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丨“音乐+文旅 ”为暑期市场注入活力与魅力
央广网· 2025-08-23 19:39
音乐节与文旅融合的消费趋势 - 18-24岁年轻群体在大型音乐节观众中占比达36.2%,成为核心消费力量[2]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情绪价值获取,将旅游地转化为"可互动的情绪场"[2] - 音乐节通过构建情感共鸣场景打破传统"观光疲劳",形成持久吸引力[3] 创新场景与文旅赋能模式 - 哈尔滨"阳台音乐会"将百年老街转化为城市音乐客厅[4] - 上海之春音乐节通过AI技术将南音曲谱视觉化,结合全息投影复兴传统文化[4] - 央广网推出"美丽中国踏歌行"音综IP,融合音乐采风与文旅地深度探索[4] 演艺经济的产业链价值 - 持音乐节票根可享受多地消费优惠,延长歌迷当地停留时间[5] - Livehouse及手作工坊等小众场所通过演唱会流量获得知名度提升[5] - 音乐演出带动城市文化印记传播,形成持续吸引力与情感连接[5] 城市配套与服务升级需求 - 城市需在软硬件及服务能力上同步提升以支撑"音乐+文旅"发展[5] - 需协调治理节奏保障活动既热闹有序又鲜活暖心[5]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位华侨领袖为何如此断言?|广播剧《南侨赤子》
央广网· 2025-08-23 15:49
南洋华侨抗战组织与行动 - 九一八事变后华侨华人组织救亡团体并踊跃回国参战 为抗战事业提供重要支援 [1] - 1938年10月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 陈嘉庚担任主席 实现南洋800万华侨超越地域政党和阶层的空前大团结 [8] - 南侨总会负责招募组织华侨机工回国服务 承担滇缅公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重任 [2] 陈嘉庚的领导与号召 - 陈嘉庚在1938年南侨总会成立时号召"国家大患一日不能除 则国民大责一日不能卸" 强调持续支援前线 [1] - 1928年济南惨案后陈嘉庚当选新加坡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 领导南洋华侨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日行动 [9] - 陈嘉疾呼"爱国而无团结则如一盘散沙 既团结而不爱国则团结亦属空泛" 成为凝聚侨心的精神旗帜 [8] 南侨机工的具体贡献 - 3200多名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1939至1942年间累计抢运军需物资45万余吨 日均输入量超过300吨 [4][10] - 机工面临瘴疟暴雨悬崖和敌机轰炸四重危险 超过1000名南侨机工牺牲于滇缅公路 [4][10] - 招募条件严格且薪酬微薄 但未影响华侨青年回国报国的决心 [2] 华侨经济与物资支援 - 华侨捐款购债与侨汇构成国民政府外汇收入主要支柱 在国际援助有限的艰难时期提供关键支持 [8] - 从飞机坦克车辆到被服药品 南洋华侨持续捐输国内急需的各类战备与生活物资 方式多样源源不断 [8] 陈嘉庚的延安之行与认知转变 - 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 亲身感受共产党人平等质朴作风 包括"南洋女学生无敬礼便坐谈话毫无拘束" [13] - 延安露天设宴旧桌报纸为布 与重庆谒蒋三鞠躬层层戒备形成鲜明对比 [14] - 陈嘉庚坦言此前认为"中国至少还要五十年才有希望" 访问后郑重改口"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4]
云南一老人被眼镜王蛇咬伤 带蛇就医后脱离生命危险 带蛇就医是“必选项”吗?
央广网· 2025-08-23 12:36
蛇咬伤事件概述 - 云南一78岁老人被剧毒眼镜王蛇咬伤右手虎口 经12小时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1][3][8] 医疗救治过程 - 患者被咬伤后近半小时抵达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蛇咬伤救治中心 出现眼睑下垂及呼吸困难等严重中毒症状 [3][6] - 医院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并启动呼吸机辅助呼吸 分段脱敏注射抗蛇毒血清 [6] - 紧急调度云南省各中心血清 从大理昆明调取充足血清 患者呼吸肌及四肢肌力12小时后恢复正常 [6][8] 蛇种识别与血清使用 - 家属携带2.2米长活体眼镜王蛇就医 帮助医生快速识别蛇种并匹配银环蛇蛇毒血清 [3][4][9] - 眼镜王蛇咬伤死亡率极高 需大量抗蛇毒血清 该院储备4支血清但仍需外部调度 [6][9] - 抗蛇毒血清是救治核心 蛇毒分为神经毒血液毒细胞毒及混合毒4类 医生可通过伤口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判定毒素类型 [9] 就医行为评估 - 带蛇就医可加速蛇种识别 但存在安全风险 不提倡捕捉或接触蛇类 [9][10] - 即便未带蛇 医生仍能通过体格检查、牙印形态和流行病学史确定血清类型 [9] 正确处置措施 - 被咬后需脱离现场 记住蛇的外形特征 摘除伤肢饰物 保持镇静 [9][10] - 禁止用嘴吸毒液或绑扎伤肢 这些措施无效且可能加剧中毒 [10] - 应立即拨打120并前往有蛇咬伤救治能力的医院 即使非毒蛇咬伤也需专业处理 [10]
远山的回响|一粒米的密码:谢坪村梯田的“硒谷”奇迹
央广网· 2025-08-23 12:03
江西宜春明月山深处的谢坪村梯田,曾因土壤板结、效益低下而濒临撂荒。 编者按:央广网《远山的回响》系列报道推出第五季《山水人间二十年》,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提出二十载的时代回响。二十载山河巨变,千万个"余村"涌现。他们是"两山"滋养的新生代,用AI技术嫁接生 态农业,以创客思维激活田园梦想,让陈旧老屋变身"共益社区"……青春与青山双向奔赴,山水间的幸福画卷, 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0:00 / 3:55 2022年开始,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谢坪村党支部书记郑春模决心带领大家一同打造"富硒"稻米梯 田,一场破釜沉舟的"攻坚战"就此展开,经历挫折与科技攻坚,这片沉睡的土地终被唤醒。 2022年4月5日,农历虎年清明时节,谢坪村的梯田笼罩在迷蒙的雨中。70岁的老汉何良汉蹲在田埂上,粗糙 的手指划过龟裂的土壤,那些曾经能捏出油的土,如今在他掌心捻成苍白的粉末。"看这土,跟水泥渣子似 的。"老汉的声音混着雨声,发颤的手指指向远方,"7岁就跟着我爹学插秧,那时田里的泥能漫过脚脖子,摔一 跤都蹭不破皮。"他的胶鞋在板结的地面上蹭出刺耳的声响,惊飞远处几只觅食的麻雀,脚下的土地依然保持着 沉默。 谢坪村位于江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结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让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央广网· 2025-08-23 10:32
政治象征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体现党中央对西藏工作高度重视和对各族干部群众亲切关怀[1] - 庆祝活动展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团结意象 通过同心圆造型和56个民族共同表演彰显民族团结自信[2][3]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西藏经历翻天覆地变化 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3] - 嘎拉村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为全国闻名旅游热土 体现乡村振兴战略成效[3] 生态保护战略 - 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 守护"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生态安全[4] - 走符合西藏实际具有西藏特点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4] 未来发展方向 -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3] - 青年学子以挺膺担当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2]
远山的回响丨一粒米的密码:谢坪村梯田的“硒谷”奇迹
央广网· 2025-08-23 09:18
编者按:央广网《远山的回响》系列报道推出第五季《山水人间二十年》,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 出二十载的时代回响。二十载山河巨变,千万个"余村"涌现。他们是"两山"滋养的新生代,用AI技术嫁接生态农 业,以创客思维激活田园梦想,让陈旧老屋变身"共益社区"……青春与青山双向奔赴,山水间的幸福画卷,如今 正在变成现实。 谢坪村坐落在江西宜春明月山的最深处(央广网记者 郇康新摄) 谢坪村位于江西宜春明月山景区的大山深处。虽然地处景区,但是游客鲜少踏足这里的土地。"景观、特色,要 啥没啥,我们村只能干眼馋。"何良汉说这话时,脸上满是无奈。 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老人脸上沧桑的褶皱,静默地匍匐在江西明月山的怀抱之中。 江西宜春明月山深处的谢坪村梯田,曾因土壤板结、效益低下而濒临撂荒。 2022年开始,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谢坪村党支部书记郑春模决心带领大家一同打造"富硒"稻米梯田,一 场破釜沉舟的"攻坚战"就此展开,经历挫折与科技攻坚,这片沉睡的土地终被唤醒。 如今,金黄的稻浪翻滚云端,富硒米香飘出山坳,谢坪村梯田以农耕文明融合文旅发展,书写了一粒米撬动乡村 振兴的"硒谷"奇迹。 清明:细雨中的梯田 2022年 ...
俄外长称俄乌两国总统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 乌克兰获欧盟40.5亿欧元援助
央广网· 2025-08-23 08:34
地缘政治动态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尚未列入日程 但普京愿在议程确定后会面[1] - 泽连斯基在华盛顿会晤特朗普时拒绝了解决方案原则 包括不加入北约及领土问题[1] - 泽连斯基在基辅会晤北约秘书长吕特 强调对乌安全保障需"真正有效"并明确各国责任[1] 能源行业合作 - 俄罗斯将继续以"几乎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相同规模"与西方国家核领域合作 供应燃料并提供服务[1] - 普京称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会晤非常坦诚 是俄美关系全面恢复的开始[1] 军事资金状况 - 乌克兰今年国内武器生产资金缺口达60亿美元[1] - 欧盟向乌克兰支付40.5亿欧元 包括通过乌克兰融资机制提供的30.5亿欧元和通过欧盟委员会特殊宏观金融援助提供的10亿欧元[1]
“十四五”以来 我国营商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央广网· 2025-08-23 08:34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从源头防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出台 [1] 市场监管执法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价格/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1]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2]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3] 市场环境改善 - 企业信用指数持续提高 [1] - 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 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2] - 全国市场秩序有效规范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1][2]
“和平的回响”人文交流活动韩国、阿联酋专场分别举行
央广网· 2025-08-23 08:34
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及韩国国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联合主办"和平的回响"人文交流活动韩国专场 [1] - 活动设置《南京照相馆》《东极岛》《里斯本丸沉没》等中国抗战题材影片放映环节 [1] - 展映《紫日》《风声》等中韩抗日主题影片 [1] 国际对话合作 - 阿联酋专场在阿布扎比举行 中东地区学界及媒体界60余名嘉宾参与对话 [1] - 围绕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加强南南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共同观看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及中俄合拍纪录片《伟大的胜利——苏联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抗战》宣传片 [1] 影视作品展映 - 总台抗战主题精品影视作品在韩国和阿联酋专场同步展映 [1] - 活动涵盖多国合作拍摄的抗战题材影视内容 [1]
120所高校拟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培养低空经济人才
央广网· 2025-08-23 00:39
低空经济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低空经济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3年12月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1]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3] - 产业定位为综合性经济形态 以低空空域为依托 通过航空器载人载货等场景牵引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1] 高校专业建设动态 - 2025年120所高校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成为年度新增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 [1] - 首批6所高校已于2023年开设该专业 2024年9月将迎来首届本科生 [4] - 高校注重跨学科培养 安徽大学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优势开展"探测-通信-计算-智能-导航"融合培养 [1] -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空天地海通信技术一体化研究院 参与制定5G低空智联网技术规范 [2] - 专业建设呈现本硕博一体化趋势 南京邮电大学已同步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 [2] 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 - 聚焦低空通信网络技术 安徽大学重点培养低空复杂电子环境下的信息网络监管人才 [1] - 细分领域差异化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无人机设计控制、系统管理及交通运输管理三个方向 [4] - 强调跨领域复合能力 企业要求人才兼具飞行器设计、空中交通规划及商业运营等多维度知识 [3] - 注重地方产业适配性 高校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开展针对性培养 如电动航空器领域的电控/电机/电池技术 [4] 人才需求与就业前景 - 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省域经济领域前期人才储备几乎空白 当前需求极大 [2] - 复合型人才最为紧缺 既懂技术又懂空中交通规划和运营的人才将十分抢手 [3] - 产业生态需要多元知识背景 除技术知识外 商科背景和运营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