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

搜索文档
全省经济向新向好动能持续增强
辽宁日报· 2025-08-17 09:59
产业升级与科技投入 - 化工行业开票金额占石化行业比重提升至41.8%,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票金额占冶金行业比重提升至23.3%,表明冶金新材料发展壮大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28.4%,高技术产业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4.7% [1] - 2022年至2024年,全省购进智能化改造设备金额年均增长3.1%,其中石化、冶金和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6.2%、5.2%和1.9% [1] - 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长10.6%,技术合同交易金额年均增长1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开票金额年均增长9.3% [1] 绿色发展成效 - 2022年至2024年,购进污染防治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金额年均增长37.3%,环保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年均增长60.2%,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年均增长20.3%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增长109.6%,上半年高耗能制造业开票金额占比降至21.2%,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0.7% [2] - 前7个月,购进污染防治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金额同比增长9.7%,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9.1%,环保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0.9% [2] 消费与文旅经济 - 2022年至2024年,文旅消费开票金额年均增长7.9%,其中冰雪经济年均增长6.2% [2] - 互联网零售行业开票金额年均增长84.2%,养生保健服务年均增长52.2% [2] - 春节和"五一"假期全省消费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5.9% [2] 区域经济与贸易 - 2022年至2024年,驻辽央企开票金额年均增长1.5%,上半年其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24.1% [3] - 上半年,辽宁省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贸易金额占省际总额比重分别为23.2%、20.5%和6.9%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7% [3]
辽宁省地方标准累计总量达2215项
辽宁日报· 2025-07-19 09:43
标准强省战略实施进展 - 二季度共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32项 截至6月底今年新增84项 累计总量达2215项 [1] - 标准发布集中在林草产业6项 污染防治5项 气象服务5项 体育事业4项 [1] - 标准覆盖现代农业 商贸流通 文旅产业等10个领域 满足地方特色需求并补充国家标准 [1] 重点标准经济效益分析 - 《联合耙压机作业技术规程》预计使作业质量合格率提升15-20个百分点 亩均增产10%-20% [1] - 该标准可降低田间病虫害发生率 减少土壤失墒 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1] 工业与环保标准升级 -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设置16类污染物指标 新增无组织排放限值及移动源监管要求 [2] - 标准涵盖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和非正常工况管理 助力钢铁企业设备更新和绿色发展 [2] 新兴领域标准突破 - 《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指南》填补省级标准空白 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 - 《暴雨灾害普查与风险评估区划》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防灾操作性 [2]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丨追青逐绿 美丽前行——河南践行“两高四着力”系列述评之三
河南日报· 2025-06-19 07:24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5月底全省优良天数101天、同比增加6.9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6天,达到近年来同期最好水平 [2] - 累计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12万多家,在全国率先完成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谋划重大治理任务7000余项 [3] - 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类至Ⅲ类水质断面占86.1%,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30个、省级美丽幸福黄河示范段20个 [3] - 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351处,将全省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纳入保护范围 [3] 黄河流域保护 - 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2024年黄河流域城市优良天数较2020年增加12天 [4] - 2019年以来全省黄河流域14市完成造林645.38万亩、森林抚育885.60万亩、修复黄河湿地2.78万亩 [4] - 在流域内率先开展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郑州、洛阳、三门峡、兰考等地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4] 南水北调工程保护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段)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5] - 南阳累计关闭重污染企业800多家,关停并转污染企业460多家 [5] - 淅川县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每年减少200多万吨 [5] 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全省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208个 [6] - 新增零碳工厂11家、超级能效工厂8家、绿色工厂301家、绿色工业园区21个 [6]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装机占比突破50% [6] 生态文明建设 - 建成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45个 [7] - 探索出"点绿成金""守绿换金""绿色资本"三种"两山"转化模式 [7]
污水排放标准细化,水生态治理赛道再升级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为环保产业创造新增长点,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10][22] -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推动全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建议关注洪城环境、碧水源 [23][35]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行业确定性与成长性强,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等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 - 方案目标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10][11] - 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包括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工作,到2027年多项治理目标有相应提升 [12][14] - 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落实泄放措施、强化监测信息共享,到2027年相关工作有进展 [16] - 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包括推进水生生物保护恢复、实施湖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等,到2027年多项生态指标有改善 [17][18] - 全面推进保护与建设,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全民行动 [20][21]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 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制订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方法,适用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修订 [23] - 基本原则包括全面防控、分类管理、科学可行、依法合规 [24][26][27] - 技术路线参照相关规则开展工作,包括确定适用范围、控制项目等内容 [28] - 对园区基本情况、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水环境质量进行调查,确定标准分类和适用范围、监测要求 [29][31][34]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推荐高能环境,其业务包括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等,订单加速释放,在手优质项目多 [36] - 推荐惠城环保,其切入重大危废项目,废塑料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36][37] - 推荐洪城环境,业务成长空间大,多业务驱动业绩增长,2024年高分红,配置价值凸显 [37]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和创业板,公用事业涨幅为0.54%跑赢大盘和创业板 [3][38] - 环保子板块中监测、水处理等有不同涨幅,A 股环保股涨幅前三为神雾节能、惠城环保、安车检测,跌幅前三为汉威科技、宝馨科技、卓越新能 [3] 行业要闻回顾 - 重庆市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工业废水处理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49] - 重庆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健全生态治理体系等目标 [49] - 江西省公示第一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企业名单,拟认定 A 级企业 3 家等 [49] 重点公告汇总 - 皖天然气、恒盛能源等多家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涉及金额从 7000 万元到 1.94 亿元不等 [50][51][53] - 贵州燃气股东权益变动,持股比例由 20.25%减至 20.00% [50] - 三达膜董事等减持股份,维尔利等公司提供担保或进行关联交易等 [51][52] - 东珠生态签订老挝土地整理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暂估签约合同价 35 亿元 [52] - 索通发展与阿联酋公司合作建设阳极生产基地,一期产能 30 万吨/年 [53] - 新天然气、久吾高科部分股票解除限售,威派格控股股东质押股份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