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显示:我国氢能产业迈入中等发展水平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1:46
据了解,《指数》的构建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紧密结合氢能产业综合评价需求,围绕产业发展基 础、创新驱动能力、应用推广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支撑保障5大核心维度搭建评价框架,筛选形 成兼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具体来看,每个维度下设3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 为2~3个二级指标,形成多层次、立体化评价体系,系统反映氢能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潜力。 根据相关数据评估,我国氢能产业正由"试点示范"阶段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且各维度呈现均衡互促 发展态势。分区域看,华北、西北地区以高于全国综合得分共同引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其他地区则立 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路径。今年以来,随着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 速推进与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我国氢能产业各维度指数有望保持增长动能。 "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新形势与需求,在完善数据管理体系、优化指标评价体系、对标全球发展动态和 建立细分领域指数等方面夯实工作基础,增强产业发展指数的指导价值,为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 供支撑。"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天才说。 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举行的2025氢能专 ...
阳煤化工更名为潞化科技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9
公司名称及控股股东变更 - 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名称变更 由"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证券简称由"阳煤化工"变更为"潞化科技" 新简称中"潞化"体现与新控股股东潞安化工公司的关联性 [1][1] - 控股股东于2024年12月由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变更为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 后者通过受让24.19%股份成为新控股股东 [1][1]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明确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科技"二字体现从传统煤化工向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1] - 转型依托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背景 该集团是山西省四大省属能源集团之一 承担引领山西能源产业科技智能化转型任务 [1] - 更名旨在清晰定位科技引领发展方向 通过拥抱智能化趋势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1]
LNG行业迎供需格局重塑周期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9
近日,随着从北极二号出口码头出发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抵达国网北海接收站,国内进口LNG持 续增长。与此同时,LNG加气站建设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在不断扩能。2025年国内LNG供 需将继续保持同步增长。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地缘政治格局微妙调整以及各国能源安全战略深度 落地的背景下,新的供需格局有望重塑。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且灵活的能源,正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其 在能源转型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中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以7864万吨的进口量稳居全球 首位。"河南省石化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能扩张 供应能力增强 据隆众资讯统计,2024年全球LNG贸易量达到4.11亿吨,同比增长2.4%,新增LNG年产能达到650万 吨。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生产国产能提升,推动全球LNG出口持续增长。墨 西哥和刚果(布)首次跻身LNG出口国行列,反映出全球供应格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郑州大有燃气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孟建杰介绍,在国外LNG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内LNG产量也在 逐年增长,2024年达到2486.6万吨,同比增长22.07%。随 ...
化工与石油指数涨跌互现(9月1日至5日)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9
从现货市场看,涨幅前五名的石化产品分别为百草枯上涨6.67%、百草枯42%母液上涨6.67%、环氧氯丙 烷上涨5.51%、丙烯酸甲酯上涨3.92%、碳五石油树脂上涨3.33%;跌幅前五名的石化产品分别为液氯下 跌20.65%、四氯乙烯下跌10.03%、TDI下跌6.45%、工业级碳酸锂下跌6.41%、电池级碳酸锂下跌 4.21%。 从资本市场看,涨幅前五名的上市化企分别为润普食品上涨36.05%、大东南上涨27.09%、鹿山新材上 涨23.85%、中伟股份上涨22.59%、泰和科技上涨21.80%;跌幅前五名的上市化企分别为同益中下跌 18.96%、美联新材下跌18.89%、建业股份下跌18.65%、亚太实业下跌16.84%、阿科力下跌14.06%。 上周,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截至9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主力合约 结算价格为61.87美元/桶,较8月29日下跌3.34%;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格 为65.50美元/桶,较8月29日下跌3.85%。 中化新网讯 上周(9月1日至5日),化工指数与石油指数各有涨跌。 化工板块方面,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下跌 ...
Azule Energy拟提升安哥拉原油产能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6
埃尼集团首席执行官克劳迪奥·德斯卡尔齐表示:"自成立以来,Azule Energy已在安哥拉投资超50亿美 元,未来几年我们计划追加投资50亿美元。" 中化新网讯 9月3日,埃尼与BP的合资企业Azule Energy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向安哥拉投资50亿美元, 并钻探18口新井,其中三分之二由该公司自主运营。这一支出规模与Azule自2022年合资公司成立以来 的投入相当,投资重点在于维持核心海上资产的产量。 此项承诺在2025年安哥拉石油与天然气大会上与其他投资计划共同宣布。道达尔能源同期确认将斥资30 亿美元实施Dalia油田寿命延长计划,表明国际运营商持续看好成熟深水基础设施的剩余开采潜力。此 次新增投资正值安哥拉原油日产量自2024年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后首次跌破100万桶。 ...
VCI称二季度德国化工业“令人失望”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6
VCI常务董事沃尔夫冈·格罗斯·恩特鲁普表示:"第二季度是对化工行业的又一次耐力考验。需求疲软、 销售下滑、生产水平远低于危机前,这正是当前行业乃至德国大部分工业领域的现状。"他强调,化工 及制药企业正承受巨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正在阻碍正常商业活动。 尽管二季度表现不佳,VCI仍维持2025年预测不变,预计全年化工及制药行业产量将下降,纯化学品产 量或将下降2%;由于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总销售额预计减少1%至2210亿欧元。VCI补充说,无论国内市 场还是国际市场,目前都未见复苏迹象。 中化新网讯 近日,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德国化工行业生产、销售及价格均出 现下滑,整体表现"令人失望"。 二季度德国化学产品(不含制药)产量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2.7%;化学及制药产量同比减少3.1%,环 比下降3.8%。产能利用率骤降至1991年以来最低水平,仅为71.7%,仍远低于盈利阈值。生产者价格同 比微降0.2%,环比下跌0.6%。德国化工及制药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7%至522亿欧元,环比减少5.2%。 VCI指出:"国内市场期待的好转未能实现。订单短缺问题甚至进一步恶化。许多工 ...
ACC反对美国两大铁路公司合并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5
联合太平洋与诺福克南方的高管在宣布合并时表示,此次合并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更可靠、高效 的跨大陆运输服务选项。他们声称,合并后将优化"单一线路服务",覆盖俄亥俄河谷、密西西比河流域 等此前服务不足的地区,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合并后的铁路客户将享受到更快捷的运输时效、更 高的可靠性,以及更优的客户资产利用率。 但ACC、化学品分销联盟(ACD)等行业组织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扬提到,随着美国铁路公司从23家缩减 至6家,化工行业的铁路运输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涨。更严峻的是,ACC 75%的会员企业处于"运输受 限"状态,即他们的铁路运输只有唯一选择。 中化新网讯 9月3日,美国化学理事会(ACC)表示,将敦促联邦监管机构否决美国一级铁路公司联合太平 洋与诺福克南方宣布的合并计划,除非该合并计划能明确提升市场竞争并改善服务质量。 AC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扬表示,一旦该合并案提交至负责监管美国铁路行业的联邦机构地面运 输委员会(STB),ACC将明确表示反对。扬表示:"这项交易对我们行业和客户都至关重要。我们将敦促 联邦监管机构否决这项交易,除非它能明确增强货运铁路的竞争力并改善服务。" 作为铁路核心客户的化 ...
金能科技山梨酸钾新项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2
产能扩张 - 金能科技4万吨/年山梨酸钾新项目投产 产能从1.5万吨/年提升至5.5万吨/年 [1] - 公司依托装置规模、循环经济和成本控制优势成为行业领军者 [1] 产品特性与市场前景 - 山梨酸钾是高效安全的食品防腐剂 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饲料行业 [1] -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 推动山梨酸钾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1] 发展战略 - 公司通过新建项目完善产业链以顺应市场需求 [1] - 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持续优化生产工艺 [1]
中俄签署天然气管道建设备忘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0
两个项目将使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量大幅提升,有助于降低对海上液化天然气(LNG)运输(需经马六 甲海峡等敏感水域)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渠道的多元化。同时,其创新之处在于它首次将俄罗斯西伯 利亚西部的气田与中国管网相连。在通道技术层面,"西伯利亚力量–2"将首次大规模采用中国产X80、 X90高钢级管材与国产压缩机组,俄方则提供北极低温钢与数字化SCADA系统。 中化新网讯 9月2日,中、俄、蒙三方就过境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跨国天然气管道签订了具有法律 意义的备忘录。如果这条管道建成投产,俄罗斯每年经蒙古国可向中国运输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 期限预计为30年。 同时,俄气与中石油达成协议,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对华输送天然气的供应量由380亿立方 米/年提升至440亿立方米/年,中俄远东路线天然气管道最大输气量由每年100亿立方米提升至120亿立 方米。 俄气总裁米勒称,"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将是全球天然气行业规模最大、资本密集度最高的项 目。 ...
全球炼油业出现两大变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9-09 10:30
区域需求变化、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压力以及对能源安全担忧的加剧,正在重塑全球炼油行业。睿咨 得能源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炼油行业正出现两大变化:一是产能整合,尽管全球炼油厂数量有 所减少,但整体炼油产能却出现增长,足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原油加工需求;二是行业更加重视减排,排 放管理更加严格。 对于在全球拥有和运营大型炼厂的公司而言,欧美与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公司发展战略已出现明显分歧, 尤其在排放管理方面。为适应更严格的法规和变化的燃料需求,雪佛龙和道达尔能源专注于整合与现代 化改造,而非新增产能。雪佛龙每年投资约15亿美元升级帕斯卡古拉、帕萨迪纳等传统炼厂,尽管这些 资产设备老旧,但利用率仍高达86%;道达尔能源正为低碳未来布局,率先将先进生物燃料技术整合到 其炼油业务中。 亚洲的国有石油公司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通过积极扩张实现更深度的下游一体化。沙特阿美每年投入 数十亿美元扩大炼油版图,不仅建设了贾赞等先进炼化综合体,还组建了YASREF、SATOR等合资企 业。这些项目在提升产能和复杂性的同时,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平均每桶原油排放约41千克二氧化碳 当量,这与加工重质原油以及大型复杂系统的能耗需求有关。 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