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OS
icon
搜索文档
CJ访谈 | AppsFlyer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玮:游戏出海“中性化”趋势显现,中小厂商需靠数据驱动破解买量困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14:45
行业趋势 - 全球游戏行业正从"流量红利"转向"结构性变革",2025年成为关键拐点,全球游戏App安装总量较2016年增长近400%,但2024年起进入增长平台期 [1] - 游戏企业从"拼扩张"转向"拼效率",竞争加剧、获客成本上升、用户注意力稀缺推动"高质量出海"成为战略重点 [1] - 行业呈现"中性化"趋势:玩法融合(休闲游戏增长,中重度游戏加入轻量化元素)和变现融合(轻度游戏试订阅,重度游戏引广告) [5] 区域市场 - 中国游戏厂商出海覆盖所有品类与区域,但具体厂商会根据擅长品类选择目标市场重点布局 [6] - 出海区域选择差异化明显,厂商需根据品类适配性进行媒体筛选与人群定向 [7] 品类发展 - 海外小游戏生态与国内差异大,缺乏普及的小程序载体,需将国内成功小游戏打磨成App形式并本地化后投放 [8] - 休闲游戏在NOI(非自然安装量)中的占比从2021年上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提升10个百分点 [5] 多端布局 - 多端布局成趋势,主因是纯手机端增长遇瓶颈,厂商通过Web端引流、开发PC/主机端版本拓宽用户群 [9] - PC端投放痛点突出:用户获取渠道少、平台支持不足、缺乏有效打法和策略,需自行摸索流量和归因 [12] - 移动端推广体系成熟,第三方合作渠道超千个,而其他端仍处早期发展阶段 [10][12] 营销与成本 - 买量成本上升因商店产品激增、用户注意力分散,中小开发者成功门槛提高,需精细化运营 [17] - 应对策略包括打磨产品质量、规划渠道策略、调整ROI,借鉴经验团队执行 [17] - 海外商店抽成高(通常30%),但反垄断趋势下可能调整,如Epic Games胜诉推动iOS开放第三方商店 [18] 中小开发者支持 - 中小开发者预算有限,需通过自助服务降低使用门槛,提升产品应用性 [16] - 行业教育重点包括科普产品矩阵、解析行业生态,帮助开发者理解第三方价值 [15] 精细化管理 - 数据导向是核心,需按渠道、时间、素材等维度分组分析用户留存与付费行为 [19] - 借助第三方反作弊产品屏蔽假量,优化颗粒度以提升投放效率 [19]
阿里安全揭示:恶意邮件可致macOS/iOS瞬间瘫痪!畸形证书发现密码库新漏洞
量子位· 2025-07-31 07:56
核心观点 - 阿里安全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联合发现了一种新型攻击向量——畸形X509证书,可导致主流密码算法库和Apple生态系统的安全漏洞,引发远程DoS攻击[1][2][4] - 该研究在七款密码算法库中发现了18个新CVE漏洞和12个已知漏洞,其中Apple Security库的漏洞可导致macOS/iOS系统瘫痪[4][30] - 研究成果已发表于USENIX Security'25会议并获得Pwnie Awards提名,开发了自动化工具X509DoSTool用于漏洞检测[3][13][28] 技术原理 X509证书机制 - X509是国际通用的数字证书标准,用于TLS、S/MIME等协议,作为网络身份认证的基础[6] - 证书解析和验证环节存在缺陷时,攻击者可通过构造畸形证书触发CPU/内存资源耗尽[7][8] 攻击场景分类 - 数学模块:涉及椭圆曲线运算时未限制参数大小导致资源耗尽[24][26] - ASN1模块:DER编码解析时缺乏对字段长度和数量的校验[24][26] - X509模块:证书链验证过程中存在循环引用等逻辑缺陷[25][26] 漏洞影响 实验发现 - 在OpenSSL、Botan等六款开源库和Apple Security库中共计发现30个漏洞[4] - 风险矩阵显示Bouncy Castle存在6个Risk1漏洞,Crypto++存在Risk4和Risk5漏洞[5] 实际攻击案例 - CVE-2024-34703:通过畸形证书瘫痪基于Botan的HTTPS网站[30] - CVE-2024-54538(Banana Mail攻击):通过恶意邮件使macOS/iOS系统崩溃[8][30] 防御方案 开发实践 - 建议增加输入校验机制,限制动态内存分配大小[32] - 采用高效算法实现(如F_{2^m}乘法运算)可降低攻击效果[32] 系统优化 - 限制证书大小(如OpenSSL默认100KiB上限)增加攻击成本[33] - 逐步淘汰不安全特性(如自定义椭圆曲线)采用NIST标准曲线[33] 研究价值 - 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密码算法库中的DoS风险谱系,提出10类典型风险[13][26] - 证明了X509证书作为通用攻击向量的可行性,推动安全社区关注密码学可用性漏洞[12][34]
Apple Faces Existential Threat If It Fails To Act On GenAI
Benzinga· 2025-07-26 00:03
公司现状与市场压力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14%,而标普500指数上涨8%,市场对其生成式AI战略滞后表示担忧 [1] - 公司是唯一尚未公布明确生成式AI路线图的大型科技企业,落后同行1-2年 [7][11] - 分析师指出iPhone作为核心产品面临创新差距扩大风险,可能威胁公司长期竞争力 [4] 战略转型与投资需求 - 7月31日财报电话会被视为关键节点,需公布大规模生成式AI投资计划以缩小与谷歌、Meta的差距 [2] - 预计资本支出将从2025财年120亿美元增至300-500亿美元/年,用于建设AI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基础设施 [8] - 可能通过数十亿美元年费协议获取Anthropic等公司的专有模型授权,或收购Perplexity AI(估值140亿美元)加速AI能力 [8][10] 财务与估值挑战 - 公司2026财年前瞻市盈率27.7倍,较10年平均水平17倍溢价63%,较标普500平均22倍高出25% [12] - 当前估值需依赖重大iPhone升级周期支撑,但分析师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不会出现 [12] - 2025年3月季度数据显示,公司收入增速和利润率扩张速度仅为同行的1/3至1/12 [13] 竞争劣势与结构性问题 - 缺乏自有云平台导致生成式AI成本无法通过外部客户变现,与谷歌云、AWS形成收入模式差距 [14][15] - 竞争对手正构建绕过App Store的生态系统,威胁公司15-30%的应用商店分成收入 [16] - 人才竞争加剧,面临Meta等公司对顶级AI工程师的争夺及现有人才流失风险 [5][9] 运营成本压力 - 预计未来三年需投入数百亿美元于生成式AI,当前市场预期尚未反映这部分成本 [12] - 运营费用将因招聘AI工程师、承担云服务使用成本(依赖第三方)及开发AI工具系统而显著增加 [9] - 维持每年120亿美元资本支出的现状在AI竞争环境中不可持续 [11]
UK regulator seeks special status for Apple and Google that could mandate changes for Big Tech
TechXplore· 2025-07-24 00:30
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对苹果和谷歌的提案 -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提议将苹果和谷歌的移动生态系统标记为"战略性市场地位" 这将强制要求两大科技巨头进行改变以改善市场竞争 [3] - CMA的提案基于今年初对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的独立调查 使用了新获得的数字市场法规来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免受科技巨头不公平行为的影响 [4] 市场主导地位和问题 - 苹果和谷歌在英国移动设备市场形成"有效双头垄断" 90-100%的英国移动设备运行在这两大平台上 [5] - 调查发现多个问题包括不可预测的应用审核 不一致的应用商店搜索排名 以及高达30%的应用内购买佣金 [5] 监管机构建议的改革措施 - CMA为两家公司分别制定了"路线图" 包括要求"公平透明"的应用审核和应用商店排名 为英国应用开发者提供"确定性" [6] - 建议允许应用开发者引导用户到应用商店以外的渠道进行购买 这与欧盟的类似努力相呼应 [6] 公司回应 - 谷歌称CMA的决定"令人失望且无正当理由" 认为Android为应用开发者节省了成本 避免了为不同智能手机适配不同操作模式 [7] - 苹果担心CMA的措施可能增加用户风险 损害英国"开发者经济" 并可能削弱用户隐私和安全保护 阻碍创新能力 [8][9] 后续步骤 - 监管机构正在就提案征求反馈意见 最终决定截止日期为10月22日 [9]
vivo推出全新X Fold 5,力图吸引iOS用户转投阵营
Canalys· 2025-07-16 14:25
vivo X Fold 5发布与跨生态创新 - vivo X Fold 5实现与Apple Watch和AirPods无缝连接,打破安卓与苹果生态壁垒,成为行业跨生态创新突破 [1] - 该产品在重量、厚度持续减轻,影像能力进一步提升,体现公司在生态建设与高端产品的差异化战略 [1] - 这一举措为行业突破生态壁垒、构建竞争性生态优势提供全新思路 [1] 智能设备生态系统现状 - 智能设备生态系统分为封闭生态(如iOS、HarmonyOS Next)和开放生态(如安卓)两类 [2] - 安卓厂商正努力在高端市场突破,试图吸引苹果用户,但用户长期形成的使用习惯和生态绑定构成主要转移障碍 [2] - 折叠屏的先发优势和"移动办公"等小众高粘性场景为厂商提供新市场机会,但不足以说服深度依赖苹果生态的用户 [2] 安卓厂商生态战略转变 - 安卓厂商从早期聚焦"与苹果协同"转向支持苹果文件格式、跨平台文件传输等方式,打造系统间无缝体验 [3] - vivo成为首家实现与Apple Watch和AirPods兼容的安卓厂商,用户可继续使用苹果配件体验折叠屏功能 [3] - OPPO、荣耀和小米等厂商也在推进类似策略,寻求突破苹果数字生态壁垒 [3] 吸引苹果用户的长期战略 - vivo X Fold 5对iOS、macOS、watchOS及AirPods的兼容性降低苹果用户更换设备门槛 [5] - 公司有望吸引对创新折叠形态感兴趣的苹果用户,但挑战在于将初步尝试转化为品牌完全迁移 [5] - 苹果预计未来推出自有折叠屏设备,但短期内不会实现 [5] 生态兼容性的持续挑战 - vivo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维持对苹果生态兼容性,确保跨生态体验连贯性 [6] - 公司使用苹果开放接口构建互通体验,但面临苹果改变接口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6] - 建议公司通过布局新设备品类,发展"子生态系统"能力增强对高价值用户吸引力 [6] 苹果面临的生态挑战 - 安卓品牌产品导入苹果用户群体削弱苹果生态影响力和用户锁定效应 [7] - 苹果部分产品(如Beats TWS耳机和Apple Music)因跨平台兼容性吸引安卓用户,模糊生态系统界限 [7] - 中国安卓厂商依托AI和折叠屏技术推进生态突破,这两个领域是苹果尚未展示重大创新的方向 [7] 苹果的战略应对 - 苹果需探索新战略路径,在确保生态体系完整性基础上回应用户对颠覆性创新的渴望 [8] - 这一挑战关乎苹果生态策略,也预示智能终端行业生态竞争进入更包容、协同与动态演化新阶段 [8]
本田日产共研汽车操作系统,抗衡中美车企
日经中文网· 2025-07-15 11:00
新一代汽车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 新一代汽车领域通过软件更新实现性能扩展及功能升级将成为竞争关键[1] - 特斯拉搭载自主操作系统 华为等中国企业引领软件革新[1][2] - 本田与日产就车辆操作系统共通化展开协商 最早2020年代后半期搭载新款车[1] 本田与日产合作细节 - 双方自2024年8月起共同开展软件技术基础研究 将根据效果决定量产开发[1] - 计划2026年分别推出搭载自主操作系统的车辆 新一代汽车将采用共同开发系统[2] - 考虑实现高性能半导体 电机等驱动电子设备控制零部件的共通化以降低成本[2] 软件定义汽车(SDV)发展趋势 - SDV可通过互联网更新软件提升性能及扩展功能 操作系统与低成本生产技术决定竞争力[1] - 自动驾驶及车内空间体验功能是竞争核心 数据收集能力直接影响竞争力[2] - 操作系统开发费用高达数万亿日元 联合开发可减少巨额投资[2] 行业技术动态 - 特斯拉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40%召回问题可通过软件更新解决[2] - 本田开发"ASIMO"系统 日产推进自主系统 计划打造类似iOS/安卓的易用平台[2] - 一体化压铸(Gigacast)等低成本生产技术成为竞争要素[1] 商业模式转型 - 汽车商业模式可能从一次性销售转向持续收费模式[1] - 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统可能导致数据使用权受限 促使车企自主开发[2]
夜景终于不再是手机的短板
虎嗅APP· 2025-07-11 17:33
影像技术挑战与行业现状 - 移动影像面临动态范围不足的困境 高光过曝与暗部细节丢失导致废片频发 [2] - 手机摄影难以兼顾明暗细节 传统技术无法还原人眼所见的光影层次 [2] - 用户体验受挫 成像效果不符预期降低用户拍照意愿 [3] 华为Pura 80 Ultra核心技术突破 - 采用"香槟塔"式超大积分电容技术 通过1英寸传感器实现40万电子满阱容量 接近单反水平 [5][6][9] - 创新三重转换增益(TCG)技术 针对不同光线强度切换三种增益模式 避免色彩断层并保留细节 [10] - 三重实时融合技术实现"一帧三画面" 同步处理高/中/低感光度画面 突破视频高动态范围限制 [12] 系统级影像解决方案 - 构建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影像体系 整合1英寸CIS传感器、第八代ISP芯片与XMAGE算法 [15] - HarmonyOS 5.1实现全链路控制 覆盖图像采集、处理、编辑与分享全流程 [15] - 首创技术集群形成差异化优势 包括超大积分电容与TCG等创新组合 [1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三大阵营分化明显 iOS凭借电影工业积累建立系统化影像生态 [14] - 安卓阵营曾依赖硬件堆料 华为P20系列引领大底传感器趋势但面临工程集成挑战 [14] - 鸿蒙阵营实现底层重构 华为Pura 80 Ultra展示硬件算法协同创新的全能表现 [15] 产品价值与行业影响 - 重新定义移动影像标准 实现"所得超所见"的拍摄体验 [17] - 突破复杂光场环境限制 典型案例包括夜间篝火场景的明暗细节保留 [12] - 推动行业技术边界 通过持续创新改变用户对旗舰影像的认知习惯 [17]
库克接班人退休了,苹果设计也彻底失去了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32
高管变动 - 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将于本月卸任并于年底退休 其职责将由负责全球供应链的高级副总裁Sabih Khan接任 [1] - 杰夫·威廉姆斯是过去十年苹果最关键的高层之一 曾被视为CEO库克的接班人 领导了iPod iPhone Apple Watch的供应链打造 并在苹果健康业务拓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1] - 杰夫·威廉姆斯在2019年Jony Ive离开后接管了设计团队的领导权 成为苹果工业设计与软件设计的最高负责人 [1] 设计团队现状 - 杰夫·威廉姆斯卸任后 苹果设计团队将在其正式退休后直接向库克汇报 但库克对产品设计缺乏热情 难以引领设计方向 [4][13] - 自Jony Ive离职后 苹果设计团队几度动荡 工业设计和软件设计存在大量争议 设计风格变得保守且缺乏自信 [4][6][8] - 工业设计负责人Evans Hankey在任期内维持了连续性但缺乏突破 2022年底离职后团队陷入半年空窗期 2023年提拔的Molly Anderson未获高级副总裁头衔 话语权有限 [7][8] 设计风格变化 - iOS 26 Beta 3中对"液态玻璃"界面进行了视觉调整 从半透明玻璃质感改为更模糊的"雾化玻璃"效果 反映出设计上的妥协 [4][6] - "液态玻璃"设计理念旨在通过环境映射和透明质感营造拟物美学 但过高的透明度影响了文字可读性和界面分层清晰度 遭到用户和开发者批评 [6] - 过去五年苹果设计发生剧烈变化 Jony Ive离开后的真空期成为转折点 设计团队更多成为"执行部门"而非"创意部门" 逐渐失去创新灵魂 [8][9] 产品设计趋势 - iPhone 15系列仅做边角调整 iPhone 16的相机控制键被普遍认为"鸡肋" 反映出设计上的保守倾向 [12] - 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可能在未来主导产品设计方向 他熟悉设计流程且深谙工程 是Mac向自研芯片过渡的关键角色 [15][17] - Ternus沉稳低调的风格使其更适合作为协调者和执行者 而非创意引领者 能否成为下一代设计语言的"创意中枢"仍有疑问 [17]
鸿蒙的世界里,没有旁观者
观察者网· 2025-06-27 18:39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鸿蒙操作系统在635天内实现快速发展,应用和元服务开发/更新数量超过3万个,Top 5000应用覆盖用户99.9%的使用时长 [3] - 鸿蒙生态已汇聚超过800万开发者,提交版本更新超过27万次,仅微信版本更新就超过100个 [3] - 鸿蒙生态建设速度远超安卓(22年)、iOS(18年)和Windows(40余年)的历史发展速度 [3] 鸿蒙技术创新特点 - 鸿蒙提供操作系统内核、分布式软总线、方舟引擎、仓颉编程语言等底层能力 [5] - 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特性,如飞书新设备适配成本降低70%以上 [7] - 支持碰一碰、安全访问等创新特性,如钉钉仅访问用户选定的最小数据集合 [5][7] 开发者创新案例 - 飞书一套代码覆盖手机、平板、电脑和折叠屏设备 [7] - 酷狗音乐实现跨设备无缝接力播放 [7] - QQ音乐首次在端侧完成人声与伴奏分离 [7] - 航旅纵横通过实况窗触达率提升3倍 [7]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打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长期被Windows、安卓和iOS主导的局面 [8] - 改变中国开发者在生态链中的被动地位,突破功能边界限制 [8] - 推动中国软件业深层创新能力释放,避免"天花板效应" [8] - 形成"开发者创新加速→用户体验跃升→生态吸引力增强"的正循环 [7]
国产操作系统将迎曙光:生态筑基石,政策护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6-27 0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基础软件,当下进入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时代”,国产操作系统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4][7] - 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但在追赶,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空间大,信创 PC 及服务器市场出货量高增 [4][8] - 国内已出现多个成熟国产操作系统,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华为、麒麟信安等厂商不断取得核心突破 [9] - 建议关注国产操作系统领先企业,重点关注具备生态优势的企业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操作系统:关键核心基础软件 -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纽带,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高效使用 [19] - 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界面和功能特征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桌面、移动、服务器等操作系统 [23][24] - 全球操作系统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024 年约为 53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 572.5 亿美元,2033 年达 963 亿美元 [26] - 海外先发厂商凭借完善的软硬件生态建设占据极高市场份额,如微软和苹果在 PC 操作系统领域合计约占 86.7%,谷歌和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合计达 99%以上 [30] 时代机遇:软硬件发展驱动操作系统更新 - 操作系统的发展伴随硬件技术升级,当前有望进入万物互联的“边缘计算时代”,对分布式多终端进行统一管理 [36][37] - 新的软硬件发展趋势为国产操作系统带来契机,如 AI 对操作系统交互产生新需求 [40] 开源共建,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加速发展 - 开源助力操作系统快速开发迭代,形成产业生态,Linux 和 Android 都是成功案例 [43][45] - 我国开源社区推动多个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如基于 OpenAnolis 社区自主研发的龙蜥操作系统 [49] 国产替代: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广阔 - 国产操作系统起步晚但在追赶,操作系统国产化是我国科技发展必由之路,已纳入顶层设计规划 [8][53] - 我国操作系统生态存在风险,国产替代受政策支持,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次指明发展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56][59] - 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空间大,预计 2025 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达 450 亿元,信创操作系统市场有望达 97.5 亿元 [10][72] - 信创 PC 及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保持高增,预计 2026 年信创 PC 总体出货量达 950 万台,2025 年信创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 115 万台 [77] 国产厂商盘点:国产操作系统百花齐放 - 麒麟软件是国产操作系统领军企业,2024 年收入 14.38 亿元,同比增长 13%,归母净利润达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9%,生态逐步完善 [86][87] - 统信软件专业从事操作系统开发,统信 UOS 发展迅速,国产平台装机量超 800 万套,服务客户超 50000 家 [95][98] - 麒麟信安深耕关键领域操作系统国产化,2024 年操作系统业务收入 15574.07 万元,同比增长 84.29%,聚焦电力行业等细分领域 [102][104] - 华为打造开源欧拉、开源鸿蒙两大项目,openEuler 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领先,2024 年市场份额达 50%;HarmonyOS 超越 iOS,成为我国移动操作系统市占率第二 [107][125] 投资建议:关注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 - 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利用开源模式加速发展,在信创产业加速渗透,带动厂商营收快速增长 [10][130] - 国产操作系统市场格局将进一步收敛,生态将成为决定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关注具备生态优势的企业 [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