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视网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藏毯织出创新范儿
央视网· 2025-08-12 20:45
文化传承与创新 - 青海藏毯是一项流传千年的手工技艺,以加牙藏毯最为有名,拥有3000多年历史,17道工序全部纯手工完成 [3] - 传统藏毯面临手工编织耗时耗力、成本高昂、图案和尺寸与年轻消费者需求脱节等问题 [3] - 传承人打破传统,设计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挂毯、杯垫等新产品,并担任藏毯工厂技术顾问 [5]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设计团队融合现代设计元素,开发出立体纹路、闪光图案等创新产品 [5] - 染色车间建立包含4万多种色彩的色库系统,全自动设备提高颜色调配精准率 [5] - 清华大学博士生团队帮助企业推动传统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5] 产业发展与就业带动 - 青海藏毯产业已培养115名专业技术人员,在边远牧区开展免费技术培训,设立帮扶车间 [7] - 个性化定制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年出口额稳定在8000万元以上 [8] - 产业带动农牧民就业,如湟中区村民成为手工枪刺挂毯技术骨干 [8]
各地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让生活更美好
央视网· 2025-08-12 20:45
城市更新项目进展 - 江苏南京石榴新村小区采用"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 多元安置补充"模式完成一期282套住房改造 [3] - 南京另有4处居住类更新改造项目进行中 预计惠及1200余户居民 [3] - 安徽淮南推进34个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 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3] - 广州越秀区洪庆坊社区实施首个中心城区危旧房连片"原拆原建"项目 涉及17栋老旧建筑 预计9月底完工 [3] 闲置空间再利用 - 四川巴中将废弃工厂改造为商业综合体 解决老旧街区停车难、购物远等问题 [5] - 吉林辽源在采煤沉陷区种植10万平方米马鞭草 配套白桦树、苜蓿等植物形成休闲景观 [5] 城市微更新案例 - 陕西西安西仓区域升级为文创公园 融合咖啡潮玩、非遗体验等年轻化元素 [7] - 新疆库车开展老城区"微改造" 修复历史建筑同时更新居民老屋供排水系统 [7][8]
南通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蒋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 2025-08-12 20:05
(总台记者 毛俊) 南通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蒋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南通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 察调查。 ...
两部门:北京东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
央视网· 2025-08-12 18:13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时间为8月12日18时 [1] - 预警时段为8月12日20时至13日20时 [1] - 涉及地区包括北京东北部、天津北部、河北中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湖南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和南部、西藏东南部 [1] - 预警等级为黄色预警,表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 [1] - 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1] - 建议社会公众及时关注预警信息,谨慎前往预警区域 [1] - 黄色预警区内人员需随时关注预警信息变化,注意附近警示标志 [1] - 避免在沟谷、斜坡、陡崖(坎)等高风险地带逗留 [1]
增订单,下好“先手棋”!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 闪购万物点燃商家布局热情
央视网· 2025-08-12 17:13
即时零售行业概况 - 闪购万物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已从餐饮扩展到服饰、鞋帽、消费电子产品等新品类 [1] - 即时零售满足消费者应急需求,例如出差前半小时内收到闪购的充电宝 [4] - 2025年3-7月深圳某手机品牌门店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00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400%(2024年同期仅占20%)[6] 品类扩张与销售表现 - 2025年6月起某平台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智能手表/平板/笔记本增长超200%,运动鞋服增长超200% [8] - 羽毛球品类2025年前7个月销量同比增长50% [14] - 天气因素推动临时订单增长(如雨天拖鞋、袜子需求上升)[11] 商家运营动态 - 即时零售要求商家15分钟内完成拣货打包以保证配送时效 [12] - 销售时段延长,夜间闭店后仍产生线上订单,早间开门即需处理积压订单 [14] - 价格实惠、即开即用的商品在该渠道表现突出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促使多类别企业加大布局力度 [16] - 新模式对商家运营能力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9] - 手机销售门店即时销售业务快速增长 [7]
“杨柳”加强为台风级 广东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三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 2025-08-12 17:13
2.沿海航行船舶注意加强值班值守,全面检查主要航行设备、船体和锚设备,发现问题立即修理。 3.在港锚泊船舶应值航行班,确定参考点,随时核对锚位和检查锚链受力情况,并松足锚链,保持主机 常备,高频值守,加强值班力量和全船巡查频次。 4.暑期有海上出行需求的旅客,请及时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合理规划行程,安全出行。 根据《广东海事局防热带气旋应急预案》,经研判,广东海事局定于8月12日16时将防热带气旋四 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应急响应,请各相关单位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从最不利的情况 出发,做足最充分的准备,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温馨提示 1.各船舶要加强船岸联系,密切跟踪台风动态,制定合理航行计划,避免驶入台风影响海域,必要时有 序进入避风水域。 央视网消息:据"广东海事"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2日14时,第11号台风"杨柳"加强为台风级,中心位 于台湾台东市东偏南约590公里海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附近最低气压975百帕, 预计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可能于13日晚间至14日凌晨在闽粤交界沿海登 陆,对广东省海域影响逐渐增 ...
“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从“环境之痛”到“人居之福”,小山村绘就“存绿取金”生态画卷
央视网· 2025-08-12 17:00
经济转型 - 浙江安吉从"石头经济"转型为绿色经济 二十年前以70多处矿区和水泥厂为主 如今高污染工厂消失 生态价值显著提升[1][3] - 生态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改造后的生态度假区单日咖啡销量达8000杯 相当于当年矿产开采近一年收入[9] - 年度生态产品总价值达910亿元 彻底取代传统工业模式[11] 生态监测技术 - 安吉县部署220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生态环境数据 碳通量监测塔精准测算竹林碳汇能力[7] - 高光谱相机定期检测溪流水质 氨氮污染物指标从四类提升至二类 红色污染区域完全消失[9] 碳汇经济 - 竹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 每公顷碳汇量提升至6.6吨 年碳汇交易为竹农创收2800万元[7] 乡村旅游产业 - 生态改造后全年吸引游客超120万人次 漂流点衍生20余个 单夏季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9] - 咖啡馆密度超越上海 形成特色"村咖"文化 选址覆盖半山腰/麦田/溪流等自然场景[1] 生态修复成果 - 石灰岩矿坑复绿改造为生态度假区 卫星影像显示矿区污染完全消除[9] - 溪流水质监测影像显示污染物红色区域彻底消失 水体透明度显著提升[9]
三位一体生态监测守护生灵草木“乐园” “最美第三极”画卷徐徐铺展 | 跨越60年:雪域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8-12 16:21
生态保护成效 - 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雪域高原生态 [1] - 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黑颈鹤提供理想栖息环境,雏鸟成活率达98% [6] - 藏羚羊数量从10年前三四千只增长至目前1万只(申扎县片区) [12] - 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增长至30多万只,保护等级从"濒危"降为"近危" [13] - 2024年监测显示申扎县黑颈鹤超1000只,藏羚羊达4万多只,雪豹约150只 [26]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 野保员开展执法巡逻、疾病防控、野生动物救治等工作 [13] - 构建"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智能监测+徒步巡逻"三位一体生态监测系统 [28] - 配备无人机、北斗定位系统、热成像仪等先进装备 [28] - 西藏年均提供生态岗位50多万个,人均增收超3500元/年(2016年以来) [43] 社区协同与补偿机制 - 野保员走访牧民宣传生态理念,协调保护区与放牧区域关系 [32] - 西藏2021年以来兑付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4.76亿元 [37] - 黑颈鹤在申扎县城自然栖息,2025年成功繁殖后代 [37][39] 保护者贡献 - 野保员次成塔青参与保护16年,累计巡护里程超100万公里 [13] - 成功救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并放归自然 [15] - 申扎县连续多年实现盗猎案件"零发生" [22]
“红毯”湿地焕新生、科技破解“水困” 生态保护与发展同频共振交出亮眼答卷
央视网· 2025-08-12 15:48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 -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达1530平方公里,是中国暖温带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4] - 保护区通过修复盐地碱蓬植被5.2万亩(约346.7平方公里),有效改善滩涂生态景观并提升生物多样性[7] - 鸟类种类从1992年的187种增长至374种,每年吸引数百万只候鸟越冬迁徙[9] - 东方白鹳从候鸟转变为留鸟,通过人工招引巢和栖息地修复工程实现繁育成功[14] - 生态保护推动旅游业发展,黄河三角洲5A级景区2024年游客量超百万[17] 宁夏节水灌溉技术创新 - 宁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2,面临严重缺水挑战[21] - 吴忠市利通区部署900套测控一体化闸门,实现灌溉水量实时监测与精准调配[25] - 灌溉模式从大水漫灌升级为滴灌技术,节水效率显著提升[27] - 全区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8万亩,节灌率达61%,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0.8%[29] - 现代化灌区管理系统整合2000年引黄灌溉经验与数字技术,形成"入口+出口"全流程节水体系[23][27] 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成效 - 全流域生态保护推动山东湿地修复与宁夏节水技术双线突破[1][19] - 山东通过科学引水补水计划维持湿地生态平衡,鸟类种群持续扩大[9][14] - 宁夏将传统灌溉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可复制的节水管理范式[21][29]
多点突破、协同跃升!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迈入技术突破→资本加码→场景落地延伸加速期
央视网· 2025-08-12 15:48
行业动态 - 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呈现多点突破与协同跃升态势,产业和应用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迈入"技术突破—资本加码—场景落地延伸"的加速期 [1] - 智能迭代升级不断从单体向群体演进,创新跃升的人形机器人发展领跑全球 [1]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 [13]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3位 [13] 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大脑"更聪明、"躯体"更矫健,仿生结构或成为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发展新方向 [17] - 机器人通过大模型赋予触觉、视觉能力和决策能力,2025年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19] -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大脑""小脑""肢体"3个技术的叠加,我国在"肢体"技术上已取得领先地位 [21] - 具身智能赛道的数据成为我国又一新规模化的点 [21] 市场表现 - 多场景复合式机器人海外订单量显著提升,凭借灵活的跨场景作业能力打开了海外市场 [2][4] - 智能协作机器人手臂以及重负载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制造等类型企业,在全球拥有广泛市场 [6]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已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 [13] 资本动向 - 头部企业宇树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0] - 2025年机器人投融资领域提速,多家初创企业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10] - 资金延伸有望投向产业中更多细分领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