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8 Fold
搜索文档
苹果重新拥抱钛合金,天工国际(0826.hk)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格隆汇· 2025-11-02 22:12
苹果公司市值与产品战略 - 苹果公司总市值于2025年10月28日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仅有三家达成此成就的上市公司之一 [1] - 市值里程碑背后是市场对AI战略的乐观预期以及iPhone技术迭代所暗示的产业链变革线索 [1] - 苹果正研发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预计2026年底发布,将采用钛和铝的混合金属框架,该新材料也可能应用于iPhone Air机型 [1] iPhone 18系列材料创新与产品设计 - iPhone 18 Fold采用“钛铝混合”方案,在铰链承重区使用钛合金保证强度,非核心部位用铝合金减轻重量 [2] - 钛合金强度几乎是铝合金的两倍,却比不锈钢轻40%,材料优化有望使iPhone 18 Fold整机重量控制在250克以内 [2] - 钛金属中框经磨砂工艺处理可改善触感、抗刮擦能力和指纹残留问题,钛铝混合结构使整机抗摔性能比全钛结构提升40% [3] - 预计iPhone 18 Fold的钛合金使用量将明显高于iPhone 15 Pro Max,西南证券预测苹果手机2026年将使用7127.1吨钛合金,且此数据未完全计入折叠屏需求 [3] 钛合金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苹果对钛合金的全面应用将产生示范效应,推动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进入“钛合金升级周期” [4] - 国金证券研报预计,2027年全球手机钛合金中框市场规模达432亿元,全球折叠屏手机铰链市场规模达333亿元 [4] - 钛合金应用有望延伸至AR/VR头显、无人机等需要轻量化、高结构强度的硬件设备 [4] -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0-2024年国内钛加工材产量从9.7万吨提升至17.2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5.39% [6] 天工国际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天工国际是苹果钛合金供应链的核心一环,具备技术壁垒、客户粘性与产能储备 [1][5] - 公司钛合金线材抗拉强度达1200MPa以上,延伸率保持15%以上,强度较传统钛材提升30%,技术指标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5] - 公司掌握纯净化熔炼、大盘重线材生产等核心技术,单卷线材重量突破250公斤,并通过电子束冷床炉工艺实现返回料再利用以降低成本 [5] - 公司已进入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供应链体系,合作关系建立在严苛的供应链认证基础上 [5] 天工国际的产能与财务表现 - 为应对市场需求,公司通过募投项目新增3000吨高端产能,达产后年产能将突破万吨 [6] - 2025年8月,子公司天工股份设立天工钛晶,收购等离子雾化产线以提升产品性能,为开拓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及航空航天市场奠定基础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0.4% [7] - 公司已顺利交付首个航空级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材订单,产品质量取得更广泛认可 [7]
苹果重新拥抱钛合金,天工国际(0826.hk)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格隆汇APP· 2025-11-02 22:03
苹果公司的战略与产品动向 - 苹果公司总市值于2025年10月28日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2] - 苹果正研发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预计2026年底发布,将采用钛和铝的混合金属框架 [2] - iPhone 18 Fold的钛铝混合方案旨在通过结构分工解决折叠屏的重量与耐用性平衡难题,目标整机重量控制在250克以内 [4] - 钛合金强度几乎是铝合金的两倍,却比不锈钢轻40%,完美匹配折叠屏铰链处材料需求 [4] - 预计苹果每年对钛合金的需求大概率要超过7000吨,折叠屏手机将进一步提升单台钛合金使用量 [5] 钛合金材料的发展机遇与市场规模 - 苹果对钛合金的规模化应用将产生强烈示范效应,推动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进入钛合金升级周期 [7] - 预计2027年全球手机钛合金中框市场规模达432亿元,全球折叠屏手机铰链市场规模达333亿元 [7] - 国内钛加工材产量从2020年的9.7万吨提升到2024年的17.2万吨,复合增速达15.39% [9] - 钛合金应用有望从手机延伸至AR/VR头显、无人机等需要轻量化、高结构强度的硬件设备 [7] 天工国际的竞争优势与财务表现 - 天工国际是苹果钛合金供应链的核心一环,已形成技术壁垒、客户粘性与产能储备的竞争护城河 [2][8] - 公司钛合金线材抗拉强度达1200MPa以上,延伸率保持15%以上,强度较传统钛材提升30% [8] - 公司掌握纯净化熔炼、大盘重线材生产等核心技术,单卷线材重量突破250公斤 [8]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新增3000吨高端产能,达产后年产能将突破万吨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0.4% [10] - 公司子公司设立天工钛晶,收购等离子雾化产线,为打开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市场奠定基础 [9]
8点1氪:知情人透露宗馥莉辞职原因;西贝部分门店更换门头;法官指出许家印的23亿美元信托属于欺诈性资产转移
36氪· 2025-10-11 07:57
娃哈哈集团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已于国庆假期前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相关程序已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 [2][3] - 辞职原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新品牌“娃小宗” [2][3] - 娃哈哈集团核心成员严学峰已于10月5日被解除立案审查,并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 [13]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阿维塔科技已完成向华为支付购买引望10%股权的全部价款,总金额为115亿元 [8] - 阿维塔06起火事件调查显示起火点位于车辆副驾驶座椅位置,确认排除动力电池及核心电控系统相关原因 [5][6] - 宁德时代旗下智能滑板底盘技术服务商CATL时代智能完成首轮融资,总额超20亿元,投后估值超百亿,成为该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 [18] 人工智能与芯片行业 - 英伟达获美国批准向阿联酋出口AI芯片,阿联酋承诺以等额美国投资匹配芯片进口,该计划隶属于未来十年1.4万亿美元投资蓝图 [15] - 谷歌云推出名为Gemini Enterprise的AI办公平台,每位用户每月收费30美元,旨在与微软和OpenAI竞争 [14] - 全球金融监管机构计划加强对AI应用的监控,担忧金融机构过度使用相同模型可能导致“羊群效应” [15] - 微软正与哈佛医学院合作增强AI工具Copilot,升级版将整合权威医疗信息 [15] 消费电子与科技公司动态 - 苹果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健康与健身业务部门将并入服务部门,软件工程主管Craig Federighi将负责苹果手表操作系统业务 [3][7] -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曝光,预计于2026年底发布,将采用钛铝混合金属框架,展开后内屏为7.8英寸 [15][16] - 高通公司因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 [3][5] 公司财报与业绩预告 - 川金诺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9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长162.56%至180.66% [22] - 全志科技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亿元至1.3亿元,同比增长213.23%至307.2% [23] - 有研新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0亿元至2.60亿元,同比增长101%至127%,子公司有研亿金靶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 [23] - Tilray Brands三季度营收达2.095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运营利润率大幅提升至1%,较去年同期的负18.3%实现逆转 [24] 资本市场与IPO动态 - 北交所自10月9日起为存量股票启用“920”新证券代码,标志着“920”时代全面开启,有助于形成独立市场标识 [3][7] - 诺思兰德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18] - 珀莱雅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9] -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向上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 [20] 其他行业与企业新闻 - 西贝北京石景山万达店更换门头,Logo改为白绿配色,“莜面村”改为“我从草原来”,创始人贾国龙称此为小范围尝试 [4] - 法官指出许家印的23亿美元信托属于欺诈性资产转移,该资金主要来自2009年至2022年间从恒大分得的500多亿元人民币红利 [4] - Netflix正将视频游戏引入电视屏幕,订阅者可使用手机作为控制器,以突破移动设备局限 [9] - 字节跳动推出新员工补贴政策,为因组织调整被动离职的内地正式员工提供最长6个月、每月最高1.2万元的过渡性补贴 [10][11] - 京东方A副董事长高文宝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等所有职务 [12] - 极氪科技集团CBO关海涛被曝离职,但其微博认证仍未更改,知情人士表示其目前仍在职 [13]
8点1氪丨知情人透露宗馥莉辞职原因;西贝部分门店更换门头;法官指出许家印的23亿美元信托属于欺诈性资产转移
36氪· 2025-10-11 07:57
娃哈哈集团人事变动 - 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相关程序已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 [1] - 消息人士称宗馥莉辞职原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其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1] - 娃哈哈核心成员严学峰此前被立案审查,已于10月5日解除审查并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 [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阿维塔06起火事件调查显示排除电池及核心电控系统相关起火原因,起火点位于车辆副驾驶座椅位置 [3] - 阿维塔科技已向华为支付完毕购买引望10%股权的全部价款,总金额为115亿元 [6] - 宁德时代旗下智能底盘公司CATL时代智能完成首轮融资,融资总额超20亿元,估值超百亿,成为该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 [16] - 极氪科技集团CBO关海涛被曝离职,但其微博认证仍为"极氪科技集团CBO",知情人士表示其目前仍在职 [11] 科技与互联网公司战略调整 - 苹果公司调整架构,健康与健身业务部门将并入服务部门,服务部门主管Eddy Cue将负责监督该团队 [1][5][6] - 苹果计划推出名为Health+的新订阅服务,旨在整合健康与健身业务 [6] - 谷歌云推出Gemini Enterprise人工智能平台,每位用户每月收费30美元,旨在进军AI办公市场并与微软和OpenAI竞争 [12] - 微软正与哈佛医学院合作增强AI工具Copilot,升级版将整合哈佛健康出版数据以拓展AI医疗应用 [13] - Netflix正将视频游戏引入电视屏幕,订阅者可使用手机作为控制器游玩特定游戏,以拓展游戏业务触达更广泛受众 [7] - 字节跳动宣布为因组织调整被动离职的中国内地正式员工提供额外过渡性补贴,最长6个月,最高每月1.2万元,总价值最高可达7.2万元 [8] 人工智能与芯片产业 - 英伟达获美批准向阿联酋出口AI芯片,股价创历史新高,阿联酋承诺以等额美国投资匹配芯片进口,该计划隶属于未来十年1.4万亿美元投资蓝图 [12][13] - 全球金融监管机构计划加强对人工智能风险的监控,担忧金融机构使用相同AI模型可能导致"羊群效应"式趋同行为 [13] 消费电子与产品创新 - 分析师透露苹果正研发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预计2026年底发布,将采用钛铝混合金属框架,展开后内屏为7.8英寸 [13][14] - iPhone 18 Fold目前已进入新产品导入阶段,由富士康组装生产,预计大规模量产将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 [14] - 谷子科技推出"智慧票根"应用,搭载自研PUF+OTP指纹芯片,并整合了裸眼3D悬浮影像等前沿技术 [7] 资本市场与交易所动态 - 北交所自10月9日起为存量股票启用"920"新证券代码,标志着"920"时代全面开启 [1][4] - 专业人士认为统一的代码体系有助于形成独立市场标识,彰显北交所作为第三家交易所的独立市场地位 [4] 公司上市与融资进展 - 诺思兰德公告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16] - 珀莱雅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7] -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向上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 [19]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 川金诺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9亿元-3.1亿元,同比预增163%-181% [20] - 全志科技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6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72%-92%,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亿元-1.3亿元,同比预增213%-307% [21] - 有研新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0亿元-2.60亿元,同比预增101%-127%,其子公司有研亿金靶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 [21] - Tilray Brands三季度营收达2.095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运营利润率大幅提升至1%,较去年同期的负18.3%实现逆转 [22] 反垄断与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因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依法对其立案调查 [1][2] 企业战略与品牌动态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北京石景山万达店更换门头事件,称此为小范围尝试,不会普及全国,未来可能在中心城市有一两家店铺使用新标语 [1] - 影视飓风创始人Tim表示公司拒绝融资,认为内容公司融资相当于"把同事卖了",并指出内容质量并非靠人数堆砌 [4] -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拟推动内地银行在港设区域总部、提供税务宽减吸引企业设财资中心等措施助力内地企业出海 [2] 人事变动与公司治理 - 京东方A副董事长高文宝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0]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仪式,该中心由其与俞勇教授共同发起,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计划招聘对泛计算机和AI感兴趣的年轻人 [9]
iPhone 18 Fold细节曝光,预计于2026年底发布
齐鲁晚报· 2025-10-09 11:49
产品发布与规划 - 公司正研发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 预计于2026年底发布[1] - 产品已进入新产品导入阶段 大规模量产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6] - 具体发布时间点很可能在同年9月iPhone 18系列发布之后[6] 产品设计与规格 - 产品在展开后将拥有一块7.8英寸的内屏 此外还有一块5.5英寸的外屏[5] - 整体形态可能类似于将两台超薄的iPhone Air并排堆叠[5] - 最大创新在于采用混合金属框架 利用钛金属的结构强度和铝金属的轻量化特性[1] 材料与结构 - 框架的承重部分使用钛 在其他部分使用铝 以减轻重量[1] - 铰链部件将选用钛金属和不锈钢 以确保反复开合下的稳定性和对齐精度[3] - 由于钛比铝重 公司计划通过材料混合来平衡强度、重量和散热管理[1] 供应链与生产 - iPhone 18 Fold交由富士康组装生产[6] - 新产品导入阶段意味着产品已从设计转向生产验证[6] - 工厂将进行小规模试产以测试和优化生产线[6]
Analyst Says Apple’s (AAPL) Valuation Reflects “Overly Bullish” iPhone Outlook
Yahoo Finance· 2025-10-07 20:59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Jefferies将苹果公司股票评级从持有下调至跑输大市 并下调目标价至20516美元 原目标价为20582美元 [1] 看跌理由:产品预期与估值 - 分析师认为当前股价已反映了对iPhone前景的过度乐观预期 特别是对iPhone 18 Fold的过高期望 [1] - 市场对因基础版降价而需求改善的iPhone 17的乐观情绪已被消化 这导致了对折叠屏iPhone 18和换机周期的期望过高 [1] - 对于售价约2000美元的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规模存在疑问 缺乏新功能的降价驱动的换机周期可能不可持续 [1] - 新款最薄iPhone iPhone Air未能引起消费者良好反响 这使得任何对折叠屏手机的看涨观点都显得风险较高 [2] 潜在财务影响 - 上述因素可能最终导致公司面临利润率压力 [1]
Apple downgraded, Alibaba upgraded: Wall Street's top analyst calls
Yahoo Finance· 2025-10-03 21:42
升级评级 - Rothschild & Co Redburn将Coinbase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从325美元上调至417美元 公司认为其零售交易量增长将有助于缓解费率压缩的影响[2] - Wells Fargo将强生评级从均配上调至超配 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212美元 公司认为围绕药品关税、定价风险以及Stelara专利到期的担忧已基本消除[3] - Gordon Haskett将Zillow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90美元 认为过去两周的负面情绪创造了有利的风险回报比[3] - Fox Advisors将Instacart评级从均配上调至跑赢大盘 认为该股自8月11日以来下跌24% 包括过去一个月下跌16% 是基于被夸大的竞争担忧 导致股价超卖[3] - Erste Group将阿里巴巴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 认为公司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发展非常好[4] 降级评级 - Jefferies将苹果评级从持有下调至逊于大盘 目标价从205.82美元微降至205.16美元 认为iPhone 17的更好需求预期已反映在股价中 导致对换机周期和iPhone 18 Fold的预期过高[5] - Piper Sandler将Instacart评级从超配下调至中性 目标价从62美元大幅下调至41美元 原因是公司面临来自亚马逊、沃尔玛、优步和DoorDash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5] - Wolfe Research将PayPal评级从跑赢大盘下调至同业持平 公允价值区间为70-80美元 认为股价将区间震荡 投资者需要看到品牌执行力的进一步证明[5] - KeyBanc将Corteva评级从超配下调至行业均配 未给出目标价 此前公司宣布计划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5] - 高盛将Bumble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目标价从8美元下调至7美元 认为在当前水平风险回报更为均衡[5]
Apple Adds a Bear as Jefferies Downgrades, Sees 20% Downside
Yahoo Finance· 2025-10-03 21:33
分析师评级与观点 - Jefferies分析师将公司评级从持有下调至弱于大盘 认为市场对iPhone升级速度的预期过高[1][2] - 分析师Edison Lee指出当前股价估值已反映了过于乐观的iPhone前景[2] - 分析师将目标价从20582美元微调至20516美元 较当前25713美元的收盘价存在超过20%的下行空间[5] 市场情绪与同行比较 - 公司股票的综合建议评级为393分(满分5分) 在“七巨头”中受欢迎程度仅高于特斯拉[3] - 追踪分析师中仅有不到7%给予卖出评级 约57%建议买入 而微软、英伟达和亚马逊的买入评级比例均高于90%[3] 股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公司股价自8月初低点已上涨超过20% 接近历史高位 但年内涨幅微弱 而纳斯达克100指数同期上涨超过15%[4] - 近期股价走强源于最新iPhone需求强于预期 以及对即将推出的折叠屏型号的乐观情绪[4] 产品预期与风险 - 分析师认为iPhone 17因基础版降价带来的更好需求已反映在股价中 这导致对iPhone 18 Fold和换机周期产生过度预期[5] - 分析师对售价约2000美元的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前景表示不确定[5]
苹果调整产品策略:iPhone 18 基础款推迟至 2027 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8-18 14:07
产品线调整 - 苹果公司计划调整iPhone产品线布局 明年将不会发布基础款iPhone 18 [1] - 基础款iPhone 18及iPhone 18e将推迟至2027年上半年发布 [2] 新品发布计划 - 苹果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四款高端旗舰机型 [2] - 四款机型包括iPhone 18 Air iPhone 18 Pro iPhone 18 Pro Max以及首款折叠屏iPhone 18 Fold [2] 战略调整原因 - 产品线调整是为了适应产品线的扩展 [1] - 调整特别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折叠屏iPhone [1]
iPhone18 Fold来了,屏幕打“玻尿酸”,彻底消灭折痕,售价1.4万起,值得等吗?
36氪· 2025-08-14 10:10
产品命名与市场反应 - 折叠屏iPhone命名为iPhone 18 Fold引发网友争议 部分用户认为名称缺乏创意且逻辑上可能影响后续产品序列规划 [1][2][3][4] 产品技术突破 - 采用翻盖式双屏设计 通过新型聚合物填充技术和外置枢轴点铰链设计实现屏幕零折痕效果 显著降低屏幕应力并延长显示寿命 [9][11][14][16] - 使用三星in-cell触控面板使屏幕厚度减少19% 内屏尺寸达7.76英寸(分辨率2713×1920) 外屏5.49英寸 整机折叠厚度低于1厘米 展开仅4.5mm [13] - 取消Face ID改用屏下Touch ID以节省内部空间 搭载2nm工艺A20芯片 但仅配置双摄像头 [17] 定价与市场竞争 - 预计售价达14000元 较三星Z Fold6高出300美元 成为高端折叠屏市场定价最高产品之一 [19] - 苹果作为折叠屏领域后来者 面临三星等品牌已占据市场多年的竞争格局 [6] 软件生态与用户体验 - 可能移植iPadOS分屏多任务功能至折叠屏 支持左右分屏和浮动窗口操作 解决安卓系统分屏割裂问题 [22] - 通过Handoff功能实现应用在折叠与展开形态间自动适配 减少开发者适配工作量 [24][25] - 计划打造"一机双形态"体验:外屏保持iPhone操作逻辑 内屏切换为iPadOS并支持Apple Pencil 结合多模态AI能力提升生产力场景应用 [27][28] 产品规划与行业影响 - 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高端型号 2027年发布低端版本 但可能因苹果传统产品延迟导致实际上市时间推后 [9][29] - 苹果入场可能改变折叠屏市场生态适配标准 凭借系统级整合能力提升大屏设备生产力体验 加剧行业竞争 [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