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前7个月我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476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8-14 08:56
水利建设投资进展 - 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7661亿元 占全年800亿元投资目标的596% [1] - 新建项目244个完成投资31817亿元 续建项目124个完成投资15844亿元 [1] 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 太平水库 官路水库 双堠水库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1] - 中皋水利枢纽 黄山水利枢纽 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1] 投融资资金保障 - 已落实到位资金44134亿元 资金到位率5517% [1] - 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21211亿元 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19325亿元 [1]
1-7月山东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大众日报· 2025-08-14 08:56
经营业绩 - 省属企业1-7月资产总额达5 59万亿元 营业收入达1 47万亿元 利润总额达565 8亿元 主要经营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1] - 山东重工利润总额达172 7亿元 山东高速利润总额达115亿元 均进入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前十 [1] 发展质效 - 省属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营业收现率同比提高 三项费用同比下降5 5% [1]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 5% [1] 创新发展 - 3户企业首次成功加入央企创新联合体 [1] - 省属企业战新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24 6% 较去年底提高5 7个百分点 [1] 改革成效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省级层面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1] - 山东发展 山东农业 山东国投等企业完成集团层面重组整合任务 [1] 监管效能 - 山东修订省属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 开展境外投融资机构规范清理排查 [1] - 省属企业管理层级 法人层级常态化控制在4级以内 [1]
济南|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全面启动动车调试
大众日报· 2025-08-14 08:49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动车调试全面启动 标志着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基础功能已基本实现 为后续全自动运行(FAO)奠定基础 [1] - 动车调试涉及车辆 信号 通信等十多个系统协同测试 采用停车精度自学习 运行等级自动调整等智能新技术 提升线路先进性 [1] - 调试团队组建"联调突击队"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 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确保问题及时响应 严守安全质量底线 [1] 工程节点与施工进度 - 4号线33座车站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全面进入站后工程施工阶段 机电设备安装 装饰装修等工作全面铺开 [2] - 施工方正分批推进围挡撤除及道路绿化恢复工作 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加快进度 目标年底开通运营 [2]
济南|济南推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向新
大众日报· 2025-08-14 08:49
济南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规划 - 《济南市物流专项规划(2025-2035年)》发布,聚焦供应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目标为"降本、提质、增效" [2] - 2024年12月济南3个两业融合案例入选全国首批22个降本典型案例 [2] - 计划到2026年累计培育两业融合应用场景15个 [8] 中国重汽与邮政物流合作案例 - 邮政接管重汽上万种零部件全流程管理,建设智能物流园,采用AI算法优化配送,实现提前7天备料、20分钟精准配送 [3] - 合作使重汽物流成本降低10%,人员能效提升15%-20%,节省仓库面积3万平方米,年度物流费用减少1200万元 [4] - 山东邮政借此拓展至800余家供应商及海尔、澳柯玛等企业,成为汽车物流行业领导者 [4] 佳怡供应链服务创新 - 为制造企业提供电商云仓服务,实现货损率0.01%,分拣效率提升2倍,耗材减少6%,供应链协同效率提高30% [6] - 定制循环周转箱替代纸箱,重复使用60次,累计节约成本200万元 [6] - 通过全国分仓布局(如广州区域配送中心)提升客户在华南地区的配送效率 [6] 行业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济南社会物流总额4.4万亿元,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2.5%,较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 [7] - 济南推动建设两业联动物流园区,组织供需对接会,出台政策鼓励融合创新 [8] - 2024年将制订两业融合实施方案,推广全国典型案例和本地应用场景 [9]
从“老三样”到1.4万余个品种规格,新华医疗手术剪等器械热销数十国
大众日报· 2025-08-14 07:2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依赖剪、钳、镊"老三样"起步,逐步拓展至手术器械、手术设备、手术耗材、硬质容器等多元领域,目前拥有1 4万余个品种规格 [3] - 公司外科手术器械荣膺山东省知名品牌,产品线覆盖80余年生产制造积淀 [3] - 公司手术器械发展历程是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缩影,从战争年代为前线提供医疗支持到和平年代与上下游企业合作 [5] 智能制造升级 - 毛坯生产车间实现智能制造改造,落料、切边、整形等多道工序采用机械臂和送料机,人工成本降低30% [1][3] - 智能化生产线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从"人力密集"转向"智能高效",单日搬料量从1吨减少至机械化操作 [1] -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视觉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并提升生产安全性 [3] 产品技术与创新 - 手术剪需历经70多道工序,采用自主研发钝化技术,能在手术中精准剥离组织且不损伤神经或血管 [4] - 微创产品已达千余种规格,上半年新增5类新产品获注册证与生产许可证,预计下半年还将有五六类新产品完成注册 [4] - 推出"手术器械全周期管理方案",帮助客户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并降低医疗风险 [4] 市场表现与国际化 - "新华牌"手术剪进军国际市场,热销欧美、日韩及共建"一带一路"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4] - 手术剪身价从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被各大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争相采购 [4] - 公司与上游钢材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 行业地位与品牌价值 - 公司为行业领军企业,拥有80余年生产制造积淀 [3] - 手术器械成为开拓全球市场的"尖兵利器",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4] - 老牌国企通过技术创新持续焕发新生机,被誉为"山东好品牌" [5]
注册资本1亿元!国恩股份在江苏这里设立新材料公司
大众日报· 2025-08-13 10:4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国恩(宜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将新材料板块延伸至长三角地区 [1]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国恩化学有限公司打造PEEK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平台,建设苯乙烯工程材料聚合中试平台及30万吨/年有机高分子改性、复合材料项目 [1] - 公司已取得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出具的项目备案,总投资9.6亿元,拟建设PEEK聚合生产线2条、新型聚醚醚酮、苯乙烯工程材料聚合中试平台(1000吨/年)以及改性、复合材料生产线36条(30万吨/年) [2] 业务发展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塑料原料及改性产品、复合材料、人造草坪、可降解材料、光显材料、熔喷过滤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以及明胶、胶原蛋白等大健康领域产品 [1] - PEEK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车、风电、光电、半导体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3D打印、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年产1000吨PEEK材料项目将优先聚焦于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的高增长应用场景,提供高性能特种材料解决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10.21%,创上市以来新低,利润增长45.18%,但6.76亿元的整体利润额低于2020年的7.31亿元 [2] 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筹备工作,赴港上市是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3]
银行指数屡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回升,年内上涨超16%
大众日报· 2025-08-13 10:47
A股银行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银行板块保持强势,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1][13] - 同花顺银行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16%,大幅跑赢主要股指 [1][13] - 农业银行以2.11万亿元流通市值超过工商银行成为A股流通市值之王 [1][13] 银行股价格表现 - 7月10日四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股价均创历史新高,助力沪指重回3500点 [1][13] - 6月25日A股银行板块继续强势上涨 [1][13] 机构资金配置 - 公募基金对银行股持仓总市值达2053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27% [1][13] - 93家基金公司的353只公募基金持有农业银行A股10.37亿股,持股市值60.97亿元 [1][13] - 2024年以来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大举建仓银行H股 [1][13] 银行增持计划动态 - 成都银行因股价持续超过原增持计划价格上限,拟调整增持计划 [1][13][14]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及业务骨干计划以自有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增持股份,但受定期报告窗口期和市场波动影响暂未实施 [2][14] 银行板块走强驱动因素 - 银行业基本面实质性改善,资产质量提升,不良贷款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保持合理水平 [3][14] - 政策环境边际改善,包括降准释放流动性、优化监管考核等 [3][14] - 中长期资金入市及指数化投资推动银行配置价值增强,高股息标的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提升 [3][15] 保险行业偿付能力状况 - 143家险企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行业整体呈现向好态势 [5] - 14家保险公司获AAA最高偿付能力评级,包含6家寿险公司和8家财险公司 [5][6] - 46家险企获评A类风险综合评级,90家获评B类 [6] 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 - 5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包括4家财险公司(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和1家寿险公司(华汇人寿) [7] - 亚太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从B类下滑至C类,前海财险因管理层变动、股权质押及连续亏损处于不利地位 [7][12] - 华汇人寿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2000%,但因公司治理问题整改未完成导致风险评级为C类,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8] 险企整改措施 - 5家C类险企已启动整改计划,涵盖公司治理重构、资本补充和风险管理升级 [12] - 华安财险增资扩股取得实质性进展,亚太财险对波动指标进行回溯分析并完善 [12] - 前海财险加强风险管理并降低最低资本 [12] 报告披露异常情况 - 瑞华健康因技术原因延迟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73.71%,综合充足率101.51%,接近监管红线 [10] - 中融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四家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间停留在2021年,合众人寿2024年二季度后未更新数据 [11]
现货白银价格创13年来新高,银饰成年轻人“心头好”!白银“接棒”黄金“涨”声不断
大众日报· 2025-08-13 10:47
白银价格表现 - 现货白银价格一度突破每盎司39美元创近13年新高年内累计涨幅超36%优于现货黄金同期涨幅 [1][2] - 全球白银ETF实物持有量增至11.3亿盎司较2021年2月峰值12.1亿盎司仅低7% [6] - 2025年上半年白银ETP净流入9500万盎司超去年全年总数反映市场看涨预期 [6] 消费市场反应 - 银饰克价达16-25元11克定价银镯售价超460元 [3] - 周大生周大福等品牌银镯周销量增长2-9倍 [3] - 某品牌S925银项链价格由179元涨至205元周销量上涨4倍 [2] 工业与投资需求 - 光伏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动白银工业需求增长 [5][6] - 投资银条克价10.6元500克/1000克规格售价5300元/10600元 [4] - 黄金高位风险促使资金转向白银形成替代效应 [5] 上市公司业绩 - 紫金矿业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加81亿元增幅54% [3] - 华钰矿业紫金矿业株冶集团等白银企业净利润增幅均超50% [3]
理论周刊丨从“五统一、一破除”到“五统一、一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变在何处?
大众日报· 2025-08-13 10:3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演进 - 政策框架从"五统一、一破除"升级为"五统一、一开放" 体现从问题修补到体系构建的战略转变 [1][3] - "五统一"涵盖市场基础制度、要素资源市场、商品服务市场、市场设施联通及市场监管五大维度 旨在建立全国一致的市场运行基础 [2] - "一破除"针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显性壁垒 而"一开放"强调通过对内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市场体系 [1][3] 改革理念深化与战略升级 - 政策着力点从应对现存问题转向通过顶层设计预先构建激励创新、促进竞争的制度框架 [1][4] - 对内开放要求向所有市场主体开放更多行业领域 全面清理歧视性政策 保障国企、民企和外企平等竞争 [3] - 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规则对接 通过市场"引力场"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汇聚 [4] 地方治理模式与市场障碍 - 地方政府"锦标赛模式"以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为核心考核标准 系统性地催生市场分割行为 [5] - 地方政府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提供超常规优惠政策 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同质化 [6] - 地方保护主义手段从传统贸易壁垒转向招商引资暗箱操作 根源在于信息不透明和财政激励扭曲 [7][9] 系统性改革方案 - 改革政绩考核体系 从单一经济增长指标转向涵盖营商环境、创新动能、财政健康及绿色发展的综合性评价 [7] - 重塑央地财政关系 通过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消费端并下划地方 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本地消费水平直接挂钩 [8] - 建立统一数字化平台强制公开政府采购、招投标等信息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智能筛查以推进治理透明化 [9][10]
潍坊市深入实施“双百双千”工程,以片区为载体促乡村全面振兴
大众日报· 2025-08-13 10:17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潍坊市实施"双百双千"工程 计划到2026年底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片区 提升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做强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 推动1000个村庄实现共同富裕 [1] - 规划154个片区覆盖1276个村庄 以200个组织建设强、产业基础好、自然禀赋优的核心村为基础梯次推进 [2] - 坚持"空间体系、产业体系、治理体系、生态体系、组织体系"一体推进 实现"小片变大片""少片变多片"的发展路径 [3] 农文旅融合发展 - "齐鲁天路"主线320公里连接三县市 途经20多个乡村振兴片区 包含省级和美乡村、旅游度假区、采摘园等多元业态 [1] - 潍城区"于河印象"片区打造3公里农文旅环线 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带动旅游收入5000万元 [2] - 形成"休闲采摘+红色文化+非遗传承+田园康养"特色模式 实现"四季有果、各有特色"的旅游体验 [1][2] 产业集聚效应 - 通过片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区发展 涵盖示范养殖场、民宿观光区等现代化农业设施 [1] - 特色农业产业包括无花果、铁皮石斛、银杏生态园等 与村庄历史深度融合发展 [2] - 采取"小而精""精而特""特而美"的发展策略 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2] 区域协同发展 - 以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方式实现全域提升 推动从"一村美向村村美""一域兴向全域兴"跃升 [3] - 通过穿珠成链、连线成面的空间规划 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村人更自豪、城里人更向往"的目的地 [2] - 作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集聚各类资源政策推动农业强市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