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

搜索文档
我市经济蓬勃发展“多面开花”
西安日报· 2025-05-29 10:09
重点项目推进 - 长安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包括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和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体现生态、绿色、智能及科技引领特点 [2] - 新城区幸福林带片区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部分封顶,预计2023年12月底完工,投运后将提供5000余个岗位,并引入传化智联西北区域总部和龙湖西郑区域总部 [3] - 中建西北创研中心、百度智慧中心、潘家庄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已完成一期、二期建设 [3][4] 文旅产业升级 - 西安"五一"假期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和"年轻人最喜欢的十大目的地",大唐不夜城、城墙等景区汉服旅拍带动产业营收暴涨 [6] - 文化演艺如《梦长安》《长恨歌》《赳赳大秦》及数字文旅项目《无界·长安》《驼铃传奇》等拉动旅游消费,VR沉浸式体验如《侏罗纪公园》剧场受追捧 [6][7] - 长安书院和长安云两大文化新地标试运营,涵盖自然馆、气象馆等,航天之旅、恐龙大复活等科技互动项目吸引家庭游客 [8] 首店经济发力 - 西安万象城引入米其林、黑珍珠及品牌首店,如新玖拾、山石榴、雍容荟等餐饮品牌,FAO Schwarz西北首店以奇幻场景吸引客流 [9] - 雁塔区2025年一季度引入28家首店占全市73.68%,赛格国际购物中心贡献全市四成区域首店,新增Montbell西北首店等品牌 [9][10] - 2024年西安新增全国首店13家、西北首店168家(同比增76.8%),陕西及西安首店共255家,首店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多元化 [10]
为低空经济装上“中国天眼”
西安日报· 2025-05-27 10:18
低空经济与雷达技术 - 低空经济是蓬勃发展的新赛道,雷达技术作为"空中交警"是保障低空飞行安全和产业有序发展的核心要素 [3] - 部分关键雷达技术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3] - 雷达处于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中游保障环节,为低空飞行提供不可或缺的监测与引导服务 [6] 公司背景与创业历程 - 朱鸿熙2016年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信息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创立西安八阵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 - 创业初期团队仅4人,资金链几近断裂,朱鸿熙抵押唯一住房维持运营 [4] - 首个自研项目天气雷达检测平台的成功交付让公司度过最艰难时刻 [4]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自主研发的天气雷达检测平台和雷达标定仪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将传统雷达研发周期从3年压缩至1年 [5] - 低空天气探测雷达将多个模块集成于手掌大小的微系统主机板,为低空经济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 [9] - 无人机探测雷达采用多波段智能探测技术,能快速搜索、跟踪与处置无人机群 [9] - 智能化标定仪精度较传统天气雷达提升3-10倍,突破国内非接触式雷达整机标定空白 [10] 融资与发展 - 2023年获得近1亿元的A轮融资,秦创原发展公司帮助梳理盈利模型并对接投资机构 [7] - 秦创原协助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对接高校推动科研成果工程化转化 [7] - 公司订单实现从零到千万元的突破 [5] 市场定位与未来规划 - 低空经济被视作下一个万亿级市场,雷达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要素 [9] - 已构建以"低成本芯片-自研厚膜芯片-微系统-高性能产品"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9] - 计划上市并布局无人机监管、智慧城市等领域,目标成为全球智能雷达领军者 [10]
10国专家组团“解密”古都蝶变密码
西安日报· 2025-05-27 10:17
活动概况 - 外籍专家西安调研行活动于5月26日在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启动 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和国际在线主办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承办 [1] - 来自10个国家的10位外籍专家参与调研 包括孟加拉国 加拿大 埃及 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 哈萨克斯坦 韩国 巴基斯坦 突尼斯 英国 [1] - 调研为期三天 将考察西安科技创新 历史文化 文旅融合和社区服务等领域 [1] 调研内容 - 外籍专家将参观西安缔造者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猎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六爻飞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 [1] - 活动重点考察西安"硬科技之都"的创新发展和"中国式浪漫"的文旅融合 [1] - 调研包括感受西安城墙历史文化 体验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考察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 [1] 西安科技创新 - 碑林区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7亿元 [2] - 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试点街区 [2] - 该区域拥有17个国家级孵化器 "双创"载体和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586家高新技术企业 [2] 专家观点 - 外籍专家代表西姆表示西安兼具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科创动能 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 [1] - 专家团将通过国际视野解读西安的城市发展密码 [1]
古今交融绘丝路 科技赋能启新篇
西安日报· 2025-05-26 15:46
丝博会概况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以"古今同框"为特色 融合历史与科技元素 [3] - 吉祥物"骆骆""丝丝""璐璐"以骆驼 丝绸 和田玉为原型 承载汉代瓦当纹样 唐代宝相花纹等传统符号 并在"丝路云展会"平台变身为24小时虚拟主播 [3] 科技与创新展示 - 陕西智莱特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星际V" 具备搬运重物和AI学习能力 未来或应用于工厂 [4] - 西安棣加生物科技展示3D打印药片技术 可解决老人吞咽困难问题 未来可实现患者体征定制化制药 [4] - 陕文投集团推出《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 通过AI+XR技术让观众虚拟体验兵马俑考古与秦弩射击 [5] - 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打造15米长"声光走廊" 动态展示音像产业从黑胶唱片到云端音乐的百年技术迭代 [5] 文化与新业态融合 - 宝鸡展区展示非遗社火脸谱文创产品 如马勺脸谱手提包 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 [5] - 紫阳县和平茶厂推出"紫阳毛尖绿茶啤酒" 以快消品思路创新茶产品 瞄准年轻消费群体 [5]
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 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
西安日报· 2025-05-26 10:48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西安举办"阿秒看清微观世界"活动,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 [1]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介绍阿秒设施建设进展及应用前景 [2] - 多位院士及科学家参与交流,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大科学装置首席科学家赵卫 [2] 政府支持与政策导向 - 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强调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之重器 [2] - 西安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2] - 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发展 [3] 科技成果转化 - 西安推进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 完善技术经理人激励机制,促进科技金融协同增效 [3] - 政府引导基金和人才政策优化升级,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3] 产学研合作 - 陕西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进行主题推介 [2] - 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代表参与活动 [3] -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等政府官员出席活动 [3]
描绘从西安到世界的“星”蓝图
西安日报· 2025-05-23 11:45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 西安构建了"火箭轰鸣-卫星织网-数据赋能"的全产业链生态,涵盖液体火箭发动机、北斗导航等核心领域 [1] - 产业集群包括银河航天的柔性太阳翼卫星、中科西光的高光谱卫星等创新产品,应用于低空经济、应急救灾、跨境通信等场景 [1][6] - 陕西计划培育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目标打造20个标杆应用场景覆盖农业、应急、智慧城市等领域 [6] 卫星通信技术突破 - 星展测控的"动中通"技术解决了移动载体在极端环境下的卫星通信难题,累计获授权专利173项 [2] - 公司客舱机载卫星通信系统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远销德国、荷兰、阿联酋等国家 [2] - FS100型应急无人机集成高通量卫星通信与光电吊舱,在2023年北京暴雨救援中实现72小时连续灾情画面传输 [2][4] 数字地球与遥感应用 - 星图空间的GEOVIS数字地球平台实现1秒内卫星影像处理、3分钟非法用地预警,拥有超240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4][5] - "星图云"平台汇聚全球350余颗卫星数据,支撑气象、应急、能源等领域实时决策,被称作遥感界的"淘宝" [5] - "星图洛书"平台采用军事级AI模型,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00%,形成覆盖城市全域的"数字地图" [5] 高光谱与柔性卫星技术 - 中科西光自主研发的"科技壹号"卫星突破50kg级高光谱成像极限,应用于海洋监测与智慧城市 [6] - 银河航天的柔性太阳翼卫星通过薄型折叠设计实现高效能源供给,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 [6] - 中科西光将与法国共建甲烷排放卫星遥感监测实验室,拓展遥感数据在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应用 [7] 国际化布局与政策支持 - 星展测控的动中通设备登陆德国、阿联酋市场,机载通信系统成为国际航空领域的"中国名片" [7] - 西安商业航天企业从"制造高地"向"创新策源地"转型,技术迭代与政策加持推动生态聚合 [7] - 卫星通信研发与产业基地即将投产,深化"空天地一体化"布局以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4][7]
以高标准严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西安日报· 2025-05-23 11:2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围绕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展开,涉及党的作风建设和学习教育等方面。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并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 [1] - 会议听取了全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情况汇报,并安排下一步重点任务 [1]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方红卫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2] 学习教育成效与要求 - 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领域、各层级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2] - 下一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 - 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2] 作风建设具体措施 - 持续提升学的深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3] - 持续加大查的力度,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和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 [3] - 持续增强改的效度,结合打好问题整改硬仗,以集中整治为抓手,坚决纠治"吃喝风"、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 [3] - 持续聚焦督的精度,结合实际加强分类督导,深入解剖麻雀、做好同题共答、注重上下联动 [3] 参会人员 - 市委常委王晓林、和文全、王晓江、杨建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4]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外事助残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5-23 11:26
科技创新与产业战略 -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紧密结合西安实际 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 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 笃定创新立市 产业强市 文化兴市战略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 [2] 国际合作与经贸发展 - 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通道优势 积极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经贸 产业等领域合作 [2] - 积极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共享减贫经验 加强交流互鉴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 [2] 生态环境保护 - 认真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3]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3] 科技助残与社会治理 - 全面落实惠残助残政策 大力推进科技助残 营造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3] 数字化转型与法规建设 -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党内法规工作科学化水平 [3]
“五共治”巧织资源整合经纬线 理念转变助推停车治理破局
西安日报· 2025-05-22 11:44
交通治理体系创新 - 西安经开区推行"五共治"交通管理体系 整合警社、警企、警校、警医、警村多方资源 实现信息互通与共商共治 [1] - 成立停车秩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专班 多部门协同印发专项工作方案 探索现代化交通管理新路径 [1] - 采用"政府主导、交警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治理格局 城管局完善交通设施 资规局、教育局等部门形成合力 [4] 地铁口非机动车治理 - 通过"微创手术"式改造破除部分绿化带 利用树木间隙打造嵌入式停车区 新增大量非机动车泊位 [4] - 市图书馆地铁口整治后共享单车排列整齐 设置醒目停放标识 协管员引导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 [1] - 整治前共享单车"叠罗汉"式停放 电动自行车"见缝插针" 地铁口周边呈现混乱"丛林"状态 [2] 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 - 凤城二路实施"警企共治"模式 中粮可口可乐优化物流流程 车辆进场时间提前至6:30-7:00避开早高峰 [5] - 治理后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11% 拥堵指数下降10% 安全视距保障措施使人行横道标准化升级 [6] - 清除不规范禁停区 整合重复性标志牌 科学调整禁停警示标志 强化主干道通行效率 [5] 校园周边交通优化 - 凤景小学通过"警校协作"获物流集团150个免费车位 晚高峰17:40-18:40供家长专用 [7][8] - 施划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并设引导标志 警力设置护学岗疏导交通 车辆单排临时停靠快车道右侧 [8] - 治理理念从秩序管控转向服务供给 解决校门口晚高峰拥堵难题 获家长及群众好评 [9]
见证“钢铁驼队”加速丝路经贸互联
西安日报· 2025-05-21 11:42
中欧班列(西安)运营情况 -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达4985自然列,同比增长25.1%,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全国领先 [1] - 西安集结中心是全球中欧班列最密集的枢纽之一,现场呈现高效有序的货物装卸和运输场景 [1] - 波兰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重要门户,随着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和流程优化,铁路运输已成为中欧贸易重要货运方式 [2] 中欧班列的经济影响 - 中欧班列构建了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贸易 [4] - 波兰作为早期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欧班列开行密度加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 - 捷克媒体表示将通过报道推广中欧班列模式,深化两国在铁路货运和贸易领域的合作 [4] 国际合作与认知提升 - 外交部欧洲司组织中东欧13国记者参访西安集结中心,旨在增进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了解 [1] - 波兰记者指出中欧班列每开行一万次列车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凸显铁路运输效率提升 [2] - 捷克记者计划向民众传播中欧班列运营模式,推动双边合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