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三箭”齐发稳住老区基本盘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3:2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开辟新赛道、实施新措施、攻关新技术三大路径,有效控制老区自然递减率并提高产量,1至9月老区原油产量超计划4500吨,9月底自然递减率较计划减少2个百分点 [1] 开辟新赛道与老井稳产 - 通过优化水平衡为剩余油富集区补充能量,成功将双5-平7井、双5-平9井的月产量从3.7吨提升至7.4吨 [2] - 针对含水率超过95%的老井,采用气顶驱、高压差吞驱、稠油降黏复合冷采等地质工程协同新技术,7至9月老区水驱单元老井自然递减率均为零 [2] - 运用控高含水、提低含水等措施完善注水通道,有效发挥水驱油作用 [2] 新措施实施与成本效益 - 应用氮气抑水等低成本增产措施,使双K2509井、T5-3512井等日产油量大幅提升 [3] - 制定增产措施“四不”标准,确保效益最大化,标准包括单井剩余控制储量小于0.5万吨、无能量补充、日增油小于1吨、投资产油比例小于1.5的油井不实施措施 [3] - 前9个月通过增能吞吐、微生物降黏等措施实施72井次,减少作业投入497万元,减少作业占产380吨 [3] 新技术攻关与新井增产 - 针对难开采低品位区域剩余油,构建砂体、流线、构造一体化分析模式,协同推进剩余油富集区老井补能与新井采油 [4] - 前9个月老区新井日增油35.6吨,累计增油3844.3吨,增储92.88万吨 [4] - 运用高压差吞驱协同增能、“汽剂气”复合采油等技术,为中深层低渗透稠油和难采储量储备产量后备阵地 [4]
回天新材牵手太蓝新能源布局固态电池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3:07
中化新网讯 11月3日,湖北回天新材(300041)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回天新材")发布公告称, 该公司与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蓝新能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充分发挥双 方在各自领域的管理、技术、渠道、平台等优势,围绕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领域的业务经营、产融结 合等开展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战略合作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构建"研发—供应链—生态"全链条合作体系。一是协同 攻关核心技术。针对固态电池在离子导电率、固—固界面及粉末状正负极粘接方面的特殊要求,依托回 天新材在电池胶黏剂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实力,双方将联合开展固态电池胶黏剂的技术攻关。二是加 强产品销售合作协同。太蓝新能源将回天新材列为胶黏剂战略供应商,回天新材将同步保障固态电池胶 黏剂的产能储备。三是探索资本合作新路径。双方计划未来联合设立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固态电池产业 上下游优质标的,共同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14
中化新网讯 11月5日,由国家能源局、商务部主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 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会上传来的消息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突 破1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表示,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新型储能在中国快速发 展,截至2025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 量。"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型储能直接带动项目投资超两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万亿元,向 全球提供了性能优异的产品,为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面向"十五五",国家能源局将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持续完善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广泛凝聚发 展合力,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全面支撑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依托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 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一是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二 是全球储能产业供应链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三是对外投资稳步提升。未来,中国将积极开展国 ...
进博会勾勒化工未来图景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06
创新技术与产品展示 - 陶氏公司展出可实现“自愈合”的自修复轮胎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轮胎内壁涂敷有机硅密封材料 在轮胎被刺穿时自动填补破损处 从而降低车身重量并减少油耗[2] - 立邦展示低空起降飞行器涂装解决方案 每平方米较传统航空涂料减重20% 同时提升涂层耐高温性与抗紫外线能力[2] - 3M公司推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自动化装置 其涂胶速度高达每秒200毫米 支持常温和高温固化 满足密封与阻燃要求[2] - 杜邦展示胶黏工艺替代传统焊接的汽车车身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降低车身重量、延长续航里程 并提升结构强度与碰撞安全性[2] - 东丽公司展出全新水处理膜产品 可显著提升尿素、硼及异丙醇等关键杂质的去除率 同时保持优异的低压透水性 为半导体产业提供超纯水制备保障[2] - 旭化成展示采用可水洗柔版印刷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 使用感光树脂柔性印版替代传统金属凹版 并采用水性油墨 可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同时减少碳排放[3]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 陶氏公司可持续发展展区陈列40多种绿色创新产品 包括使用含回收树脂的人造草丝制成的单肩包 体现了将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技术[4] - 旭化成展出由铜氨连续长纤维无纺布Bembreez加工的手工艺品 其原料取自棉籽绒 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与海洋降解性能[5] - 霍尼韦尔展示UpCycle塑料回收工艺 采用分子转化、热解和污染物管理技术 将塑料废品转化为再生聚合物原料 实现塑料闭环循环[5] - 赢创展出塑料循环添加剂 可去除废塑料上的标签、油墨、金属膜等异物 方便后续循环利用[5] - 汉高展示防滑码垛胶应用于包装 通过点粘连替代传统塑料缠膜封口 能减少塑料使用并提高工序效率[6] 重要合作与签约 - 中国石化与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签约 采购签约金额超过409亿美元 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等10大品类24种产品[6]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全球采购签约仪式 签约范围涵盖原油、天然气、先进技术服务等产品[6] - 陶氏公司与海信集团签署采购意向书 海信计划于2026年向陶氏采购配方聚醚多元醇、PMDI等关键聚氨酯材料用于高端家电[6] - 3M中国与华润环保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将依托“产品+服务”模式加速高效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的多场景覆盖[6] - 赢创与河北亚东化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将共同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高性能与可持续聚氨酯解决方案[7]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三箭”齐发稳住老区基本盘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03
以往针对复杂油藏,河南油田采用返层补孔等常规措施的收成逐年下滑,单井日增油从5年前的1吨降至 目前的0.54吨,高投入难获高回报。河南油田坚持"投入的每分钱都要保证效益"的原则,先算效益账, 明确增产措施"四不"标准:单井剩余的控制储量小于0.5万吨的油井不上增产措施、没有能量补充的油 井不上增产措施、日增油小于1吨的油井不上增产措施、投资和产油比例小于1.5的油井不上增产措施。 按照这一原则,河南油田运用降黏吞吐、酸化解堵等工艺,实现油井自我增能、降黏剂替代蒸汽、注水 压力有效提升。今年前9个月,该油田在老区实施增能吞吐、微生物降黏等措施72井次,减少作业投入 497万元,减少作业占产380吨。 攻关新技术 拓宽增产新阵地 2025年,河南油田以"控制自然递减率、提高采收率、提高油汽比"为目标,针对老区产量递减快等问 题,通过开辟新赛道、实施新措施、攻关新技术,根据老井、新井、措施井的不同稳产需求,全力稳住 老区产量。1至9月,该油田老区原油产量比计划超产4500吨。 "9月底,老区自然递减率较计划减少了2个百分点,老区稳产有了新成效。"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厂长刘宇 说。 开辟新赛道 严控老井递减速度 解决水平 ...
荆门石化构建HSE提升长效机制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03
从7月份起,荆门石化以"安全环保集体奖"为抓手,创新构建HSE绩效提升长效机制,通过风险分级、 台阶式奖励和刚性考核"三联动",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管理"向"全员共治"转变。 分层设计,精准激励。荆门石化根据生产区域风险差异,将考核单位划分为1至3个风险等级,对应设置 差异化奖励基数;推出"台阶式"月度递增机制,未发生事故的单位奖励逐月叠加,最高与最低单位人均 奖励差距达167%,充分体现出"干好干坏不一样"。 严控红线,动态清零。荆门石化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当月奖励归零且考核基数重启,强 化底线约束;配套发布《安全行为负面清单》,细化152项分级管控行为,为考核提供透明依据。 成果落地,氛围成形。该机制运行以来,荆门石化同步开展"安全卫士""隐患随手拍"等专项评选,10月 份共评选出21项安全环保卫士典型案例、61项安全隐患"随手拍"优秀案例,并对三季度"事故克星""平 安班组"进行嘉奖,累计发放奖金18860元,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文 化逐步形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屏障。 ...
当好“碳”路先锋关键在“一把手”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03
"一把手"要当好文化塑造"示范者"。"一把手"的言行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是企业内最强大的风向标。 这种示范效应要通过决策时的具体行动传递信号,比如"一把手"亲自采购节能设备、亲身参与节能改造 项目等,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节能减排的分量,进而从"要我节能"转向"我要节能"。抚顺石化将节能减碳 指标纳入"一把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并将完成情况与"一把手"薪酬奖惩挂钩,督促"一把手"成为企业 的"碳"路先锋。 作者: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人事部 袁泉 "一把手"要当好资源"保障者"。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管理、技术等各个环节,需 要人、财、物多方面的资源全力支持与保障。企业"一把手"要统筹各项资源,设立专门机构或责任人, 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参与的工作格局。抚顺石化以顶层设计为统领,将降 成本作为专项工作,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制订工作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牵头人、完成时间、考 核标准等,营造出全员、全系统、全流程推进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 生态保护任重道远,绿色发展久久为功。"一把手"是企业节能降碳的第一责任人,唯有将节能降碳扛在 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真正突破瓶颈,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卷,古雷石化这样答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03
公司五年发展成就 - "十四五"规划期间公司砥砺奋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下一个五年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1] 新质生产力培育 - 2021年8月18日乙烯等8套装置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创下行业内从装置中交到投料、从投料到产品合格的最短时间纪录 [2] - 已开发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等近20种产品,销往华南、华东等地区,并打通园区下游产品销售渠道 [2] - 2025年EVA装置创下连续稳定运行102天纪录,产品USI-629日产量提高50吨以上,吨产品能耗下降20千克标油 [2] - 今年5月聚丙烯装置成功开发高熔融指数注塑级新产品PPH-MN90,为高端产品开发应用积累经验 [2]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开发高性能、环保型、差异化的产品,以产品竞争力向市场要效益 [3] 数智化技术革新 -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40余项业务,建成福建省化工行业首个5G专网,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4] - 9套装置运行数据实时呈现,通过10余块控制屏实时掌握关键信息,调度效率显著提升 [4] - 办公协同平台、全要素监控系统等全面建成,68个应用系统在线稳定运行 [4] - 相较于传统规模石化企业,公司人力成本节约30%以上,综合经营成本降低20%以上 [4] - 乙烯装置"双烯"收率达到50.2%,长期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4] - 智能系统实现实时监测与智能决策,仅需两人即可完成全厂区调度任务 [5] - 公司荣获IDC中国数字化转型"运营模式领军者优秀奖"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称号 [5] 绿色安全发展 - 公司秉持低碳、绿色、安全、负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筑牢绿色根基与安全防线 [6] - 以HSE体系为核心构建安全环保长效机制,编制修订四版体系手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7] - "十四五"期间环保累计投入18.75亿元,装置外排烟气优于国家最新环保标准 [7] - 12千米全封闭皮带输煤线实现雨污回收利用,全厂自产危废实现焚烧处理,废气废水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 [7] - 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和"无废企业"创建,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能耗水平跻身行业标杆,污水回用率达76.18% [7] - 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转变 [8] - 上报股东方安全事故为零,乙烯装置自投料以来未发生非计划停工,苯乙烯装置创下行业新建装置首轮运行950天无非计划停工纪录 [8]
进博会勾勒化工未来图景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1:00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1] - 本届进博会共展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服务,涵盖低空经济、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等领域 [1] 创新技术与产品 - 陶氏公司展出可实现“自愈合”的自修复轮胎,其原理是在轮胎内壁涂敷有机硅穿孔密封材料,被刺穿后可自动填补,以降低车身重量和减少油耗 [2] - 立邦公司展示低空起降飞行器涂装解决方案,每平方米较传统航空涂料减重20%,并提升涂层耐高温性与抗紫外线能力 [2] - 3M公司展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自动化装置,涂胶速度高达每秒200毫米,支持常温和高温固化,满足密封与阻燃要求 [2] - 杜邦公司展示胶黏工艺替代传统焊接的车身解决方案,可降低车身重量、延长续航里程,并提升结构强度及碰撞安全性 [2] - 东丽公司展出全新水处理膜产品,可显著提升尿素、硼及异丙醇等关键杂质去除率,为半导体产业提供超纯水制备保障 [2] - 旭化成公司展示采用可水洗柔版印刷技术的食品包装材料,使用感光树脂柔性印版和水性油墨,可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4] 绿色可持续发展 - 陶氏公司可持续发展展区陈列40多种绿色创新产品,包括使用含回收树脂的人造草丝制成的单肩包,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消费后回收树脂 [5] - 旭化成公司展出由铜氨连续长纤维无纺布Bembreez加工的手工艺品,其原料取自棉籽绒,具有生物降解与海洋降解性能 [6] - 霍尼韦尔公司展示UpCycle塑料回收工艺,采用分子转化、热解和污染物管理技术,将塑料废品转化为再生聚合物原料 [6] - 赢创公司展出塑料循环添加剂,可去除废塑料上的标签、油墨、金属膜等异物,方便后续循环利用 [6] - 汉高公司展示防滑码垛胶应用于包装箱,通过点粘连替代传统塑料缠膜封口,以减少塑料使用并提高工序效率 [6] 签约与合作 - 中国石化与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签约,采购签约金额超过409亿美元,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等10大品类24种产品 [7]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全球采购签约仪式,签约范围涵盖原油、天然气、先进技术服务等产品 [7] - 陶氏公司与海信集团签署采购意向书,海信计划于2026年向陶氏采购配方聚醚多元醇、PMDI等关键聚氨酯材料用于高端家电 [7] - 3M中国与华润环保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将依托“产品+服务”模式加速高效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的多场景覆盖 [7] - 赢创与河北亚东化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高性能与可持续聚氨酯解决方案 [7]
绿色甲醇:能源化工减碳“热题”
中国化工报· 2025-11-11 10:51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甲醇因减碳优势明显和应用场景拓展,已成为全球产业热点,未来发展将呈现生产、物流、加注、终端共建生态圈的趋势 [1] - 受欧盟绿色低碳政策驱动,全球绿色甲醇投资热度高,中国是在建及规划项目最集中的地区,占比达75.6% [1] - 绿色甲醇是近中期航运业替代燃料的重要选项,船用需求将推动产业在未来3-5年快速发展,长期需求明确 [2]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 截至2024年5月,全球甲醇行业协会跟踪了152个可再生甲醇项目,总产能约90万吨/年 [1] - 预计到2029年,全球绿色甲醇总产能可达到2420万吨/年 [1] - 甲醇双燃料船舶新造船订单已超300个,另有100多艘现有船舶计划改造为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 [1] - 预计到2030年,中国绿色甲醇需求在80万至120万吨之间 [2] 下游应用场景 - 绿色甲醇下游应用主要包括船舶燃料、航空燃料以及化工原料三个方面 [2] - 在远洋航运与陆运行业,绿色甲醇作为重要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很大 [2] - 当前每年有6000万吨传统甲醇作为化工原料,若被逐步取代,绿色甲醇市场前景广阔 [2] - 目前绿色甲醇主要应用于船用燃料 [2] 项目进展与行业挑战 - 上海电气吉林洮南项目一期5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已于2025年7月投产,是中国首个投产的风光制氢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且已获得ISCC EU证书 [3] - 行业面临评价标准模糊、国内外政策不统一、规模化生产存在技术难度以及成本较高等挑战 [2]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从需求端明确行业发展前景 [3] - 建议破除行业壁垒,鼓励联合技术攻关以降低原料成本和解决下游应用瓶颈 [3] - 建议加快标准制定及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争取国际认可 [3] - 建议将相关产品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实现绿色低碳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