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出台13项措施加力稳就业
大众日报· 2025-09-12 09:00
政策核心内容 - 山东省出台13项稳就业措施 涵盖社保补贴 稳岗返还 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 政策进一步细化且覆盖面更广 [2] 企业支持措施 - 实行重点行业社保个人缴费补贴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就业重点群体按个人社保缴费额的25%给予补贴 [3] - 提高外贸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 大型企业返还比例提至50% 中小微企业提至90% [3] - 加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 单户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4% [3]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 健全失业人员常住地失业登记服务制度 保障失业人员享受常住地就业扶持政策 [4] - 开展"鲁惠乐业"青年就业促进行动 提供学业优惠 住宿优惠 生活优惠等服务保障措施 [4] -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广泛吸纳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4] 技能培训与就业匹配 - 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 提升技能水平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技术需求 [5] - 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技能人才 为失业人员开设招生"绿色通道" [5] - 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对培训后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进一步提高补贴 [5] 就业服务优化 - 开展就业岗位定向开发投放专项活动 向高失业率城市和低就业率高校加大岗位投放 [6] - 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开展专业化就业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予以支持 [6] - 加强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就业驿站 零工市场等设施提档升级 [6]
我为民企办实事 丨“科技专员”帮助东诚药业加快新药研发
大众日报· 2025-09-12 07:15
核心观点 - 烟台黄渤海新区通过"科技专员"机制推动校企合作 助力东诚药业突破核药研发人才瓶颈 加速新药研发进程[1][2][4] 校企合作机制 - 2021年通过黄渤海新区招商局牵线 东诚药业与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建立全面合作协议[3] - 校方派驻材料与化工产学研中心主任马福秋担任首批"科技专员" 兼任企业"科技副总"[3] - "科技专员"每年超过半年时间在企业履职 共同开展10余种医用同位素研究[3] 人才培育成果 - 共同开设"哈工程—东诚药业卓越工程师项目班" 10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企业实习[3] - 8名往届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企工作 企业5名工程师在学校攻读在职博士[3] - 合作提升核医学人才供应能力 扩大人才储备 为产业后续发展积蓄能量[5] 研发成果产出 - 已刊发SCI论文4篇 两项专利正在申请中[3] - 重点研究钪-44、铜-67等同位素 每种同位素未来可能对应多种新药[3] - 10余款核药新药同步研发 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77Lu-LNC1004靶向放射性创新药"获多国新药临床批号[3] 行业特征 - 核医疗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和高成长性特征 需要强有力人才支撑[2] - 核药含放射性同位素 属于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特殊药物[2]
青岛港与华光自然电力合作开发岸电及船舶充电项目
大众日报· 2025-09-11 20:55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青岛港与华光自然电力于9月9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电动船舶新商业模式 推动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开发岸电网络 [1][3]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双方共同打造全球岸电服务网络 为国际航运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环保岸电供应解决方案 旨在减少航运业碳排放 支持行业能源转型 [3] - 合作范围涵盖香港岸电发展及人才交流 包括项目规划 技术解决方案 投融资模式 建设与调试 运营模式 培训和人员交流 [3] - 华光自然电力凭借国际网络支持青岛港与欧洲北美等战略区域主要港口及航运相关方建立合作 推动碳减排联合举措 [3] 公司背景 -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青岛港口主要运营商 成立于2013年11月15日 运营管理五大港区包括前湾港区 黄岛油港区 董家口港区 大港港区 威海港区 提供集装箱 金属矿石 煤炭 原油等货物装卸及配套服务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 [4] - 华光自然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整合华光海运航运行业资源与NatPower集团可再生能源专业经验 在亚洲投资开发和运营航运电气化基础设施网络 为靠港船舶提供岸电供应 为近海电动船舶提供充电服务 [5]
“理性投资伴我行”走进德石股份,老牌油企智能化突围
大众日报· 2025-09-11 15:44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始建于1961年 历经国有体制运营和中石化主辅分离改制 2004年转型为民营企业 2012年获得杰瑞股份增资 2022年1月17日通过分拆上市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 - 上市三年来业绩稳健 始终聚焦油气装备主业 抓住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机遇 积极应对行业周期性挑战 [2] - 当前待交货螺杆钻具整机2800多台 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均能实现增长 [2] 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应用 - 公司推进智能化聚焦两个方向: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井下测量、信号传输和地面控制数字化) 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车间MES系统和办公OA已全部上线运行) [3] - 在大庆和新疆市场 预计地面装备自动化设备应用收入可能超过3000万元 [3] - 人工智能技术"句芒"系统实现亚毫秒级响应并支持全链路加密 在工业物流、无人质检等领域有成熟应用 潜在合作方向包括能源装备智能化和特种机器人开发 [3] 人才培养与产业合作 - 公司技工人才缺口较大 正与院校开展定向培养合作 未来计划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共同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4] - 山东冶金技师学院在地理信息、无人机测绘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有教学优势 拟开展订单班培养和产教融合合作 [4] 战略发展与投资规划 - 公司关注新兴经济领域 下一步将围绕新质生产力方向寻求投资或并购机会 [4] - 投资机构建议公司明确标的画像与合作路径 通过多模式实现外延式发展 [4]
潍坊劳动能力鉴定直抵群众心间
大众日报· 2025-09-11 14:10
上门鉴、跨省办、AI辅助…… "真没想到专家能跨省上门,彻底解决了我们不便出行的难题!"近日,远在河南省濮阳市的王先生 一家,迎来了专程为他开展劳动能力鉴定的潍坊专家团队。事情要从去年12月说起,当时在潍坊务工的 王先生因工重伤,陷入长期昏迷。今年7月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潍坊市人事考试和劳动能力鉴定 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王先生瘫痪在床无法到场的情况,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跨省组织专家上门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伤保险政策不断完善、覆盖面逐步扩大,加之病残津贴政策改革及职业伤害保 障试点启动,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量逐年增加。面对这一形势,潍坊市靠加强队伍建设打牢服务底子,具 体做法包括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以跟进政策调整鉴定标准、每月组织专家案例研讨、每年集中培训并动态 优化专家库、深化"专家共享"机制且多次受邀支援泰安、淄博等地鉴定,专业水平获认可。 与此同时,依托专业队伍基础,潍坊市进一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协作联动,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 属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等5家协议鉴定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大幅缩短鉴定周期。一系列举措的落 地实施,使劳动能力鉴定实现高质高效、低复鉴率,鉴定结论公信力与群众满意率持续提高。 如今 ...
城市更新的“济南样本”
大众日报· 2025-09-11 14:10
城市更新战略与模式 - 济南市城镇化率达76.2%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入存量优化阶段 [2] - 近三年启动城市更新项目102个 其中3个片区入选省级试点 14个项目入选全国全省示范 [2] - 遵循"最小干预"保护修缮原则 坚持"留改拆"顺序 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 [3] 财政与资金支持 - 获得中央财政资金8亿元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1][4] - 与国开行山东省分行开展贷款试点 首批6个项目获7.5亿元授信 [4] -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包括财政资金 专项债券 金融机构长期资金和社会资本增量资金 [4] 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 - 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86个 建筑面积2300万平方米 惠及居民29万户 [3] - 上新街片区改造搬迁600多户居民 新敷设40根管线 配齐消防急救设施 [2][3] - 商埠区新增640多个地下车位 济南宾馆项目新增500多个车位 规划1400平方米医疗用房 [3] 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 - 上新街片区保留6处文保单位 12处历史建筑和20多个名人故居 [2] - 英美烟草公司旧址改造为法国蓬皮杜中心主题店 实现"商业反哺文保" [5] - 成丰面粉厂改造为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 集电竞赛场 咖啡厅 餐厅等多元业态 [5] 产业升级与运营创新 - 老城区形成"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等新业态场景 [3] - 洪楼片区采用"央地合作+市场化运作"模式 由历城城市发展集团与中国能建合资开发 [4] - 实施"先体检 后更新"机制 围绕住房 小区 社区 街区 城区五维度开展城市体检 [5]
东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
大众日报· 2025-09-11 14:10
城市治理精细化举措 - 城管执法采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与错时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夜市监管 [1] - 督促夜市管理方建立商户信用档案 对合规经营者公示鼓励 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 [1] - 制定便民摊点群设置管理规定 规范规划建设与管理 同步开发电子便民地图接入城市运管服平台 [2] - 针对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开展集中整治 采取错时值班延时盯守措施 累计清理流动商贩3.9万余人次 规范店外经营1.7万余次 [2] 民生服务与设施提升 - 以便民摊点作为流量入口 通过业态自然延伸将单纯餐饮转变为复合型消费体验 [1] - 以每600户居民为服务半径在社区配置绿色小屋 实现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城市社区全覆盖 [3] - 超额完成年度城乡生活垃圾容器更新和公厕维修改造任务 共更换垃圾容器6071个 维修公厕29处 [3] - 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 [3] - 扎实推进建筑垃圾专项整治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率和处理方案备案率均实现100% [3] - 提前开展汛期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 累计排查窨井盖25万余个 整治隐患6837处 更新安装防坠网2083个 [3] 数字化与智慧化管理 - 开发电子便民地图 将676处便民摊点、公园、广场及公厕等信息全面接入城市运管服平台 [2] - 通过智能平台主动发现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超过12万件 [4] - 借助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受理市民反馈问题4.7万件 实现与市民的指尖互动 [4] - 纵向集成园林、环卫、燃气等各类数据240万条 横向对接12345热线、智慧水务等系统构建城市管理数据底座 [4] - 累计处置12345热线投诉1.47万件 按时办结率达98.7% [4]
青岛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观察
大众日报· 2025-09-11 10:41
项目进展与产业链布局 - 海湾化学氯乙烯三期项目6月投产并满负荷运行 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树脂项目7月投料试生产 20万吨/年乙烯基新材料项目8月中旬投料试生产[1] - 新项目落地实现四条石油化工-高端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闭环 包括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 乙烯+苯-苯乙烯-聚苯乙烯 环氧氯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 烧碱-偏硅酸钠产业链[1] - 青岛市规划到2027年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 聚焦化工新材料/绿色橡胶/先进合金产业方向 重点发展特种轮胎/特钢/非晶合金等细分赛道[1] 企业经营与技术创新 - 海湾化学上半年完成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1.27% 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 利润约1.7亿元同比增长58%[2] - 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将聚氯乙烯"鱼眼"数量从10个降至5个 品质优于进口产品[2] - 赛轮集团液体黄金冰雪轮胎WP81冰抓性能超欧盟标准26% 冰地制动距离比国际品牌缩短0.6米 冰地加速性能提升10%[3] - 青岛特钢研发直径5.4毫米1960兆帕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突破强度极限 并进一步开发2100兆帕级顶级强度产品[3] 产业生态与创新体系 - 青岛市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拥有9家链主企业 其中4家位于董家口经济区包括海湾化学/双星集团/金能化学/青岛特钢[2] - 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中试基地 已储备20余个中试项目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进驻项目达30余个[2] - 产业通过创新驱动/链式布局/园区聚变突破技术瓶颈 持续锻造竞争新优势[3]
东营|东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
大众日报· 2025-09-11 09:36
城市治理精细化策略 - 采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错时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夜市监管,并建立商户信用档案以优化市场秩序 [2] - 制定便民摊点群管理规定,开发电子便民地图接入676处便民服务点信息,并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清理流动商贩3.9万余人次、规范店外经营1.7万余次 [3] - 以每600户居民为服务半径在社区配置“绿色小屋”,实现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城市社区全覆盖 [4] 城市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 - 超额完成年度城乡生活垃圾容器更新和公厕维修改造任务,共更换垃圾容器6071个,维修公厕29处 [4] - 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37%,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率和处理方案备案率均实现100% [4] - 提前开展汛期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累计排查窨井盖25万余个,整治隐患6837处,更新安装防坠网2083个 [4] 数字化城市管理成效 - 通过智能平台主动发现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超过12万件,借助“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受理市民反馈问题4.7万件 [5] - 纵向集成园林、环卫、燃气等各类数据240万条,横向对接12345热线、智慧水务等系统构建城市管理数据底座 [5] - 累计处置12345热线投诉1.47万件,按时办结率达98.7% [5] 夜市经济业态升级 - 以小吃作为“流量入口”,通过业态自然延伸将“吃烧烤”转变为“逛夜市”的复合型体验,增加饮料摊、水果摊等周边配套 [2] - 通过路灯亮化、整齐摆放桌椅与设置简易休息区,为食客提供更舒适的用餐环境,提升体验感 [2]
潍坊|潍坊劳动能力鉴定直抵群众心间
大众日报· 2025-09-11 09:05
上门鉴、跨省办、AI辅助…… 此外,潍坊市还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开发"劳动能力鉴定助手",整合两万余条知识库,从鉴定时机 判定、伤情科别选择、伤残等级参考三个维度提供AI支持,为鉴定结论加上"科技保险"。 潍坊劳动能力鉴定直抵群众心间 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伤保险政策不断完善、覆盖面逐步扩大,加之病残津贴政策改革及职业伤害保 障试点启动,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量逐年增加。面对这一形势,潍坊市靠加强队伍建设打牢服务底子,具 体做法包括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以跟进政策调整鉴定标准、每月组织专家案例研讨、每年集中培训并动态 优化专家库、深化"专家共享"机制且多次受邀支援泰安、淄博等地鉴定,专业水平获认可。 劳动能力鉴定,一头连着劳动者权益保障,一头系着社保基金安全,是社保制度关键环节和传递政 策温度的桥梁。近年来,潍坊市以劳动能力鉴定为小切口,在鉴定质效、服务模式、智慧创新上持续发 力,打破传统服务局限,让政策温暖直抵群众心间。 与此同时,依托专业队伍基础,潍坊市进一步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协作联动,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 属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等5家协议鉴定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大幅缩短鉴定周期。一系列举措的落 地实施,使劳动能力鉴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