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

搜索文档
FÍ fasteignafélag slhf. - Söluferli
Globenewswire· 2025-06-26 23: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将在第三季度正式启动FÍ房地产公司的出售流程,冰岛银行企业咨询负责该出售事宜,感兴趣的投资者可通过指定邮箱了解参与条件和更多信息 [1][2] 分组1:出售信息 - 公司将启动FÍ房地产公司出售流程,于第三季度正式开始 [1] - 该公司资产组合包含11处房产,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2024年底总估值1.57亿冰岛克朗 [1] 分组2:联系方式 - 冰岛银行企业咨询负责出售流程,感兴趣的投资者可联系邮箱fifasteignafelag@islandsbanki.is了解参与条件和更多信息 [2]
AIDC电力设备专题之二:高压直流技术(HVDC)为国产设备带来广阔市场机遇
国信证券· 2025-06-26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迎来应用拐点,2024 - 2030年AI数据中心新增算力负载CAGR高达28%,全球算力建设高速增长,带动数据中心配套电力设备需求提升 [4] - 数据中心配套电力设备容量可达算力芯片的3 - 5倍,2030年变压器 + 开关柜 + UPS + HVDC市场空间预计可达1087亿元 [5] - 供配电设备集成化、模块化要求持续提升,HVDC技术迭代仍有较大空间,未来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 [6] - 随着算力芯片国产替代推进,数据中心价值链有望向中国企业转移,建议关注禾望电气、盛弘股份等公司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DC投资保持高景气度 - AIDC是AI算力核心承载,全球算力建设高速增长,2025 - 2030年新增AI算力负载预计为9.7/15.9/20.2/22.3/23.4/24.6GW [13]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AIDC资本开支规模为815/1339/1712/1876/1942/2019亿美元,年均增速约20% [13] 海外数据中心投资强度与结构 - 北美新建AI数据中心总开发成本通常为70 - 120亿美元/GW,IT设备占比40% - 60%,非IT设备占比20% - 40%,工程土建占比15% - 20% [13][21] - 非IT设备中,柴油发电机、冷却与空调、变配电、UPS/HVDC是主要成本来源 [21] 国内数据中心投资强度与结构 - 新建IT总功率12.6MW智能算力中心,风冷方案总投资33.77亿元,单位投资额266.8元/W;液冷方案总投资40.95亿元,单位投资额322.8元/W [22] - 风冷和液冷方案中,服务器投建成本占比最高,分别为66.6%和68.8% [22] 数据中心配套电力设备容量与芯片功耗的关系 - 数据中心供配电设备功率一般是算力负载的3 - 5倍 [29] - 数据中心IT负载一般是GPU/芯片功率的1.4 - 1.5x,其他负载大致是IT负载的1.2 - 1.3x [29] AIDC电力设备市场空间及技术渗透率趋势 - 预计2025 - 2030年AIDC电力设备需求分别为29/48/60/67/70/74GW,年均增速为20% [30] - 预计800V HVDC及固态变压器海外渗透率的提升将显著早于国内 [30] AIDC电力设备产值趋势 - 变压器及开关柜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干式变压器市场空间为44/72/92/96/91/85亿元,年均增速14% [37]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中低压开关柜市场空间为175/288/366/384/363/341亿元,年均增速14% [37] AIDC电力设备产值趋势 - UPS及HVDC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UPS市场空间为233/271/154/80/60/41亿元,年均增速 - 29% [43]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传统HVDC市场空间为33/58/79/21/24/27亿元,年均增速 - 4% [43] AIDC电力设备产值趋势 - 800V HVDC及固态变压器 - 预计2026 - 2030年全球800V HVDC市场空间为78/235/367/362/354亿元,年均增速46% [49] - 固态变压器在数据中心领域应用处于早期阶段,距离批量化应用仍有距离 [49] 各环节市场格局 - 变压器国内市场份额分散,海外以西门子等为主;中低压开关柜高端海外龙头主导,国内厂商主导中低端;UPS市场份额相对集中;HVDC中恒电气等市占率领先 [50] 各类电力设备情况 - 干式变压器国内主要厂商有金盘科技等,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9/12/18/20/22/22亿元,海外为35/57/73/76/69/63亿元 [55] - 中低压配电系统国内主要厂商有明阳电气等,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37/60/73/81/86/90亿元,海外为139/228/293/303/277/252亿元 [61] - UPS国内主要厂商有华为等,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49/75/85/80/60/41亿元,海外后续份额将被高压直流替代 [66] - HVDC国内中恒电气等市占率领先,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7/15/23/21/24/27亿元,海外后续将被新技术取代 [70][71] - 800V HVDC英伟达目标2027年规模化应用,预计2026 - 2030年海外市场空间大,国内2028年有望起量 [74] - 固态变压器有望成下一代AIDC供电方案,目前国内华为等积极推进应用,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79][85] 服务器电源 - 服务器电源功率密度持续提高,采用N + N冗余,效率要求更高,全球主要制造商以中国台湾企业为主 [92] 相关上市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金盘科技、伊戈尔等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PE、PB等盈利预测数据 [93]
“宇宙之眼”将开启暗物质与银河系探秘之旅
科技日报· 2025-06-19 10:18
天文台建设与设备 - 鲁宾天文台耗资8.1亿美元,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能源部运营,位于智利帕穹山伊尔佩恩峰,预计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1] - 天文台核心装备为8.4米口径西蒙尼巡天望远镜,搭载32亿像素LSST相机,每3天绘制一次南部天空全景 [3] - 望远镜采用三镜光学系统,主镜与三级镜由整块玻璃黏合,设计紧凑同轴,减少机械振动,支持每40秒快速转动拍摄 [3] - LSST相机重3吨,配备1.5米直径镜头和6个滤镜,视场达9.6平方度(满月面积的45倍),每晚产生20太字节数据 [3] 科学使命与观测能力 - 主要任务包括绘制全景宇宙地图、追踪暗物质、发现数百万颗太阳系天体、预警近地威胁、解码银河系结构 [2] - 可探测90%直径超140米的近地小行星,并识别柯伊伯带数万新天体,助力研究行星起源与太阳系演化 [7] - 通过追踪200亿个遥远星系的引力特征,探究暗物质分布与暗能量作用 [6] - 软件系统运用机器学习实时分析数据,每晚生成超800万条异常现象预警,支持全球天文学家协作研究瞬变事件 [5] 数据开放与科研影响 - 所有观测数据(包括校准图像和实时警报)将免费向全球科学界开放,打破专业与业余界限 [7] - 计划于6月23日发布首张全彩星空照片,以空前清晰度展示大量恒星 [7] - 数据将帮助重构银河系演化史,斯坦福大学专家称其为研究银河系历史的"金钥匙" [7] - 观测范围覆盖可见光天文学几乎所有领域,或成人类史上最强大天文台 [8]
Koppers (KOP)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3 0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Koppers(KOP)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公司五年前开始实施提升盈利能力战略,内部项目已完成,资本支出将降低,有助于改善近期现金流 [6] - 公司是关键终端市场领导者,市场份额高,有助于理解市场并提升盈利能力;拥有经验丰富管理团队,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产品使用可持续资源,有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战略;过去是强大现金流创造者,未来财务灵活性将增强 [7] 业务板块情况 - **铁路和铁路产品及服务业务**:是北美一级铁路枕木的领先供应商,为所有六家一级铁路公司供货;铁路业务还有约1亿美元收入来自铁路桥梁建设、枕木回收业务和轨条等服务 [12][25] - **公用事业和工业产品业务**: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电线杆的领先供应商,在美国为10大公用事业公司中的8家供货,客户包括投资者所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和农村电气合作社 [13] - **高性能化学品业务**:是美国前10大木材处理公司的供应商,专注于开发和改进木材处理化学品,应用于住宅和工业领域;去年EBITDA利润率超20%,今年有所下降,去年利润率较高是因需求强劲 [13][25] - **碳材料和化学品业务**:约为5亿美元业务,十年前规模更大,因市场变化从11家工厂缩减至3家核心工厂;该业务与铝行业联系紧密,且与铁路业务有垂直整合,生产的防腐油用于铁路枕木处理,也为电线杆业务提供化学品 [14][26][27] 财务情况 - **第一季度业绩**:营收下降约4000万美元,主要因高性能化学品业务市场份额变化;调整后EBITDA增加约4400万美元,得益于铁路、公用事业业务和碳材料及化学品业务利润率提升;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12%;经营现金流为负,因支付1400万美元终止美国最大养老金计划;资本支出预计今年为6500万美元,低于过去几年的超1亿美元 [29][30][31][32] - **债务与资本配置**:目前债务约90.915亿美元,循环贷款到期日为2027年,定期贷款B到期日为2030年;长期杠杆目标为2 - 3倍,第一季度末为3.5倍,主要因2024年第二季度初收购Brownwood;今年计划将运营产生的超1亿美元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和机会性股票回购,第一季度已回购1500万美元股票;几年前重新开始分红,目前每季度约8美分 [33][34][35]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高性能化学品业务**:主要增长驱动因素是维修和改造支出,相关的LIRA指数过去几年表现强劲,且处理过的木材未受通胀影响,价格仍较实惠 [36] - **碳材料和化学品业务**:与铝行业相关,北美和欧洲对铝的需求增加将积极推动该业务业绩 [37] 业务利润率情况 - **碳材料和化学品业务**:去年EBITDA利润率略超7%,因年初北美工厂长时间停工和销售价格低迷、原材料成本高;今年恢复到低两位数,市场供应动态已调整,预计近期可持续 [38][39][40][41] 铁路业务情况 - 铁路公司注重成本,每年制定维修和维护计划,今年铁路业务处于上升期,主要由量驱动,包括一级铁路和短线铁路 [42][43][44] 定价动态 - **铁路业务**:铁路合同多为长期合同,价格调整受限,公司会与铁路公司沟通争取价格上涨以覆盖成本,但能力有限 [46][47] - **公用事业电线杆业务**:合同多为短期,成本结构变化时,公司有更多机会根据市场情况寻求价格上涨 [47][48] 市场认知问题 - 市场未充分认可公司,因公司涉足多个市场,各业务周期不同,但业务间可相互抵消业绩波动,提供稳定收益流,且有现金生成能力 [49][5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美有1.4亿根电线杆,每年有200 - 300万根因老化或风暴损坏需更换;每年有1800 - 1900万根铁路枕木需更换,主要在北美货运线上 [21] - 公司股票回购计划受信贷协议限制,但不影响机会性回购,去年回购金额超4000万美元 [52] - 近期公司重点是偿还债务,使杠杆率降至3倍以下,控制营运资金以提供用于偿债的超额现金流 [55]
Navitas Semiconductor (NVTS)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11 2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25% [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移动充电器业务 - 公司GaN产品革新了移动充电器市场,相比硅基充电器,具有更高功率密度、更高功率效率和更小尺寸的优势 [2] 数据中心业务 - 去年公司宣布4.5千瓦电源,近期宣布12 - 12.5千瓦电源,同比增长166%,目标是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 [9][10] - 公司有40个客户项目在今年和明年逐步推进,今年开始对48伏DC - DC转换器进行低电压GaN样品测试,明年开始在48伏数据中心逐步扩大应用,并持续到2027年的800伏数据中心项目 [4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数据中心市场 - 传统数据中心使用硅基电源,平均每个电源约1000瓦,公司在24个月内将功率从1000瓦提升到12000瓦 [11] - 英伟达GPU功率从100 - 300瓦提升到1000瓦以上,未来Rubin将达到2000 - 3000瓦,机架功率也从10000瓦迅速提升到100000瓦,英伟达计划将机架功率提升到1兆瓦 [22][23][24] 电源管理市场 - 公司预计该市场未来几年规模将从数亿美元增长到数十亿美元,具体的总可寻址市场(TAM)估计将在未来几周正式公布 [58][5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成立十余年,最初专注于氮化镓,后通过IPO筹集3亿美元,将氮化镓应用于更高功率领域,并收购碳化硅技术,目前将重点转向AI数据中心 [6] - 公司计划提升氮化镓的电压能力,开发850伏氮化镓,并将其应用于更低电压场景,同时推进10000伏碳化硅的研发 [41][42] - 公司将继续推进移动充电器业务,长期看好电动汽车市场,但目前AI数据中心是首要优先级,将加强该领域的系统设计能力 [86] 行业竞争 - 公司与英飞凌达成采购协议,以确保在主流市场有两个可靠的供应源,巩固与英伟达的合作地位 [64][65] - 公司与Power Integrations竞争,公司是唯一制造真正GaN IC的企业,且将GaN应用于高功率领域,这是其独特优势 [67][6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发展缓慢,从硅基电源转向氮化镓和碳化硅电源需要较长时间,数据中心开发时间通常为12 - 18个月,采用全新架构的800伏数据中心可能需要24个月或更长时间 [44][45] - 公司与英伟达、AWS、谷歌、微软等行业巨头合作,英伟达的合作增加了公司的可信度和知名度,带来更多机会 [50][51] - 公司认为氮化镓和碳化硅市场巨大,公司拥有领先技术,尤其是在超高压领域,未来将推动氮化镓在AI数据中心、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应用 [94][9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的IntelliWeave软件或控制算法可用于AC - DC转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阶段,能使氮化镓或碳化硅在软开关模式下运行,将频率大幅提高,节省高达30%的能源 [26][27] - 公司采用轻晶圆厂模式,与台积电和Xfab合作,在半导体行业低迷时期,降低了成本,缩短了供应链周期,增加了产能 [91][9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如何实现电源功率的大幅提升,是否还有提升空间,与传统电源相比如何 - 公司通过推动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改变架构和拓扑结构、提高频率等方式,实现了电源功率从1000瓦到12000瓦的提升,未来客户将关注更高功率的电源 [12][13] 问题: 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如何提高电源效率和功率密度 - 效率方面,提高电源效率可减少电能浪费和热量产生,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和热管理成本;速度方面,氮化镓和碳化硅的运行速度比硅快3 - 20倍,可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 [18][20] 问题: 英伟达GPU功率提升对机架功率和数据中心电源有何影响 - GPU功率提升导致机架功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英伟达计划将机架功率提升到1兆瓦,这为公司带来了机遇 [23][24] 问题: IntelliWeave的优势是什么,如何节省能源 - IntelliWeave是AC - DC转换器的控制算法,可使氮化镓或碳化硅在软开关模式下运行,将频率大幅提高,节省高达30%的能源 [26][27] 问题: 英伟达定义的新数据中心电源结构是怎样的 - 英伟达计划将数据中心电压从传统的12伏提升到48伏,再到800伏,这将大幅降低电流和功率分配损耗,需要高电压碳化硅、高电压氮化镓和低电压氮化镓来实现高效的电源传输 [30][32] 问题: 能否将新电压引入旧数据中心 - 不能,引入新电压需要全新的数据中心,包括新的电源供应和相关设备,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需要进行原型设计、硬件测试和优化 [33][34] 问题: 公司的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能力如何提升 - 公司的碳化硅可达到6500伏,正在研发10000伏碳化硅;氮化镓目前适用于650伏,公司正在开发850伏氮化镓,并将其应用于更低电压场景 [40][41] 问题: 为何从硅基电源转向氮化镓和碳化硅电源需要较长时间 - 数据中心开发时间较长,传统数据中心设计需要12 - 18个月,采用全新架构的800伏数据中心可能需要24个月或更长时间 [44][45] 问题: 英伟达的合作是否加速了公司的认证过程 - 公司已经在48伏数据中心开展工作,有40个客户项目正在推进,英伟达的合作增加了公司的可信度和知名度,带来更多机会 [48][49][51] 问题: 是否收到主要云提供商的反馈 - 公司直接与数据中心超大规模运营商合作,包括AWS、谷歌、微软等,英伟达的合作引发了大量咨询,为公司创造了更多机会 [50][51] 问题: 市场上有多少电源制造商,公司与多少家合作,他们转向氮化镓设计的障碍是什么 - 48伏DC - DC转换器市场约有10 - 20家制造商,AC - DC转换器市场也有10 - 20家,超高压固态变压器市场约有10 - 15家,公司与这些制造商都有合作,他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52][53] 问题: 公司是否参与行业联盟 - 公司密切关注OCP标准,该标准倡导扩大电源空间以提高功率水平,公司通过跟踪标准变化和与超大规模运营商沟通,为电源制造商提供合适的产品路线图 [55] 问题: 公司产品是否具有碳足迹优势 - 公司的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可提高电源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英伟达宣布800伏数据中心可节省至少5%的能源,公司预计48伏数据中心的整体电源效率将提高到80%以上,800伏数据中心将提高到90%以上 [56][57] 问题: 数据中心电压提升对总可寻址市场(TAM)有何影响 - 公司正在估算TAM,大致为每个功率转换阶段每千兆瓦功率交付500 - 1000万美元,整个市场未来几年将从数亿美元增长到数十亿美元,具体估计将在未来几周公布 [58][59] 问题: 公司与英飞凌的采购协议有何重要性 - 公司认为在主流市场需要两个可靠的供应源,英飞凌具有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虽然其技术代际与公司不完全匹配,但能力和竞争力较强,该协议有助于巩固公司与英伟达的合作 [64][65] 问题: 公司如何与Power Integrations区分 - 公司是唯一制造真正GaN IC的企业,将GaN应用于高功率领域,这是其独特优势,Power Integrations未在数据中心市场有明显表现 [67][68][69] 问题: 移动充电器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 - 随着功率提高,氮化镓充电器的优势更加明显,公司的氮化镓充电器具有集成驱动和功能,在快速充电和高功率方面表现更好,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70][72][73] 问题: 公司与特斯拉是否有未来投资或合作计划 - 公司认为特斯拉是理想的客户,在太阳能、储能、电动汽车和快速充电等领域有很大潜力,但目前没有具体的合作计划 [80][81] 问题: 公司设计中心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 公司设计中心可以为客户设计整个移动充电器或其核心部分,加速客户项目进展,同时有助于公司改进GaN技术。公司将继续推进移动充电器业务,长期看好电动汽车市场,但目前AI数据中心是首要优先级 [84][86] 问题: 家电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 - 家电市场发展缓慢,开发时间通常为两年,但家电对能源效率的需求增加,升级到氮化镓或碳化硅是自然趋势,公司认为该市场有潜力,但目前不是首要重点 [87][88][89] 问题: 公司碳化硅供应链的情况如何 - 公司采用轻晶圆厂模式,与台积电和Xfab合作,在半导体行业低迷时期,成本下降,供应链周期缩短,产能增加 [91][92] 问题: 基于Navitas的Enphase微逆变器设计情况如何 - Enphase计划在IQ nine中采用氮化镓技术,与公司等合作,预计今年年底推出,明年逐步扩大应用 [96][97]
AIDC观点更新&数据中心电源深度汇报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燃气轮机、核电、柴油发电机组 - **公司**:应流股份、麦格米特、科华恒盛、科士达、盛弘、HVC、正泰、良信、宏发、明阳智能、金盘科技、迈米、台达、泰豪、科泰、潍柴重机、玉柴国际、中国动力、中智科技、长源东谷、天润工业、西门子能源、GEV、英伟达、腾讯、阿里巴巴、Meta、亚马逊、快手、拼多多、字节跳动、阿里、华为、中恒、望变电气、西电、特变电、南瑞集团、四方科技、许继电气 [1][2][4][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观点 - 长江机械组基于成长股思路关注电源和燃气轮机核心标的,基于周期股维度关注柴油发电机组产业链变化 [2] - 电信组认为AI DC行业趋势确定,产业链公司调整至底部,下行风险小,上行催化明确 [5] 各公司情况 - 应流股份受益于燃气轮机产业高景气,西门子能源和GEV订单创新高,核电需求增长,航发燃机业务弹性大,财务状况修复 [1][2] - 麦格米特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保持20%-30%增长 [1][2][3] 数据中心发展方向 - 数据中心未来向直流化转变,成长空间大,看好ARAD相关及变压器等设备公司投资机会 [1][6] - 数据中心电源从集中式交流供电向直流HVDC转变,腾讯、阿里巴巴已采用,固态变压器也在示范应用 [1][7][8] 市场规模增长预期 - 预计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保持30%高复合增速,直流供电市场空间增速预计翻倍以上,交流供电保持两位数复合增长 [2][11] 数据中心电源发展趋势 - 数据中心电源领域核心变化在电源系统,UPS市场成熟,直流供电如HVDC和SST处于起步阶段 [12] - 国内与海外数据中心电源技术无显著差异,国产替代空间大,国内企业在直流升级方向可能超车 [14] 数据中心配套设施和元器件发展趋势 - 新能源和储能直联成数据中心架构重要趋势,绿电与储能是重要发展方向 [15] - 从交流向高压直流转变推动元器件价值量提升,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切入机会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5月和6月有柴油发电机组散单招标,腾讯招标200兆瓦左右、100台左右,后续预计持续招标,二线公司也会有相关招标;海外一线公司已进行几轮招标并将继续推进,建议关注相关OEM、发动机及零部件厂商 [4] - 数据中心向直流发展的原因包括效率优势、适应绿能、安全性高、AI发展推动,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增长支撑市场空间 [2][9][10]
数据中心电源深度:“源”启新章,直流迭代
长江证券· 2025-06-08 17: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促使智算集群供电架构从交流向直流升级,直流架构优势明显,国内厂商份额有望提升,相关电源标的投资价值凸显,同时带动源网荷储配套、继电器及低压电器等环节需求增长和价值量提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腾讯/阿里引领,HVDC渗透率提升 - 目前UPS仍为主流,2021年国内市电+UPS和两路UPS方案合计占比78%,HVDC方案占比20%左右 [18] - 互联网运营商HVDC新增应用占比快速上升,2020年新增HVDC中82%来自互联网场景,腾讯和阿里为主要引领者 [18] - 腾讯第三代TMDC和第四代TBlock采用“HVDC+市电直供”,HVDC综合效率达97% [22] - 阿里采用巴拿马电源架构,截至2023年3月底已应用366套,容量超800MW,功率模块效率98.5%,可节省设备和施工量40%,减少占地面积50% [24] - 固态变压器在国内“东数西算”数据中心有初步应用,中国西电2023年1月开启首批交付 [29] 海外:英伟达定义生态,智算集群直流化确定 - 英伟达下一代GPU架构Rubin预计匹配直流供电方案,带动直流渗透率上升,海外预计延续UPS——HVDC——SST的迭代路线 [33] - 海外供应链加速研发配套,麦格米特、台达等推出相关产品,海外云厂提出新的服务器机柜架构 [37] 市场空间:智算需求高增,直流弹性释放 - AI发展进入大模型时代,算力需求高速增长,AIDC功率密度提升,对供电设备提出新要求 [42] - 传统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通常在10kW以内,AIDC单机柜功率达20 - 100kW,未来可能超100kW,直流架构适配大型数据中心发展方向 [44] 直流架构:提高效率和可靠性,节省面积及设备用量 - 性能上,直流架构支持更大电压及功率范围,输出功率可达800V/+-400V,功率超300kw [47] - 效率上,直流架构减少逆变环节,传输效率高于UPS,且与负载率相关性不大 [47] - 可靠性上,腾讯实测HVDC故障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47] - 成本上,直流架构可节省占地面积及设备材料用量,配套新能源可降低用电成本,如腾讯第四代Tblock实测午间PUE可降至1.0附近 [51][52] 空间测算:智算集群直流化,边缘节点或沿用UPS - 全球互联网大厂加大数据中心资本开支,预计未来海外自建规模从5GW增长至10GW以上,国内从1GW增长至4GW以上,托管数据中心新增IT设备功率从5GW增长至21GW左右,全球数据中心年开发规模从11GW增长至35 - 40GW,2024 - 2028年复合增速近35% [58][60] - 中长期AI应用拓宽,推理算力占比上升,边缘计算也是数据中心重要形态 [64] - 假设2024 - 2028年国内HVDC渗透率从15%提升至40%,海外从0%提升至45%,全球HVDC市场复合增速达161.86%,UPS市场复合增速为10.03% [66] 产业链:卡位和先发优势重要,重视增量机会 数据中心电源:云厂集中度较高,看好国产份额提升 - 传统UPS市场成熟,国内前五厂商份额超65%,海外龙头为ABB、伊顿等 [71] - HVDC和SST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中恒电气HVDC份额第一,多家厂商积极布局下一代产品,SST方面多家企业有相关储备 [73] - 目前互联网云厂电源供应海外厂商占比高,看好国产份额上升,因国内技术成熟、应用多,海外厂商订单饱和、交付周期长,国产厂商更早量产下一代产品 [78] 增量:源网荷储匹配直流,电气设备价值量提升 - 源网荷储:数据中心直流供电架构与新能源、储能直流输出特性匹配,渗透率有望同步上升,国内“东数西算”工程和相关政策引导,海外电力短缺促使数据中心对接新能源电力 [86] - 数据中心场景对储能弹性大,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中预计300GWh应用于数据中心,对应弹性27%左右 [90] - 继电器和低压电器:数据中心供电体系直流化,继电器及低压电器价值量和技术壁垒提升,国内头部企业提前布局有望受益 [94]
【科技日报】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
科技日报· 2025-06-04 08:50
天文发现 - 国际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内发现一颗质量约为地球10倍的"超级地球"——开普勒725c [1] - 开普勒725c围绕的宿主恒星是一颗G9V型恒星,与太阳光谱型相似,年龄仅16亿年,磁场活动比太阳剧烈 [1] - 该行星公转周期约为207.5天,与地球公转周期相近,且位于可存在液态水的宜居带内,具备类地生命存在的条件 [1]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于常用的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TTV技术是通过测量与待发现行星轨道共振的另一颗行星的凌星时间,来感知待发现行星的存在 [1] - 这项发现为探测系外地球提供了新途径,使TTV反演技术成为发现类太阳恒星宜居带中"隐形行星"的有力工具 [2] - 随着探测的行星离宿主恒星距离更远、质量更低,这一发现所建立的新通道是一个重大进步,为探测系外宜居行星提供了互补的路径 [2] 应用前景 - 此次发现为我国未来的空间天文任务,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地球2.0(ET)项目等,提供了新的观测目标和探测技术支持 [2] - 此次发现让人们离找到类似地球的"蓝色星球"更近了一步,有望解开人类"孤独"与否的千古谜题 [2]
礼来(LLY.US)加码布局非阿片类止痛药赛道 大摩与花旗齐看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6:16
礼来公司收购SiteOne Therapeutics - 礼来公司宣布以最高10亿美元现金收购私有止痛药研发商SiteOne Therapeutics,包括未披露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1] - 收购核心是SiteOne的主打药物STC-004,一种Nav1.8抑制剂,已准备进入二期临床试验[1] - STC-004在一期临床试验中显示能显著增加疼痛耐受阈值,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展临床二期[1] - SiteOne还在研发针对Nav1.7、Nav1.8及其他离子通道的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治疗疼痛、咳嗽等疾病[2] 药物STC-004的临床价值 - STC-004是一种Nav1.8抑制剂,Nav1.8是与疼痛信号传导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1] - 该药物有望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显著缓解效果,同时避免传统阿片类药物的成瘾风险[1] - 一期临床数据显示在低剂量、每日口服情况下能够实现靶点结合,疼痛耐受阈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升[3] 行业竞争格局 - 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口服Nav1.8抑制剂Journavx已获FDA批准用于急性疼痛,首个针对NaV1.8的获批止痛药[2] - Vertex正在开展Journavx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三期临床试验,并开发第二代Nav1.8抑制剂VX-993[2] - 全球疼痛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1050亿美元[1] - Vertex的Journavx预计2030年销售额为16亿美元[3]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增强了礼来现有的疼痛治疗产品组合,巩固其在大规模治疗市场的领导地位[1][3] - 交易证实了钠通道抑制在非阿片类止痛治疗方案中的有效性[3] - 礼来公司早期阶段的其他疼痛药物资产包括SSTR4激动剂、P2X7抑制剂等[3] - 非阿片类止痛药物仍是一个需求巨大的未满足领域[3]
国内AIDC行业专家访谈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国内 AIDC 行业、数据中心行业 - **公司**: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英伟达、康明斯、卡特、MTU、德国歌乐、日本三菱、玉柴、潍柴、蔚迪、Meta、Microsoft、Google、亚马逊、维谛科技、台达、Flex(伟创力)、伊顿、施耐德、麦格米特、科华、西电电气、艾诺斯、南都、双登、盛阳、仙迪、艾赛德、熊涛、李仕、天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国内云厂商 AIDC 投资情况**:头部云服务提供商 2025 年第一季度投资未明显缩减,项目正常推进,虽部分机房改造或扩建有延迟但非投资调整,字节跳动 2025 年用电规模预计占整体 CSP 一半左右且投资按计划进行,阿里多个项目正常推进,腾讯完成部分数据中心建设 [1][2] 2. **H20 显卡禁售影响**:H20 显卡年初传出禁售消息本月正式禁售,云厂商此前有囤货但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应用需求增加使需求仍高,对数据中心整体应用及近期建设有影响,RTX 6,000 类 D40 替代显卡预计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测试发货,时间差可能影响项目进度 [1][4] 3. **AIDC 建设影响因素**:算力卡限制是主要瓶颈,国产替代品软件生态系统不完善;AI 领域火热,部分厂家受政策影响大与整体需求相关性低,市场受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 [1][5] 4. **新款替代显卡影响**:新款 D40 替代品及其他解决方案提供操作空间,预计对云厂商数据中心建设影响不大,上市后将推动建设节奏恢复正常 [6] 5. **财务管理系统招标情况**:2025 年招标项目量大,市场竞争激烈致价格可能波动但总体趋势上涨,反映云厂商对精细化运营管理需求提升 [1][7] 6. **柴油发电机采购情况**:国内 IDC 市场采购集中度高,康明斯、卡特和 MTU 三大国外品牌占约 80%以上份额,2025 年 BAT 及字节跳动等头部厂商预计采购量约 5GW(相当于 6,000 台 2000 千瓦柴油发电机),供货紧张价格上涨,国产品牌价格低于进口品牌 15% - 20% [8] 7. **HVDC 与 UPS 应用情况**:普通数据中心 UPS 占主导,HVDC 在通用市场占比不到 10%;特定用户和 AI 智算中心 HVDC 应用比例较高,随着单柜功率密度提升高电压等级 HVDC 将成智算中心主流,普通数据中心仍以 UPS 为主,BAT 等大厂对 HVDC 应用前景看好 [3][9] 8. **字节跳动电源采购及 BAT 机房电源选择**:2025 年字节跳动采购约 2GW 电源,95%以上是传统 UPS 系统;BAT 自建机房 HVDC 渗透率高,租赁机房倾向使用兼容性强的 UPS 方案 [10] 9. **算力租赁需求及投资规模比例**:AI 需求旺盛,算力卡被限制后云厂商对算力租赁需求显著提升,目前大部分投资集中于租赁数据中心,自建占比小但有望逐步提升 [11] 10. **海外 HVDC 发展情况**:传统 HVDC 国内应用广泛海外少,国内使用扩展至部分海外地区占全球 80%使用量渗透率约 10%;预计 2026 年下半年蔚迪联合英伟达发布 800 伏系列产品推动海外高压 HVDC 应用增长,北美顶级 CSP 提到正负 400 伏下一代 HVDC 产品发展趋势 [13] 11. **800 伏和正负 400 伏产品情况**:业内归类为 800 伏电压等级产品,Meta 和 Google 最早应用,预计今年年底第一批交货,发货量达几千兆瓦左右,未来北美智算数据中心将成主流 [14] 12. **海外 HVDC 市场玩家**:主要有维谛科技和台达,Meta 供应商为台达和维谛,Google 由台达与 Flex 供应,英伟达 800 伏产品系统供应商有维谛、伊顿和施耐德,国内麦格米特、科华等也进入市场,维谛科技优势明显 [15] 13. **国内 HVDC 市场现状**:以传统 HVDC 为主,阿里巴巴大部分用自有巴拿马电源,三大运营商和腾讯有采购但占比低,字节跳动主要用传统 UPS,HVDC 和巴拿马电源采购占整体电源系统比例约 20% [18] 14. **HVDC 与 UPS 未来应用格局**:北美 2025 年高电压等级 HVDC 及液冷技术大量采用,预计 2026 年正负 400 伏或 800 伏方案广泛应用;国内受芯片限制单柜容量小,政策松绑和功率密度提升或转向更高电压等级甚至 HVDC 方案 [21] 15. **固态变压器情况**:被认为是未来趋势,可提升系统效率和机柜功率密度,有助于数据中心节能,国内外部分厂家已开始研发甚至交付,是未来数据中心电源系统发展趋势 [22][23] 16. **新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进展**:国内未来可能采用 750 伏电压等级,部分数据中心因政策或补贴有新能源需求,但新能源在整体数据中心占比仍低 [24] 17. **数据中心供应商及 SST 进展**:国内西电电气和艾诺斯已交货,施耐德、维谛技术、台达及科华等声称正在研发,参与研发和生产厂家较多 [25] 18. **数据需求及资本开支情况**:2025 年国内 BAT 及字节跳动等企业预计总需求 5GW,北美需求强劲但具体数字待参考 CSP 报表,北美数据中心资本开支预计在 10 - 15GW 之间甚至更高 [26][27] 19.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与 IT 设备容量关系**:电力设备容量通常比 IT 设备容量大,投资规划采用电力设备容量估算 [28] 20. **备电铅酸蓄电池情况**:国内主要由南都、双登、盛阳主导占 70%以上市场份额,BAT 及字节跳动等采用双品牌策略,每瓦时价格 0.6 - 0.7 元,暂无明显涨价 [28] 21. **正负 400 伏与 800 伏产品区别**:正负 400 伏系统三线制总体 400 伏等级,800 伏系统两线制总体 800 伏等级,技术规格、安全标准及器件选择有差异,800 伏产品研发难度和成本高但效率佳,英伟达是否转向两线制 800 伏系统待确认 [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云厂商公布的资本开支模糊,难以区分自建与租赁比例,实施中公司内部可能调整 [12] 2. 阿里巴巴在 HVDC 方面大部分使用自有的巴拿马电源 [18][19] 3. 2024 年有两个厂家为国内数据中心用户提供了固态变压器实验局的开局情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