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搜索文档
我省公布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
辽宁日报· 2025-06-24 09:22
地名文化保护名录 - 辽宁省民政厅联合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 涵盖行政区划 村落 街巷 自然地理实体 历史文化(含红色文化)五类共42个地名 [1] - 市县两级民政部门经调研评估 政府同意 社会公示后申报173个地名 最终通过专家论证筛选出42个 [1] - 认定标准注重代表性 均衡性和必要性 兼顾反映辽宁不同时期 地域 类型文化的典型特征 覆盖全省14个市 突出地名语词文化保护价值 [1] 入选地名历史分布 - 入选地名起源时间跨度大 包括商代1个 十六国时期1个 唐代3个 辽金时期4个 元代1个 明代11个 清代16个 近现代5个 [1] - 名录包含兴城(千年古县) 牛庄(东北最早对外开放通商口岸) 青堆古镇老街 营口辽河老街(反映商业繁华) 望儿山 二界沟街道(体现海疆文化) [1] 地名文化多样性 - 入选地名呈现多元文化特征 如朝阳慕容街 沈阳马官桥街道 阜新张三丰故里塔营子镇 辽阳襄平书院(盛京三大书院文脉) [2] - 自然地理实体包括铁岭龙首山 锦州笔架山 古驿道相关地名如接官村 迎水寺村 反映远古孤竹 汉唐烽烟 辽金古城 明清边关等历史遗存 [2] 红色地名保护 - 名录重点保护红色地名文化 如尚志乡 张强镇 平阶村 老秃顶抗联游击根据地遗址 大王沟抗联密营遗址 体现民族记忆和精神传承 [2] - 认定标准强调深挖辽宁本土文化 增强地域辨识度 彰显辽宁文化特征 将具有代表性的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2]
今年我省招募500名“三支一扶”计划人员
辽宁日报· 2025-06-24 09:22
招募计划概述 - 2025年辽宁省计划招募500名"三支一扶"人员,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及2023-2024年未就业省内生源高校毕业生 [1] - 服务期限为两年,采取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 [1] - 按照"就地就近、专业对口"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进行选拔 [1] 岗位职责与待遇 - 主要服务于乡镇、村的农技、卫生、水利、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 [2] - 可兼任团委副书记、河长助理等职务,参与基层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任务 [2] - 享受工作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障待遇,服务满1年可参加职称评定 [2] - 表现突出者可参评辽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2] 服务期满政策 - 可享受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等优惠政策 [2] - 报考研究生可获初试加分,符合条件者可免试就读成人高校专升本 [2] - 首次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享受县以下专业技术人员政策 [2] - 支持自主创业和自主择业 [2] 报名安排 - 招募公告发布于辽宁人事考试网 [3] - 报名时间为6月25日9:00至6月27日16:00 [3] - 需通过辽宁人事考试网"三支一扶"计划专栏注册报名 [3]
鞍山钢铁“三步走”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辽宁日报· 2025-06-24 09:22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五年目标定位为最具行业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1] - 实施"1345"发展战略:锚定"钢铁旗舰"定位,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挥科技创新主力等四大作用,建设"五型企业" [1] - 分三步走实现目标:2025-2026年为企稳期(销售利润率跑赢行业),2027-2028年为关键期(核心竞争力前列),2029-2030年为决胜期(世界一流) [1] 科技创新成果 - 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支撑国家战略科技,产品应用于深中通道、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 [2] 改革成效 - 朝阳钢铁创新"授权+同利"市场化机制,获国务院国资委通报表扬,被评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和公司治理示范企业 [2] 绿色发展进展 - 鲅鱼圈分公司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成为东北地区及鞍钢集团首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获评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 [2] - 朝阳钢铁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示 [2]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路段九月底双向通车
辽宁日报· 2025-06-24 09:22
项目进展 - 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北京方向建设进入通车倒计时,预计7月底实现通车,9月底实现双向十车道通车,整体工期提前一年[1] - 截至6月22日,项目已完成路基工程98.6%、桥涵工程99.8%、路面工程92.8%、隧道工程94.3%[2] 项目背景 - 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是辽宁公路交通大动脉中进出关的重要通道,原双向六车道已服役22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1] - 改扩建工程于2022年8月启动,旨在提高道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提高货运大通道通行保障能力[1] 工程概况 - 改扩建工程起自绥中县九门口隧道,途经葫芦岛、锦州和盘锦三市八县,止于盘锦市盘锦北枢纽互通,全长238.04公里,其中改扩建段主线222.08公里[1] - 工程涉及15个收费站、20个互通枢纽、6对服务区、58座跨线桥[1] 施工创新 - 采用"边施工、边通车"模式,通过动态调整救援方式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强化路网监测能力[2] - 建立警企联合机制,采取"动态管控""串联改并联施工"和"利用施工便道保通"等交通组织新理念[2] - 应用"双层连铺+3D智能摊铺"技术提升路面精度与摊铺效率,使用压路机智能防撞系统保障作业安全[2] - 搭建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全链条可视化监控与实时分析[2] 项目影响 - 通车后道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将大幅提升,区域交通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2] - 项目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2]
多方合力筑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辽宁日报· 2025-06-23 09:21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 全省159家医院开设心理门诊 心理援助热线实现全覆盖[1] - 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 重点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 - 全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巡讲157场 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 其中进学校96场覆盖25万师生家长[1] 服务能力提升举措 - 省卫健委推动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整合"12356"心理援助热线实现全国统一号码覆盖[1] - 12356热线与共青团12355热线协同 为儿童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心理支持[1] - 锦州市开展心理健康需求调研 制定"一校一策"个性化巡讲方案[2] 区域试点与协作机制 - 大连市选取中小学试点学校 建立"医教结合 预防为主"长效机制[2] - 盘锦市建立"医—家—校"联合机制 覆盖心理健康筛查 信息共享 教育辅导 危机干预四大领域[2]
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整治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金控集团所属资产公司从多维度发力推动作风建设。聚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针对工作群功能重 叠、信息泛滥等问题,明确清理标准与时限,集中解散"办公用品""订餐"等冗余工作群,切实减轻员工 负担。结合"制度建设年"部署,紧盯已抵债不动产管理薄弱环节,编制《已抵债不动产租赁管理办法》 等三项制度,广泛征求意见并完成阶段性修订,后续将推进审批发布,并持续跟踪执行,动态优化管 理,以严实作风筑牢资产运营制度根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辽渔集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学查改一体推 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树新风,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集团党委抓住开 门搞教育这一有力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下沉海陆生产一线、市场前沿,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 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 成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上率下抓学习,刀刃向内严查摆,坚持靶向施策,从严从实抓好 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整治,以作风建设新成 ...
沈抚示范区推进“五大任务”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经济指标表现 - 前5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规上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1]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新登记经营主体同比增长34.5% [1] - 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98.1%,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6% [1][3] 科创发展成果 -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雏鹰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瞪羚企业4家 [1] - 沈抚科创园新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17家,挖掘科技成果405项 [3] - 新获发明专利数同比增长51.8% [3] 产业与项目进展 - 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同比增长80%,协议投资总额59.72亿元 [4] - 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 [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抚创新港导入14个重大科研项目 [3] 改革创新举措 - "综合窗口"改革实现"一窗"办理率90%以上 [4] - 推出18个"一次进门"应用场景,涉企检查事项清单精减84.7% [4] - 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在全省立标示范 [4] 民生与基础设施 - 省肿瘤医院沈抚院区项目近期开诊运营 [5] - 沈白高铁伯官站综合配套枢纽工程加快建设 [5] - 城乡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7% [5]
挖掘潜力提振消费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辽宁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政策核心要点 - 政策旨在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老龄经济和备老经济双维度发力 从基础养老保障向精神文化 旅居康养 适老科技等多领域延伸 [1] - 数字化转型成为提质增效关键抓手 支持智能化生产线 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按总投资5%比例支持 单项最高1000万元 [1] -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项目可获直接补助或贷款贴息 单项补助最高均为1000万元 [1] 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发展支持措施 - 鼓励发展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规上企业5家以上园区支持100万元 10家以上200万元 20家以上500万元 [2] - 成功创建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给予1000万元奖补 [2] - 支持养老领域科技创新 省内科技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等申报涉老科技项目将按规定程序予以支持 [2] 市场活力激发与质量保障 - 通过补贴优惠 消费券发放 举办银发博览会等措施刺激生产和消费 [2] - 鼓励创建"辽宁优品"品牌 首次获评奖励5万元 [2] - 促进商贸交流 支持举办银发经济博览会交易会 单个项目支持不超过50万元 [2] 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政策 - 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 各地可丰富补贴产品清单 [3] - 购买适老化产品按销售价30%立减补贴 每类产品补贴不超过2000元 每人每类限享1次 [3] - 盘活闲置资产建设老年用品销售场所 给予总投资20%补助 最高100万元 [2]
全省健康河湖占比超八成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水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0 0%,同比上升4 7个百分点 [1] - 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 3%,同比上升6 5个百分点 [1] - 河湖健康评价显示健康以上河湖占比为84 4% [1] 河湖长制实施情况 - 全省1 8万名河长累计巡河68万余人次,解决4 4万余个具体涉水问题 [1] - 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1] 当前治理挑战 - 河道内林地、耕地、围堤等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 [1] - 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防洪安全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治污短板未补齐 [1] - 河湖水环境不稳定、水生态脆弱、水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1] 2025年工作重点 - 全面推进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畅通洪水下泄通道 [2] - 严守水环境质量底线,突出抓好排污口和黑臭水体治理 [2] - 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同治理 [2] 生态修复与节水措施 -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 - 推进辽河干流和东辽河滩区生态封育,调出不稳定利用耕地 [2] - 完成6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节水行动维护河湖健康 [2]
到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千亿元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辽宁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形成以沈阳、大连为双核的辐射带动格局,实现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2] -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达5000PFLOPS以上,攻克100项以上关键技术 [2] - 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5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和8个产业集群 [2]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目标1000亿元,培育5个以上垂直大模型和100个标杆应用场景 [2]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统筹推进算力基建,优化算力底座、算网协同、数据要素及大模型发展 [3] - 开展前沿技术探索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科创平台基地及实验室群 [3] - 推动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3] 产业集群建设 - 布局智能终端产业(如可穿戴设备、运载工具、工业级终端)及配套产品(伺服电机、传感器) [4] - 推动集成电路装备国产化,建设智慧产业园区和地市级赋能中心 [4] - 引育链主企业(AI芯片、大模型、基础软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 [4] 生态支持措施 - 强化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赋予企业人才认定自主权 [4] - 开展新职业认证,加大初创项目支持及融资担保力度 [4] - 通过"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