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体育+休闲”,乡村荒山变“金山”
南京日报· 2025-07-08 07:54
体育消费新场景发展 - 六合区三友湖村龙虾露营基地入选南京市首批2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名单,是唯一体育休闲类项目[1][3] - 基地通过"体育+休闲"模式将荒山改造为包含健身步道、无动力游乐设施、钓虾区、水上项目等综合休闲场所[3][4] - 项目占地十余亩,配备红叶石楠、樱花等景观绿化,彻底改变原有荒凉面貌[4] 项目运营与经济效益 - 基地2023年初建成后迅速走红,"五一"假期吸引超1000人次游客,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及农家乐消费[5] - 配套设立"乡村味道"三友市集,销售艾津大米、秦邦鸡蛋等本地农产品,形成产业链联动[5] - 村委会计划延伸产业链,发展采摘经济和"共享菜园"项目以提升游客复游率[5] 区域资源整合 - 项目与周边艾津千亩稻园、六合双硕果家庭农场梨园、秦邦有机农场等串联,构建环三友湖农文体旅休闲圈[4] - 利用三友湖水库自然风光优势,开发攀爬绳索等户外设施,强化"体育+生态"特色[3][4] - 通过流转村民闲置土地打造亲子专区,设计"自然课堂""丛林觅石"等差异化体验项目[4][5]
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首批支持城市“迎考”
南京日报· 2025-07-07 11:08
城市更新行动绩效评价 - 南京在15个入选城市中获得最高等级"A"的绩效评价结果 [1] - 南京于2023年6月入选首批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城市 [1] 机制与政策体系 - 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城市更新中心 将城市更新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 [1] - 2024年4月成立南京城市更新促进会 吸引190家单位参与 形成"政企社学研"协作平台 [1] - 聘任110名社区营造(规划)师 建立"1+N+X"政策体系 [1] - 出台"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截至当前已完成104个项目 在建74个项目 [1] 项目实施与成效 - 推进老城南 滨江 城中 南湖 小行等5个老旧片区更新改造 [2] - 15项做法入选国家 省级可复制经验清单 2个项目入选住建部典型案例 [2] - 水环境质量连续6年全省第一 秦淮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案例 [2] - 完成石头城 朝天宫等6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2] - 完成1 25万户"安心用气"改造 24 7万户瓶装液化气"安心管"更换 [2] 特色更新路径 - 出台居住类项目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 破解更新堵点 [2] - 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消防"体检"标准 解决活化困局 [2] - 优化危房治理绿色审批通道 打通石榴新村等项目改善路径 [3] - 推广"五方共建"模式 实现政府 居民 专业人士共同参与 [3]
南京公积金异地贷款“扩圈”全省首笔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7-07 11:02
南京公积金异地贷款新政 - 南京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扩展至全省 首笔贷款成功落地 连云港的赵先生成为首位受益者[1] - 新政允许省内其他城市公积金在南京购房使用 降低了购房门槛 提高了公积金使用效率[2] - 赵先生通过新政获得60万元公积金贷款和150万元商业贷款 总购房款380多万元[1][2] 购房者案例 - 赵先生因女儿在南京工作萌生购房想法 新政促使他下定决心购房[1] - 赵先生符合改善性住房贷款条件 公积金贷款额度从50万元上浮20%至60万元[2] - 购房选择江宁某小区120平方米新房 主要考虑上班距离 性价比和居住舒适度[1] 政策实施效果 - 新政打破省内其他城市来宁购房的公积金异地贷款限制 让更多缴存职工享受政策实惠[2] - 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银行为赵先生开辟绿色通道 周末加班办理贷款[2] - 专家认为新政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2]
当体育激情邂逅电力护航——
南京日报· 2025-07-07 10:35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提前两周启动电力保障工作,重点维护奥体中心照明、大屏和音响设备等"电力命脉"[2] - 部署4台发电车作为"双保险",包括2台0.4千伏低压发电车和2台10千伏中压发电车[2] - 7月4日开展大负荷测试,模拟赛事用电高峰情况,全面检验电力系统承载能力[2] - 比赛当天安排专人值守关键配电房,实时监控电网负荷曲线,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3] 赛事用电数据 - 奥体中心赛事当日用电量达13.87万千瓦时,最高负荷10142.4千瓦,较上周显著增长[1] - 负荷峰值突破10000千瓦,相当于9000台1.5匹家用空调全速运行的功率[3] - 百家湖商圈用电量增长21%,增加约11000千瓦时[4] - 银杏里街区用电量增长69%,增加约2680千瓦时[5] - 奥体中心周边酒店用电量较上周末增长23.7%,较去年同期增长8%[5] 赛事经济效应 - 啤酒节、商场促销等活动带动消费,奶茶店订单量达平时五倍,烧烤店客流达平时周末三倍[5] - 华采天地商圈用电量增加约17000千瓦时,百家湖商圈用电量增长18%[6] - 电力数据反映"消费涟漪"效应,赛场高光时刻与周边餐饮区电量负荷增加同步[7] - 夏日夜经济活动将赛事与在地文化融合,吸引游客体验美食、非遗等多元消费[6] 行业观察 - 电力数据成为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精准反映"快乐经济"的热度[1][7] - 大型文体活动对城市夜间经济具有显著拉动作用,形成消费连锁反应[4][5][6] - 电力保障是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需要提前规划和多层级应急预案[2][3] - 体育赛事与商业、文化活动的结合,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6][7]
“国宝故事可歌可泣,中华文化日月光华”
南京日报· 2025-07-07 10:29
话剧《朝天宫下》首演与背景 - 原创话剧《朝天宫下》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制作演出,于2025年7月5日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复排首演 [1] - 演出时间点具有双重纪念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1] - 剧目以"文化之根永在,中国必将复兴"为核心台词,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1] 剧情内容与创作渊源 - 剧情聚焦1937年南京沦陷时故宫文物南迁的关键片段,展现祝同礼等故宫人以生命守护1.3万余箱国宝的史实 [2] - 通过翠玉白菜、东坡肉石等文物串联中华文脉,塑造祝同礼、孙大爷等角色体现民族气节 [2] - 改编自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编剧强调"血脉与文脉相连,文脉与国脉相接"的创作理念 [3] 艺术成就与市场反响 - 2020年首演后已在南京、上海、南通等多地巡演,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省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荣誉 [5] - 2025年复排由原班主创主演打造,加入郝光、肖明等老戏骨及孙岚等中青年实力派演员 [5] - 剧中朝天宫布景、历史文物还原及南京方言运用增强地域认同感,观众反馈积极 [5]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通过文物守护者群像展现民族大义,塑造"大写的人"形象 [3][4] - 创新性结合南京古建文旅资源(朝天宫),实现文化传承与地域故事的双重叙事 [6] - 演出激发观众对本土历史的探索欲,形成文化IP的延伸效应 [5][6]
一场“苏超”,江苏省外观众超过三分之一
南京日报· 2025-07-07 07:39
赛事数据与观众构成 - "苏超"南京队对战苏州队比赛现场观众达60396人 刷新观赛人次纪录 [1] - 江苏省外观众占比超三分之一(21306人) 主要来自安徽 河南 山东 浙江 湖北等邻近省份 [1] 文旅联动政策 -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等6个景点在6-9月赛事周末对对阵城市市民及观赛观众免票 [2] - 全市52个国家等级景区中29个常年免首道门票 另29个收费景点提供5-9折优惠 17个对苏州球迷免票 [3] - 牛首山 金陵小城推出"南京队每进一球送1000张门票"活动 南京博物院对市外球迷开放免预约参观 [3] 酒店服务业创新 - 黄埔大酒店等提供免费接送站服务 并赠送游玩攻略 夜宵及景区专车接送 [5] - 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对持票球迷给予携程价9折优惠 并设置足球主题互动区 [5] - 华泰万丽酒店251间客房全部满房 提供票根9折 免费啤酒及南京特色夜宵套餐 [6] 商业消费拉动 - 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观赛期间静态人流2000人 流动人流峰值超1.6万人 商户银联交易超5万元 [8] - 华采天地客流达6.8万人次(+25%) 销售额约770万元(+13%) [8] - 熙南里街区推出球迷服务站 发放13城美食地图及消费礼包 商户推出4人观赛套餐 [7] 全域观赛场景 - 大板巷 银杏里等街区通过户外直播同步赛事 结合啦啦队表演 美食市集吸引游客 [7][8] - 旅游装备博览会设置"HI啤露营集市" 通过大屏直播赛事带动啤酒 美食及房车消费 [8] - 1912街区 金陵STYLE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开展赛事直播促消费活动 [9]
ICT高手决战金陵,数字人才白皮书发布
南京日报· 2025-07-07 07:35
赛事概况 - 第十五届中兴捧月"星匠师"巧匠精英挑战赛决赛在南京举办,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兴通讯主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 [1] - 赛事是ICT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高校赛事之一,2024年新增面向应用型人才的"星匠师"技能提升赛道 [1] - 本届比赛在5G、数通赛道基础上增设AI实训教学创新设计邀请赛,AI成为重点考察领域 [1] 赛事成果与人才发展 - 特等奖获得者刘樟锟提到比赛通过5G端到端网络全流程设计任务考察综合能力,强调行业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2] - 优胜者可获得中兴通讯颁发的"5G NR"和"路由和交换"等级认证证书,实现技能与职业发展双向跃升 [2] - 十五届赛事累计为中兴通讯及全球科技产业输送数千名顶尖人才 [2] 数字经济人才现状与校企合作 - 《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才白皮书》发布,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60万亿元,人才缺口达3000万人 [3] - 公司将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定制化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闭环,并依托5G、AI、云计算推动百余所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 [3] 比赛成绩 - 全国201所院校2327个团队参赛,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团队分获5G、数通赛道特等奖 [3] - 南京邮电大学等12个团队获一等奖,34个团队获二等奖,65个团队获三等奖 [3]
“汗”卫“粮袋子”,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南京日报· 2025-07-06 08:01
农业保险行业动态 - 人保财险溧水支公司农险专员徐冬冬带领团队在溧水区洪蓝街道推进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验标工作,每日需走访7-8家农户[3] - 水稻完全成本保险验标流程包括拍照(远景确定位置、近景确认成活)、无人机测绘(1000亩以上需航拍)、录入系统存档等标准化操作[4][5] - 水产养殖保险承保工作同步开展,单日需完成3户蟹农投保收尾工作[6] 农业保险市场实践 - 南京恒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连续十年投保水稻保险,2023年初小麦因干旱获赔6万元[6] - 政府补贴政策提升农户投保意愿,汤建荣表示"农保+补贴"是持续种植的信心来源[6] - 验标数据精确性直接影响保额与保费计算,测绘需确保小数点级精度[6] 农险人才队伍建设 - 新入职的"00后"农险专员陈景琦通过轮岗实习学习验标流程、农业保险条款及农户沟通技巧[4] - 无人机操作成为农险专员必备技能,需掌握避障、四向拍照及参照物选择等要点[5] - 行业强调"脚下有泥"的工作理念,新人需具备吃苦精神以适应高温户外作业[4][6]
江苏南京:“足”够精彩,“苏超”流量激活消费“能量”
南京日报· 2025-07-06 07:39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南京队对阵苏州队比赛现场观赛人数达60396名,打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单场上座纪录 [3] - 美团数据显示比赛当日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秦淮河旅拍"等文旅项目成为搜索热词 [6] - 南京五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部分酒店周末客房出租率超90% [7][8] 文旅融合创新 - 南京推出"1+3"优惠活动,凭球票可享景区免票、住宿餐饮折扣等三重福利,吸引苏州等地游客 [3][4] - 德基艺术博物馆对持票观众免费开放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并推出夜间开放至24时的常态化运营模式 [9] - 景枫中心结合赛事推出"图书餐厅"快闪活动,引入43家首店品牌,9周年庆期间客流显著增长 [11][12] 消费场景升级 - 本地餐饮企业推出3万份免费盐水鸭、美龄粥等球迷专属福利,带动餐饮消费 [10] - 新街口商圈德基、金鹰等商场通过首店经济、艺术展览等场景IP吸引跨省游客 [9][11] - 颐和公馆等特色酒店推出球迷主题房及接送服务,入住率同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 [7][8] 跨区域客流拉动 - 苏州球迷占比显著,栖霞山等景区单日接待多批持身份证免票入园的苏州游客 [4] - 徐州、安徽等地游客专程赴南京体验赛事氛围,未购票游客仍选择在商场直播观赛 [6][12] - 高铁站周边酒店设立球迷班车,南京南站成为外地游客主要抵达枢纽 [7][8]
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
南京日报· 2025-07-05 09:30
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 - "苏超"开赛以来江苏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量稳居华东第一 同比增长40%左右 [1] - 第六轮南京队和苏州队比赛带动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 [1] - 南京 徐州 淮安等主场城市五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 [1] - 美团平台上"秦淮河旅拍"等成为南京旅游搜索热词 [1] 夜间经济与商家策略 - 赛事组委会将开球时间调整至19时后 有效刺激夜间消费活力 [1] - 江苏休闲玩乐商家在美团上线"苏超"主题套餐数量较比赛初期增长856% [1] - 夜间休闲玩乐消费同比增长43% [1] - 餐饮及休闲商家延长营业时长并推出主题套餐 [1] 平台赋能与流量支持 - 美团搭建专题页为江苏服务商家提供专属流量支持 [2] - 用户可通过搜索"苏超足疗免单"获取观赛门票 一年按摩足疗免单等福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