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等
搜索文档
立信数据: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25 09:47
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总体表现 - 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120.2,高于100的景气临界值,但较上季度下降1.2点,较去年同期下降7.1点,近三个季度处于筑底企稳阶段[1][8] - 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1.7,同比下降1.9点;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28.8,同比下降12.4点[1][8] 消费意愿的分类比较 - 区域分化明显:东北地区指数最高(127.4),西部地区最低(111.5)[1][17] - 城乡差距显著:城市消费者指数(122.2)显著高于农村(109.4),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也存在差距[1][19] - 收入层面分化加剧:高收入群体指数(140.0)远高于中等收入(120.9)和低收入(111.3),且高收入群体意愿连续两季上升,中低收入则下滑[1][21] - 学历差异:硕士及以上学历指数(129.1)高于大专或本科(122.2)及高中以下(114.6)[1][26] - 与上季度相比,一线城市消费者指数下降6.2点,东北地区下降6.0点,而高收入消费者指数上升5.2点,老年消费者上升2.9点[28] 家庭经济状况与预期 - 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基本满意,满意度指数为114.1,比上季度下降0.4点[30][31] - 预期家庭经济状况改善程度不足,净变好的比重为32.6%,比上季度下降3.5个百分点,为调查以来最低水平[34][35] - 高收入消费者预期净变好的比重(47.5%)高于中等收入(32.8%)和低收入(26.1%)消费者,且较上季度上升7.1个百分点,而中低收入群体分别下降5.0和5.2个百分点[36][38] 当前消费意愿与未来支出计划 - 当前消费意愿强度指数为109.2,比上季度下降1.1点[39][40] - 高收入消费者消费意愿强度为129.6,明显高于中等收入(109.8)和低收入(100.2)消费者[41] - 未来一年家庭消费支出净增加比重为25.0%,比上季度微升0.2个百分点,处于底部徘徊阶段[43][44] - 高收入消费者预期消费支出净增加的比重(45.3%)明显高于中等收入(25.4%)和低收入(16.1%)消费者[45] 对市场价格与房价的判断 - 超半数(55.5%)消费者认为物价"偏高",该比重比上季度微升0.3个百分点,尽管二季度CPI同比下降0.1%[2][49] - 西部地区消费者认为价格"偏高"的比重达64.6%,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低收入消费者该比重(58.8%)也高于中高收入群体[49] - 房地产方面,政策推动下市场有积极变化,但改善趋势放缓,超六成城市消费者仍觉房价偏高[2] 家庭余钱用途与未来消费计划 - 家庭余钱主要用于储蓄(51.8%)、子女教育(45.3%)、旅游(34.4%)等,储蓄意愿创新高[2] - 未来半年,家电数码、服装、旅游等需求较高,"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现[2][11] - 旅游市场受Z世代与"年轻"银发族驱动,偏好自然风光与文旅融合,倾向自由行[2][11] - 汽车消费意愿回升,新能源渗透率上升但趋缓,10-20万元国产车、SUV为主流[2][12] 特定行业与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触达面持续扩大,家电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主要换新商品,但打算通过"以旧换新"购买的消费者比重下降[12] - 消费者选择在家做饭次数连续四个季度增加,外出就餐和点外卖次数减少[12] - 近九成消费者听说过AI,超七成使用过且认可其积极影响,但需关注低学历群体普及[2][12] - 超七成老年消费者选择居家养老,最关注健康与亲人陪伴[2][12]
张伊娜:上海前三季度消费回暖增强势头及关键指标排名表现并非偶然
搜狐财经· 2025-10-23 08:4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在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3] - 消费市场呈现持续回暖、活力增强的势头,增长得益于消费信心回升、入境游红利释放、政策精准发力等多方因素 [3] - 消费市场进入恢复性增长与结构性升级的双重通道,去年相对较低的基数效应进一步凸显了增长态势 [5][6] 政策驱动与消费潜力激活 - 以《2025年本市扩消费行动方案》为指引,通过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加大消费补贴力度 [3] - 大宗消费领域“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家电、家具、汽车等品类,直接带动近1100亿元消费 [3] - 两轮“乐·上海”消费券精准辐射餐饮、零售、文旅、体育等场景,激发大众消费热情 [3] - 政策注重供给侧创新,培育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向供需双向赋能转变 [3] 本地消费与居民信心 - 2025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整体保持在3800点以上运行区间,A股市场在9月日均成交额高达2.4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三倍 [4]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3%,为本地消费注入动力 [4] - 限额以上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7.7%、22.1%、28.2%,体现消费升级趋势 [4] 入境旅游与外来消费 - 前三季度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7%,浦东、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 [5] - 落实免签政策及口岸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政策,升级通关、支付、免税退税等便利化举措 [5] - 开发“航空+铁路”、“机票+邮轮”等多元化入境游产品,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火爆,形成外来消费与本地消费的联动增长 [5]
经济观察丨消费稳步扩大 中国经济主引擎持续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4:15
消费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1.0个百分点 [1] 政策驱动因素 - 有关方面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1] 服务与新兴消费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自5月份起增速持续加快 [2] - 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 [2] 消费增长挑战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及经济整体增速 [2]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增速比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 [2] - 居民储蓄倾向增强,消费倾向有所下降 [2] 未来政策方向 - 需要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3] - 除了当前提振消费政策,还需要更系统地思考更具全局性的举措,通过"松绑""放开""搞活"调动各方积极性 [3] - 未来进一步提振消费需要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态势,通过经济发展的实绩正确引导企业、居民预期 [3]
五年四川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元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11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两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在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 [1]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 [3] 产业结构与动能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 [2]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2] - 培育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对外开放与交通基建 - 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位 [2] - 进出川大通道新增13条,达到51条,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700万人次 [2] - 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7万亿元,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4.3万公里,五年新增里程可绕赤道近一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到8.7万亿元 [4] - 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 [4] - 川渝共同提升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水平,两省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4] 绿色发展与民生保障 - 清洁能源年均发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占比超过80%,居全国第一位 [2] - 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创20年来最好水平 [2] -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3]
前8月四川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发布 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
四川日报· 2025-09-17 15:32
工业整体表现 - 1—8月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个百分点 [3]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广泛 [3] 重点增长行业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5.2%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4.3% [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3.2% [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1.6% [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4.1% [4]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1.8% [4] -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1.6% [4] -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5% [4] - 工业锅炉产量同比增长26.7% [4] - 液晶显示屏产量同比增长24.8% [4] -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2.1%,而发电量同比下降0.6% [4] 消费品市场 - 1—8月四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761.4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3] - 商品零售额16191.2亿元,同比增长6.0% [5] - 餐饮收入2570.2亿元,同比增长3.8% [5] 线上零售与热点商品 - 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445.5亿元,同比增长25.9% [5]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7% [5]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3% [5]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8% [5]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9% [5]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5% [5] 企业经营与投资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5.0% [5] - 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投资活力得到激发 [5]
鸡东县鑫融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2 06:44
公司基本信息 - 鸡东县鑫融商贸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何淑香 [1] - 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日用百货销售、珠宝首饰零售及回收修理服务 [1] - 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鉴定评估服务 [1] -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 [1] - 箱包销售与修理、钟表销售、汽车销售及二手车经纪 [1] - 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机动车鉴定评估 [1] - 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1] - 住房租赁、房地产经纪、停车场服务 [1] - 电子产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与租赁、家用电器销售 [1] - 家政服务、婚姻介绍服务 [1] - 许可项目包含酒类经营 [1]
工厂游凭啥火出圈
经济日报· 2025-09-05 06:04
工厂游市场现象分析 - 暑期工厂游呈现爆发式增长 参观名额秒空 社交平台相关笔记达10多万条 门票收入可观[1] - 工厂游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提供可看可玩可吃的体验 涵盖巧克力制作 啤酒酿造 汽车组装等互动环节[1] - 工厂游避开传统旅游痛点 门票性价比高 例如一大两小总计25元门票 免费参观并供应牛奶饮料 不受季节天气限制[1] 制造业转型驱动因素 - 工厂游火爆源于中国制造升级 智能化浪潮使工厂告别脏乱差形象 展示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协作场景[2] - 工厂游直观呈现中国制造从人力密集到创新驱动的转型 让游客触摸中国智造脉搏[2] - 工厂游赋能品牌建设 通过透明化生产流程建立品质信任感 游客从路人转变为忠实粉丝[2] 产业协同与质量提升 - 工厂游倒逼制造业持续升级 透明化生产接受公众监督 对原材料筛选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提出更高要求[3] - 企业为提升展示效果引入先进设备 优化生产工艺 采纳游客反馈 推动技术迭代升级[3] - 工厂游需平衡生产与游览关系 既不打乱生产节奏 也不让游览流于形式 考验企业系统规划能力[3] 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连接 - 工厂游将冷冰冰的工厂转化为有温度的品牌 通过互动产生情感共鸣和品牌认同[2] - 游客参观体验通过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为企业带来更多曝光量 实现场景即营销[2] - 工厂游成为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优质纽带 助力中国制造长远发展[3]
比亚迪注册资本增加至91.17亿元,增幅为200%
巨潮资讯· 2025-09-02 17:37
公司资本变动 - 比亚迪注册资本由30.3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91.17亿元人民币 增幅达200% [2][3] - 具体增加金额为60.78亿元人民币 从30.39亿元增至91.17亿元 [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5年2月10日 法定代表人王传福 总部位于广东深圳 [3] - 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上市 业务涵盖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 [3] 业务构成 - IT产业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组等组件 [4] - 手机业务涵盖装饰、设计及组装 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三星等国际通讯厂商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712.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9% [4] - 扣非净利润13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43% [4]
铭记共同历史 携手为实现俄中繁荣昌盛而奋斗——访俄罗斯总统普京
新华社· 2025-08-30 06:39
双边关系与高层互动 -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并与中方共同纪念伟大胜利80周年 [1]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5月对俄罗斯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期间通过联合声明并签署一揽子双边文件 [1] - 普京将回访中国 与习近平深入探讨双边议程各方面及重要地区和国际问题 [1] 历史合作与战略基础 - 苏联和中国在二战中承受最惨重人员伤亡 两国人民在战胜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中国抵抗阻止日本1941-1942年进攻苏联 使苏联红军得以集中力量打败纳粹德国 [2] - 俄罗斯和中国坚决谴责歪曲二战历史的企图 认为战争成果不可动摇 [3] 经贸合作与贸易数据 - 俄中经济关系达前所未有水平 自2021年以来贸易额增长约1000亿美元 [3] - 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俄罗斯在中国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五 [3] - 两国间结算几乎完全转向本币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稳居前列 [3] - 食品及农产品成为俄罗斯对华出口主要品类 实现俄罗斯对华猪肉和牛肉出口 [3] - 双边投资规模扩大 重点领域大型合作项目正在落实 [3] - 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向全球出口主要市场之一 共同建设高科技生产设施及基础设施项目 [3] 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 - 俄中文化交流持续蓬勃发展 落实《2030年前俄中人文合作路线图》包含100多个大型项目 [4] - 在俄罗斯留学中国学生超过5.1万人 在中国俄罗斯学生有2.1万人 [4] - 2024年双向旅游客流增长1.5倍达280万人次 [4] - 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扩大 体育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电影制作领域合作积极推进 [4] 多边框架与国际合作 - 上海合作组织坚持创立初衷 欢迎平等合作 不针对第三国 [5] - 俄中在联合国平台协作达前所未有高度 特别重视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工作 [6] - 俄中共同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 主张建立开放公平的新金融体系 [7] - 俄中共同反对世界贸易中的歧视性制裁 认为其阻碍金砖国家及整个世界社会经济发展 [7] - 在金砖国家框架内推进扩大成员经济发展机会的倡议 包括建立关键领域共同伙伴关系平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