|14.08|27.7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0,376)|(5,790)|(2,009)|1,099|4,275| |+/-%|13.53|(44.19)|65.30|154.69|289.10|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5.45)|(3.04)|(1.06)|0.58|2.25| |ROE(%)|(28.33)|(17.13)|(6.64)|3.69|13.15| |PE(倍)|(13.10)|(23.47)|(67.64)|123.68|31.79| |P/B(倍)|3.74|4.35|4.64|4.48|3.92| |EV/EBITDA(倍)|(11.78)|(22.79)|(67.91)|65.72|20.25| [6]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股票代码|市值(十亿美元)|股价变化|企业价值(十亿美元)|营收(十亿美元) - 2025E|营收(十亿美元) - 2026E|EV/Sales - 2025E|EV/Sales - 2026E|PS - 2025E|PS - 2026E| |----|----|----|----|----|----|----|----|----|----|----| |理想|2015 HK|31.59|43.21%|23.69|24.43|31.55|0.97|0.75|1.29|1.00| |蔚来|9866 HK|8.71|-24.14%|7.77|13.38|17.16|0.58|0.45|0.65|0.51| |零跑|9863 HK|10.56|90.02%|10.01|8.29|11.57|1.21|0.87|1.27|0.91| |平均| - | - | - | - | - | - |0.92|0.69|1.07|0.8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