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搜索文档
(投资中国)TEL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以技术创新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17:05
公司战略与业务 - 东京电子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之一,已在上海和江苏投资设厂 [3] - 公司专注于干刻工艺,其解决方案可覆盖LCD与OLED的全场景应用需求,并与多家中国显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 中国是东京电子全球销售占比最高的市场,公司希望通过行业大会深化合作,融入中国显示产业的升级进程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提升设备品质与性价比,聚焦OLED等高增长领域,通过本地化服务与中国客户合作 [3] 行业趋势与市场 - 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显示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前沿 [1] - 尽管面临宏观挑战,全球显示产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增长韧性与活力 [3]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推动"显示无处不在"的普及,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跑"的跨越 [3] - 自去年起,与IT OLED相关的8代线投资快速升温,成为新增长引擎,随着京东方、三星等行业龙头持续加大投资,OLED技术加速突破 [3] 行业活动参与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于11月3日至4日在成都举行,东京电子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归山武郎作为演讲嘉宾出席并分享公司在新型显示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 [1][3] - 归山武郎观察到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崛起,聚集大量企业 [3]
五年四川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元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11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两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在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 [1]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 [3] 产业结构与动能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 [2]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2] - 培育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对外开放与交通基建 - 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位 [2] - 进出川大通道新增13条,达到51条,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 [2] - 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7万亿元,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4.3万公里,五年新增里程可绕赤道近一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到8.7万亿元 [4] - 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 [4] - 川渝共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水平,两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4] 绿色发展与民生保障 - 清洁能源年均发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占比超过80%,居全国第一位 [2] - 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创20年来最好水平 [2] -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3]
四川“十四五”这五年: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元大关 实现历史性晋位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28
宏观经济表现 - 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2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实现历史性晋位 [1]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3]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 [4] 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 [3]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3] - 培育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交通基础设施与物流 - 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7万亿元,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4.3万公里,新增里程规模居全国首位 [6] - 进出川大通道新增13条,达到51条,铁路营业里程接近7000公里 [3][6]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航线95条,年货邮吞吐量达百万吨规模 [3][7] 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到8.7万亿元 [5] - 两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5] - 共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水平,联手拓展西向南向国际市场空间 [5] 能源与环境 - 清洁能源年均发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占比超过80%,居全国第一位 [3] - 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创20年来最好水平 [3] - 建成了全球首条高原绿色超充电走廊,以及近1.4万座集中式充换电站 [7] 民生与社会发展 -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00万人 [4]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4] - 高速公路已连通80%以上的县域,农村公路实现通村达户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8.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4:3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增长 - 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到8.7万亿元 [1] - 对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1]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铁路运营里程接近1万公里 比五年前提高28% [1] - 川渝间铁路、高速公路、水运通道达到26条 [1] - 渝昆高铁(宜渝段)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 西渝高铁等出川出渝大通道项目加快建设 [1] 产业创新发展成果 - 成渝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2个共建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1] - 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 [1] - 共建11家重点实验室联动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1] 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 川渝高竹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范例 [2]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向全国推广 [2] - 两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 比五年前提高40% [2] - 共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水平 联手拓展西向南向国际市场空间 [2]
“面板双雄”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业内预计电视面板三季度出货回暖
第一财经· 2025-08-30 18:43
公司业绩表现 - TCL科技上半年营收855.6亿元同比增长6.65% 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 [3] - TCL华星营收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 [3] - 京东方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5] - 维信诺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9%和9.74% 深天马营收同比增长9.93%并实现扭亏为盈 [5] 行业动态与需求变化 - 全球LCD电视零售需求保持平稳 国补政策加速大尺寸化进程导致面板需求面积增长 [5] - LCD业务大尺寸产品市占率提升 中小尺寸产品销量增长 OLED业务销量同比增长8.7% [5] - 第二季度LCD电视面板出货量5740万片为2019年以来最低季度水平 反映电视市场出货量收缩 [7] - 第三季度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3%-4% 价格有望企稳回暖 [7] 行业格局与战略转型 - 面板行业供给侧产能集中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产品价格随需求淡旺季窄幅波动 [6] - 显示行业进入再平衡期 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6] - 面板厂商积极拓展折叠屏等新品类 苹果入局可能带动折叠屏面板产业链快速发展 [7] 企业战略行动 - TCL科技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及乐金显示(广州)100%股权 [6] - 下游客户因国补/关税政策变动将备货提前至第一季度 导致第二季度LCD电视面板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6]
“面板双雄”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业内预计电视面板三季度出货回暖
第一财经· 2025-08-29 23:45
面板行业上半年业绩改善 - 多家面板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TCL科技营收855.6亿元同比增长6.65% 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 [1] - TCL华星营收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 [1] - 京东方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3] - 维信诺营收同比增长4.79% 净利润同比增长9.74% 深天马营收同比增长9.93% 实现扭亏为盈 [3] 行业供需与市场动态 - 全球LCD电视零售需求保持平稳 国补政策加速大尺寸化进程 面板需求面积增长 [3] - 第二季度LCD电视面板出货量5740万片 为2019年以来最低季度水平 反映电视市场出货量收缩 [4] - 电视品牌和OEM厂商下半年面板采购趋于谨慎 [4] - 预计第三季度电视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3%~4% 价格有望企稳回暖 [5] 业务发展与产品策略 - TCL科技LCD业务大尺寸产品市占率增加 中小尺寸产品销量增长 OLED业务销量同比增长8.7% [3] - 面板厂商布局OLED和Micro-LED等显示技术 [3] - 行业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4] - 业界期待苹果进入折叠屏手机领域 带动折叠屏面板等供应链发展 [5] 行业格局变化 - TCL科技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和广州公司100%股权 [4] - 供给侧产能进一步集中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4] - 显示行业进入再平衡期 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行业格局实现重塑 [4]
“面板三哥”再闯IPO
经济观察报· 2025-06-19 20:50
公司IPO动态 - 惠科股份在2023年8月首次IPO失败后,于2025年5月完成上市辅导,再次冲击IPO [2] - 公司近期发布全球首款a-si车载TRD+TDDI屏幕,2024年车载显示业务出货量同比猛增310% [2] - 公司与印度Dixon Technologies签订意向书,拟投资约40亿卢比在印度合资建厂 [2] 行业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稳居全球TV面板出货量前三,在85英寸和100英寸细分市场分别占据34%和37%份额 [3][15] - 2021年盈利54.06亿元,2022年预计亏损10.29-12.71亿元,业绩波动剧烈 [3][9] - TV面板业务毛利率从2021Q2的52.51%暴跌至2022Q2的-12.57% [10] 业务模式与财务风险 - 采用与地方政府合作模式建设四座G8.6生产线,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补贴及大部分建设资金 [6] - 合作协议中包含股权回购条款,截至2022年9月待回购金额达311.97亿元 [9] - 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企,2019-2021年末分别为97.77%、70.76%、69.49%,远超行业54%-58%平均水平 [10] 行业周期与技术转型 - 面板行业周期性显著,2021Q3起LCD面板价格暴跌,2025Q1开始复苏 [5][12] - 公司2024年以来在Mini/Micro LED和电子纸领域投资超400亿元 [16] - 2025年1月以5.04亿元收购柔宇科技资产,正式入局OLED赛道 [16] 竞争格局 - 京东方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7%,2025Q1增长64.06% [19] - TCL科技显示业务2025Q1净利润同比暴增329% [19] - 行业巨头在AMOLED和印刷OLED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19]
“面板三哥”再闯IPO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19:59
公司动态 - 推出全球首款a-si车载TRD+TDDI屏幕,2024年车载显示业务出货量同比猛增310% [2] - 与印度Dixon Technologies签订意向书,拟投资约40亿卢比在印度合资建厂 [2] - 已完成上市辅导,准备再闯IPO [2] - 2025年一季度在85英寸和100英寸电视面板市场份额分别达34%和37% [10] - 2024年至今在新型显示领域投资与收购总额超400亿元 [11] - 以5.04亿元收购柔宇科技部分资产,正式入局OLED赛道 [11][12] 财务表现 - 2021年盈利54.06亿元,2022年预计亏损10.29-12.71亿元 [3][6] - 2021年TV面板业务毛利率52.51%,2022年Q2降至-12.57% [7] - 2019-2021年营收从105.77亿元飙升至357.09亿元 [6] - 2019-2021年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77%、70.76%、69.49% [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待回购子公司股权金额达209.53亿元 [6] 行业趋势 - 面板行业周期性波动剧烈,2021年Q3起LCD面板价格几近腰斩 [4] - 2025年Q1 LCD TV面板价格全面上涨,Q2进入稳定期 [8] - 2025年Q1全球面板厂产线稼动率回升至80% [8] - LCD技术进入存量竞争阶段,OLED加速向IT产品渗透 [9] - Mini/Micro LED在高端电视、商用显示领域崭露头角 [9] 商业模式 - 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采用"自有资金+国有资本"模式建设四座G8.6生产线 [4][5] - 合作模式中约定股权回购条款,需按"本金+固定年化收益"回购地方国资股权 [5] - 行业建厂周期长、投资高,8.5代线投资达百亿级人民币 [5] 技术布局 - 在长沙、绵阳规划超130亿元MLED项目 [11] - 拟投资百亿元建设南充MLED新型显示芯片基地 [11] - 与元太科技合作,在滁州和贵州落地电子纸项目 [11] - 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奠基,TCL华星印刷OLED技术量产 [13]
抢占无机发光显示市场,韩国成立事业推进小组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14 17:33
韩国显示产业协会成立无机发光事业推进小组 - 韩国显示产业协会成立"无机发光事业推进小组" 旨在抢占无机发光显示市场并提升竞争力 该小组将统筹研发项目全周期管理 包括技术协同 成果扩散和供应链构建等核心任务 预计运行8年 [1] - 无机发光显示器(如Micro LED)相比OLED具有更高化学稳定性和更长使用寿命 应用领域正从XR设备 智能手表扩展至高端电视和广告显示屏 [1] 韩国无机发光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 韩国无机发光产业核心部件和制造工艺主要依赖进口 亟需构建自主供应链并加速小型产品技术开发以抢占市场先机 [3]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计划重点攻克外延生长 芯片转移与接合 AR/XR高分辨率设备开发等核心技术 确保初期市场主导地位 [3] - 推进小组将通过技术协调 政策联动 产业趋势分析等方式整合研发全生命周期 构建坚实产业生态系统 [3] 韩国OLED产业发展战略 - 尽管韩国在中小型OLED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预计2023年起中国将在生产能力上占据优势 韩国亟需制定应对策略 [3] - 韩国将重点开发车载OLED XR设备用OLEDoS 超真实感光场等技术 提高汽车 元宇宙等新产业市场准入门槛 [3] - 同时突破现有OLED技术限制 开发超薄高可靠性器件结构 新一代大面积柔性面板设计等高附加值应用技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