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搜索文档
林武在济南调研时强调 着力稳外贸扩投资促消费 更好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5-23 09:02
外贸产业发展 - 省委书记林武调研鸿天服装、世纪开元、临工重机等企业,了解出口订单、市场拓展及政策享受情况,强调要落实稳外贸部署,应对困难挑战[1] - 提出坚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拓展多元化市场,稳订单以稳住外贸基本盘,同时培育外贸新动能和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1] - 调研山姆会员店(济南店)项目,强调加快项目建设以拉动有效投资,提振消费并丰富业态为经济提供支撑[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林武调研神思电子、优宝特机器人、众阳健康、丽阳神州、浪潮云、中科先进、擎方科技及中移齐鲁创新院,关注人工智能最新产品、底层技术及商业化应用探索[2] - 指出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巨大,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2] - 强调统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加大政策金融支持并引进人才以打造健康产业生态[2]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会
大众日报· 2025-05-23 09:0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新闻主要内容聚焦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及人事任免事项,属于政府工作范畴。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经济政策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烟台|航空航天产业何以“无中生有”
大众日报· 2025-05-23 08:45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东方航天港构建了"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链上企业超70家 [1] - 通过6公里航天大道串联功能区,实现卫星"家门口"发射和火箭短距离转运,缩短上千公里转运路程 [1] - 以海上发射为牵引,布局发射链、火箭链、卫星链、文旅链四大产业链 [1] 发展历程与政府支持 - 2018年长征十一号火箭选择海阳港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以一箭七星方式发射 [2] -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三级政府协同发力,抓住商业航天发展黄金窗口期 [2] - 烟台市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6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出台《培育发展航天(卫星)产业三年行动方案》 [3] 产业基础与优势 - 烟台市拥有万华化学等新材料龙头企业和完备的整车、整机、整船制造产业体系 [2] - 当地机械、电控等制造环节与航天产业有很强复用性,可转化为航天配套体系 [2] - 海阳已形成发射技术和成熟服务优势,探索适合商业航天企业发展的模式 [3] 重点项目与成果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主导发射"烟台一号"、"烟台二号"卫星 [3] - 龚健雅院士主导的"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落地东方航天港,构建新一代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3] - 东方航天港发展模式获得业内顶级专家认可,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3]
烟台探索在博物馆里上好“大思政课”
大众日报· 2025-05-22 10:18
博物馆教育融合发展 - 烟台市启动"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共建活动 打造"博物馆+数字+教育"融合发展模式 [1] - 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策划推出近70项特色展览 教育研学 文旅七进等活动 [1] - 成立"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共建联盟 整合8家博物馆 8所高校 8所中小学校资源 [1][3] 馆校合作具体措施 - 阵地资源共享 联盟博物馆开放馆藏文物 数字资源及特展内容 建立"思政教育资源库" [2] - 设立"校园微型博物馆" 馆校联合策划主题展览 打造校园文化阵地 [2] - 馆校互聘专家 博物馆研究员兼任"校外思政导师" 高校教师参与博物馆研究与策展实践 [2] 课程研发与技术应用 -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 结合海防文化 红色文化 民俗文化等开发思政课程和研学内容 [2] - 探索利用VR AR技术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提供沉浸式研学体验 [2] - 将课堂延伸至博物馆 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所 打造沉浸式 互动型思政教学新样态 [2] 烟台市博物馆发展现状 - 全市培育各级各类博物馆 纪念馆74家 五批30对中小博物馆结对帮扶 [3] - 是全省唯一拥有国有 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城市 [3] - 制定《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组建博物馆帮扶专家团队 [3]
2025港澳山东周系列活动在香港举行
大众日报· 2025-05-22 09:03
港澳山东周系列活动 - 山东省在香港举行2025港澳山东周系列活动 新设7家驻港澳单位包括山东大道资源循环有限公司香港中心 好品山东澳门推广中心山东选品平台等 [1][2] - 山东省属企业与港澳方签约21个合作项目 涉及通信 医养健康 交通运输等领域 [2] - 浪潮集团与连心科技等5家企业合作 重点领域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海外数据中心运营 智慧交通 智慧养老 [2] - 山东在华鲁集团挂牌设立"山东国际人才工作站" 旨在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2] 农食产品供应链合作 - 山东农食产品香港分销供应链基地建设签约 启动"鲁港直通车"跨境供应链通道 [2] - 现场签署8项合作协议 16家山东企业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证书 涵盖粮油 果蔬 预制菜等品类 [2] - 获证产品可直通港澳及RCEP市场 山东将依托五丰行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分销渠道和餐饮网络资源 建立全程可追溯直通车系统 [2] 教育文旅合作 - 举行"好客山东 见识齐鲁"鲁港教育文旅推介洽谈会 宣传推介山东教育 文旅资源 [3] - 山东省教育厅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8对鲁港高校 中小学签约 [3] - 7对鲁港文旅企业达成合作 启动香港"齐鲁研学体验团" [3]
山东组团参展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全景展示“文化+科技”成果
大众日报· 2025-05-22 09:03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办。展会以"创新引领潮 流 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本届文博会山东展区以"数智文博 化成天 下"为主题,组织近百家企业、2000余种产品参展,全景式展示山东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 山东组团参展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全景展示"文化+科技"成果 近50家鲁企新品文博会首发 数智觅遗珍板块集中呈现数字技术在古籍修复、文物保护、考古领域的广泛应用。现场观众可以跟 随山东省图书馆90后古籍修复师,一起体验古籍修复里的"科技与狠活儿"。 非遗新手造板块集中山东创新实施"山东手造"工程以来的丰硕成果,展现烟火气十足的黄河大集、 运河大集、海洋大集。 展会期间,山东展区还将举办营销订货、展演体验、直播带货、互动抽奖等60余场促交易活动,以 项目推介、新品发布、洽谈对接等多种形式,大力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 本届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设置文化产业综合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国际文化贸 易展、文化消费·文旅融合展等展馆,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共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投融资 项目将现场交易,同期举办近200场 ...
第四届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将于5月27日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5-22 09:03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定于5月27日至29日在烟台市举办 [1] - 大会以"视听新时代·赋能创未来"为主题 [1] - 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设置9项活动包括开幕式暨网络视听精品之夜、主论坛、微短剧论坛等 [1] 大会目标 - 打造一流的网络视听政策发布平台、精品展示平台、交流合作平台、作品交易平台 [1] - 推动山东省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1] 内容聚焦 - 集中发布近五年来山东省创作的优秀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微短剧、系列短视频等精品网络视听节目 [1] - 邀请编剧、导演、制片人和演员代表现场分享创作经验体会 [1] - 探讨网络视听产业格局与未来趋势、"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DeepSeek等技术应用主题 [2] 行业影响 - 发挥"网络鲁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 [1] - 推动微短剧发挥"短、平、快"的优势 赋能千行百业实现融合发展 [2] - 系统展示网络视听发展丰硕成果 [2]
干出高质量发展确定性——论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仲观平)
大众日报· 2025-05-22 09:03
港口与外贸 - 日照港作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高效运作展现山东外贸实力 [1] - 港口承载"新三样"出口,体现山东在外部环境压力下的贸易韧性 [1]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 比亚迪济南基地1分钟下线1辆新能源车,二期项目2025年6月投产 [2] - 济南二机床大型冲压生产线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出口17国并实现国产替代 [2] - 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年输送绿电超180亿千瓦时(占总电量50%) [5] 商业航天与硬科技 - 烟台海阳保障16次海上发射任务,"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实现火箭总装到发射全链条 [3] - 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 [6] 农业与种业创新 - 山东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万亿元全国第一,粮食总产1142亿斤创新高 [10] - 潍坊完成全球首个小麦完整基因组图谱,黄三角农高区改造盐碱地30万亩 [10] - "耕海一号"年产海洋渔业产品15万公斤,开辟"蓝色粮仓"新模式 [10] 工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海尔卡奥斯链接企业90万家,服务16万家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6] - 80个重点行业"产业大脑"覆盖41个工业大类,构建60余细分行业数据仓 [6] 对外开放与制度改革 - 自贸试验区累计15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核电领域 [7] - 烟台港开行全国首趟"一单制"跨境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海外集结中心落地老挝 [7] 文化科技融合 - 2024年山东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企业329家,同比增长26.5% [11] - 东方影都、临沂琅琊古城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名片 [11] 经济数据表现 - 山东2024年GDP即将突破10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增速6%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1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 [16] 企业动态 - 万华化学、南山铝业等鲁企通过回购应对关税波动,展现实体韧性 [18] - 山东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建立"护航清单",电商平台设"山东外贸优品馆"助企业消化库存 [18]
预测今年汛期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两至三成
大众日报· 2025-05-22 08:54
信息显示,汛期全省平均气温27—28℃,较常年(25.7℃)偏高,高温时段主要在6月上旬至7月上 旬。其中,预测6月全省平均降水量85—95毫米,较常年(79.5毫米)偏多一至两成;平均气温26— 27℃,较常年偏高。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210—230毫米,较常年(172.5毫米)偏多两至三成;平均气温 28—29℃,较常年偏高。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200—220毫米,较常年(166.6毫米)偏多两到三成;平均 气温26—27℃,较常年略偏高。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我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战需求,努力为安全度汛做好准备、打 好基础。目前,全省已组建495支、6.87万人的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并鼓励356支、3.5万余人社会应急力 量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工作,构建起"综合+专业+社会"的防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记者 袁涛) 记者从5月21日召开的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获悉,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6至8月)全省平 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较常年(418.5毫米)偏多两至三成。 据预测,今年我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灾害性天气仍有可能多发频发重发,阶段性旱涝灾害风 险较高。特别是主汛期暴雨、台风和持续性高温灾 ...
菏泽|菏泽以高质量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 2025-05-21 09:20
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成效 - 牡丹区、定陶区、东明县发展牡丹芍药花卉经济,布局大型高品质花卉基地,联动发展观赏、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业态 [3] - 定陶区许庄村探索"工业园区+农村资源"模式,实现乡村产业与非遗资源结合 [3] - 巨野县通过专业规划提升,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 [3] - 东明县三新家园打造高标准田园综合体获得广泛好评 [3] - 各县区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工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3] 产业发展与就业带动 - 成武县利用闲置资源建设10个入村企业、11个共富车间,带动近千人就业 [3] - 党集镇发展"共富"数字鱼舱,推广渔光互补等模式,年增收超3.6万元/户 [3] - 巨野县谷庄村"鸭饼"产业畅销全国 [3] - 中药材、大蒜、芦笋等特色产业正在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专业村镇 [6] - 花卉产业带动深加工和文旅协同发展,计划扩展玫瑰、非洲菊等品种 [6] 文旅融合与乡愁经济 - 成武县党集镇保护开发25个传统院落打造泛博物馆群,探索"农旅互促"模式 [4] - 建设新风小院、婚俗基地等10余处文明实践示范点 [4] - 通过"村史微剧场"等沉浸式演出活化乡村记忆 [4] 未来发展策略 - 计划3-5年实现乡村振兴片区县域全覆盖 [5] - 强调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党建、资源、产业、人才整合 [5] - 重点培育特色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6]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5] - 加强基层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