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42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开展"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等活动,脱贫人口务工规 模达213.22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608.2万人。 近日,记者从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调度会上获 悉: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助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截至4月底,已下达 以工代赈项目资金9.26亿元,实施的251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农村群众就业7500人,开展技能培训 6200余人次。 以工代赈指政府通过投资工程项目,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务工岗位、发放劳务报酬,促进其就近就 业增收。省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 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江苏和陕西不断深化劳务协作,通过共同打造劳务品牌、技能培训、人社工作进园区等方 式,帮助陕西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苏陕劳务协作,指导各地主动联系东部结对地区,进一步向非结对县 (区)拓展延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省通过苏陕劳务协作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45万人。 帮助农村 ...
【西咸新区】以“科创自贸”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8
农业科技与智能制造 - 西安沐秦智能科技的M200农业无人车在灾后葡萄园抢救中展现高效作业能力,喷洒效率达人工10倍,8小时可作业100亩,节省超50%药液用量[1] - 该无人车项目通过秦创原平台政策支持,在1年内完成从设计到量产全流程,销售业绩持续攀升[1] - 西咸新区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三大主导产业链,已聚集37家相关企业,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超40亿元[1] - 新区启动西北首个全域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开放542.9公里测试道路,覆盖186条道路[1] 自贸区创新与产业协同 -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2024年新增59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科创企业融资租赁模式被评估为首创型[2] - 湄南高科等18家企业组建联盟,在智慧农业、生态修复等领域合作开拓中东中亚市场[2] - 湄南高科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达12万吨,预计年产值突破25亿元[3] - 空港新城通过航空通道改造重塑开放经济优势,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出海[2] 基建数字化与临空经济 - 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实现航空与陆路交通无缝衔接,5G专网覆盖186万平方米区域[4] - 新航班信息系统具备分钟级计算能力,可处理1000+业务规则和数万约束条件,优化机位分配[4] - "硬基建+软系统"模式推动物流效率几何级提升,降低国际贸易门槛[4] - 西咸新区计划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以释放创新驱动力[4]
【榆林】生态补水守护“塞上明珠”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8
水资源与污水处理 - 榆林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72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榆林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超过5万立方米,服务富康路以南、上郡南路、科创新城等区域 [1] - 污水处理厂通过两次提标改造,升级为磁混凝沉淀池和深床反硝化脱氮滤池,出水质量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A类标准 [2] - 处理后的水应用于城市绿化、工业冷却和农业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 - 府谷县黄河沿岸通过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强化水质监测和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水质达标 [2] - "一河三川"(黄河、孤山川、皇甫川、清水川)水质稳定达标,2024年黄河碛塄国考断面综合评价为Ⅰ类,优于Ⅱ类目标 [3] - 皇甫川国考断面综合评价为Ⅱ类,优于Ⅲ类目标,孤山川国考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达到目标 [3] 绿色发展政策与规划 - 榆林市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调发展,深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4] - 未来将加大对生态补水工程的投入,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确保可持续利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进北交所系列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8
活动概况 - 省工信厅、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活动,旨在推动省内优质企业对接北交所资本市场 [1] - 活动由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承办,搭建"政策辅导+行业标杆企业对接+资本赋能"三位一体服务平台 [1] - 省内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代表参与深度对接座谈,其中5家属于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 [1][2] 北交所相关内容 - 座谈会围绕"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挂牌条件与直联机制解读"两大主题展开 [1] - 北交所专家解答企业关心的法定上市标准与实际审核标准差异、利润波动容忍度、科创属性要求等问题 [1] - 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与陕西低空经济企业的技术密集型、高成长性特征高度契合 [2] 陕西低空经济产业 - 陕西是航空工业主要制造基地,已形成覆盖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测试验证、实验试飞、典型应用的全产业链 [2] - 省内拥有爱生科技、羚控科技、因诺航空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2] - 省工信厅将通过"政策引导+资本赋能"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登陆北交所,助力陕西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2] 产融合作 - 参与活动人员前往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座谈,探讨深化产融合作 [2]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表示将加强央地合作,推动子基金在陕落地,优化陕西省创投生态和产业布局 [2]
【安康】全力补种扩种“以秋补夏”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4
核心观点 - 安康市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夏季粮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采取"以秋补夏"策略,通过补种扩种、科技赋能、政策保障等措施,力争完成扩种3万亩、补种35万亩,实现秋粮面积215万亩左右的目标 [1][2] 政策措施 - 安康市委农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以秋补夏"工作的通知》,动员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采取补种扩种等措施 [1] - 组织千名农技干部进千村督帮指导服务行动,开展包县到镇村蹲点服务,聚合物资、人力、技术力量 [1] - 加强农业、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协同联动,开展墒情监测预警和人工增雨作业 [2] - 协调供电公司降低抗旱抽水电价,优化用电服务保障 [2] - 争取农业抗旱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到县 [2] 技术措施 - 推广"茶桑药果+粮"等间作套种模式,增加秋粮播种面积 [1] - 组建3个巡回督导组、11个技术指导服务组,逐镇逐村开展农业抗旱救灾技术指导 [2] - 推广抢墒造墒抗旱播种技术,指导农户优选抗旱品种 [2] - 推广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水稻"壮秧两增一控"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 [2] - 力争秋粮单产提高5公斤以上 [2] 资源调配 - 调配抽水设备4300余台(套) [2] - 下派农技干部8100余人次 [2] - 发放技术资料10.9万份 [2] - 拍摄短视频微课堂12条 [2] 资金支持 - 落实粮食保障资金 [2] - 迅速启动保险理赔,降低农户损失 [2]
【渭南】家风织就幸福网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34
家风建设 - 渭南市通过"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累计培树市级以上先进典型家庭617户 [3] - 全国最美家庭王毅家庭以24字家训为传家宝 通过书法作品和春联传递家风 25年义务书写4000余副春联 [2] - 蒲阳村建立民俗博物馆展示千余件农耕器具和家训字画 通过"垃圾兑换银行""功德银行"等创新形式推进家风建设 [5][6] 文明阵地建设 - 渭南市打造家风馆、主题公园等传播阵地 举办亲子诵读、家训展览等活动 推动"万条家训进万家" [6] - 蒲阳村实现"家家户户有家训" 村内设置文明标语墙 文化广场活动增多 家庭纠纷显著减少 [4][6] - 民俗博物馆150平方米展厅系统展示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家训文化 强化村民家国情怀 [5][6] 家庭教育创新 - 渭南市妇联开展"渭好家"五进宣讲活动 聚焦AI时代亲子关系 已举办120余场讲座覆盖1.5万人次 [7] - 家庭教育专家提出"多鼓励少表扬""多讨论少指责"的新型教育模式 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沟通技巧 [7] - 通过基层巡讲、经验分享等形式 引导家长培育健康家风 构建家庭文明生态 [7]
【省科技厅】陕西设立科普专家库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29
5月20日,记者从陕西省科技厅获悉:为加强全省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 动,充分发挥专家在咨询、论证、评审、评价等科普创新活动中的支撑作用,省科技厅设立陕西省科普 专家库,并面向社会常年公开征集科普专家。 陕西省科普专家库由专家自愿申请加入。专家征集范围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和 社会团体等组织中具备科普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经历的技术与管理人员,要具备热爱科普事业,熟悉所 属专业领域或行业的科技热点和发展状况;志愿服务意识强,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承担相关工作,能够积 极投身科普事业;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相对应职务的在职人 员等条件。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申报人具备以下科普实践经历或在科普领域取得一定成果的将优先参与 各项科普活动:担任过市级以上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大赛、科普作品评选等赛事的评委或指导 专家;曾参与市级以上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普月(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并担任主讲或指导专家; 参与编写或审定科普图书、教材、手册等出版物;在科普场馆、教育基地、科技馆等机构承担科普管理 工作;主编或主要参与编写正式出版的科普图书、音像制品或在省级以 ...
【西安】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
陕西日报· 2025-05-22 06:25
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核心内容 - 西安市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旨在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火灾等事故,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 电动自行车管理遵循保障安全、方便群众,科学规划、依法规范,疏堵结合、协同共治的原则 [1] 电动自行车销售与改装限制 - 禁止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1] - 禁止销售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信息与实物不一致的电动自行车 [1] - 禁止销售关键零部件(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等)与产品合格证信息不一致的电动自行车 [1] - 禁止改装或改动电动自行车电动机和蓄电池等动力装置 [1] - 禁止更换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机和蓄电池 [1] - 禁止改装或拆除电动自行车限速装置使最高时速超标 [1] - 禁止拆除电动自行车车速提示音装置 [1] - 禁止擅自加装遮阳(雨)伞、车篷、车厢等改变外形结构影响驾驶安全的装置 [1] 电动自行车登记与使用规定 - 电动自行车所有人需在购车之日起3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并取得号牌方可上路 [1][2] - 30日内未登记挂牌的可凭购车发票临时上路行驶 [2] - 满30日未登记挂牌上路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置 [2] - 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等需按机动车管理规定登记注册并悬挂相应号牌 [2] - 驾驶电动摩托车等车辆需持有相应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 [2] 电动自行车使用限制 - 禁止利用电动自行车非法载客 [1][2] - 禁止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盲道、道路交叉口等禁止停放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 [2] - 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邮政快递、即时配送等经营活动的企业需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2] - 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配送车辆及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 [2] - 相关企业需优化改进平台算法,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2] - 相关企业需督促从业人员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悬挂规定号牌的车辆 [2]
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开幕
陕西日报· 2025-05-21 08:32
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核心内容 - 论坛在西安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讲话 [1] - 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纳萨尔视频致辞 尼泊尔联邦院副主席比玛拉·吉米雷现场致辞 [1][2] -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致欢迎辞 省长赵刚主持开幕式 [1] 中国减贫成就与合作倡议 - 中国在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为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 [2] - 巴基斯坦愿与中方在智慧农业 灌溉技术 种子研发与农产品加工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2] - 尼泊尔倡议加强可持续农业与粮食安全 可再生能源开发 数字技术普及等领域的合作 [2] 陕西减贫实践与上合组织合作 - 陕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 - 陕西将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共享减贫经验 深化科技 人才 产业 经贸等领域合作 [3] -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 [3] 论坛参与方与活动 -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等多国官员发言 [3][4] -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全国政协委员张合成作主题演讲 [4] - 开幕式前与会领导参观上合组织减贫和乡村可持续发展主题展览 [5]
省政协召开“加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座谈会
陕西日报· 2025-05-21 08:25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 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是陕西的重要使命,已取得显著建设成果,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集结"效应体现 [1] - 目标定位为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 [2] 战略对接与区域合作 - 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战略对接,加快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 [2] - 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陕西作用 [2] 运营模式创新 - 优化编组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班列+园区"、"班列+金融"等业态 [2] - 加快数字班列建设,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提升贸易投资、货物通关、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 [2] 产业融合发展 - 探索"物流+贸易+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以通道带物流、以物流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2] - 推动"陕西制造"和"中国品牌"走出去,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