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液化空气:“走进”装置体验化工魅力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50
在现场,观众还借助VR技术"走进"液化空气热罗梅港工厂参观生产装置,探索蒸汽甲烷重整装置 (SMR)的工作原理和Cryocap碳捕集技术。热罗梅港工厂是液化空气在法国最大的SMR装置,也是欧洲 为数不多的具有低碳氢生产资质的工厂之一。Cryocap通过低温工艺捕集制氢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 每年可捕集高达10万吨二氧化碳,而且可增加10%-20%的氢气产量,成本较其他技术下降约30%。(陈 鸿应) 在电子领域,液化空气展示了为芯片制造各个阶段提供的高纯氧气、氮气、氢气和复杂分子等不可或缺 的关键材料。在氢能领域,液化空气展示了逾60年的丰富经验和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专长,例如氨裂解 制氢和自热重整制氢技术。 中化新网讯 进博会上,位于法国馆的液化空气展台通过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环保材料及创新解决方 案,与全球业界同仁深入交流,致力为全球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
东丽:前沿科技与可持续愿景深度融合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50
中化新网讯 11月5日,东丽以"新材料、新技术、新用途"为核心主题参与本届进博会,全面展示其前沿 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愿景的深度融合。东丽以"用尖端材料和技术,打造可持续的明天"为宣言,向中国市 场展现其作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长期承诺与创新活力。 东丽本次展出的最大亮点是特别设置的"未来区域"。该区域紧扣中国"双碳"目标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 向,集中呈现了东丽在构建循环型社会方面的五项核心技术与成功实践:"薄膜to薄膜"闭环回收系统实 现了塑料包装的高价值循环利用;聚酰胺6亚临界水解重合技术将汽车废旧尼龙部件重塑为高品质原材 料;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循环再生体系将消费后塑料瓶转化为高品质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 Eco-SYSTEM是回收波音787主翼生产工序中碳纤维边角料将其再生成联想笔记本电脑外壳;锂离子电 池回收技术应对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与环保挑战。 (曹晓敏 陈鸿应) ...
陶氏:五大展区展示百款前沿产品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45
公司参展概况 - 陶氏公司连续第八年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1] - 公司在300平方米展台展示近百款前沿技术和产品 [1] - 展台设置人形机器人、赛车互动与艺术涂料等互动项目 [1] 核心主题与展区 - 以"探索无界,质造未来"为主题,设立五大核心展区:新质生产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运动、"立足中国,服务中国" [1] - 展示技术产品覆盖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包装、消费品等领域 [1] 商业合作与战略 - 进博会期间与近20家客户和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文件 [1] - 深化合作以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共同拓展业务增长新机遇 [1]
石油与化工指数多数上涨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39
板块指数表现 - 化工板块指数多数上涨,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上涨3.79%、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8.33%、农药化肥指数累计上涨4.32%,仅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下跌2.91% [1] - 石油板块指数全线上涨,石油开采指数累计上涨5.63%、石油贸易指数累计上涨4.41%、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上涨3.72% [1] 国际原油价格 - 国际原油价格小幅震荡下行,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59.75美元/桶,较10月31日下跌2.02% [1] - 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63.63美元/桶,较10月31日下跌2.21% [1] 石化产品现货价格 - 上周价格涨幅前五的石化产品为叶酸上涨20%、硝酸上涨10.43%、硫黄上涨9.95%、工业级碳酸锂上涨9.51%、石油焦上涨7.23% [1] - 上周价格跌幅前五的石化产品为液氯下跌34%、丁二烯下跌7.69%、三氯乙烯下跌6%、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下跌5.9%、炭黑下跌5.53% [1] 上市化企股价表现 - 上周沪深两市股价涨幅前五的上市化企为清水源上涨47.78%、振华股份上涨37.19%、佛塑科技上涨33.38%、统一股份上涨32.93%、卓越新能上涨26.38% [2] - 上周沪深两市股价跌幅前五的上市化企为汇得科技下跌24.78%、亚士创能下跌19.09%、凯美特气下跌18.64%、唯科科技下跌8.98%、横河精密下跌8.86% [2]
前三季度油气板块业绩分化明显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34
行业整体业绩 - A股593家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7万亿元,同比下降0.59%,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0.4万亿元,同比下降6.18%,但较上半年降幅有所收窄 [1] - 油气开采、炼化、油服三大子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65万亿元,同比下降6.53%,合计实现净利润2829亿元,同比下降8.43% [1] 油气开采板块 - 受国际油价逐季走低影响,油气开采板块业绩承压,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均价由第一季度71.5美元/桶跌至第三季度63.7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均价由第一季度75美元/桶跌至第三季度67.32美元/桶 [2]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收约4.6万亿元,同比下降约7%,合计净利润约2582亿元,同比下降约12% [2] -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2%,中国石化积极布局氢能、太阳能等,中国海油加快发展海上风电和CCUS技术 [3][4] 炼化板块 - 30家炼化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8448.94亿元,同比下跌4.97%,共实现净利润149.32亿元,同比下降1.69%,但净利润环比增长28.83% [5] - 行业面临深层次转型,政策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2024年产能约9.5亿吨,并严控新增炼油产能,推动"减油增化" [5] - 证券机构认为成品油需求触顶,政策收紧新增产能,更严格的产能退出机制有望在未来2至3年落地,行业集中度与产能利用率将提升,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双重修复 [6] 油服板块 - 17家油服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1863亿元,同比增长4.03%,共实现净利润84.16亿元,同比增长6.29% [8] - 国际油价中高位运行支撑油气公司投资意愿,油服企业大额订单纷至沓来,例如海油工程与泰国PTTEP签署8亿美元合同,并获得卡塔尔能源公司约40亿美元项目,中油工程在伊拉克签署25.24亿美元合同 [8] - 中国油服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加速"走出去",在国际油价相对高位背景下,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9]
稳增长:发挥中试关键节点作用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30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强调,要发挥中试连接创新链技 术链和产业链之间关键节点作用,增强行业创新发展动能。同时提出,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 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产品流转条件和程序等要 求。这些内容既明确了中试基地的定位、功能和作用,更简化了中试项目申报手续,进一步推进企业和 化工园区的中试基地建设,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在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副院长王晓钟看来,从功能上,中试平台应该构建集人才引育、技术熟化、市场 验证和商业模式探索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生态上,则应构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孵化培育和产业 化落地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对于《工作方案》提出的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吴文 雷表示,此项政策的核心突破在于对中试项目手续办理的"打捆"优化,以及明确产品流转条件,这一调 整将极大提升中试基地的运营效率与项目承载力,预计可缩短前期准备时间30%以上。建议地方政策进 一步明确"打捆"适用范围与监管细则,例如对同类工艺项目实行备案清单制,并建立跨部门联合审批机 制;同时,完善 ...
莱卡纤维(银川)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09
项目投产概况 - 莱卡纤维(银川)工厂于11月7日在苏银产业园正式投产,项目总投入超8亿元 [1] - 一期项目年产3万吨氨纶,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可带动当地约500人就业 [1] - 工厂是莱卡公司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同时也是其全球规模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 [1] 生产运营与技术 - 生产车间实现高度智能化,机械臂广泛代替人工作业,完成从原料到包装的全流程 [1] - 工厂部署新的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智能生产与质量管理控制,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1] - 依托先进的自动化包装系统和智能控制管理平台,工厂实现高效运营与低能耗生产 [1] 战略意义与市场前景 - 工厂的投产标志着莱卡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营迈上新台阶 [1] - 此次深耕中国市场能优化企业产品组合,更有效响应高品质氨纶市场的需求增长 [2] - 银川工厂将成为企业在中国西部的重要生产基地,未来潜在产能有望扩展至12万吨 [2] 产品应用与区域发展 - 工厂产品应用将从服饰延伸至个人护理领域,满足中国及亚太地区对高品质氨纶的多元化需求 [2] - 项目将助力产业链供应链更快速、灵活运转 [2] - 工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业务增长与环境责任并行 [1]
天津金科日化新材料智能化制造项目在天津南港竣工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09:54
11月7日,天津金科日化新材料智能化制造项目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正式竣工投产。作为金科日化 在我国北方布局的首个智能制造基地,该项目成功填补了北方地区在高端过碳酸钠材料制备工艺方面的 空白,为天津南港工业区推进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9.1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0万吨过 碳酸钠及相关功能性绿色日化新材料产品的能力。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将有力推动区 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化工新材料产业能级提升。 金科日化作为全球优秀的日化新材料供应商,长期专注于功能性日化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并积极与天 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以创新驱动发展,产品品质享誉全球。该项目建成后,将与金科日 化浙江总部形成南北协同的发展新格局,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原料供应保障,形成合作共 赢的产业生态。 自项目落户以来,天津经开区与企业紧密协作,通过组建工作专班、科学倒排工期等措施,全力保障项 目高效推进、如期投产。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紧扣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打造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全周期、精细化服务护航企业 ...
高温煤焦油加氢制液体燃料,中试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11-10 21:21
青岛能源所多相催化转化研究组基于煤焦化副产的高温馏分油的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围绕高温煤焦油杂 质脱除、催化剂抗结焦性能提升、反应器进行创新设计攻关,开发了加氢预处理—加氢精制—加氢开环 的串联式全加氢工艺,配套使用的非贵金属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和酸性适中的选择性加 氢裂化催化剂,实现了富含多环芳烃劣质原料深度转化生产高品质、清洁煤基液体燃料。 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历时7年,从实验室开发到百吨级小试,初步完成催化剂研发、工艺优化 和产品测试。之后,该所与企业合作搭建千吨级中试评价装置,并以精制洗油为原料,实现中试装置一 次性开车成功。此次开车的中试装置生产的产品密度超过0.83g/cm ,凝点低于-60℃,非常适合用作交 通运输燃料及调和组分。 11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了解到,该所开发的高温煤焦油加氢生产液体燃料中试装置一 次开车成功,为煤制油开辟了新路径。 该所开发的串联式全加氢工艺技术,攻克了高温煤焦油深度炼制及高端化工产品开发的上下游"炼化一 体"发展瓶颈,填补了国内利用煤焦油重组分生产大密度、低凝点液体燃料的空白,为特殊应用场景下 燃料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
三维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11-10 15:25
作者: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刘海军 二是强化技术赋能,构建绿色制造新标杆。化工企业要加快设备迭代升级,淘汰落后机电设备,推广高 效压缩机、节能泵、低氮燃烧器等绿色装备;应用碳捕集利用、绿氢耦合、氧化亚氮分解等减碳技术, 开发减污降碳和节能协同控制技术,推进"三废"高值化利用、废弃碳资源循环与能量梯级回收。在这方 面,华鲁恒升坚持"减加结合",通过上大压小、以旧换新,将2000年以前的工艺装置基本淘汰;新建项 目在设计阶段就优化用能工艺,选用达到国家1级能效标准或节能推广目录中的产品和设备,并将能效 指标作为重要技术指标列入采购文件及合同之中,力争从源头控制,提升节能水平。 三是完善管理体系,筑牢低碳发展新根基。化工企业要未雨绸缪,建立全链碳足迹图谱,制订分级减排 路线图,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探索碳汇项目开发,将减排量转化为绿色竞争力;压实全员减排责任, 将碳排放强度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从管理层到操作岗的"双碳"目标责任体系。近年来,华鲁恒升积极开 展碳足迹评价试点,先后完成了尿素、醋酐、草酸等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明确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 的排放情况,从而识别能耗高、碳排放大的生产环节,进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