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搜索文档
陕西发布“十五五”首批科技创新重大需求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46
11月3日,陕西省2026年暨"十五五"首批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发布。其中,重点科技攻关指南方向300 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个、重点科技创新改革任务20个。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类创新主体、转化主体、参改主体,可围绕指南方向组建攻关团队、 集成创新要素、加强供需对接、研究制定方案,于11月20日起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申 报。(记者:张梅) 重点科技攻关指南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重点推进"大型固体动力技术""材料耐久和结构韧 性"等50个重点方向的基础前沿研究;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实际需求,重点凝练和组织推进"超细金刚线用 石墨乳制备关键技术开发""面向矿山多样性的采煤机多模态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等100个技术方向 的"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重点推进"低 轨星座导航增强系统技术""大模型与智能体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等86个重点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推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新技术""废弃物资源化与生态修复"等64个重点方向 的科技攻关。 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方面,重点发布"全场景智能无线充电系统""超短距起降大 ...
“十四五”时期陕西年外贸进出口总量突破4000亿元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46
出口动能向优向新。"十四五"时期,陕西不仅追求量的合理增长,更注重质的有效提升。集成电路 一直是我省出口的拳头产品,2024年陕西集成电路出口值较2020年增长超30%,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 四。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口值从2020年的不到1亿 元,突飞猛进到2024年的近200亿元,出口值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六。 外贸体量稳步增长。"十四五"时期,陕西年外贸进出口总量突破4000亿元,2024年进出口总值比 2020年增长超20%,年均增速达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年均增速12.3%,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今年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规模达3780.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陕西 的外贸"蛋糕"越做越大,开放硬实力持续提升。 11月2日,记者从西安海关获悉:"十四五"时期,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拓展 开放合作新空间,外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从外贸数据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陕西外贸在'十五五'时期仍将稳步前行, 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西安 ...
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开幕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46
论坛活动概况 - 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于11月3日在西安开幕,会期5天,主题为“秦创原引领发展·硬科技驱动未来” [1][4] - 开幕式后计划举行7场平行分会和系列配套活动,包括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会议、无人机产业发展会议、科技金融交流会等 [4] - 开幕式上发布了秦创原平台建设成效、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及陕西省2026年暨“十五五”首批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并进行了重点项目签约 [3] 战略发展方向 - 行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依托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2] - 行业将通过深化“三项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2] - 行业将推动秦创原体系化升级,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体制机制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合作与资源整合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加强与陕西政产学研界的合作,持续助力秦创原“政产学研金介云”协同机制实施 [3] - 合作旨在促进资本、人才、数据在创新链上高效流动,提升核心竞争力,让秦创原经验辐射全国 [3] - 行业将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拓展、产业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2]
延榆铁路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39
延榆铁路二十里铺清水河特大桥建设现场(10月31日摄)。 项目负责人贾克宝介绍,项目团队采用混凝土套箱施工,有效挡水截土、防基坑坍塌渗水,并应用定型钢模 板,一次成型,保障墩柱质量与施工效率。目前,智能模架等大型设备全部进场并完成调试。 延榆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通道中包(银)海通道和陕西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 将使西安至榆林的铁路运行时间由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2小时,对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区域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月31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延榆铁路二十里铺清水河特大桥首模移动模架拼装 完成,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这标志着延榆铁路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二十里铺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榆林市清涧县,是延榆铁路6标段关键工程,全长927.6米。大桥地处河道核心 区,紧邻水源保护区,环水保要求严格,周边还分布着光缆、输煤管道等重要设施,基础施工需特殊防护,且高 空作业多,安全管控压力大。 ...
【省发展改革委】陕西95%以上的“两重”项目已开工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39
10月30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自去年"两重"工作启动以来,国家累计下达陕西"两重"资金 239.2亿元。截至目前,陕西2024年"两重"资金已使用70%以上,2025年"两重"项目开工率超95%,预计 年底前达100%。 ■ 自去年"两重"工作启动以来,国家累计下达陕西"两重"资金239.2亿元 ■ 截至目前,陕西2024年"两重"资金已使用70%以上,2025年"两重"项目开工率超95%,预计年底 前达100% ■ 我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软硬结合"做法入选国家优秀典型案例 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齐振民介绍,我省高度重视"两重"建设,成立工作专班,优化完 善工作机制,统筹各方力量,系统开展项目储备、审核筛选、落地推进、政策配套、资金监管、投产见 效等工作。 对标"两重"建设支持的投向领域,我省多次开展到县区、到企业、到项目单位的政策培训和解读, 组织各级各部门精准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并在省级层面建立部门间的联合审核把关机制;省发展改革委 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储备项目进行共同审核,确保筛选出优质项目。对于"两重"资金支持的项目,我省 按照"清单化、节点化、颗粒化"方式管理推进,省级要素保障部 ...
陕西五十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陕西日报· 2025-11-04 08:39
考评结果显示,全省44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占比88%;宜君县、石泉县等6个县域"轻 微变好",整体向好态势显著。 这一生态保护成效源于陕西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不移。近年来,陕西通过统筹山水林 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三大屏障",推动美丽陕西 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本次考评中位列全省第一的石泉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绿水青山激活高质 量发展新动能,形成了"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 全省44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占比88% ■ 宜君县、石泉县等6个县域"轻微变好",整体向好态势显著 11月2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的2024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评结果 显示,陕西省被纳入考核的50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省无"变差"县域,是全国唯一"零变 差"省份。 在该县丝银坝村草池湾田园综合体内,时常能看到朱鹮翩跹起舞。"环境好了,朱鹮来了,现在有 60多只野生朱鹮在这里安家。"该村党支部书记邓国友说,"生态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羊肚菌等特色产 业也因好生态而效益倍增。" 为建设人与自 ...
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会议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1-04 07:21
11月3日,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平行分会——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会议在西安 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出席并致辞,科技部有关负责同志致辞。 王晓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在介绍了陕西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后,他指出,陕 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以西 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总牵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 台、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效能,与兄弟省(区)、市一道,共筑创新平台,共促产业升级,共育创 新人才,共创良好生态,共拓开放合作,携手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同谱写科 技创新合作、发展、共赢新篇章。 本次会议以"创新协同,合作共赢"为主题,嘉宾聚焦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 发展作主旨报告、开展圆桌讨论,形成了合作发展共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科技管理部门围绕发挥陕西科技优势、促进科创资源开放共享、辐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召开工作 交流座谈会。会上,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五个城市科技管理部门共同签署《科技创新 协同合 ...
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交流会举行
陕西日报· 2025-11-04 07:08
此次首批签约的7个子基金管理机构包括行业50强机构、产业龙头关联投资平台,投资领域覆盖新 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陕西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由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秦创原创投公司及多家技术经理人机构进行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战略 合作签约,锚定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目标,为陕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提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秦创原重大创新应用场景特聘专家签约,将强化陕西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 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力量储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秦创原战略投资行业顾问 签约,旨在更好地把握科技金融发展趋势,为秦创原发展提供前瞻性战略指导和智库支持。 11月3日,"聚智科创 产融共进"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作为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集中展现了陕西在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深度融 合,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上的积极实践与重要进展。 本次交流会上,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第一批)子基金签约、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战略合作签 约、秦创原重大创新应用场景特聘专家签约、秦创原战略投资行业顾问签约4项仪式先后举行,进一步 夯实科创服 ...
【省林业局】陕西加强鸟类保护全链条监管
陕西日报· 2025-11-04 07:02
11月3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自今年6月起,陕西全面启动鸟类保护全链条监管升级行动,通过 完善保护体系、优化栖息环境、强化执法打击、引导社会参与等多重举措,为鸟类生存繁衍保驾护航。 目前全省有记录鸟类数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380余种增至561种。 "鸟类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赵侠呼吁,各类参 与鸟类保护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许可不得 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等未开放区域。同时,要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工作,在突发事件中响应统一部署, 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记者:田若楠) 在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方面,陕西不断探索创新。省林业局出台《陕西省建设项目影响重点保护陆生 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征求意见暂行规定》,从制度层面防范建设项目对鸟类栖息地的破坏。 同时,持续推进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和湿地公园建设,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候鸟迁徙、留鸟繁殖创 造了优质条件。 为遏制非法侵害行为,陕西构建多部门协同执法体系。省林业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持 续开展"清风""网盾"等专项行动,聚焦非法猎捕、贩卖、交易野生鸟类等违法行为,实施全 ...
【省国资委】招才引智省属国有企业专场招聘活动走进京沪
陕西日报· 2025-11-04 07:02
近日,陕西省"组团式"招才引智省属国有企业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北京和上海的高校。本次活动由省 委人才办、省国资委主办,历时4天,采取线上线下双城联动模式,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为主会场举 办人才招聘推介会,并设分会场面向两地全域高校举办大型双选会,汇聚21家省属国有企业及2家市属 国有企业,共释放优质岗位263个,计划招聘1600余人,岗位涵盖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 重点产业领域。 在专场活动双选会环节,各企业代表围绕重点产业需求,与毕业生就岗位详情、发展前景及薪酬待 遇等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现场接收简历。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台和互动体验环 节,有效提升了活动的人文内涵与吸引力。(记者:沈谦)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包括组织专题培训、收集需求岗位、对接目标高校、梳理合作 项目等内容,面向主流媒体、全国"双一流"重点高校网站、就业中心公众号等发布招聘信息。招才引智 活动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12所北京高校,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上海高 校的1600余名学子齐聚一堂,共话机遇。 活动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举办,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陕西的发展优势、人才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