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代工
搜索文档
Intel Gets a Much-Needed Win
Yahoo Finance· 2025-10-30 08:45
Key Points Intel hired a new CEO earlier in 2025 who was able to help the company secure a much-needed financial victory in the third quarter. The company is trying to find new customers for its foundry business. 10 stocks we like better than Intel › Computing pioneer Intel (NASDAQ: INTC) began 2025 with two simple goals: find a leader and find some cash. In March, it found its leader when it hired new CEO Lip-Bu Tan. And during the third quarter of 2025, Tan found the cash. On Aug. 18, Intel got ...
英特尔:止亏回血,“美式中芯”能挖角台积电吗?
36氪· 2025-10-24 11: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略超指引上限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大幅回升至38.2%,明显优于指引预期的34.1%和市场预期的35.6% [1][5][21] - 第三季度经营费用为45.4亿美元,研发费用降至32.3亿美元,研发费用率降至23.7% [1][23] - 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0.6亿美元,经营性利润约为6.83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5][25]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员工总数大幅缩减至8.84万人,计划至年底控制在7.5万人左右,预计继续裁员约1.34万人 [2][23] - 经营费用同比下滑59%,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8.4%至11.3亿美元 [23] - 重组及其他费用为1.75亿美元,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因去年同期包含约50多亿美元重组和商誉减值费用 [2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客户端业务收入85.4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主要受PC行业回暖带动,但市场份额仍在丢失 [3][29][32] - 数据中心及AI业务收入41.2亿美元,同比减少0.6%,表现依然平淡,业务主要围绕数据中心CPU [3][35] - 代工业务收入42.4亿美元,同比下滑2.4%,收入主要来自内部产品,对外代工收入极少 [4][39] 战略合作与外部支持 - 与英伟达建立合作,将在数据中心和PC领域开展合作,包括定制x86 CPU集成NVlink及生产集成GPU的SOC [3][12] - 获得美国政府、软银和英伟达注资,美国政府成为最大单一股东,持股9.90% [8][9] - 公司被视为“美国国企”,市场对其亏损容忍度提高,注资价格为股价提供底部区间(20-23美元/股) [8][17] 代工业务与技术进展 - Intel 18A工艺已开始量产,优先用于自有Panther Lake产品,晶体管密度约238 MTr/mm²,相当于台积电3nm水平 [4][13][42] - 代工业务被视为公司最主要突破口,若制程能力向台积电靠拢,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4][41] - 按计划将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别推出18A-P和14A制程,市场传闻微软已下达18A工艺订单 [13][14] 未来业绩指引 - 对2025年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为128-138亿美元,中值133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34亿美元 [4][5] - 对2025年第四季度毛利率指引为34.5%,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5.3% [4][5] - 预期2026年有望实现全年扭亏为盈,2027年利润将明显释放,当前市值对应2027年PE约为29倍 [17]
台积电2nm价格上调50%!
国芯网· 2025-10-17 12:39
台积电代工价格调整 - 台积电计划将2nm晶圆代工价格上调50% [2] - 台积电此前已上调N3P工艺代工价格,预计将导致高通移动端芯片涨价16%,联发科芯片售价上涨约24% [4] - 价格上调直接冲击高通和联发科的盈利能力,两家公司已对涨价趋势表达不满 [4] 台积电美国工厂运营挑战 - 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工厂遇到人员、设备优化瓶颈 [4] - 其美国工厂生产成本将高于中国台湾地区工厂 [4] - 即使生产4nm芯片,其美国工厂成本也比中国台湾地区工厂最少高出30% [4] - 业内人士担忧高成本可能使台积电与现有客户在价格谈判中陷入僵局 [4] 客户策略与代工市场竞争 - 高通CEO表示在晶圆代工方面会尽可能保留多种选择,但英特尔目前还不是选项 [4] - 业界将高通CEO的言论解读为可能将三星列入备选代工厂 [4] - 三星半导体代工部门正与台积电竞争,希望拿下高通下一代骁龙芯片的生产订单 [4] - 与台积电不同,三星在美国德州已有近20年代工生产经验,被认为更具本地化优势 [5]
新股消息 | 晶合集成(688249.SH)递表港交所 营收增长速度位列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首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7:01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合集成) (688249.SH)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晶合集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12英寸纯晶圆代工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研发 并应用行业先进的工艺,为客户提供覆盖150nm至40nm制程、多种应用的工艺平台晶圆代工业务,并稳 定推进28nm平台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中,晶合集成的产能和营 收增长速度为全球第一。根据同一资料来源,2024年,以营业收入计,晶合集成是全球第九大、中国大 陆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 晶合集成已建立150nm至40nm技术节点的量产能力。在工艺平台应用方面,公司已具备DDIC、CIS、 PMIC、Logic IC、MCU等工艺平台的技术能力,形成了全面且多元化的工艺组合,支持其在关键细分市 场的领先地位。 晶合集成战略性立足于半导体价值链的核心,为客户提供将芯片设计转化为低功耗、高性能的代工芯片 的专用平台。通过衔接技术发展与大规模生产,公司提供晶圆代工服务及提供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 车 ...
中芯国际(688981):二季度业绩好于预期 汽车相关成新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20: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323.4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14% [1] - 利润总额36.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8.77% 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76% [1] - 扣非净利润1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1.7% [1] - 二季度实际收入环比下滑1.56% 显著优于公司指引的环比下滑4-6% [1] - 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至7% 按中值计算同比增长6.67% 毛利率指引区间18%至20% [1]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相关产品收入1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8% 占总收入比重38.28% [2] - 汽车工业相关产品收入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5.15% 收入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8.58%提升至9.48% [2] - 智能手机产品收入7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1.67% 电脑与平板产品收入4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31% [2] - 智能穿戴产品收入2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13.63% [2] 资本开支 - 2024年资本开支73.3亿美元 同比微降1.87% [2] - 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与2024年持平 前提是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 [2]
芯片巨头,大消息!股票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8-29 20:12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原因为筹划发行A股购买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1] -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但构成关联交易 已签署《资产购买意向协议》 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存在不确定性 [3] - 中芯北方为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48亿美元 主营28纳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制造业务 成立于2013年7月12日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 环比下降1.7% 但优于指引预期的下降4%-6% [6][8] - 第二季度毛利率20.4% 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超出指引预期的18%-20%区间上限 [6][8] - 上半年销售收入合计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毛利率21.4% 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9] - 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 出货量达239.02万片8英寸等效晶圆 环比增长4.3% [6][9] - 月产能由第一季度97.33万片增至第二季度99.13万片8英寸等效晶圆 [9] 业务结构 - 按地区划分:中国区收入占比84.1% 美国区12.9% 欧亚区3% 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9] - 按应用划分:智能手机占比25.2% 计算机与平板15% 消费电子41% 互联与可穿戴8.2% 工业与汽车10.6% 结构保持稳定 [9] 管理层观点与展望 - 公司观察到工业和汽车领域出现触底反弹信号 产业链在地化转换持续走强 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 [10] - 关税政策对行业直接影响小于1个百分点 半导体代工行业在采购层面可吸收关税影响 [10]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为环比增长5%-7% 毛利率指引为18%-20% [10] 股价表现 - 公告当日A股股价下跌3.74%至114.76元/股 前一日涨幅超17%并创历史新高 [3]
芯片巨头,大消息!股票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8-29 20:08
公司重大交易 - 公司筹划发行A股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中芯北方为外商投资非独资企业 注册资本48亿美元 主营28纳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制造 [2]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但构成关联交易 已签署意向协议 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 [2] 股价表现 - A股当日下跌3.74%至114.76元/股 前一日涨幅超17%创历史新高 [3]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 优于指引预期的下降4%-6% [6][9] - 毛利率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处于指引18%-20%的上限区间 [6][9] - 上半年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毛利率21.4%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10] - 经营利润1.51亿美元环比下降51.3% 主要因经营费用增长52.4%至2.99亿美元 [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32亿美元环比下降29.5% [8] 运营数据 - 月产能由第一季度97.33万片8英寸晶圆增至第二季度99.13万片 [11] - 晶圆出货量239.02万片8英寸等效 环比增长4.3% 同比增长13.2% [11]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 [6][11] 业务结构 - 中国区收入占比84.1% 美国区12.9% 欧亚区3% 中国区占比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10] - 消费电子应用占比41%为最大板块 智能手机占比25.2% 工业与汽车占比10.6%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10] 管理层展望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7% 毛利率指引18%-20% [12] - 公司认为关税对行业直接影响小于1个百分点 代工行业可在采购层吸收影响 [11] - 观察到工业和汽车领域触底反弹信号 晶圆代工需求持续回流本土 [11]
三星联手英特尔,大战台积电?
半导体芯闻· 2025-08-28 17:55
三星电子对英特尔潜在战略投资 - 三星电子正考虑对英特尔进行战略投资以强化其代工业务 矛头直指共同竞争对手台积电[2] - 投资考虑包括通过联盟或直接投资获取英特尔在先进后工序封装方面的技术优势[2] - 三星同时评估英特尔的玻璃基板方案作为其更广泛半导体路线图的一部分[2] 封装技术竞争格局 - 尽管三星在前端晶圆制造上更具竞争力 但英特尔在封装技术上占据明显优势[2] - 英特尔的18A工艺已采用混合键合技术 这是实现更高密度、更高效芯片设计的关键[2] - 若将后工序计算在内 英特尔的整体代工份额已超过三星[2] 美国市场战略布局 - 三星会长李在镕近期频繁赴美寻找合作伙伴 与英特尔的合作可能加速三星在封装领域的雄心[2] - 三星已承诺在美国德州泰勒市投资370亿美元建设晶圆厂 正在评估进一步在美国加码先进封装产能的可能性[2]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近10%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引发外界批评华盛顿正在复制北京"国家队"模式[3] 地缘政治影响因素 - 三星担忧美国科技公司可能受到压力优先选择英特尔 从而削弱三星为其德州工厂争取美国客户的努力[3] - 缺乏美国政府强力支持 三星有可能将订单拱手让给美国竞争对手[3] - 英特尔在美国政府直接持股背景下 更加坚定了其作为"美国半导体自主生态核心"的地位[3] 制程技术竞争态势 - 三星与英特尔都在竞速推进下一代制程节点 三星正准备推出2nm工艺 英特尔则在推进18A工艺[3] - 两家公司高管均表示激进的价格策略将是从台积电手中抢夺客户的关键[3] - 三星近期重新获得高通的兴趣 并与特斯拉签订协议长期供应其AI5半导体至2033年[3] 行业合作模式演变 - 大厂建立多重联盟早已是常态 即便三星和英特尔仅仅缩小台积电的领先优势[3] - 两者在降本和扩充封装产能方面的合力依然有望吸引更多全球客户[3] - 更低廉的代工价格最终将传导至终端产品 从而惠及全球消费者[4]
140亿,孙正义投了个老伙伴
创业邦· 2025-08-21 11:47
软银对英特尔战略投资 - 软银以每股23美元价格投资英特尔20亿美元 约140亿元人民币 投资后持股比例约2% 成为第五大股东[3][6] - 投资被视为对英特尔未来发展投出的信任票 孙正义认为半导体是每个行业基础 英特尔将在美国先进制造和供应中发挥关键作用[3][6] - 分析师认为投资兼顾财务回报和业务协同 英特尔股价处于低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先进制程能力与软银旗下Arm形成互补[8] 英特尔经营与战略调整 - 2025上半年净亏损37亿美元 同比扩大88% 股价较2020年高点腰斩 市值1030亿美元[4] - 新任CEO陈立武推进三大战略:精简组织 重塑代工和研发AI芯片[4] - 实施缩减15%员工计划 减员约2.1万人 精简50%管理层 2025年运营支出从175亿美元降至170亿美元 2026年设定为160亿美元[16] - 继续执行IDM2.0模式 推进18A(1.8nm)和14A(1.4nm)先进工艺[19] 工艺进展与客户合作 - 采用18A制程的Panther Lake芯片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供货[19] - 放弃18A工艺对外销售计划 因客户渗透率过低 良率仅30%左右 远低于台积电同类工艺[21] - 集中资源攻克14A工艺 Arm 苹果 英伟达成为潜在客户[8][21] - Arm自研AI芯片可能采用英特尔14A工艺代工[4][8] 美国政府潜在参与 - 英特尔俄亥俄州半导体工厂建设从2026年推迟至2030年[22] - 特朗普考虑将芯片法案109亿美元资助部分或全部转化为股权 若全部折算美国政府将获得10%股份[23] 孙正义AI战略布局 - 正在构建从芯片设计 制造到应用的全AI产业链[10] - 2025年3月以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11] - 2025年一季度增持英伟达股份至30亿美元 买入3.3亿美元台积电股份[11] - 2025年初宣布与OpenAI合作共建50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11] - 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Arm[12] 半导体行业华人领导层 - 英伟达市值4万亿美元 CEO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4][25] - AMD市值2680亿美元 CEO苏姿丰2014年上任时公司濒临破产[25] - 博通市值超1.3万亿美元 CEO陈福阳为马来西亚华人[26] - 华人CEO均接受顶级工程教育 具有硅谷经历和跨文化资源整合能力[27]
中芯国际股价微涨0.90%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2.5%
金融界· 2025-08-14 17:57
股价表现 - 中芯国际最新股价报89 4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80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741492手 成交金额67 42亿元 振幅4 39%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 主要从事半导体晶圆制造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计算机 消费电子 工业与汽车等领域 [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2 5% 接近满产状态 [1] - 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实现约两成的环比增长 [1]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至7%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742 1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1511 79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