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anther Lake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款1.8nm芯片亮相,华人CEO打响关键一战,英特尔杀回来了
36氪· 2025-10-11 18:53
英特尔以18A制程开启全新AI计算时代,其首个基于18A制程的Panther Lake架构性能较前代提升50%,能耗降低约30%。Panther Lake芯片将于 年底量产,2026年上市。对于英特尔来说,这不仅是一款新芯片的亮相,也打响了其重夺先进制程芯片竞赛主动权的「关键一战」。 刚刚,英特尔在官网公布了其下一代客户端处理器——Intel Core Ultra 3(代号Panther Lake)的架构细节。 Panther Lake是全球首个基于Intel 18A(约1.8nm)工艺的AI PC平台。 英特尔计划今年启动Panther Lake量产,首批产品将于年底出货,预计2026年1月全面上市。 18A(约1.8纳米)是英特尔首个2纳米级别制程节点,它代表了半导体行业的两项重大创新: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te-All-Around)和背面供电网络 (Backside Power Delivery Network)。 与Intel 3制程工艺相比,其每瓦性能提升达15%,芯片密度提升约30%。 据英特尔官方数据,与Lunar Lake相比,新一代芯片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可达 50%;其功耗在性能一致情况 ...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美国政府停摆推动金价首破4000美元大关
智通财经· 2025-10-08 20:55
盘前市场动向 | 3.截至发稿,WTI原油涨1.72%,报62.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50%,报66.43美元/桶。 | | --- | | ■ WTI原油 | 2025年11月 | 62.79 | 62.81 | 62.08 | +1.06 | +1.72% | | --- | --- | --- | --- | --- | --- | --- | | 兴 伦敦布伦特原油 | 2025年12月 | 66.43 | 66.47 | 65.72 | +0.98 | +1.50% | 市场消息 美欧关税生变?传欧盟官员认为美国新贸易要求太苛刻,或削弱此前协议。欧盟官员认为,美国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采取的其他措施, 有可能破坏近期达成的一项协议。该协议曾使欧盟与美国避免了一场贸易战。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 向欧盟提交了一份关于实施"互惠、公平和平衡"贸易原则的新提案。一些人士表示,欧盟官员认为这些要求过于苛刻,而所需做出的 让步相当大。这些人士并未透露美国的具体要求细节,因为成员国将于周三听取有关此次讨论的汇报。 1.10月8日(周三)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截至发稿,道指期货 ...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美国政府停摆推动金价首破4000美元大关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20:53
1.10月8日(周三)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27%,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3%,纳指期货涨0.10%。 | ■ US 30 | 46,728.40 | 46,748.60 | 46,573.50 | +125.40 | +0.27% | | --- | --- | --- | --- | --- | --- | | = US 500 | 6,723.00 | 6,729.30 | 6,711.60 | +8.40 | +0.13% | | 틀 US Tech 100 | 24,864.80 | 24,911.90 | 24,828.00 | +24.60 | +0.10% | 2. 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涨0.7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92%,法国CAC40指数涨0.90%,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40%。 | 3. 截至发稿,WTI原油涨1.72%,报62.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50%,报66.43美元/桶。 | | --- | | ■ WTI原油 | 2025年11月 | 62.79 | 62.81 | 62.08 | +1.06 | +1.72% | ...
140亿,孙正义投了个老伙伴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软银投资英特尔交易分析 - 软银以20亿美元(约140亿元人民币)投资英特尔,交易价格为每股23美元,投资后软银将成为英特尔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约2% [4] - 该投资被视为软银对英特尔未来发展的"信任票",双方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孙正义与英特尔CEO陈立武是数十年合作伙伴,陈立武曾担任软银独立董事直至2022年 [4] - 业务协同效应显著:软银旗下Arm自研的AI芯片可能采用英特尔代工,英特尔因此获得重要客户 [4] 英特尔财务与市场状况 - 公司市值大幅缩水:当前市值1030亿美元,较2020年高点下跌50%,同期英伟达市值超4万亿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7亿美元,同比扩大88% [5] - 前任CEO帕特·基辛格因业绩不佳于2024年末离职 [5] 陈立武改革战略 - 2025年3月上任后推行三大战略:精简组织、重塑代工和研发AI芯片 [5] - 组织精简措施:裁员15%约2.1万人,精简50%管理层,2025年运营支出从175亿美元降至170亿美元,2026年目标160亿美元 [15] - 制程技术规划:推进14A(1.4nm)先进工艺研发,18A工艺仅供自用,Panther Lake芯片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15] 半导体行业格局 - 全球主要芯片企业英伟达、AMD、英特尔和博通均由华人执掌 [6] - 英特尔放弃18A工艺外部销售,因客户渗透率低且良率仅30%,远低于台积电同类工艺 [18] - 潜在客户拓展:苹果、英伟达可能成为英特尔14A工艺客户 [18] 软银AI战略布局 - 孙正义构建AI全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 [12] - 近期重大投资:2025年3月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增持英伟达股份至30亿美元,买入3.3亿美元台积电股份,与OpenAI合作建设50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 [12] - 历史重大收购:2016年320亿美元收购Arm [12] 政府政策影响 - 英特尔俄亥俄州工厂建设从2026年推迟至2030年,引发特朗普批评 [18] - 美国政府可能通过"芯片法案"将109亿美元资助转换为股权,获得英特尔10%股份 [18]
140亿,孙正义投了个老伙伴
创业邦· 2025-08-21 11:47
软银对英特尔战略投资 - 软银以每股23美元价格投资英特尔20亿美元 约140亿元人民币 投资后持股比例约2% 成为第五大股东[3][6] - 投资被视为对英特尔未来发展投出的信任票 孙正义认为半导体是每个行业基础 英特尔将在美国先进制造和供应中发挥关键作用[3][6] - 分析师认为投资兼顾财务回报和业务协同 英特尔股价处于低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先进制程能力与软银旗下Arm形成互补[8] 英特尔经营与战略调整 - 2025上半年净亏损37亿美元 同比扩大88% 股价较2020年高点腰斩 市值1030亿美元[4] - 新任CEO陈立武推进三大战略:精简组织 重塑代工和研发AI芯片[4] - 实施缩减15%员工计划 减员约2.1万人 精简50%管理层 2025年运营支出从175亿美元降至170亿美元 2026年设定为160亿美元[16] - 继续执行IDM2.0模式 推进18A(1.8nm)和14A(1.4nm)先进工艺[19] 工艺进展与客户合作 - 采用18A制程的Panther Lake芯片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供货[19] - 放弃18A工艺对外销售计划 因客户渗透率过低 良率仅30%左右 远低于台积电同类工艺[21] - 集中资源攻克14A工艺 Arm 苹果 英伟达成为潜在客户[8][21] - Arm自研AI芯片可能采用英特尔14A工艺代工[4][8] 美国政府潜在参与 - 英特尔俄亥俄州半导体工厂建设从2026年推迟至2030年[22] - 特朗普考虑将芯片法案109亿美元资助部分或全部转化为股权 若全部折算美国政府将获得10%股份[23] 孙正义AI战略布局 - 正在构建从芯片设计 制造到应用的全AI产业链[10] - 2025年3月以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11] - 2025年一季度增持英伟达股份至30亿美元 买入3.3亿美元台积电股份[11] - 2025年初宣布与OpenAI合作共建50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11] - 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Arm[12] 半导体行业华人领导层 - 英伟达市值4万亿美元 CEO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4][25] - AMD市值2680亿美元 CEO苏姿丰2014年上任时公司濒临破产[25] - 博通市值超1.3万亿美元 CEO陈福阳为马来西亚华人[26] - 华人CEO均接受顶级工程教育 具有硅谷经历和跨文化资源整合能力[27]
英特尔宣布裁员25000人,多项重大战略调整
是说芯语· 2025-07-25 07:39
公司战略调整 - 计划到2024年底将全球员工人数从99,500人削减至75,000人 裁员比例达22% 包括第二季度已完成的15%裁员及50%管理层精简 [1][15][31] - 计入19亿美元重组成本 剩余裁员将通过自然减员和其他方式完成 [1][15] - 新任CEO陈立武推动历史性转型 强调"新时代新英特尔"三大优先事项:代工业务策略调整 x86生态系统重振 AI战略完善 [4][17][2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126-136亿美元(中值131亿)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65亿美元 但每股亏损24美分高于预期的18美分 [10]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超预期上限 反映业务需求强劲 股价年内上涨14% 显示市场对转型的乐观预期 [6][15][29] 芯片制造业务 - 重点推进18A制程量产 作为Panther Lake等产品的关键节点 同时谨慎评估14A制程投资 需基于客户确认需求 [2][19][20] - 若14A芯片未获重要外部客户可能退出制造业务 保留在外部代工厂生产超越18A性能产品的选择权 [3][20] - 取消德国波兰项目 整合哥斯达黎加封装业务至越南马来西亚 放缓俄亥俄州建设进度以匹配需求 [19][35][36] 产品与技术路线 - 客户端优先推进Panther Lake笔记本电脑芯片和Nova Lake高端台式机芯片 数据中心聚焦Granite Rapids服务器芯片并恢复SMT功能以提升性能 [21][22][40] - AI战略转向芯片-系统-软件全栈整合 重点布局推理和代理AI工作负载 改变传统以训练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5][24] 组织与文化变革 - 实施复工政策 生产基地满负荷运营 目标成为更敏捷高效的公司 消除官僚主义并赋能工程师创新 [15][16][32] - CEO将亲自审核主要芯片设计 要求产品线具备简洁架构和更优成本结构 强化执行纪律 [8][22] 行业环境 - PC市场第二季度出货量增长65% 但受贸易谈判和提前出货影响 下半年增长前景不明朗 [11] - 半导体行业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客户对支出持谨慎态度 尽管暂未受全球关税直接影响 [12]
英特尔芯片,又延期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3-05 18:25
英特尔Panther Lake芯片延迟 - 英特尔Panther Lake芯片可能无法在2025年内上市,原计划2025年下半年发布,但最新消息显示量产时间表已从2025年9月初推迟到2025年第四季度中期 [1][2] - 搭载Panther Lake芯片的笔记本电脑和设备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面市,英特尔将错过2025年年底的关键假日销售旺季 [1][2] - 延迟原因在于Intel 18A工艺良品率提升缓慢,目前良品率约为20%-30%,第三季度良品率水平预计不会改善 [2] Intel 18A工艺问题 - Intel 18A工艺采用RibbonFET(全栅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架构),理论上可提高密度和性能,单元利用率提升5%至10%,ISO电源性能提高4% [2] - 该工艺良品率不理想,导致Panther Lake芯片生产推迟,英特尔可能无法在预期时间内实现量产 [2] - 若良品率问题持续,Panther Lake可能需要更换代工方或延期出货 [2] 市场影响 - Panther Lake延迟将对公司2025年下半年的收入、利润和供应链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2] - 芯片和成品(PC/NB)出货之间通常有2-4周时间差,PTL笔记本普及可能推迟至2026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