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绿茵场外的“平行人生”
南京日报· 2025-07-14 08:22
体育赛事与球员生活 - "苏超"第六轮南京队与苏州队的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现场有6万多名球迷观赛 [2] - 6月21日常州队在雨中主场对阵南京队,29号球员阮喆祥在赛场上奋力拼抢 [12] - 7月5日晚"苏超"和赵传的演唱会同时上演,三位南京队球员以不同人生故事走向同一片赛场 [16] 球员职业生涯发展 - 苗明11岁时通过选拔加入江苏舜天少年队,开启了足球职业生涯 [14] - 李加俊从南京足球青训体系走出,曾代表雨花台中学参加"省长杯"比赛并获得冠军 [15] - 阮喆祥既是"苏超"球员也是青训教练,将比赛经验传授给学生 [15] 球员多元化生活 - 苗明在足球职业之外还经营近200亩蟹塘,凌晨4点开始养蟹工作 [13][14] - 苗明上午10点完成蟹塘工作后回家陪伴两个孩子成长 [14] - 阮喆祥每天教学结束后立即赶往南京队训练场,兼顾教练和球员双重角色 [15] 青训体系与校园足球 - 阮喆祥作为青训教练,将"苏超"比赛经验带回学校教授学生 [15] - 李加俊受邀回母校雨花台中学为学弟学妹加油鼓劲 [15] - 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的足球小将们对"苏超"比赛表现出浓厚兴趣 [15]
银行网点做“减法” 科技赋能做“加法”
南京日报· 2025-07-14 08:22
商业银行网点关停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677家商业银行网点关停 超过2024年全年2533家的总数 [1][2] - 农商行网点关停数量最多 约2000家 占总数75%左右 [2] - 典型案例为平安银行南京南大和园社区支行 因业务调整于2025年7月终止营业 [1] 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 - 2024年银行业离柜交易总额达2626.80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3% [3] - 90%以上个人业务和多数对公业务可通过线上完成 客户离柜率超90% [3] - 传统网点年运营成本达数百万元 部分网点柜面业务量同比下降70% [3] 网点转型方向 - 物理网点将转型为多功能服务综合体 嵌入政务/民生等场景服务 [3] - 企业开户/跨境结算等复杂业务仍需面签 大额对公贷款依赖线下尽调 [4] - 农村地区和高龄群体对物理网点的普惠金融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 [4] 金融科技应用进展 - 智能风控技术使欺诈识别准确率创行业新高 [4] - 5G+AR技术支持远程协同 提升复杂业务处理效率 [4] - 智能化银行在精简网点同时实现客户满意度指标新高 [4]
“长江快航”助力水运出口提档增速
南京日报· 2025-07-14 08:17
物流效率提升 - "南京—上海"外贸内支线快航开通后,外贸班轮中途不加挂港口,运输时间从最久70小时以上缩短至约25小时抵达外高桥、33小时抵达洋山[1] - 新生圩海关与港口部门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协助港口进行泊位定制化安排,确保船舶到港及时停靠,货物及时装船出运[1] - 海关推行"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推进转关无纸化及自动审放,完善信息联动环节,缩短货物中转时间[2] 业务发展情况 - 自"南京—上海"外贸内支线快航开通以来,南京港累计已有15.7万标箱货物搭乘快航出口[2] - 货物种类覆盖家用电器、日用品、设备零部件等,近期运输商品包括洗衣机、冰箱、轮胎等224个标箱[1][2] - 南京港外贸内支线常年保持长江流域密度第一,是外贸企业江海中转的重要物流节点[2] 航线网络扩展 - 2024年5月开通上海港洋山快航后,今年3月又正式开通南京港至上海港外高桥外贸内支线快航[1] - 该快航是指从南京到上海的外贸驳船从南京港始发后,中途不再挂靠长江沿岸其他港口,直达上海相应港口[1]
夏练三伏,一场“迎着太阳飞”的“加试”
南京日报· 2025-07-14 07:56
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 - 无人机培训行业在夏季迎来高峰期 暑期报名人数增多 教学任务繁重 每个教练平均带5名学生 高峰期基地有近60名学员同时培训 [3] - 无人机培训需要30-40天的刻苦训练 无法速成 教练需全程全身心投入教学 [2] - 高温环境下训练成为常态 学员需在35℃高温下进行飞行训练 教练和学员需忍受暴晒和热浪 [1][2] 无人机培训市场需求 - 无人机考证热度持续上升 江心洲中通金崴无人机训练基地2023年学员总数达近400人 较2022年增加近一倍 [3] - 学员以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为主 考证目的为提升就业竞争力或转换职业赛道 [3] - 行业测算显示 国内无人机飞手人才缺口达100万 岗位覆盖农业植保 海洋测绘 地质勘探 电力巡检 山地运输等多个领域 [3] 无人机培训行业特点 - 极端气候训练成为必修课 职业飞手需在高温 极寒等环境下执行测绘 勘探等任务 高温训练可培养学员冷静沉着的心态 [3] - 培训基地运营强度高 去年7月单月消耗200箱矿泉水 反映训练强度大 [3] - 飞行训练需严格遵循标准 学员需完成"8"字形绕桩等精确飞行动作 教练通过实时数据监控飞行轨迹 [1][2] 无人机培训行业参与者 - 学员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学生成为主力军 培训时间集中在暑期 [3] - 教练工作强度大 需在高温下连续教学2小时 下午训练调整为16:30-19:00避开酷暑 [2] - 培训机构需额外调配资源应对暑期高峰 反映行业需求旺盛 [3]
江苏南京:潮平口岸阔 扬帆向深蓝
南京日报· 2025-07-13 09:23
南京水运口岸开放能级提升 - 2024年新增3座正式或临时开放码头,分别聚焦船舶维修、高端制造、汽车物流领域,填补南京水上立体航道业务空白 [3] - 南京现有万吨级以上开放泊位60个(含临时启用泊位),国际航线总数达15条,直达日韩、东南亚、南美等地 [3][8][9] -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航,2024年进港船舶吃水刷新历史纪录至11.8米 [8] 南京长江油运龙潭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6月25日1-4码头泊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南京唯一获批开放的国际修船企业,预计年承修国际船舶40-50艘次,产能较临时启用阶段提升一倍 [3][4] - 2023年临时启用后完成29艘次外籍货轮修理,实现外贸收入超5500万元,正式开放后高端客户占比提升至65% [4][5] - 百吨级起重设备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100%覆盖,单船维修效率同比提升20% [4] 南京金陵船厂舾装码头 - 临时开放后交付首笔国际订单6500载重吨甲醇燃料加注船"薰衣草"号,实现"南京造"船舶出厂直通国际航线 [5][6] - 解决此前外轮交付需依赖仪征厂区或租用码头的问题,降低交付成本并减少移泊安全风险 [6] 南京港江盛汽车码头有限公司 - 滚装码头外贸泊位临时启用后开通首条外贸航线,载508台国产汽车直航出海,此前需经上海、太仓等中转 [6][7] - 拥有418米滚装专用岸线、3万吨级海轮泊位和1万吨级江轮泊位,支持5000车位以下船舶全年靠泊,后方仓储库容超2万辆 [7] 南京航运枢纽建设规划 - 《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提出打造"一江两岸"枢纽布局,强化近洋航线始发港地位,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西部江海转运门户枢纽 [8] - 2024年新增南美及远东国际远洋航线,外贸内支线网络规模保持沿江第一 [8][9]
南京开出大学生就业培训直通车,先定岗再定人,100%就业
南京日报· 2025-07-12 19:02
行业动态 - 南京启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首期24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与 培训合格后可直通华为鸿蒙生态核心企业就业[1] - 南京重点产业面临技能型人才需求爆发 政府实施"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 打造全链条培训体系[2] - 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更新迭代快 应届毕业生需经严格专业技能培训才能上岗 预计明年将迎来人才需求大爆发 薪酬待遇将大幅提升[3] - 江苏省计划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00万人次以上 重点覆盖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群体[4] 企业合作 -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等5家技工院校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约合作 六大班型提供149个就业岗位 覆盖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等领域[1] -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华为建立深度校企合作 专业设置基于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2] - 软通动力表示政府项目制培训缓解企业招聘难题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需强化实践技能培训[3] 人才培养 - 培训采用"先定岗再定人"模式 确保100%就业 未通过考核者可获二次培训或推荐其他企业[1] - 技师学院人工智能毕业生多从事辅助性岗位 大模型训练等核心技术岗位需具备理论基础的大学生[2] - 高校毕业生通过培训补足实践技能短板 形成"知识+技能"叠加优势 更快适应企业需求[3] - 培训项目动态调整内容 持续匹配产业需求 学员可通过官方平台获取后续招生信息[4] 学员反馈 - 参训学员表示培训内容涵盖企业面试要求的必备技能 免费人工智能培训+直通就业机会具有吸引力[3] - 计算机系毕业生认为政府培训项目有效解决技能与岗位脱节问题 提升就业竞争力[3]
招聘会“摆摊”万达 AI面试“一键职达”
南京日报· 2025-07-12 09:49
招聘会概况 - 江宁区暑假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在江宁万达广场举办 吸引超1000名求职者参与 其中江宁籍大学生占比超70% [1] - 37家用人企业参会 提供软件工程师 电气设计工程师等1000个岗位 涵盖制造业 复合材料 电商运营等多个行业 [1] - 参会企业包括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沪江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1] 招聘创新举措 - 采用"商场+招聘"创新模式 设立政策咨询展台 简历诊断区等配套服务 提升求职体验 [2] - 引入智慧化求职工具 自助求职机支持人脸识别投递简历 2秒完成投递 并与支付宝 "即刻职达"小程序绑定 [2][3] - 配备AI面试功能 实现"一键职达"的智能化求职流程 [2] - 江宁万达作为承办方提供5个运营相关岗位 参与人才招聘 [2] 政府就业支持 - 江宁区人社局联合多部门梳理2021-2022年高考毕业生信息 通过多渠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2] - 2025年已举办2场江宁籍大学生专场招聘会 累计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 [3] - 对驻区高校招聘会实现全覆盖 并在二级学院举办"小而精"专场招聘 提升人岗匹配度 [3] - 近3年年均新增大学生就业超4万人 就业创业规模全市领先 [3] - 已为3.5万人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195万元 开展创业培训18场 [3] 后续就业计划 - 计划9月起在南京工程学院 河海大学等高校开展秋季校园招聘 [3] - 将举办"感知江宁" "青梧桐"创业实训等活动 构建多元化就业服务平台 [3]
南京税务以“数”治税提升服务效能
南京日报· 2025-07-11 11:35
智能办税服务 - 南京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实现跨区域涉税业务"一网通办、一窗联办",采用"精准推送、智能交互、问办协同、全程互动"的征纳互动模式 [2] - 南京科曼家具有限公司通过云端协作完成12项跨省注销业务流程,实现"进一扇门、办两地事"的便利 [2] - 南京中青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征纳互动"反向拉起"服务远程完成密码重置,解决申报期紧急问题 [3] - 税务部门将大数据技术嵌入跨部门协作场景,提供云端响应的现代化税费服务体验 [2] 税费优惠政策实施 -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2024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300余万元,计划再投入8000万元用于研发 [4] -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实时扫描企业信息,建立"政策标签+企业分级分类"动态适配模型精准推送优惠 [4] - 建邺区税务局为10户企业办理长期出口未申报业务退(免)税,增加免抵税额超1.2亿元 [5] 数智税务建设 - 南京税务部门首批推出10项重点任务,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螺旋"驱动提升治理效能 [5] - 税务部门加速向"无感智办、云端响应"服务模式迭代,推动数智驱动赋能现代化税务实践 [5] - 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服务运营体系,实现服务资源统筹调度和高效协同 [3]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
南京日报· 2025-07-11 11:28
国家数据局试点名单公示 - 国家数据局发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公示》,共63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占7个,南京市以3个项目位居全省第一 [1] - 南京市入选项目包括南京大数据集团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国机数字科技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南京钢铁股份的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1] - 全国300多个项目参与竞争,经过两轮角逐最终确定试点名单 [1] 可信数据空间政策背景 - 可信数据空间是新型基础设施,通过体系化手段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促进跨行业、跨主体、跨区域的数据合规流通 [1] -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并组织开展2025年试点工作 [1] 南京市入选项目详情 - 南京大数据集团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聚焦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人工智能等13个专区,构建城市数据流通生态链 [2] - 国机数字科技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融合气象、灾害数据,建设农业机械化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农机制造企业及农场 [2] - 南京钢铁股份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围绕钢铁产业链协同痛点,打造跨主体数据共享体系 [2] 试点项目模式与维度 - 项目形成"城市+行业+企业"试点模式,覆盖城市数字化转型、绿色产业、供应链协同优化等维度 [2]
治理“带病”管道,护你安“燃”无恙
南京日报· 2025-07-11 11:15
南京市老旧燃气管道改造进展 - 南京市"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老旧燃气管道总里程608 7公里 目前已完成596 7公里 进度达98% [1] - 2022年南京市年度民生实事目标为改造20公里市政老旧燃管 实际完成25 4公里 超额完成任务 [1] - 汉中路路段780米燃气管道改造工程历时18天完工 采用夜间施工方式减少对交通影响 [1] - 改造后的新管道具有耐低温 耐腐蚀 韧性好等优点 显著提升供气安全性 [1] 2023年改造任务实施情况 - 2023年南京市安排140 3公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任务 目前已完成128 3公里 [2] - 改造范围包括市政燃管 庭院管道和小区立式管道 南秀村片区完成17幢楼704户改造 [2] - 南秀村项目采用"外墙管原表位"方案 新建3415米地上燃气管道 应用整体式穿墙管新材料 [2] - 施工采用新旧管道分批次切换模式 先建户外管道再停用旧管道 确保供气连续性 [2] 技术方案与居民反馈 - 改造工程采用分段施工 动态调整进度策略 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影响 [1] - 新材料应用显著提升管道穿墙处防腐效果与使用寿命 [2] - 居民对改造效果表示满意 认为新管道消除了安全隐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