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

搜索文档
中国同辐(01763.HK):上半年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加11.3%
格隆汇· 2025-08-28 23:3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8.58亿元,同比增长2%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4元 [1] 盈利能力 - 毛利为人民币14.60亿元,同比减少0.3% [1] - 毛利率由52.1%降低至51.1% [1]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核药收入降低及低毛利率业务分部收入增幅较大 [1]
中国同辐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2亿元 同比增加11.33%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30
业绩表现 - 收益28.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69%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72亿元 同比增加11.33% [1] - 每股基本盈利0.54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807元 [1] 业务布局 - 聚焦核医疗健康和辐照应用两大产业方向 [1] - 形成核素、核药、核医疗装备、核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放射源及应用、辐照应用6大业务为核心的"6+N"产业布局 [1] - 提供核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放疗整体解决方案及辐射技术推广应用服务 [1] 主营业务 - 从事核素、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医用和工业用放射源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1] - 提供辐照灭菌、材料改性以及辐照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工程、采购及建设(EPC)服务 [1] - 向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核医疗装备及核医学科建设等服务 [1]
中国同辐(0176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2亿元 同比增加11.3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2:27
财务业绩 - 收益28.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69%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72亿元 同比增加11.33% [1] - 每股基本盈利0.54元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807元 [1] 业务布局 - 聚焦核医疗健康和辐照应用两大产业方向 [1] - 形成以核素、核药、核医疗装备、核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放射源及应用、辐照应用为核心的"6+N"产业布局 [1] - 提供核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放疗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辐射技术推广应用 [1] 主营业务 - 主要从事核素、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医用和工业用放射源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1] - 提供辐照灭菌、材料改性以及辐照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工程、采购及建设(EPC)服务 [1] - 向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核医疗装备及核医学科建设等服务 [1]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决定公司成长性的,是创新药品研发效率、上市速度和整体销售达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1: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5.14亿元 同比下降4.63% [1][2] - 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 同比增长38.96%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9.61亿元 同比下降23.39%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34亿元 同比增长11.9% [2] 业务板块表现 - 制药业务收入139.01亿元 同比下降5.29% 受集采续标及地方集采开展影响 [4] - 创新药收入超43亿元 同比增长14.26% [4] - 海外营业收入54.78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28.07% [8] 研发创新布局 - 上半年研发投入25.84亿元 [5] - 三大研发主体:复宏汉霖聚焦抗体/ADC领域 全球研发中心聚焦小分子 复星凯瑞聚焦细胞治疗 [5] - 通过设立成都星睿菁烜生物科技布局核药赛道 围绕泛肿瘤领域开发诊疗一体化产品 [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海外商业化团队规模超1000人 覆盖美国/非洲市场 并向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 [8] - 复宏汉霖海外产品利润同比实现超2倍突破增长 主要受益美国市场销售放量 [7] - 公司计划通过合作与本地化注册结合方式推动创新药在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市场落地 [8] 资产结构优化 - 2025年以来签约处置非核心资产总额超20亿元 [9] - 包括以1.24亿美元转让Unicorn II Holdings Limited股权 以及以超3200万美元出售NATR股权 [9] - 同时增持复宏汉霖股份 持股比例从59.56%提升至63.43% [10] 战略方向 - 持续聚焦"4 IN战略"(创新/国际化/整合/智能化)且进程将加快 [4] - 强调创新药品研发效率/上市速度/销售达成是决定未来成长性关键因素 [5] - 对无法在细分市场成为领先者或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的企业将持续整合 [9]
重药控股(000950) - 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21:02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已将市值管理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通过信息披露、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等方式提升价值 [2][3] - 公司于2025年6月制定《市值管理制度》,7月通过8000万至10000万元股份回购注销方案,8月14日首次回购376.23万股,支付金额1999.93万元 [2][3] - 公司保持稳定分红政策,逐步增加分红频次和提高分红比例以回报股东 [2][3]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SPD项目已覆盖全国23个省,累计达199个,未来将根据经营需要适时新增 [3] - DTP药房总数达205家(直营192家+加盟13家),公司将持续大力发展该业务 [4] - 参股企业重庆药友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4.09亿元 [4] 战略规划与竞争优势 - 差异化竞争策略围绕"筑牢壁垒、提升价值、挖掘增量"展开,依托央企背景推进协同整合 [4] - 拥有麻精药品全国分销、核药多省份配送等稀缺资质,通过智慧物流和SPD项目提升服务附加值 [4] - 重点布局器械试剂、DTP药房等"五路军"高增长细分市场,强化全链路数智化供应链能力 [4]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医药研发以仿制药为主,采用国际化标准,涉及消化代谢、血液系统等领域 [4] - 目前已有4个产品获批,其中3个实现商业化生产和销售,在研项目处于药学、临床等不同阶段 [4] 资本运作与整合计划 - 中国通用收购后,承诺5年内通过托管、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与中国医药的同业竞争问题 [3] - 未来如有增持医药工业企业股权计划,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东吴证券给予东诚药业买入评级:第二季度利润增速较快,下半年创新催化较多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25
核心观点 - 东吴证券给予东诚药业买入评级 主要基于核药板块产品增长及结构改善带动净利率提升 以及创新核药平台管线进入收获期且研发进度领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核药板块核心产品增长较好 产品结构改善 带动净利率提升 [1] 研发进展 - 公司创新核药平台管线进入收获期 核药研发进度领先 [1]
东诚药业上半年净利8865.25万元,同比下降20.7%
北京商报· 2025-08-14 21: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2.6% [1] - 归属净利润为8865.25万元,同比下降20.7% [1] 业务板块收入 - 核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0.78% [1] - 原料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6.11亿元,同比下降7.02% [1] - 制剂业务板块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76% [1]
“核药”站上风口:仅一名员工,融资5.4亿
虎嗅· 2025-08-12 15:15
公司融资与团队情况 - 放射性药物生物技术公司Actithera完成超额认购的A轮融资 金额达755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5.4亿元 [2] - 公司有且仅有一名员工 即创始人Andreas Goutopoulos [2] - 公司成立4年 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和马萨诸塞州剑桥 [2] 投资方阵容 - 领投方包括德国制药巨头默克公司旗下的MVentures 欧洲老牌风投Sofinnova Partners Hadean Ventures和4BIO Capital [2] - 其他投资方包括Bioqube Ventures Innovestor's Life Science Fund Investinor Surveyor Capital等欧洲各国VC 以及以色列知名风投Arkin Holdings管理的Arkin Bio Ventures II基金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开发基于单克隆抗体的放射性药物 用于肿瘤及其他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2] - 开创化学驱动的RLT精准方法 用共价结合增强肿瘤内药物滞留时间 [7] - 管线已披露4个项目 包括一个FAP靶向和三个未公开靶点 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和肽 [9] - 核心管线ACT017在胃癌模型中使肿瘤体积缩小80%以上 计划2025年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9]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Andreas Goutopoulos是资深核药领域专家 拥有超过25年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经验 [6] - 曾在德国制药巨头默克旗下子公司EMD Serono担任药物化学家17年 [6] - 2008年转入默克风险投资部门M Ventures担任驻场企业家 [7]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2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 预计2022-2028年以CAGR 18%增长至约187亿美元 [11] - 2024年全球核药融资总额突破120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倍 [1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核药领域融资总额突破6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45% [12] 中国市场动态 - 2023年中国有17家核药企业获得融资 融资总金额突破13亿美元 [13] - 先通医药2023年7月完成超11亿元E轮融资 创国内核药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13] - 核欣医药2025年7月研发的全球首个双靶点治疗性核药177Lu-HX02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 [13] 行业驱动因素 - 全球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核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核心工具需求旺盛 [14] - 老龄化加剧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及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依赖核药 [14] - 中国将核医学纳入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领域 鼓励放射性药物创新研发 [15] 创业模式趋势 - 在强调产业生态协同和AI技术爆发的背景下 小团队创业模式成为系统性变革下的必然趋势 [4] - Actithera借助默克公司及M Ventures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实现轻装上阵 [19] - AI不断发展助推极简模式 未来将涌现更多类似Actithera的极简团队 [21][22]
仅一名员工,融资5.4亿
投中网· 2025-08-12 15:03
Actithera公司融资与业务 - 挪威放射性药物公司Actithera完成7550万美元A轮融资 折合人民币5.4亿元 由默克旗下MVentures、Sofinnova Partners等机构领投[3]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仅有一名员工即创始人Andreas Goutopoulos 拥有25年核药领域经验 曾任职默克子公司EMD Serono及默克风险投资部门[6][7] - 核心管线为靶向FAP的共价核药ACT017 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可使胃癌模型肿瘤体积缩小80%以上 计划2025年启动I/II期临床试验[8] 核药行业发展趋势 - 2022年全球核药市场规模约70亿美元 预计以年复合增长率18%增长至2028年187亿美元[10] - 2024年全球核药融资总额突破120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倍 2025年上半年融资额达60亿美元 同比增长45%[10] - 中国2023年有17家核药企业获融资 总金额超13亿美元 其中先通医药E轮融资11亿元创国内单笔记录[10] 小团队创业模式 - Actithera借助默克生态资源实现轻量化运营 反映产业协同背景下小团队创业成为趋势[14] - 类似案例包括美国Callidus Biopharma初创期仅2.5名员工 最终被1.3亿美元收购[14] - AI技术助推极简模式 如Gumloop公司仅2名创始人通过AI Agent处理业务 目标10人团队达成10亿美元估值[15]
上海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7:32
论坛背景与主办方 -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生态协同发展论坛于8月2日在上海举行 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主办 多家机构协办包括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 上海银行和上海国际信托 [1] 核心举措发布 - 论坛发布全国首创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公司化运营模式 专注临床转化领域 [1] - 上海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首关规模达1.8亿元人民币 为全国首个专注临床转化的基金 [1][2] 基金设立与运作 - 基金由临转院联合孚腾资本发起 上海国资母基金和浦东创投等机构参与 [2] - 基金采用市场化规则运作 专注投早投小 重点覆盖创新医疗器械 创新药 细胞治疗和核药等高成长潜力领域 [2] - 基金旨在构建发现-培育-投资-转化全链条支持体系 帮助临床早期项目跨越死亡之谷 [2] 战略意义 - 两大举措标志上海在构建系统性临床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1] - 通过金融赋能方式打通医疗创新最后一公里 解决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