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

搜索文档
高标准谋划推进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西安日报· 2025-06-05 11:59
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 - 发挥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国家向西开放重要基地作用,高标准谋划推进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 [1] - 持续深化经济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机制改革,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经济圈 [2] - 持续放大中欧班列(西安)优势,拓通道、强枢纽、优网络、搭平台,加快构筑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2] 跨境贸易与产业发展 - 俄小搬跨境商品集结中心是俄罗斯联邦总商会在华设立的俄商品集散分拨基地,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更大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1] - 以更优质服务推动产业发展,深挖市场和企业需求,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物流枢纽转变为产业链供应链枢纽 [2] - 全面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持续增强集疏运效能,助力临港产业快速聚集发展 [1] 区域经济联动 - 实现物畅其流、企强其链、产聚其群,更好发挥西安都市圈和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2] - 强化内外开放联动,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持续扩大朋友圈,积极培育战略合作伙伴 [2]
传达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部署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6-04 12:14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主持会议。 6月3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 习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2起党员干部在学习教 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听取全市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工作汇报, 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认真学习我省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把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聚焦扬尘污染、臭氧防治、秸秆焚烧等重点难点强化攻坚举 措,下决心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以最有力 举措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要高标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边督边改、立行 立改,坚决杜绝"一刀切"行为,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 原文链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部署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等工作 方红卫 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中央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的通报,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一以 ...
向世界铺展丝路共融文明共生壮美画卷
西安日报· 2025-06-03 11:18
中哈文旅合作进展 - 2024年10月"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阿拉木图旅游日"在西安举办 2025年6月人文旅游专列首发仪式在阿拉木图举行 标志着两国文旅合作进入新阶段 [3] - 哈萨克斯坦计划2025年在中国举办30场旅游年活动 签署200项合作协议 推动中国游客赴哈规模增长 [4] - 2024年中国赴哈游客达65.5万人次 同比增长78% 恢复至2019年的9倍 中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客源国 [5] - 2025年7月将新增上海-阿拉木图 北京-阿拉木图直飞航线 进一步促进双边旅游交流 [5] 文旅产业合作成果 - 阿拉木图2023年接待9.9万名中国游客 当地期待更多中亚游客前往西安体验历史文化与美食 [4] - 西安旅游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签署铁旅融合协议 开发"铁路+文旅"模式产品 [7] - 计划联合开发"人文跨国专列游"等主题线路 串联阿勒泰林海雪原与阿拉木图山地风光 打造"跨境生态走廊" [7] - 未来产品将增加非遗体验 民俗互动等深度内容 促进游客对丝路文化的理解 [7] 多领域合作协议 - 西安市文旅局与阿拉木图旅游局建立文化旅游国际交流机制 [7] - 西安博物院与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达成文物交流合作 [7] - 两地体育 经贸 医疗康养部门分别签署协议 形成全方位立体合作框架 [7]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西安日报· 2025-06-03 11:17
城市发展转型战略 - 西安常住人口净增8.94万人,再度成为"北方人口增量第一城",主城区开发强度接近饱和,GDP过万亿元[3][4] - 提出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单极增长"转向"全域共生"、"传统治理"转向"数智赋能"的发展逻辑重构[3] - 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深化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机制改革",以提升功能品质为重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5] 智慧城市与交通建设 - 西安公安交警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市可视化精准感知,三环内应急处警时间缩短至5-10分钟[8] - 地铁8号线开通后运营总里程突破400公里,贯穿5个行政区和4个开发区[10] - 完成108条城市道路智慧化改造,城区通行效率提升15%,整理可盘活用地39.2万亩[10] 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 - 《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复,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战略[12] - 建成370余栋超5000平方米商务楼宇,诞生数十栋税收"亿元楼",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生态圈[14] - 盘活废弃铁路改造为城市公园,市人民体育场等老建筑实现功能焕新[1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8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5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20] - 规上工业总产值9692.78亿元,增加值增长6.5%,闪存芯片和单晶光伏组件全球市占率第一[20] - 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4,形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20] 民生工程与公共服务 - 2024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58个,雨污分流改造684个,建成公共停车位1.1万个[18] -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所,新增学位2.3万个,建成三级养老服务设施90个[19] -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启动,110个国家试点和98个市级项目惠及群众[18]
西安文博单位 接待观众约51.34万人次
西安日报· 2025-06-03 11:17
行业表现 - 端午节假期3天西安相关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约51 34万人次 [1] - 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观众约7 08万人次 [1]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观众约9 62万人次 [1] - 西安碑林博物馆接待观众约1 23万人次 [1]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接待观众约0 41万人次 [1]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接待观众约0 88万人次 [1] - 城墙景区接待观众6 46万人次 [1] -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接待观众0 25万人次 [1] - 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接待观众2 98万人次 [1] - 华清宫景区接待观众2 58万人次 [1] - 西安博物院接待观众2 58万人次 [1] - 钟鼓楼博物馆接待观众2 08万人次 [1] - 陕西自然博物馆接待观众1 98万人次 [1] - 青龙寺遗址保管所接待观众1 17万人次 [1] - 西安市其他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人数约12 04万人次 [1] 行业活动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粽情千年 非遗端午"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及"魔法色彩日"儿童节主题教育活动 [2] - 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浓情端午 粽享六一"教育活动 [2]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在陕西自然博物馆开展"探索自然 共助成长"主题活动 [2] - 小雁塔世界文化遗产区设置端午传统习俗体验、屈原诗词欣赏、端午游戏互动等多个区域 [2] 行业展览 - 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原创大展"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 [2] - 西安碑林博物馆"焕新"开放 [2] - 西安博物院举办"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的生活美学"展 [2]
让旅客在跨国列车上感受温馨节日氛围
西安日报· 2025-06-03 11:06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端午节活动 - 专列在西安-阿拉木图段举办端午节特别活动,通过包粽子、文艺演出等方式传递节日氛围 [5][6] - 文艺节目包括苏州评弹、茶艺表演、秦腔等,其中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用秦腔演绎《静夜思》和《王昭君》选段 [6] - 秦腔名家惠敏莉表示将在哈萨克斯坦与当地友人分享中华戏曲文化 [6] 非遗文化传播 - 秦腔戏剧脸谱非遗传承人陈耀武携带绣有秦腔脸谱的香包参与交流活动,改造后的脸谱增添俏皮感 [6] - 陈耀武介绍陕西关中地区端午节习俗,如门头插艾、送节礼、戴五彩手绳等 [7] - 陈耀武提及秦腔《白蛇传》经典段落及鄠邑地区端午节特有的"钟馗战五毒"节目 [7]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 专列行程中旅客在哈密站休整时进行文艺表演,包括《最炫民族风》舞蹈和八段锦锻炼 [9] - 专列被视为续写丝路友谊、传递中哈友好的载体,体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 [9] - 记者对比2017年大巴车与此次火车行程的异同,突出火车旅行的移形换影之感 [8][9]
用国际视角感知真实立体全面的千年古都
西安日报· 2025-06-03 11:05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碑林区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聚焦硬科技领域,构建集研发、孵化、加速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成为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的"试验田" [2] - 该街区拥有众多省市区联动、校企共建共享的成果,包括仿生人形机器人、运载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 [2] - 韩国专家金峻范认为校企合作模式(如仿生机器人项目)实现了"理论+实践"无缝衔接,加速技术转化并培养复合型人才 [2] 跨境电商产业发展 - 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2024年交易额达7.5亿元,覆盖58个贸易国家(地区),入驻企业85家 [3] - 产业园以"一栋楼"承载全产业链生态,整合海外仓建设、跨境结算、多语种直播等功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闭环 [3] - 突尼斯专家指出中国与突尼斯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反映在两国商品互通的增长趋势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西安通过《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赳赳大秦》等沉浸式演出,结合数字技术活化历史文化,获得国际专家高度评价 [4] - 茯茶镇将传统茯茶制作技艺与现代体验结合,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文化实践展示"活态"传承模式 [4][5] - 社区活动中融入中医推拿、针灸等传统技艺,凸显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
西安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交付
西安日报· 2025-05-31 10:37
西安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交付 - 西安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浐灞家园正式交付,标志着西安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项目采用"交房即交证"模式,业主可在20分钟内同步完成验房收房与产证领取 [1] - 项目户型为南北通透、舒适两居,实景现房、简装交付,并配备完善的教育资源、交通网络和商业配套 [1] 项目市场定位与用户反馈 - 项目主要面向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以可负担成本帮助其实现"扎根落户" [2] - 业主反馈积极,认为保障房从"过渡选择"转变为"可长期居住的家" [1] - 项目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品质升级 [1] 政策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项目是西安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首个落地成果 [1] - 配售型保障房与租赁型保障房形成政策接力,全面覆盖居民安居需求 [2] - 项目由国企开发,体现了国企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实践 [1]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贺信精神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少先队对外开放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5-30 10:16
精神文明建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学思践悟中把牢方向 在潜移默化中培塑风尚 在加强供给中展现担当 [2]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加快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2] 少先队工作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精神 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 促进团教协作和社会协同 [2] - 强化对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 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2]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精神 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2] - 大力支持驻市高校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开创校地携手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对外开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贺信精神 发挥自身优势 勇于担当作为 [3] - 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 以更大力度拓通道、强枢纽、优网络、搭平台、聚产业 [3] -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3] 党政机关节约 - 深学细悟笃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强化问题导向 [3] - 坚持以上率下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节约意识、培养节俭之风 [3] 信访工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3] - 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 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3]
加快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西安日报· 2025-05-30 10:16
基层综治中心建设运行调研 - 市委书记方红卫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1] - 要求加快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1] - 调研中察看了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综治中心各功能区域,听取区级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情况汇报,询问单位入驻、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情况[2] 综治中心功能与服务优化 - 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综治中心被要求持续加强功能集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形成完整工作闭环[2] - 新城区太华路街道综治中心已整合司法、行政、社区等多方力量并正式揭牌运行,推动实现功能集成与服务升级[2] - 强调要全流程完善群众诉求的登记、受理、办理等工作,凝聚政法、信访和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力量合力[2] 群众诉求解决机制 - 目标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2] - 要求明晰职责边界、强化协同联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 - 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