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搜索文档
引汉济渭工程黄午隧洞Ⅳ标挖掘进度过半
陕西日报· 2025-07-24 07:51
工程建设进展 - 黄午隧洞全长69.4公里,横贯秦岭山脉,采用智能湿喷机每小时喷射量达35立方米,实现对软弱围岩的快速封闭 [1] - 聚能爆破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结合,将超欠挖精确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 [1] - 项目采用10多项创新成果构建智能工装系统,每日掘进进度稳定超过12米,掘进周期缩短15%并保持零事故纪录 [1] - 黄午隧洞Ⅳ标施工总长度8900米,多次经过断层破碎带和峪河河道,在西成高铁清凉山隧道下方施工,洞内裂隙水丰富 [1] 施工技术与安全 - 与西成高铁开展驻站联络,利用列车行车间隙采取控制爆破技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1] - 每施工100米提前探明地质及水文情况,及时调整开挖工法及参数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可控 [1] 环保措施 - 项目部打造"五级沉淀池+高效净化处理"系统,通过石英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减少水体氨氯元素,废水循环利用于喷淋降尘和设备冲洗 [2] 项目整体规划 -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和北干线构成,全长190公里,将汉江水资源输送到西安、咸阳、渭南等21个地区 [2] - 工程建成后每年向关中地区提供15亿立方米汉江水,惠及1411万人 [2]
陕西发布防汛抗旱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
陕西日报· 2025-07-24 07:51
防汛抗旱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 - 核心观点: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指引,组织青年志愿者科学有序参与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减轻灾害损失 [1][2] 动员原则与组织方式 - 坚持"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动员方式,遵循"培训不合格不上岗、保障不到位不上岗"原则 [1] - 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需在党委、政府与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就近招募和派遣应急志愿者 [1] 志愿服务内容 - 工作涵盖险情报送、应急救援、社区服务、后勤保障、群众安置及知识宣传 [2] - 重点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物资帮扶、心理疏导、教育帮扶、物品代购等一对一服务 [1] - 志愿者需参与协同救援、道路清障等任务,并根据灾情阶段调整服务重点 [1] 组织与协调机制 - 各级组织需主动摸排本地需求,服从党组织统一指挥 [1] - 各市(区)团委需指导成立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并动态报备 [2] - 强调统筹协调应急物资,因地制宜细化措施 [2] 宣传与精神倡导 - 做好典型宣传,发挥榜样作用,弘扬青春正能量 [2] - 倡导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防汛抗旱贡献志愿力量 [2]
陕西构建现代种业新高地
陕西日报· 2025-07-24 07:51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陕西以"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为目标,围绕良种推广、育种创新和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贡献力量。 "巨良19""巨良8079"是省农牧良种场近年来选育出的优质小麦品种。该场承担着陕西省农作物新品 种试验、示范和优良品种繁育、推广任务,目前以小麦优良品种提纯复壮为核心,大力推进小麦优良品 种试验示范、繁育推广工作,有效发挥技术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省粮食单产大面积提升作出了积 极贡献。 良种推广交出稳产答卷 夏粮产量要提升,品种是关键。"今年,华阴农场小麦种子示范田整体长势喜人,穗大籽多粒 饱。"陕西省农垦集团华阴农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胜利说,"其中,100多亩'华垦麦23'平均亩产 735.1公斤,表现非常好。我们把这批小麦种子收割完后,就直接送到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 司。经过筛选和去杂,这批种子就成了等待播种的良种。" "华垦麦23"是由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良种。其特点为耐 旱抗寒、抗赤霉病、产量高,自2022年审定以来累计在黄淮种植区推广超过100万亩,目前主要繁 ...
【宝鸡】海关“手把手”指导企业办理通关手续
陕西日报· 2025-07-24 07:44
公司业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主要生产擀面皮、油泼辣子等特色食品,产品受到外国友人和海外华人喜爱,计划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1] - 公司向宝鸡海关求助以解决员工对食品出口流程及政策不熟悉的问题,海关第一时间派团队上门提供指导 [1] - 海关的专业指导增强了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传播西府美食文化的信心 [2] 海关支持与服务 - 宝鸡海关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现场解答擀面皮出口相关问题,宣传最新通关政策及原产地、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1] - 海关科普国外食品安全法规,帮助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指导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通关手续 [1] - 海关推行"一企一策"帮扶政策,安排专人专岗提供"一对一"指导,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2] - 海关将特色食品生产企业"请进来"面对面交流,解决出口手续、加工贸易账册等问题 [2] 行业数据与政策 - 上半年宝鸡出口擀面皮、西凤酒、植物提取物、猕猴桃脯等特色食品1764批次,货值5326.6万元 [2] - 宝鸡海关结合本地实际,落实西安海关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聚焦特色产品出口 [2] - 宝鸡海关出台支持外贸发展政策措施36条,助推本地外贸企业提档升级 [2]
西安银行:打造文旅数智供应链金融平台 助力陕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_陕西日报数字报-群众新闻网
陕西日报· 2025-07-24 04:06
战略合作与平台发布 - 西安银行与陕文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发布"文旅数智供应链金融平台",该平台以"数据驱动+场景应用+金融赋能"为核心,推动文旅数据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四流合一"[1] - 平台创新文旅数据资产交易路径,将数据资产转化为企业增信工具,融资周期缩短至2天,累计授信2亿元,实现全流程线上化、信用评估数据化、风控智能化[2] - 平台未来将依托数据金融风控大模型,为文旅全产业链提供授信、放款、监管的全周期金融服务,助力陕西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1][2] 平台功能与落地应用 - 平台已在《赳赳大秦》等文旅项目落地,未来将联合科研院所、技术企业共建数字供应链金融风控模型,构建多层次数据资产创新服务体系[2] - 西安银行为陕文投云创科技"游陕西"小程序提供支付渠道,年交易量超5000万元,并助力"长安十二时辰"景区实现智慧收单及线下售票全流程支付[4] - 公司为云创科技提供线上用款申请、线下授信审批服务,创新实现数据驱动的放款审批及自动化贷款监测[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针对景区开发与商业推出"文景贷"、"景商贷"两款特色产品,5年来支持石鼓文化城、乐华城等景区建设[6] - 推出线上小微信贷产品"西银e贷",整合税务、工商等多维数据,满足文旅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6] - 采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元化工具支持红色旅游、重点旅游项目及文化园区建设[6] 科技赋能与产业生态 - 为西安城墙景区提供门票销售、OTA分销等平台化服务,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提供综合收单服务,为大唐不夜城引入刷脸支付及数字人民币[7] - 为兴庆宫、汉城湖等景区开发游船场景全流程线上化服务,实现自助购票、押金自动退还等功能,降低管理成本[7] - 累计向陕西文旅产业链提供信贷支持超150亿元,覆盖100余家重点客户,投向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领域[7]
省防总采取有力措施防汛减灾
陕西日报· 2025-07-23 07:59
防汛形势与应对措施 - 今年入汛以来持续高温与局地强对流天气交替发生 极端天气增多 旱涝急转多发 次生灾害发生概率加大 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1] - 省防总累计组织群众转移避险77009户164044人 [1] - 建立"13161"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机制 制定《陕西省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流程》 形成"精准预警提示 干部下沉督导 一线应急响应"的高效闭环 [1] 预警与响应机制 - 建立干部"一对一"预警包联地市机制 精准研判暴雨风险 成立10个督导组包联地市 [1] - 每轮降雨前印发强降水过程防汛工作通知 从精准预报预警 加强风险研判 准确传报信息等方面细化工作安排 [1] - 累计发出针对各市各行业的预警提示函86期 派出30个工作组一线督导 [1] 实时应对措施 - 降雨期间每日召开视频调度会议 指导强降雨县区防汛应对工作 [2] - "点对点"电话动态调度877次 突出强调扩大转移避险范围 [2] - 通过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发送短信24364条 智能外呼37次 确保基层一线到岗到位 [2]
陕西高速服务区积极应对暑运高峰
陕西日报· 2025-07-23 07:52
暑期服务升级计划 - 陕西交控集团所辖148对服务区全面启动暑期服务升级计划,日均服务旅客量较平日增长超40% [1] - 柞水服务区每日入区车辆7500辆左右,增幅达50%,商户营业额从平日两三千元增加到四千元 [1] - 服务区延长营业时间,热门区域实行24小时开放,暑期打烊时间从22时延至0时 [1] 服务设施升级 - 全省18处司机之家免费开放,提供淋浴间、洗衣机等设施 [1] - 全省服务区充电桩扩容至1611个,覆盖率达100% [1] - 柞水服务区设置货车司机休息区,配备微波炉、饮水机、洗衣机和淋浴间 [1] 安全保障措施 - 服务区制定应急预案,加密安全巡检频次 [1] - 增配35%的安保人员,加密监控巡查频次 [2] - 每日3次重点排查加油站、停车场等区域的消防设施 [2] 运营管理优化 - 建立成品/半成品留样制度,生冷荤素分区存储 [2] - 危化品运输车专区停放,充电车辆实行专人巡查管控 [2] - 便民服务台提供冰镇酸梅汤、绿豆汤,医药箱配备藿香正气水、血压仪等物品 [1]
【商洛】畅游22℃天然氧吧
陕西日报· 2025-07-23 07:50
"漫步在负氧离子浓度极高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在柞水溶洞里探秘地质奇观,商洛22℃的夏天 太舒适了。"7月15日,带着老人、孩子来商洛避暑的游客王佳对记者说。 "我们在网上看到这儿挺美的,就从十堰开车过来了,这里的环境很好,真是不虚此行。"十堰游客 宋鹤说。 商洛位于秦岭腹地,生态环境优美,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森林覆盖率达70%,有3A级以上旅 游景区50家,相继获得"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等多 项"国字号"荣誉。 "在城市见惯了'水泥森林',来到天然的森林中吸氧,身心得到了放松。"王佳说。 近日,中国气象局在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中发布了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精 品线路,商洛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功入选"陇秦山水·古道西风"线路,成为该线路重要节点城 市。 "这个夏季,我们推出文旅活动90多项536场次,其中包括研学旅游主题活动9项、亲子度假主题活 动7项、景点观光主题活动23项、乡村旅游主题活动6项、非遗展演主题活动12项、夏季演出主题活动15 项、文旅购物主题活动7项、文化主题活动18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5条。"商洛市文旅局局长巩 ...
【延安】感受黄土高原上的凉爽
陕西日报· 2025-07-23 07:50
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 - 延安市宝塔区赵家岸村通过窑洞民宿和"村晚"表演吸引大量游客,窑洞民宿几乎天天爆满,游客体验陕北民俗文化的同时享受舒适凉爽的住宿 [1] -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推出"沉浸式文化消暑游"项目,结合3D动感影片《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实景演艺《黄河大合唱》,单日接待量突破1.1万人次 [2] - 景区新增低空游览直升机项目,游客可从百米高空俯瞰黄河全景,同时九曲黄河漫游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互动体验 [2] 生态旅游与休闲项目 - 黄龙县石门峡漂流凭借8公里天然河道和16处急流险滩成为热门消暑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3] - 漂流项目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就业,并促进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 [4] - 黄龙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出森林露营和研学活动,木屋住宿供不应求,近期新增12间木屋以满足需求 [5] 旅游产品创新与业态升级 - 黄龙县常态化推出"周末游""节庆游""主题游"等产品,结合水舞表演、篝火晚会等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5] - 宜川县通过数字科技与历史文化融合提升游客体验感,如壶口·弧幕影院的3D影片和实景演艺 [2] - 黄龙县计划将"凉资源"转化为"热产业",推动全域旅游升级和乡村振兴 [5]
赵一德在调研卫生健康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陕西日报· 2025-07-22 08:19
卫生健康工作调研 - 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 - 指出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是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牛鼻子" 要发挥牵头医院引领和基层机构服务作用 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 [1] - 要求巩固"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 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 便捷性 连续性 [1] 医疗机构发展 - 调研雁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注日常诊疗 医保报销 医联体建设 心理咨询 中医理疗等特色服务 [1] - 考察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提出推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提档升级 引育高层次 紧缺型医疗人才 [1] - 强调提升医疗服务舒适化 智慧化水平 满足群众多样化 个性化健康需求 [1] 公立医院改革 - 在省人民医院调研公立医院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和党建工作 察看临床试验药物基地 [2] - 要求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运行机制 维护公益性 调动积极性 保障可持续性 [2] - 提出加大对医护人员关爱保障力度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召开座谈会部署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促进医疗 医保 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2] - 强调建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统筹推进健康陕西行动与爱国卫生运动 [2] - 要求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推进医药科技创新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 行业监管与整改 - 提出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穿透式监管 深化医德医风常态化整治 [2] - 要求以问题整改为抓手 推动巡视 审计发现问题真改实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