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伍德赛德能源:未来1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长50%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6
中化新网讯 近日,在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举行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设施奠基仪式上,澳大利亚石 油和天然气巨头伍德赛德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尼尔预测称,未来1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长50%。 据悉,路易斯安那LNG出口设施是路易斯安那州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国投资,也是自特朗普新一届政府 就职以来批准的首个美国LNG项目。 奥尼尔淡化了竞争对手法国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潘彦磊最近关于美国LNG产能的快速扩张可能导致 市场供过于求的言论,并表示他对此"持保留态度"。 ...
埃及油气产量开始回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6
埃及曾因地中海最大气田Zohr的发现成为LNG净出口国,但2024年底重新转为净进口国。近年来其陆上 气田产量锐减、发电需求激增及极端高温导致电力短缺,迫使埃及加大LNG进口。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国内油气产量,埃及已启动新一轮油气招标,向国际公司开放13个海上/陆上区 块,投标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 中化新网讯 近日,埃及石油与矿产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在经历连续4年的产量下降后,埃及石油和天 然气产量近期开始回升,这也缓解了其进口压力。自8月以来,埃及天然气日产量已增加超2亿立方英 尺。其油气产量增长使埃及燃料进口账单缩减36亿美元,并偿还了国际合作伙伴10亿美元的欠款。 最近几个月,英国石油(BP)宣布埃及近海Raven气田二期投产,通过海底回接技术将新增井接入西尼罗 河三角洲项目现有陆上设施;同时在其北亚历山大近海区块发现新气藏,计划将其并入西尼罗河三角洲 开发体系。壳牌也在加速开发,在西尼罗河三角洲深水区连接6口新井,并对地中海Mina West气藏作出 最终投资决定。 ...
亚洲SAF行业面临三重挑战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6
目前,新加坡在政策层面被视为亚洲地区SAF的标杆,其推行的旅客燃油附加费机制为SAF生产商提供 了可预测的需求信号。预计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韩国也将从2027年起推出SAF强制掺混配 额,这将为市场提供明确的需求预期,吸引新项目投资。国泰航空SAF供应保障经理娜塔莎·杨则提 醒,多数亚洲市场尚未制定2030年后的SAF掺混目标。欧洲已明确2040年前SAF掺混比例的逐步提升路 径,亚洲也需要类似的长期清晰规划,才能吸引投资并降低技术研发风险。 原料与物流方面,供应链溯源与基础设施缺口已成SAF发展的主要障碍。嘉宾们表示,亚洲丰富的农业 废弃物与未充分利用的种植园资源,本可支撑SAF大规模生产,但原料供应链溯源与小农户参与度仍是 关键难题。娜塔莎·杨解释道:"认证体系与行业教育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原料符合国际航空碳 抵消与减排计划(CORSIA)等框架的核查标准,实现商业价值转化。" 此外,地区物流体系也存在明显瓶颈。娜塔莎·杨指出:"亚洲缺乏像欧美那样完善的管道、驳船及铁路 运输网络。若不加大投资,推动生产基地向原料产地与需求中心靠近,随着产能扩张,物流成本上升将 削弱SAF的市场竞争力。" 政 ...
亚太行业人士:提升塑料回收率需多方联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6
中化新网讯 亚太行业观察人士近日指出,提升亚太地区塑料回收率并应对环境挑战,需要合理的政策 支持,并辅以社区参与和技术进步。 参与联合国塑料条约谈判的道格·伍德林指出,即便抛开条约谈判,许多国家也可自主制定有效的废塑 料回收政策,无需等待国际协议。伍德林强调了对再生材料的迫切需求。目前主要品牌承诺使用的再生 材料比例严重不足,导致可用材料存在巨大缺口。他呼吁各国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重视并高效利用再生 材料。 穆拉技术亚洲区发展与融资总监尼克·沃特斯强调,生产再生塑料的成本往往高于用化石燃料生产新塑 料。他表示:"这种状况凸显了市场干预的必要性,以建立公平竞争环境。若缺乏政策支持,回收商将 处于劣势,尤其是在与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品牌竞争时。" 沃特斯还强调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计划的重要性,该计划要求制造商对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 这类计划通过经济激励推动塑料废弃物的回收,有效挖掘本可能成为污染源的材料价值。在需求侧,沃 特斯指出,包装中强制添加再生材料的目标具有必要性。要求原生树脂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再生材 料,这为再生塑料创造了独立于化石燃料价格的专属市场。他认为,这一转变将显著推动亚太地区塑料 废弃 ...
新城社保所、天业佳美公司政企党建互鉴共融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4
公司党建活动 - 新疆天业佳美分公司与石河子社保中心新城社保所于9月9日开展政企党建专题交流活动 [1] - 公司系统介绍党建品牌创建、党员教育管理及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效 [2] - 通过展示党建工作台账和特色活动案例 直观呈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做法 [2] 公司党建实践内容 - 企业党建重点围绕服务民生与企业发展、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及党员能力提升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2] - 公司详细阐述党建在赋能生产经营、凝聚员工向心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成果 [2] - 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党建文化墙和党员活动室实现经验共享与共识凝聚 [2]
中泰新能光伏项目并网反送电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4
中化新网讯 近日,新疆中泰新能源有限公司25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反送电,标志着该项目向 全面投产发电迈出关键一步。 为保障此次并网反送电万无一失,中泰新能技术团队提前1周启动模拟演练。直至并网前一天深夜,他 们仍手持手电筒对集电线路展开最后一次巡检,只为排除任何潜在风险。 作为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网建设的第三个光伏项目,25万千瓦光伏项目自启动之初便肩负着 推动区域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助力阜康能源实现绿电替代、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提供坚实支撑三重使 命。该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数亿千瓦时,每年将减少13.4万吨标准煤消耗,降低约36万吨二氧化 碳排放。届时,该项目不仅能为阜康能源自备电厂提供稳定的绿电替代来源,更将推动传统化工产业与 新能源深度耦合发展,为新疆中泰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体系筑牢根基。 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与智慧。去年冬季,为赶在冻土期来临前完成基础施工, 建设团队顶着严寒坚守一线;今年夏季,面对持续高温"烤"验,团队调整作业时间,确保施工节奏不脱 节、进度不滞后。 ...
广东石化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4
9月5日至11日,短短一周时间,广东石化先后在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3套装置上成功 试产3个新牌号产品。这是广东石化自主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的缩影。 投产近3年来,广东石化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拓"出了市场,"炼"出了纯 度,"创"出了新品,啃下硬骨头,产出好产品。 出口油品"拓"市场 在广东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如同一位追求极致的"大厨",致力于将每份原料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广东石化从事芳烃行业30多年的工艺工程师宋洪波回忆起5年前初见年产260万吨芳烃装置时,心情复 杂:"这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芳烃装置之一,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真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他和团 队将"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多产高效芳烃产品"作为核心目标,将对二甲苯纯度视为"生命线",通过优 化吸附塔参数、调整旋转阀切换时间等措施,产品纯度持续稳定在99.75%以上,远超国标,稳居行业 前列。 广东石化还持续探索六大单元之间的负荷匹配,借助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加热炉和12台精馏塔回流比, 显著降低无效物料循环。同时,吸附塔循环量较设计值降低超10%,7台加热炉热效率均超过94%。 9月16日,又一艘满载的油轮驶离广东石化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获中国未来企业大奖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4
公司技术成就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工氢能优化模型管理系统荣获2025年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 [1] - 该系统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并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系统聚焦设计、采购、施工等关键环节 提供数智化支撑并贯穿项目管理全流程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系统依托多能源系统协同仿真能力 突破现有单一能源系统仿真的技术局限 [1] - 实现能源系统综合优化与资源高效配置 强化设计采购施工等数智化赋能效能 [1] - 该系统作为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1] 奖项背景与权威性 - IDC未来企业大奖已连续征集10年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机构组织及个人的成果表彰 [1] - 奖项具有前瞻性中立性与国际性 通过公开征集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方式评选 [1] - 评选当年最具代表性数字化转型案例 彰显数字化转型的商业价值 [1]
走稳节能降碳“小步骤”|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48
技改让工艺更优。化工生产一环扣一环,有时候一个小环节的调整,就能带来一连串的节能效果。比如 丰喜临猗在220吨/小时锅炉烟气回收硫酸铵环节,用圆周切向扰动专利技术替代直冲喷射扰动技术,既 保证了回收工作的连续性,年增加硫酸铵产量916吨,又减少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108吨。这就是技改 带来的连锁反应。不用追求一步到位,而是靠技术改造把每个工艺环节的"小步骤"调顺,节能降碳就能 慢慢积少成多。 总之,节能降碳不怕"步子小",就怕"没方向"。技改的价值就是帮企业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一个能落地 的"小步骤",实实在在地把节能降碳工作往前推进。只要用技改把这些"小步骤"走稳、走扎实,节能降 碳就会从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变成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顺手事"。 技改让设备提效。设备不用大拆大改,加一个小装置,就能把节能的"小步骤"踩稳。化工生产车间里的 压缩机长时间连续运行,难免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增加能耗。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在压缩机 各段填料前端加装一组刮油环,防止润滑油进入气缸流失。单这一个小步骤,每月就可减少润滑油消耗 2吨多。 技改让排放更少。有的企业不是不想减碳,而是不知道"从哪减""减多少"。技术改造让减碳不再 ...
万华化学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41
公司获奖与质量管理模式 - 万华化学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实现化工企业在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零的突破 评选涉及651家企业[1] - 公司质量管理模式以客户导向为中心 依托自主创新和数智赋能双驱动[1][2] - 该模式覆盖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专业管理协同融合[2] 质量管理体系特点 - 公司质量战略强调以文化为引领 以创新为核心 以管理为基础 以人才为根本[1] - 构建集成协同 生态和谐的质量管理生态体系 形成统一管理标准 统一业务流程和统一资源支撑[2][3] - 质量管理贯通卓越营销 创新研发 战略采购 智能制造 智慧交付五大价值链[3]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公司将技术创新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 搭建完整创新体系 包括基础研究 工艺开发 工程化研究 产业化与产品应用研发[1] - 拥有全球首创技术17项 高质量发明专利8200余项[1] - 研发聚焦人工智能 实验室自动化 科学计算三大方向 探索AI for Science科研范式[2] 数智化应用成效 - 通过标准化 自动化 数智化打造高效可复制的智能制造体系[2] - 实现上百个单元远程控制 基地装置集中一地一人控制 上千台设备通过大模型进行预测性维护[2] - 质量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超90% 质检效率大幅提升 实现从事后纠偏到实时预防的模式转变[2] 行业影响与评选背景 - 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推广科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方法 促进质量管理创新[3] - 本届评选共有541家组织和73名个人入围[3] - 公司突破为全国化工企业树立质量标杆 标志化工行业在质量管理和创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