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 - 杭州优链时代科技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可大规模商用的3D数字人智能设备,140个高清摄像头可在1秒内完成数据采集,5分钟生成与真人几乎无异的3D数字分身 [1] - 该技术已应用于文旅、高校教学、元宇宙影视、沉浸式游戏体验等多个场景,实现数字身份的多角色体验 [2] 气体检测与安全技术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研发的快照式热红外高光谱视频成像仪可在几毫秒内拍摄包含9个光谱信息的气体照片,识别117种常见可燃有毒气体,灵敏度达百万分之一浓度 [2] - 该技术可实时显示气体扩散的形状、方向和浓度分布,已应用于航天领域及大型化工企业的安全检测场景 [2] 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 - 2025年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展示近200项前沿科技成果,覆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 - 活动设置科创成果和生态服务两大展区,同步举办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1][2]
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增强“四力” 教育实践浙江行活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浙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城乡 融合等领域有着诸多鲜活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来到 浙江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旨在推动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调研、开辟能力提升新赛道,改进作风文 风、筑牢新闻工作生命线,培养业务骨干、激活媒体融合新动能,壮大主流声音、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 音。 5月26日上午,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浙江行活动在杭州启 动。来自37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地方主流新闻媒体的近40名资深编辑、记者参加 活动。 参加活动的代表纷纷表示,将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守初心、践行"四力",创作出更多把握 时代脉搏、贴近百姓生活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 在活动首站杭州,大家走进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企业围绕城市、企业的数智化创新与 转型,让社会更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历程;在滨江物联网小镇智慧e谷,大家触摸到高新区(滨 江)以钱江潮为墨、创新为笔,将"硅谷天堂"壮美蓝图一笔笔绘进现实的发展脉络;在余杭区,大家走 进未来科技城,感受这里蓬勃的创新生态、潮涌 ...
杭州两项创新举措入选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数智化司法解纷新模式 - 杭州推出"数智化"在线司法解纷新模式 聚焦跨境数字贸易领域 整合数智平台 解纷机制和司法规则 打造国际商事纠纷在线解决体系 [1] - 杭州互联网法院设立跨境贸易法庭 搭建"跨境数字贸易司法解纷与治理平台" 集成域外认证 在线庭审 实时翻译 电子送达等功能 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 [1] - 上线"数智国商"系统 打通诉讼 仲裁 调解场景 提供"一键立案"服务 通过智能分案系统实施"订单式调解" 精准匹配涉外调解员 [1] - 联动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 实现知识产权等涉外纠纷"零跑腿"处理 构建调解与司法并行的解纷机制 [1] 规则创新与效率提升 - 杭州发布《跨境电子商务多元主体行为指引》 明确平台 企业 消费者三方行为规范 通过典型案件审理提炼国际示范性裁判规则 [2] - 平台将案件审理平均周期缩短至25天 诉讼时间节省约90天 已化解数字贸易 金融 服务等多领域涉外商事纠纷 [2] 数字文旅产业发展 - 杭州提出"数字文旅"概念 划分数字文化内容产业 数字旅游体验服务业 数字文旅技术服务业 数字文旅平台 数字文旅新型基础设施服务业五大门类 [2] - 发布《数字文旅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系统定义数字文旅的结构 数字化基础设施 业态建设 管理 运营 服务等标准 [2] - 数字文旅五大产业营收呈现强劲领先增长势头和辐射带动效应 有力促进文化消费增长 [3]
湖韵智涌,文产共融启新章——白马湖畔筑就文化与科技“双生之城”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 2004年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成为首批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4] - 2005年杭州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权[4] - 2006年设立杭州卡通城建设指挥部[5] - 2008年"杭州卡通城"升级为"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5] - 2023年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拥有2285家存量企业[9] 企业集群与创新 - 大丰实业连续27年参与央视春晚舞台设计[8] - 大丰为杭州亚运会设计19根火炬立柱[8] - 大丰拥有250多项发明专利[8] - 华数传媒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7] - 华数自主研发的"最多跑一次"自助机累计办件87913万件[7] - 2023年白马湖15家企业入选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名单[7] 网络文学产业 - 中国网络作家村汇聚325位知名作家[10] - 作家村作品转化交易金额超15亿元[12] - "东方故事"吸引全球超16亿读者[11] - 2023年首届"白马奖"评选出17部优秀作品[12] 产业生态布局 - 形成SOHO创意园、研发大楼、冠山数智产业园、千亩产业园四级空间布局[9] - 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企业占比60%以上[9] - 网易三期、海康威视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9] - 北航杭研院、浙工大智研院等高能级平台落地[9]
杭州夺得首批“天工鼎”金鼎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制造业荣誉与成就 - 杭州市及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临平区成功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 [1] - 杭州市及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连续3年夺鼎,获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1] - "浙江制造天工鼎"为浙江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评定指标包括产业结构、创新发展、企业主体培育等 [1] - 全省6个设区市、27个县(市、区)成功夺鼎,20个连续3年夺鼎的地方获金鼎 [1] - 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 [1] 产业集群建设 - 杭州视觉智能(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 - 萧山区汽车智能底盘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2024年新入选省级"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区3个、协同区1个,累计总数达25个、居全省第一 [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杭州692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 [2] - 13个案例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 [2] - 出台《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发力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 [2] - 累计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4个,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工智能先导区被认定为省级先导区 [2] 未来发展方向 - 杭州将持续推动产业"焕新蝶变"、企业"提质扩面"、项目"引育挖潜"、平台"聚势赋能" [2] -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杭州238个新地名来了!有你家门口的吗?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39
1.腾塘弄。东起备塘河,西至同协路596号(预编)。长367米,宽20米。 2.皋西新弄。东起新风路259号(预编),西至环站西路。长256米,宽18米。 3.版亭弄。东起龙骧云府,西至海潮路338号(预编)。长280米,宽8米。 4.杭橘街。东起石桥路 49号(预编),西至董家桥支路。长570米,宽10米。 近日,杭州市民政局对部分城区的215条道路、19座桥梁、1条人行地道、1条隧道、2座天桥的待命名名 称予以公示。你对这些名字有何看法?欢迎提意见。 道路 上城区 10.水车巷。南起康宁街113号(预编),北至华丰路。长513米,宽16米。 11.太公街。原路东起华中路南端,西至长河港南端,现向东延伸至康华路61号。全路长987米,均宽17 米。 12.沈家巷。南起沈家路101号(预编),北至沈瀚街。长283米,宽12米。 13.苇风巷。南起长华街150号(预编),北至八角亭街。长325米,宽16米。 5.田澜雅巷。南起旺杨街250号(预编),北至丽澜轩东侧。长175米,宽12米。 6.溯明巷。南起婺江路 552号(预编),北至甘王路。长420米,宽16米。 7.江秀街。原路东起御临路9号(预编),西至运 ...
杭州锚定新赛道专业升级与教学改革双向发力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杭州市中职教育AI人才培养布局 - 2025年杭州市"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工智能)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瞄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 [3] - 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和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中职学校通过增设AI专业、虚拟实训平台及智能教学系统培养人才 [3] 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 - 2023年杭州中职新增20个专业,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涵盖三年制、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等3种学制,合作高校包括杭州职业技术大学等 [4] - 中策钱塘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分为AI软件算法开发班和AI硬件运维班,直接对接钱塘区智能汽车、半导体等主导产业 [5] - 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新增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专业,培养"具身智能"领域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人才 [6][7] - 中策职业学校人工智能专业重点培养AI数据标注与训练、智能系统运维能力,向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输送人才 [7] 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 交通职高运用VR/AR、机器视觉等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MR与AI深度结合的实训教学,为省内首创 [8] - 中策职校烹饪专业建立AI智能厨房,通过传感器监测21项指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教学,打造"数字画像—AI伴学—资源沉淀"三位一体模式 [9] - 电子职校设计AI数字人"小新"作为学伴,财经职业学校动漫专业引入动作捕捉技术,美术职业学校用AI模拟服装走秀验证设计效果 [9] 职业教育与产业生态协同 - 职业教育构建"产业需求—教学响应—人才反哺"生态闭环,直接对接杭州市"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目标 [9] - 教育局明确以教育链对接产业链,通过AI人才培养支撑杭州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建设 [9]
孩子们眼中的“西湖”什么样?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遇见·西湖",聚焦西湖文化、宋韵文化和名人文化,通过青少年视角解读"西湖文化遗产" [2] - 展览精选杭州市三大青少年美术赛事历届优秀作品共150余件(组),分为"湖山入卷""人文溯光""美美与共"三个单元 [2] - 展览将持续至8月24日,是杭州西湖博物馆建馆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项目 [2] 展览亮点 - "声音邮局"人气最旺,参观者可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听到青少年录制的赛事感想与西湖故事语音,生成可邮寄的实体明信片 [2] - "时光织锦"汇集明信片、绘画、陶艺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时间轴和赛事主题双维度展示赛事发展历程和参赛者成长经历 [2] - 创新开设"名家艺术解构空间",邀请美术名家进行专业解析和线上授课,为青少年艺术创作提供新思路 [3] 合作与教育 -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与全市33所高校、中小学校达成深度合作,依托"馆校共建基地"推进青少年美育教育 [3] - 博物馆将持续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推动博物馆资源融入多学科教学,实现"课堂—展厅"无缝衔接 [3] - 2025年度三大青少年赛事即将启航,博物馆将与青少年共赴历史与未来之约 [3]
杭州城站铁路到达换乘地铁免安检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交通枢纽设施升级 - 杭州城站出站口新增两条11米长行李传送带,解决旅客搬运大件行李难题,传送速度调试至每分钟35米,配备保安值守并采用防滑设计[3][5][6] - 铁路到达层至地铁A2口设置800平方米单向免检换乘区,配备20个单向闸机(含2个1.2米无障碍通道)和6个应急门,实现30秒行李传送与步行同步[3][4] - 枢纽日均客流量4.7万人次,高峰达11万人次,优化后消除二次安检拥堵,换乘效率显著提升[3] 客流疏导系统优化 - 铁路到达层南北端设置2米高玻璃隔断与红外探测器,防止违规递包同时保持视野通透[4] - 关键位置增设清晰指示牌,A2口上方新建2.5米宽连廊通道,解决合围区阻断南北通行问题[4] - 闸机宽度拓宽至1米,应急状况下所有闸机自动开启保障疏散效率[4] 用户体验提升措施 - 免安检换乘区直接连通铁路与地铁,50米直达闸机,节假日客流高峰拥堵问题得到缓解[3][4] - 传送带采用首尾加长坡道设计,经十余次调试平衡安全性与效率,获旅客社交平台广泛好评[5][6] - 无障碍通道与坡道覆盖特殊人群需求,现场保安主动协助行李搬运[3][4]
杭州交通举办“526全国爱路日”主题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27 10:20
行业动态 - 杭州交通在5月26日全国爱路日举办"携手爱路护路、共赴美好前路"主题活动 [1] - 公路和铁路被强调为经济发展的动脉和民生福祉的纽带 [1] - 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提出爱路护路需要司乘人员文明出行和管理部门提供安全环境双向配合 [1] 公司举措 - 浙江新创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发布"关爱货车司机暖心八条"措施 [1] - 措施包括全面落实"阳光救援"行动、拓展ETC服务渠道、畅通路况信息、增加服务区货车停车位等 [1] - 杭州全市12对高速服务区设有24个货车司机之家,提供休息、热水、如厕等基本服务 [1] - 杭州高速服务区实现"盗油险"全覆盖,最高赔偿达2000元 [1] 行业合作 - 铁路部门与高速经营单位将深化合作以提升交通运行安全水平 [2] - 沿线村镇代表发起"护路进村社"倡议,承诺加强爱路宣传并杜绝违规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