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搜索文档
长三角铁路暑运客流1.84亿人次创新高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昨天,暑运数据出炉。据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长三角铁路今年暑运(7月1日至8月31 日)发送旅客1.84亿人次,同比增长3.4%,创历年新高。 记者 王力 同样创新高的还有民航数据。据第三方平台飞常准统计,今年暑运期间境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 量90.9万班次,同比增长2%;国际及地区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14.6万班次,同比增长11%。其中, 上海浦东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航班量为国内第一。 ...
埃及展撤展 下一站香港 250件展品将赴港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展览闭幕与撤展进度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8月17日24时正式闭幕 展期持续13个月[1] - 788件展品中250件将转移至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 其余展品返回埃及[1] - 整体撤展工作预计9月10日完成 目前"萨卡拉的秘密"展厅已撤完毕 "法老的国度"展厅剩余二三十件展品 "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厅尚未启动撤展[2][1] 重点文物撤展操作 - 室外展品美内普塔雕像采用吊车拆解玻璃顶盖后分体吊装 需在晴天且无观众条件下操作[1] - 辛努塞尔特一世雕像与图坦卡蒙雕像因重量分布不均且底座不平整 重心定位困难 撤展难度显著高于可分拆底座的展品[1] - 大型雕像仅能在周一闭馆日进行撤运 两件重点展品占用两个闭馆日 三周撤展周期紧张[1] 展览商业成就 - 展览创全球博物馆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总营收及传播总量三项世界纪录[2] -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 为文旅商体展融合模式建立新标杆[2]
为国担当勇为尖兵 走好新的长征路 市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核心观点 - 上海市委党校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增强"施工队长"意识 龙头示范意识 挑大梁意识 试制度测压力意识 扛起"为国担当 勇为尖兵"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1] - 要求锤炼与使命相匹配的能力素质 加快知识更新 把握底层逻辑和内在机理 转变提升思路理念方法 抢抓机遇破解发展难题 [1] - 强调永葆一往无前的勇气斗志 展现争创一流的志气心气 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 争当敢打敢拼敢争先的"小老虎" 干出新事业新天地 [1] 会议内容 - 市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 市委党校校长 上海行政学院院长张为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 [1] - 会议指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是新时代党中央要求上海走好的新长征路 [1] - 要求增强四种意识:施工队长意识 龙头示范意识 挑大梁意识 试制度测压力意识 [1] 能力建设要求 - 强调加快知识更新 把握事物底层逻辑和内在机理 [1] - 要求转变提升既有思路理念方法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1] - 重点破解发展难题 打开工作局面 [1] 工作作风要求 - 要求永葆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斗志 [1] - 强调拿出争创一流的志气和心气 展现一抓到底的作风和劲头 [1] - 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 争当敢打敢拼敢争先的"小老虎" [1]
雨花英烈事迹精神展开展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展览概况 - 展览"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展"于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展 展期持续至10月8日 [1][2] - 展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为主线 共设置4个专题 [1] - 展出180张图片史料和63件(套)实物展品 其中多件文物史料与抗战相关 [1] 英烈事迹展示 - 集中展现42位在上海留下人生足迹及上海籍雨花英烈生平事迹 [1] - 首次全景式展现上海籍和在上海留下人生足迹的雨花英烈事迹 [1] - 从179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烈士中梳理出在上海被捕的19位英烈和上海大学走出的8位英烈 [1] 历史文物与捐赠 - 展出重要抗战文物包括宋庆龄发表的《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摧残反帝的群众领袖罗登贤等告全国民众书》和朱克靖烈士所著《回忆与感想》 [1] - 收藏家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捐赠刊登英烈事迹的《应变快报》《文汇报》等报纸原件 [2] - 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雨花英烈邓中夏所著《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2] 地域关联 - 展览充分展现上海与南京的红色渊源 突出英烈在上海学习、参会和工作的革命生涯 [1] - 梳理了上海党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烈士史实 [1]
浦东护学定制公交增至13条 覆盖8所学校 家门口上车 校门口下车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护学定制公交发展现状 - 浦东新区新增3条护学定制公交线路(DZ30 DZ31 DZ32)使总线路数达13条 覆盖学校数量增至8所 [1] - 线路设计采用"定点上车 直达校门"模式 串联地铁站 住宅区与学校 单条线路日均运送学生超60人 [1][2] - 服务使校门口接送车辆减少四五十辆 学生通勤时间缩短约20分钟 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 [1][2] 运营数据与实施效果 - 自2024年3月试点以来累计运营5626个班次 安全运送学生达150114人次 [2] - 线路平均上座率维持在80%左右 单程票价10元 显著降低家长接送成本 [1][2] - 服务配备随车安保 到站短信通知系统及志愿者协同维护 形成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1] 政企合作推进模式 - 由浦东新区建交委联合教育 公安等多部门共同推动试点 [2] - 首批7条线路于2023年9月开通 覆盖5所学校 新场实验中学首批64名学生参与 [1] - 通过部门协作实现公交资源与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 形成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方案 [1][2]
上海市民日校和夜校昨天同步开班 40501名学员上“开学第一课”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课程规模与结构 - 秋季班共覆盖16个区的611个教学点 开设1967门课程 招收40501名学员 人数创历史新高 [1] - 夜校为教学主力 设542个教学点及1766门课程 招收36347名学员 占总招生量的88.7% [3] - 日校新设69个教学点及201门课程 招收4154名学员 超额完成原100门课程的计划目标 [1][3] 课程时段与类型 - 日校课程分艺术早课 午间一小时 都市下午茶等多个时段 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1] - 课程类型涵盖成人芭蕾形体 戏剧表演 爵士舞 肩颈康养 古琴及老年人居家中医护理等多元化领域 [1][2] 学员特征与参与动机 - 学员年龄跨度从70后至90后 职业背景多样包括自由职业者 心理治疗师等 [1][2] - 参与动机包含圆梦童年爱好 职业能力提升及探索戏剧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等 [1][2] 教学资源与场地配置 - 课程利用文化馆 商圈 园区及西岸大剧院等优质场地 如配备落地窗可观江景的排练厅 [1][2] - 市群艺馆实行日校夜校场地高效转换 日间指示牌晚间更换为夜校标识以衔接教学时段 [2]
外摆经济如何更好“绽放” 黄浦区发起一场大讨论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外摆经济现状与案例 - 外摆位为城市增添烟火气并带来消费活力 黄浦区举行活动探讨外摆经济发展[1] - 外滩沿线历史建筑集聚区外摆位稀缺 FTC古象大楼首次尝试打造底层外摆位向街区延伸[1] - 咖啡馆与外摆位整体风格活泼 设置冰淇淋造型和像素风镜面景观墙吸引年轻人[2] 商业效果与扩展建议 - 外摆位对商业消费起到引流促进作用 市场反馈效果非常好[2] - 专家建议在南京东路及支马路设置更多外摆位 让游客慢下来停留消费[2] - 新世界集团尝试非客流高峰期引导老字号开设外摆位 周五至周日晚上10点后延长营业两小时[3] 城市治理挑战与协调 - 城市治理者关注外摆位对历史建筑完整性和道路空间的影响[3] - 南京东路客流超大时外摆位经济贡献度不高 因体验差且管理成本高[3] - 政府与商户沟通10多次修改方案 寻找安全有序的最优解[3] 政策与规划需求 - 消费需求和商业功能发生变化 外摆位法律法规政策相对滞后[4] - 需要更精细化考量道路设置外摆位标准 明确集中设摊区域[4]
上海200多家养老机构向社会打开大门 从“听说”到“眼见” 市民扫二维码便可预约探访“老有所养”实际场景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行业开放与创新 - 上海16个区200多家养老机构同步开放 通过二维码预约探访 实现零距离观察居所环境和细致服务[1] - 徐汇区开放月活动历时5天 覆盖多个街镇 累计接待256人次参观 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51.2%[2] - 崇明区32家养老机构举行为期一周开放活动 大同敬老院展示功能区域并演示认知障碍照护流程[3] 服务模式与技术应用 - 永康养老院开展认知症专区主题活动 展示专业照护环境与个性化服务理念 强调保护老人尊严和隐私[2] - 龙华街道怡乐家园养护院采用智慧养老模式 展示适老化辅具/智能助听器/红光理疗设备等科技产品[2] - 推进机构+社区+居家全链条服务模式 打破传统养老围墙 实现不同场景自由选择[7] 设施与用户体验 - 康健街道长青坊长者照护之家采用无障碍动线设计和贴心细节 获得参观者认可[3] - 崇明区养老服务体验中心高度还原居家环境 展示适老化改造政策与设计要点 支持亲身体验辅具设备[4] - 适老化改造享受政府补贴 包含卫生间扶手/移动淋浴凳/智能马桶盖板等实用产品[5] 运营与转化效果 - 推出试住体验机制 试住时间3-7天或一个月 降低老人决策心理压力[11] - 短期试住上半年吸引2000多位老人参与 最终转化率约40% 目前每月近百人选择长期入住[12] - 短托喘息服务在全市超过200家机构常态化推行 春节期间服务数百位老人过渡[12] 用户反馈与需求 - 老人特别关注基础护理和餐饮质量 建议丰富菜品选择以提升用餐幸福感[8] - 用户肯定价目表透明化 消除对多收费的担忧 认可家门口养老院性价比[8] - 建议扩大活动场地 增加八段锦/手指操等健康活动覆盖院内院外老年群体[7] 社会影响与认知转变 - 开放日活动改变公众对养老服务认知 从单方面宣传转变为建立信任起点[12] - 养老机构与社区边界逐渐消融 支持老人自由流动选择(如工作日住养/周末回家团聚)[11] - 主动关注沉默老人群体 通过上门服务消除对养老院的抗拒或恐惧心理[12]
加速前沿技术攻坚未来产业规划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 - 上海系统性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工作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1] - 加速前沿技术攻坚和未来产业规划 主动对接国家未来产业方向并承接国家重大任务 [1] - 构建更有耐心包容的制度体系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世界影响力未来产业引领地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通过土地整治实现空间优化 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解决农村空间无序化耕地碎片化问题 [2] - 释放低效闲置空间资产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 - 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 塑造乡村肌理新格局焕新村容村貌 [2] 建筑业转型升级 - 加快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布局新能源新产业所需新基建 加大在建项目协调推进力度 [2] - 推动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以科技创新重塑行业竞争力 [2] - 巩固上海设计上海建造品牌地位 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拓展海外市场 [2]
上海约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
解放日报· 2025-09-02 09:43
开学第一天,以经典作品《红旗颂》为主线,徐汇区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铭记烽火岁月·奏 响时代强音"徐汇区中小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行,引领学 生在熟悉的旋律里回望烽火岁月,在激昂的乐章中感受民族精神。 记者 许沁 龚洁芸 昨天,上海约182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第一天。记者走进校园,看看沪上学子们的第一课怎么 上,第一天怎么过? 走进国防大学上"第一课" 开学首日,杨浦区铁岭中学学生上了一堂与众不同的第一课。第一课的教室,设在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生们展示了原创诗朗诵及沙画表演《映山河》,以艺术形式传递爱国情感。校 长葛琛静说,"第一课"后,学生们还将走进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情境教学馆、《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 馆,在实物与场景中触摸历史温度。 "开学第一课"也是学校大思政课程的第一课。"我们邀请了思政、国防领域的专家导师加盟,为学 生搭建从'知史'到'明史'、从'爱国'到'强国'的成长阶梯课堂。"葛琛静说。 将青春力量汇入复兴征程 开学首日,卢湾中学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题的中国系列课程。课程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从 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