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东华公司入选绿色转型典型案例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2:09
公司动态 - 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煤化工废水零排放与资源循环协同发展实践”案例,在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入选工程服务类典型案例 [1] - 该案例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1] 案例技术亮点 - 案例推行全生命周期治理,通过源头资源化协同减毒减排、生物强化处理、低耗浓缩与盐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实现水、盐的高效回收 [1] - 案例系统耦合优化“水—能—废”技术路径,通过“单元工艺节能”与“过程偶联降耗”突破高能耗、高碳排瓶颈,实现低碳、经济、稳定运行 [1] - 案例构建智能管控平台,研发顺控组态与智慧诊断模型,提升系统监测灵敏度与运行效率 [1] - 案例实现“废水-盐-酸碱”资源再生循环,通过高效分质结晶与杂质精准控制技术,将回收盐类转化为工业级产品并进一步转化为酸碱 [1]
中仑新材发布新一代BOPP电容膜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2:09
中化新网讯 11月3日,中仑新材(301565)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仑新材")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双向 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电容膜产品"长塑高功能电容膜"首发亮相并宣布投产。本次投产的世界级 BOPP生产线宽幅达到6.4米,是新能源超薄电容膜领域宽幅最大的BOPP生产线。 此次该公司投产的新能源膜材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13.44万平方米。产品采用中仑新材自主创新的 双向拉伸工艺。该产品具备耐高温、耐电压、低介电损耗与强自愈性等性能,精准契合新能源汽车、光 伏、风电、家电、电网等领域的需求。 发布会现场,国内薄膜电容器龙头法拉电子(600563)、动力系统龙头汇川联合动力(301656)、电子 元器件龙头南通江海、复合集流体龙头广东英联等下游龙头企业,以及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等专家代 表对中仑新能源膜材项目和长塑高功能电容膜给予高度评价。 据悉,中仑新材是全球最大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供应商,连续多年全球市场份额超20%。目前 该公司已构建"聚酰胺6-功能性BOPA薄膜"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布局。 ...
首台船用SCV模块化装置交付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2:05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交付全国首台应用于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模块化装置,为全国首台实现在海洋环境下工程化应用的船用SCV模块化装置 [1] - 该装置传承陆用设备开机快、气化能力强的优势,传热效率不低于98%,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优于国际海洋公约环保标准 [1] - 装置核心功能是将零下160℃左右的液态天然气高效加热气化成常温气态的天然气 [2] - 团队提出“气化器撬装化轻量化设计”理念,将整台设备重量控制在100吨以下,比陆工模块轻了50%以上 [3] 性能与应用优势 - 以实际应用场景测算,一艘FSRU船可搭载3台该设备,日产能可满足5000个家庭一年的用气量 [1] - 在相同占地面积下,其气化能力远超传统海水加热式气化装置 [1] - 装置采用AI算法,实现一键启停、故障报警、性能参数实时监控和全自动负荷智能匹配,无需人员操作和值守 [3] 行业背景与研发挑战 - 行业内LNG再气化装置主要分为中间介质式气化器、开架式气化器和浸没燃烧式气化器三种类型 [2] - 开架式气化器因采用垂直安装的敞口结构易受海水晃动影响不适宜船用,中间介质式气化器的国产化突破由公司于2015年完成 [2] - 将陆用设备改为船用面临巨大挑战,研发团队历经多轮攻坚以解决在晃动环境下稳定运行及智能匹配用户需求等难题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将该模块化装置投入批量生产,除应用于FSRU外还可拓展至其他LNG船 [3] - 集团计划将这一国产技术推向欧洲等LNG需求旺盛的地区 [3]
焦化业加速全链条数智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1:27
行业核心挑战 - 焦化行业面临数据孤岛和成本黑箱等发展瓶颈,高度依赖传统"老师傅经验"生产模式 [1] - 原料煤管控存在短板,是影响企业成本、质量和绿色的原点 [2] - 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高价与黑箱并存问题,缺乏实时透明的全过程数据导致盲目采购和隐性成本飙升 [2] - 采购、生产、库存环节数据割裂,供应链整体成本协同优化缺失,内耗造成的质量损失由企业承担 [2] - 传统质量检测模式存在滞后性,无法实时指导生产调整,采样误差占总误差70%,制样误差占20%,检测误差占10% [2] - 数据割裂阻碍系统挖掘配煤这一关键降本潜力点,影响焦炭质量稳定性与生产成本控制精度 [3] 智能化转型路径 - 需依托"行业大数据+行业机理+行业大模型+通用大模型"路径实现从经验炼焦向科学炼焦转变 [1][6] - 应建设集DCS、MES、ERP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一体化集中管控平台,实现全要素数据实时精准采集分析和共享 [4] - 需全面推行能源管理体系,对关键能源介质进行实时计量在线分析和动态平衡 [4] - 数智化管控分为三阶段:基础建设与数据打通、智能应用深化、智慧决策进阶 [4] - 智能化需打造平台化、可迭代、低门槛的软件产品 [6] 具体解决方案与成效 - 研发冶金原料煤全生命周期数智管控系统,涵盖智慧采购、智慧配煤、成本核算等环节,解决库存盘点难和物流黑箱问题 [5] - 干熄焦工艺通过AI预测和炉内脱硫技术解决锅炉爆管问题,HTZW-01装置可实现年降成本约300万元,降低SO2含量35%~55%,减少脱硫剂用量25%~45% [7] - 智慧配煤软件建立煤炭与焦炭资源身份证系统,通过数据治理和机理研究优化配煤预测,可降低配煤成本约40元/吨 [7] - 智能配煤系统应覆盖从煤源选择、采购、进厂、存储到配煤的完整链条,应对煤质波动大和成本高等挑战 [8]
泉州石化高端透明聚丙烯首车发货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0:19
该产品具有高透明度、高刚性及优异加工性能,雾度指标显著优化,符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及环 保要求,可用于食品容器、高端家居用品等场景,具备进口替代的综合实力,将为下游应用带来高性能 的国产化选择。 据悉,泉州石化依托先进聚丙烯装置及"产销研用"一体化运营优势,此前已开发多款高附加值透明聚丙 烯产品,积累了扎实的工艺优化经验。呈和科技作为高分子材料助剂领域的领先企业,其成核剂技术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显著提升树脂光学性能与加工稳定性。双方此次合作攻克了透明性与力学性能难以 兼顾的行业难题。 (罗阿华) 中化新网讯 11月4日,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州石化)与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呈 和科技)联合开发的高端透明聚丙烯RP340R完成首车发货。这标志着双方的战略合作结出硕果,为食品 包装等高端领域注入强劲的国产化新动能。 ...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完成塔里木油田首口压裂井施工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0:12
此次应用的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工艺,通过特种推进剂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在目标井段形成高速加 载矢量冲击波,在储层内构建多重径向裂缝。既能改善近井地带渗流通道,又能沟通更多天然裂缝、扩 大井周渗流面积,最终实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标。与常规储层改造提采工艺相比,该工艺具 备施工流程简便、作业成本更低、无需后续返排作业的显著优势。 搬上中古 51 井后,D15551队立即组建技术攻坚组聚焦该项新工艺,深入研判工艺特性,结合井况制定 详实施工方案;另一方面同步推进施工准备,确保工艺落地衔接顺畅。为筑牢施工质量与安全防线,这 个公司量身编制多维度检查清单,涵盖管柱性能检测、现场安全设施布设、岗位员工责任划分等关键环 节,指派专人逐项核查、严格把关;针对施工可能面临的压力波动、器材适配等风险,组织全员开展专 项技术培训与应急模拟演练,确保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与应急处置要点。 11月10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D15551队顺利完成中古51井施工,该井也是塔里木油田首 口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井,此次成功完井为老井储层高效动用提供了可行范例,也为后续同类井施工积 累了关键实践经验。 施工过程中,面对 ...
【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10月:需求持续释放 指数继续回升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0:11
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概况 - 2025年10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为99.79,环比上升0.84个百分点,呈现继续回升态势 [3][10] - 行业上下游分化明显,上游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受原油价格弱势拖累价跌利缩,中下游行业则成本下降需求改善量利双收 [3][10] - 成本压力缓解和需求持续释放是支撑行业景气指数回升的根本原因 [3] 分行业景气指数表现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为96.95,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由正常区间降至偏冷区间,生产热度、库存周转率和成本利润率均下降 [10] - 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为105.15,环比上升1.25个百分点,由正常区间升至偏热区间,原料成本降低和旺季需求支撑汽柴油消费 [10][1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为101.21,环比上升1.82个百分点,生产热度、库存周转率和成本利润率均上升 [11] - 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为95.34,环比上升2.13个百分点,由偏冷区间回归正常区间,各项指标均改善 [11] 宏观环境与政策影响 -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将推动化工等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5][13] - 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共识,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暂停一年、10%所谓"芬太尼关税"取消,降低对美出口成本 [6][14] - 美联储于10月末降息25个基点至3.75%至4.00%,宽松货币政策有望刺激全球需求 [3][15] 行业前景与市场预期 - 11月随着"金九银十"需求旺季结束,部分产品面临开工下滑及累库压力,预计景气指数或下降但幅度有限 [8][17] -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及美联储降息有利于石化产品对美出口,并提振全球市场需求预期 [14][15][17] - 欧佩克决定在2026年一季度暂停增产计划,反映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原油价格弱势难改 [17] 指标定义与说明 - 生产热度根据价差、开工、库存数据计算,反映企业经理人对生产经营的调整,敏感领先但稳定性较低 [17][22] - 成本利润率反映行业投入产出水平,在效益指标中最为敏感且稳定性最高 [17][22] -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流动性和资金占用量合理性,稳定性和敏感性介于生产热度和成本利润率之间 [18][22]
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在何方?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0:05
筑牢根基,推进高价值场景应用 技术赋能日益成熟 大小模型协同趋势明显 模型泛化能力不足也是行业转型的"卡点"之一。王江平指出,不同行业产品类型不一、应用场景千差万 别,特定行业训练的大模型很难泛化到其他行业。他建议,从短期看,要建设模块化场景模型,实 现"搭积木"式的模型调用,打造"一次开发、万企复用"的生态模式,打破行业"重复造轮子"困境;从长 远看,则需通过高质量行业语料库训练建设,打造支撑全行业共性需求的行业大模型。 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欠缺、平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转型。孙丽丽建议,行业要筑牢工业软件 根基,强化平台建设。如中国石化已建成智越物性数据库、智越三维工厂设计、智越管道应力智能分析 等软件,以及集成化设计、项目管理集成化、交付运维一体化等平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当前,数智化技术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实现了集群式突破,并进入工 业化应用阶段,为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说。 具体而言,数据湖、数据中台等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603138)"存管用"难题,使得全域数据价值 ...
前三季度基础化工板块盈利改善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0:05
基础化工板块整体业绩 - 前三季度540家上市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3132.53亿元,同比增长17.69% [1] - 实现净利润1196.75亿元,同比增长8.69% [1] 周期反转子行业表现 - 制冷剂行业5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518.8亿元,同比增长19.51%,净利润74.46亿元,同比增长138.04% [2] - 钾肥行业4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207.71亿元,同比增长60.62%,净利润94.45亿元,同比增长57.60% [2] - 磷肥行业8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150.72亿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92.68亿元,同比增长11.61% [2] - 农药行业42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645.11亿元,同比增长6.56%,净利润73.34亿元,同比增长111.66% [3] 面临挑战的子行业 - 轮胎行业1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59.69亿元,同比增长10.03%,但净利润102.89亿元,同比下降18.17% [4] - 6家轮胎企业营业收入316.05亿元,同比下降3.75%,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降559% [4] - 钛白粉行业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5.04亿元,同比下降11.97%,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降45.67% [4] 未来行业展望 - 制冷剂主流品种R32四季度长协价达6.02万元/吨,较三季度暴涨18.97% [5] - 全球钾肥市场供需格局短期难改,价格高位运行或将成为常态 [5] - 钛白粉四季度国内需求进入淡季,整体终端表现低迷,市场面临下行压力 [5] - 氮肥行业预计2025年产量为5393万吨,产能有望超过7380万吨,供大于求压力显现 [5]
前三季度基础化工板块盈利改善
中国化工报· 2025-11-12 10:05
基础化工板块整体业绩 - 前三季度540家上市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3132.53亿元,同比增长17.69% [1] - 实现净利润1196.75亿元,同比增长8.69% [1] 周期反转行业表现 - 制冷剂行业5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518.8亿元,同比增长19.51%,净利润74.46亿元,同比增长138.04% [2] - 钾肥行业4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207.71亿元,同比增长60.62%,净利润94.45亿元,同比增长57.60% [2] - 磷肥行业8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150.72亿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92.68亿元,同比增长11.61% [2] - 农药行业42家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645.11亿元,同比增长6.56%,净利润73.34亿元,同比增长111.66% [3] 面临挑战的行业 - 轮胎行业11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59.69亿元,同比增长10.03%,但净利润102.89亿元,同比下降18.17% [4] - 6家轮胎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仅0.01亿元,同比下降559% [4] - 钛白粉行业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5.04亿元,同比下降11.97%,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降45.67% [4] 未来行业展望 - 制冷剂主流品种R32四季度长协价达6.02万元/吨,较三季度暴涨18.97% [5] - 全球钾肥市场供需格局短期难改,价格高位运行或将成为常态 [5] - 钛白粉四季度国内需求进入淡季,价格持续下行,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5] - 氮肥行业预计2025年底尿素年产能有望超过7380万吨,产能增长速度过快,供大于求压力显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