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跨境电商“零成本”代运营?民警力劝帮男子挽回逾21万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8:25
跨境电商代运营骗局 - 诈骗手法以"零成本"为诱饵 宣称无需货源 仓储和本金投入即可通过虚拟店铺赚钱 [1][5] - 受害者被引导下载操控型手机软件 账户数据和盈利金额均为虚拟显示 [11] - 初期通过小额取现(100-200元)建立信任 诱导受害者加大投资至21 65万元 [7][1] 诈骗实施过程 - 通过短视频平台投放"跨境电商代运营"广告 吸引潜在受害者 [5] - 要求受害者注册虚假国际版店铺 以"垫付购物款"名义骗取资金 [7] - 最终环节要求现金交付 诈骗分子派遣人员直接取走21 65万元现金 [1] 受害者特征 - 商铺经营者 具有副业需求 易被高回报承诺吸引 [5] - 初期拒绝配合警方调查 对诈骗项目深信不疑 [3][4] - 经警方展示同类案例后才醒悟 终止21 65万元现金交付 [4] 行业风险特征 - 虚假宣传"低投入高回报""保证盈利"等投资承诺 [11] - 资金流向异常 包括私人账户和海外账户 [11] - 存在伪造专业指导老师身份的行为 [11]
向“只能人脸识别”说不!北京治理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滥用:欢迎市民举报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5:17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规范 - 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一旦泄露或非法使用将严重危害个人及公共安全 已出现境外利用人脸信息盗用账号造成巨额损失的案例 [1] - 国家网信办与公安部联合制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技术应用 完善治理机制 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1] 人脸信息采集与存储规定 - 禁止以胁迫方式采集人脸信息 公共场所必须提供非生物特征验证选项 [2] - 人脸信息存储量达10万人的处理者需向省级网信部门备案 备案范围包括原始图像和特征向量数据 [2] - 北京市已有69家单位通过"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完成备案 网信部门正跟进监督合规处理 [2] 专项治理行动 - 北京市将于7月起开展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信息专项治理 重点覆盖交通运输 住宿旅游等六大领域 [3] - 专项检查将聚焦运营者的人脸信息收集和保护措施 督促及时备案 [3] - 市民可通过12345热线举报未提供非人脸识别选项等违法行为 网信部门将积极处理 [3]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段雨晴:以脏数据为突破口,Z世代重塑AI创新范式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4:52
大数据分析驱动AI优化与创新 - 驱动AI优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数据数量 更在于用聪明方式解读复杂性 这是Z世代的独特优势 [2] - 适度保留"脏数据"在某些场景更具价值 例如金融欺诈检测中 异常数据可能包含关键线索 [3] - Z世代在信息爆炸环境中培养了从噪声中提取价值信号的能力 这种能力同样适用于AI系统 [3] 跨域数据融合的价值 - Z世代的多维思维模式为理解大数据价值提供独特视角 金融分析正融合图像 社交媒体等多源数据 [4] - ESG研究中 需要将企业环境影响转化为量化风险指标 这需要洞察力与创新思维而不仅是技术手段 [4] - 通过融合谷歌搜索趋势 地理位置等实时信息 可在传统经济指标滞后时及时掌握社会运行状态 [4] 从大数据样本向小数据样本转变 - AI领域正经历从依赖海量数据到借助少量样本快速适应的技术跃迁 主要得益于元学习发展 [4] - 医疗领域元学习可实现从常见病学习通用模式 再通过十几例罕见病样本实现有效识别 [5] - 金融领域可借鉴成熟市场经验 使AI快速适应数据稀缺的新兴市场 [5] - 小数据样本带来隐私保护和响应速度提升两大优势 减少对数据量的依赖 [6] Z世代的独特能力 - Z世代具备创造力 适应力和对世界的敏锐感知 这些能力对处理复杂信息 实现跨领域融合至关重要 [6] - 从噪声中提取价值信号的能力 以及多维思维模式 是Z世代推动AI创新的核心优势 [3][4]
伦敦大学学院Echo Zhang:AIGC是一面照见创意、价值与信任的镜子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4:39
AIGC技术定义与发展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指能够生成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的算法工具,代表产品包括ChatGPT、Midjourney和DALL·E [2] - 人工智能发展经历四波浪潮:符号推理→统计学习→深度学习→当前AIGC作为"共创伙伴"阶段 [3] - AIGC被文化学者定义为"文化软件",正在重塑数字时代的文化表达与传播方式 [3] AIGC行业应用 教育领域 - AI可动态调整学习难度并按需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料,提升教育包容性与灵活性 [4] - 主要风险包括学生过度依赖导致批判性思维弱化,以及技术分布不均加剧数字鸿沟 [4] 医疗领域 - AI生成诊断报告和图像分析工具显著提升医疗效率,例如Google DeepMind的MedGemma模型可处理多模态医疗数据 [4] - 商汤科技推出"大医"模型,具备生成医疗报告、解释诊断结果和模拟智能问诊功能 [4] AIGC社会影响 - 在媒体行业导致信息污染与虚假内容泛滥,创意产业面临AI作品版权归属争议 [5] - 对文字、设计、客服等岗位产生潜在替代效应,引发职场结构性变化 [5] - 核心挑战在于AIGC可能引发社会信任危机,需要建立技术应用的伦理框架 [5] AIGC发展理念 - 技术本质是数据重组而非创造,最大价值体现在人类与AI的协同创作场景 [3] - 需通过跨领域合作(技术+艺术)释放创意潜力,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技术发展方向 [3][5]
极端制造基础科学与工程前沿专题论坛在京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2:50
极端制造基础科学与工程前沿专题论坛 - 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于7月4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主题为"示踪科技前沿助力创新发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极端制造工程前沿 [1] - 论坛汇聚4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搭建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平台,探讨极端制造领域的基础科学突破与工程应用创新 [1] 专题报告内容 - 浙江大学贺永教授报告"软-韧-硬生物水凝胶的增材制造",展示生物材料与制造技术的交叉创新 [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冬冬教授探讨"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提出机器学习与工艺优化的协同调控方法 [3] - 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分享"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突破极端环境耐高温材料制备瓶颈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耿延泉教授研究"纳米顺铣成形加工纳米光栅结构",探索微纳制造精度极限 [3] - 大连理工大学付饶教授分析"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在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空间极端环境制造提供新思路 [3] - 南京理工大学朱志伟教授推动"光学透镜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提升光学元件生产效率 [3] 论坛成果与影响 - 论坛由耿延泉教授、崔海龙研究员、段辉高教授联合主持,专家围绕"极端制造的边界与创新"展开深度交流 [5] - 中国科协青托博士生专项计划入选者参与互动,讨论微重力对材料性能影响、纳米结构加工效率等前沿问题 [5] - 论坛聚焦极端尺度与环境等核心挑战,展示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成果,促进机械制造与材料学、生物、光学、航天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5] - 活动彰显中国在极端制造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潜力,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5]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专题论坛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2:50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专题论坛 - 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聚焦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 [1] - 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的近60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论坛 [1] - 4位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1] 专题报告内容 - 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瑞润教授报告《超高强韧钛合金的组织构筑及性能》 [3] - 北京工业大学李洪义教授报告《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固载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 [5]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金国研究员报告《增材制造高温合金材料与工艺研发》 [5] - 北京理工大学王俊升教授报告《航空航天铝锂、镁锂合金智能设计与加工》 [7] 研讨主题 - 新型高强度铝合金在航空航天结构件中的应用研究 [7] - 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长期服役性能研究 [7] -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 [7] -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隐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 -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的表面防护与涂层技术研究 [7]
特斯拉Robotaxi “闯祸”撞车, 自动驾驶安全性遭质疑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2:50
特斯拉Robotaxi事故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Robotaxi服务发生事故 一辆全自动驾驶Model Y在完成行程后撞上一辆停着的丰田汽车 未造成严重人员受伤和车辆损坏 [1] - 事故视频显示 Model Y在驶出昏暗小巷时出现异常 转弯加速撞向丰田车轮胎 原因不明 [3] - 其他受邀体验者还遇到机器人出租车无端应急灯突然停车 短暂在双黄线错误一侧行驶等意外情况 [3]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特斯拉是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的坚定支持者 依靠摄像头和神经网络 结合算法和算力实现自动驾驶 [3] - 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多次强调视觉的优越性 认为激光雷达昂贵且没有必要 [3] Waymo自动驾驶事故 - Waymo使用摄像头 激光雷达和雷达组合的自动驾驶方案 与特斯拉技术路线不同 [3] - Waymo去年凤凰城车队撞上电线杆后自愿召回 近期又因车辆易撞路障再次召回 [3] - 2022年至2024年底期间 Waymo共发生16起车辆与铁链 大门等障碍物相撞的事故 未造成人员伤亡 [3] 自动驾驶行业现状 - 自动驾驶技术旨在提升出行安全与效率 但目前特斯拉和Waymo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4] - 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事故为自动驾驶行业敲响警钟 提升技术稳定性和保障乘客安全是行业关键问题 [4]
跨省货运和通勤有了新方案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0:10
京雄保车路云试点线路发布 - 京雄保车路云试点线路由北京、雄安、保定三地联合打造,聚焦货运干线物流、大兴机场接驳、京冀工作通勤三大场景 [1] - 货运干线物流场景通过实时路况共享和云端协同调度,实现货运效率大幅提升和运输成本优化 [1] - 大兴机场接驳场景构建智慧接驳网,为旅客提供精准高效的"门到门"无缝出行体验 [1] - 京冀工作通勤场景探索跨省通勤走廊的车路云协同应用,显著提升通勤效率与安全性,助力"一小时通勤圈"形成 [1] 雄安新区智能网联运营中心 - 雄安新区智能网联运营中心揭牌,接入所有在新区运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记录车辆运行数据并保障道路安全 [2] - 该中心将建设成为雄安特色智能网联产业展示窗口、产学研交流平台和产业建设示范中心 [2] 智能网联产业相关举措 - 会上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标准需求和雄安新区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行动指南 [2] - 发起雄安新区智能驾驶城市柔性测试场共建倡议,旨在搭建丰富的城市交通测评环境 [2]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在京开幕,擘画低空经济新蓝图
环球网资讯· 2025-07-05 18:37
大会概况 -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召开,由国际无人机从业者协会、欧洲无人机运营者协会等六家国际组织联合主办 [1] - 大会主题为"领航全域,展翼未来",吸引1000多位国内外嘉宾、500多家参展商、2万余名专业观众参与 [3] - 大会开幕式邀请四位国际权威专家作主题报告,涵盖低空物流、无人机安全、通信技术及欧洲政策等方向 [3][10] 技术研讨 - 设置四大前沿技术专题会议:无人机系统技术、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任务载荷与智能识别技术、智能无人控制技术 [12] - 同期举办十余场高规格行业交流会,聚焦警务应用、农业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检测认证等细分领域 [12] 展览展示 - 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机及无人系统博览会规模达2万平方米,500余家全球顶尖展商参展 [14] - 展品覆盖无人机整机、防控技术、低空经济装备全产业链,展示安防、测绘、物流、巡检等场景应用 [14] - 展出逾千套无人机、机器狗、机器人、无人车等设备,采用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形式 [14] 产业活动 - 举办2025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设置应用技能赛、创新设计赛等六大竞技项目 [16] - 大赛旨在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融合,为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16] 行业影响 - 大会成为华北地区无人机领域风向标盛会,搭建全球协作平台 [19] - 活动加速技术迭代、催化应用落地、深化国际合作,对低空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19]
《全球化研究(2025春季卷)》在长春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7-05 18:11
学术研讨会与集刊发布 - "大国博弈与全球化的未来:竞合与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1][3] - 《全球化研究(2025春季卷)》正式发布,收录中外知名学者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3] - 该集刊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书院中国文化研究院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3] 集刊发展与规划 - 《全球化研究》自2022年创刊以来,已逐步成为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3] - 从2025年起增加出版频次,每年推出春季卷和秋季卷 [3] - 未来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作者队伍、策划重点选题等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并考虑推出英文版 [3] 春季卷内容特点 - 设有特稿、聚焦、全球化趋势研究等多个栏目 [3] - 收录伊恩·戈尔丁、约翰·鲁杰等国际知名学者观点 [3] - 汇聚中国学界长期深耕全球化领域专家的最新成果,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当下及未来贯通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