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搜索文档
通辽“山水工程”绘就生态新画卷
内蒙古日报· 2025-06-03 12:01
生态修复项目进展 - 通辽市科左后旗正在开展樟子松容器杯苗补植及浇水管护工作,以巩固造林成果,后续将进行人工种草、森林抚育等保护措施 [1] - 该项目属于"山水工程"的一部分,辐射面积近8万亩,是通辽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山水工程"于2022年4月启动,计划完成生态修复治理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目前基本完成 [1] 生态建设成效 - 通辽市完成沙地综合治理近430万亩,科尔沁沙地绿意渐显 [2] - 西辽河干流断流27年后重现碧波,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2] - 全市累计投入生态建设保护资金突破400亿元,2066万亩严重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3] - 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减",森林面积达到17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8.9%提升到目前的19.49% [3] - 草原面积达到2637.8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4.86%,实现"双提高" [3] 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通辽市地表水国考断面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0%且无劣Ⅴ类水体 [3] - 2024年总用水量28.8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5% [3] - 现已创建绿色矿山42家,共有66个自然保护区和14个自然公园,总面积77万公顷 [3] 生态工程实施 - 通辽市实施"三北"工程、"山水工程"、欧投行贷款造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 [2] - 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行为 [2] - 通过草方格锁住流沙,盐碱地破壳重生,露天矿重现绿意等措施提升生态系统生命力 [2]
游客接待创历史新高!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引爆”假日亲子游热潮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22:27
客流表现 - 端午假期与"六一"叠加期间公司接待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37.56% [1] - 6月1日单日接待游客2.3万人次,突破同期历史峰值 [1] 主题活动 - 以"粽情童趣,萌兽狂欢"为主题,融合端午民俗与童趣元素打造"文化+萌兽"亲子盛宴 [3] - 推出"少儿科普艺术节"包含舞蹈、歌唱、乐器比赛及"动物过端午"主题绘画活动 [7] - 设计"泡泡水球大作战""摸鱼钓虾争霸赛"等亲水互动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7] 产品创新 - 新开放的萌宠乐园成为人气焦点,安哥拉巨兔、细尾獴等动物成为游客拍摄热点 [5] - 熊猫馆展示萌态可掬的大熊猫吸引家庭客群 [5] - 规划"逛吃一体"动线实现游玩与餐饮无缝衔接 [7] 营销策略 - 推出1.4米以下儿童免费游玩动物园及海洋馆的惠民政策,有效降低家庭出游门槛 [5] - 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赋能现代娱乐体验,形成可复制的文旅产品创新模式 [7]
书香润童心 欢乐过“六一”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08:49
"全区各地新华书店以节日为媒,用书香浸润童年,不仅让孩子们在奇趣体验中品味阅读之乐,更 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馥郁的书香之路。"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宣传办主任张桂霞说。 鄂尔多斯市新华书店金科凯城店,则上演了一场"魔法世界的奇幻冒险",小朋友们穿斗篷、持魔杖 化身"小巫师",参与魔法实验秀、魔杖DIY、书店寻宝等活动。活动复刻《哈利・波特》场景,融合科 学实验与阅读解谜,让孩子们在魔法主题中感受文学魅力。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地新华书店分别举行"书店奇 妙夜"亲子研学、"指尖上的文化传承与创意狂欢""童趣新华·缤纷六一"等主题活动,通过"阅读+实践"的 形式,让孩子们品味书香、相伴成长,不断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持续营造"爱读 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营造浓厚书香氛围,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充满意义与欢乐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内蒙古各地新华书 店为广大小读者精心打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阅读活动。 儿童节当天,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的新华书店化身"竹笛时光隧道",竹笛制作老师丁志刚携妙趣横 生的音乐课堂,为孩子们送上文化大礼。活动中,丁志刚从竹笛的起源 ...
呼和浩特国际足球锦标赛中国队夺冠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08:49
6月1日晚,2025CFA中国之队·"兴泰杯"呼和浩特国际足球锦标赛在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进行第3 轮比赛。本轮中国队以5比2大胜澳大利亚队,以2胜1平的不败战绩夺得冠军。 最后一个比赛日恰逢端午节假期,1万余名球迷来到现场,近距离感受中国足球小将的风采,为他 们加油助威。当晚,中国队开场第2分钟丢球,澳大利亚队界外球打到禁区造成混乱,哈萨拉蒂将球送 进大门,澳大利亚队1比0领先。第10分钟,中国队的连续进攻取得成效,包抄到禁区梁仕宇射门被扑, 万项跟进小角度射门打进,中国队快速将比分扳平。第40分钟,帅惟浩抓住对方横传的机会,抢断推进 形成单刀,面对门将冷静推射将球打进,中国队将比分反超。 下半场第71分钟,中国队前场定位球机会,梁仕宇头球顶进,中国队3比1领先。第80分钟,澳大利 亚队推进攻势,边路传到禁区中央,李均鹏匆忙解围不慎自摆乌龙。中国队的士气并未受到影响,仅在 1分钟后,中国队球员张伯霖拿球前推小角度打门得分。第83分钟,中国队长传球,谢晋领球摆脱小角 度打门入网,领先优势不断扩大。最终,中国队以5比2赢得比赛胜利。 本次赛事落下帷幕,中国队取得2胜1平的不败战绩,分别以2比1、5比2击败沙特队 ...
大黑河端午节龙舟赛精彩纷呈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08:49
活动概况 - 2025年首届大黑河端午节龙舟赛于5月31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黑河畔举行 吸引上万名市民和游客参与 [1] - 活动包含50余支队伍共600余人参赛 参赛者来自呼和浩特市直机关 企事业单位 驻呼高校师生等 [1] - 开幕式包含舞狮表演 民俗表演 民乐齐奏 水上特技 消防救援演练等环节 9点35分进行点睛仪式后开始龙舟半决赛和决赛 [1] 配套活动 - 端午期间举办多项配套活动 包括龙舟科普教学 端午粽粽音乐会 花海之约 卡丁车体验 烤鸟露营音乐节等 [1] - 国家一级龙舟裁判员组成教练团队 提供现场科普教学 市民和游客可组队上船体验 [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活动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 赛罕区人民政府承办 宗旨为"传承文化 促进交流" [2] - 融合北疆文化特色 响应"歌游内蒙古"文旅工作号召 打造"生态+民俗+体育"跨界文旅IP [2] - 通过赛事"流量"激活旅游"增量" 旨在打造呼和浩特市文化新名片 推动全域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乌兰察布之夜”焕新开街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08:49
5月31日晚,一场融合北疆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听盛宴在"乌兰察布之夜"街区精彩上演。 据悉,"乌兰察布之夜"街区自2023年6月开街后,每天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2024年接待游 客555.5万人次。今年,为进一步提升"乌兰察布之夜"街区的服务品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游玩场景, 街区在完善基础设施、挖掘人文特色、丰富消费业态、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下足功夫,围绕"食、游、 购、娱、体、展、演"等夜经济,引入新疆舞、小丑魔术表演、马头琴演奏、阿拉伯舞蹈、变脸喷火、 现代舞等演艺项目。 察右前旗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娅婷说:"在6月至10月期间,'乌兰察布之夜'将举办一系 列主题月限定活动,包括音乐节、美食节、cosplay展演、趣味体育比赛以及农产品丰收节等丰富多彩 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助力察右前旗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乌兰察布之夜"街区,仿佛走进了一扇时空之门。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群在灯光映照下流光溢 彩,游人们穿梭其间,恍若步入千年前的繁华市集。精美震撼的国风舞蹈、汉服表演,独具特色的顶碗 舞和筷子舞令人目不暇接。风格统一的小商贩花车出售各类文创产品、手工艺品,全国各 ...
“生态北疆”的“新城实践”
内蒙古日报· 2025-06-02 08:45
生态治理成果 - 新城区实施"三带一区"生态治理模式,落实生态修复用地9.8万亩,种草1.8万亩,完成4.12万亩国土绿化生态绿带改造项目,大青山前坡80%土地实现生态绿化 [7] - 大青山前坡从岩土裸露变为集灌木带、花带、景观带于一体的生态屏障,野生动物种类增加3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重现,野狍、黄羊等物种重返 [7][9] - 敕勒川草原通过"土壤改良+植被重构+智能灌溉"技术实现碳汇能力年增3.2万吨,成为智慧化生态修复典范 [9] 文旅产业布局 - 新城区构建"双带联动"全域生态旅游格局,整合大青山高山草原观光带与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形成复合型旅游带 [9] - 2025年开通"草原观光小火车"专线串联景观节点,圣水梁、黄花窝铺等通过生态路、呼和塔拉大街形成交通网络 [9][10] - 沿山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创收约4.51亿元,恼包村吸引游客1600万人次 [13] 产业融合与创新 - 将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结合,发展"欢腾的敕勒川"环境歌舞演艺、马舞剧《千古马颂》、甲兰板村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 [11] - 打造"一村一品"都市农业,如讨思浩设施农业、水磨莜麦、古路板花海景观,露营基地因生态特色受游客青睐 [13] - 通过敕勒川半程马拉松赛、麦跑儿童赛等体育赛事及2条"北疆漫游"生态旅游线路丰富业态 [13] 社会经济效益 - 生态建设带动村民增收,如冯林萍等村民直言环境改善带来直接收益 [13] - 形成"处处是风景,村村有产业"的全域绿色产业态势,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13] - 北疆文化大青山创作基地促进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联动 [10]
培育“金种子” 守好“油瓶子”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17:51
科研项目启动 - "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2025年度科研攻关项目在内蒙古室韦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 [2] - 科创中心作为国家高纬度早熟春油菜核心育种基地,将通过双单倍体等前沿技术突破高寒油料育种瓶颈 [2] - 去年培育的9个新品系实现了单产倍增和含油量提升6%-12%的重大突破 [2] - 今年播种了1万份双单倍体材料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公司依托院士团队构建生物育种技术矩阵,运用"定向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储备抗逆品种 [2] - 打造"7D微波技术+深加工"转化体系,开发油菜籽油、植物源甲基硒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创新"农旅融合+品牌赋能"模式,建设油菜花海观光、健康食品体验基地 [2] 科研试验与基础设施 - 公司完成2092亩各组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田的播种工作,采用人工播种和除草方式确保科研数据精准度 [4] - 计划建设占地面积23000余平方米的育种科研大楼,改善科研人员工作环境 [4] - 着力完善育种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计划修建20000立方米智能蓄水池和6台精准喷灌机 [6] - 500亩试验田已进入生长期,科研团队进行全天候生长监测 [6] 公司发展动态 - 公司将原有的270平方米房屋改造成设施齐全的科研人员宿舍,工程已于5月7日开工建设 [4] - 公司积极推动"北亚油谷"建设,构建油菜种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2]
粽香飘北疆 同心话传承——全区各地端午节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09:16
端午节文化活动 -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主题活动,包含文化知识介绍、有奖竞答、投壶射五毒挑战以及免费理发和医疗义诊服务 [1] -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开展"粽"享北疆 情暖端午主题活动,宣讲端午节文化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 兴安盟科右前旗举办第五届睦邻文化节,包含"粽情端午"比赛、邻里欢歌区23个节目表演以及农产飘香区10个特色摊位展示 [2] - 包头市东河区黄土渠社区开展"粽香剪纸话西口"主题剪纸活动,传承老包头"走西口"民俗文化 [2] -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举办"指尖生色 浓情五月天"艾草养生锤制作活动,各旗县区组织赛龙舟、渡阴山、美食节、非遗展等活动 [2] - 鄂尔多斯市残联开展"浓情端午 粽享快乐"文化助残主题活动,帮助残疾朋友了解康复救助、教育就业等政策 [3] - 乌海市举办"粽享安康·情韵乌海"旱地龙舟挑战赛,40支队伍8人一组参赛 [3] -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举办第16届芍药文化旅游节,景区种植千余亩芍药,5月末至6月底为最佳观赏期 [3] - 赤峰市林西县城南街道举办包粽子活动,2000余个"同心粽"由志愿者送至社区孤寡老人家中 [4] - 通辽市开鲁县举办"月践北疆 粽情端午"文明实践活动,包含包粽子比赛、文艺演出、互动游戏等 [4] -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办第二届"粽享端午 魅力北疆"老年人文化节,300余名老人参与民俗游戏和文艺展演 [4][5]
“指尖”连民心 “云端”解民忧巴彦淖尔依托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为民办实事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09:16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在全区率先开发推广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微信小程序,将3657名自治区、市、 县、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纳入线上平台,实现代表履职全天候覆盖。杨改枝直言:"以前反映问题要四处 找人,现在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问题就直达代表,处理速度超出预期。" 平台突破传统"人大代表之家"的空间与时间限制,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轨履职模式。五原县建成1 个县级"两代表一委员"之家、2个社区之家及12个联络小组,349名代表委员通过小程序与实体站点联 动,常态化学习政策、收集民意。 2024年以来,五原县"两代表一委员"之家累计收集意见205条,现场解答65条,领办民生实事17 件,真正将履职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5月21日,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同联村,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更换路灯电池。 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以"问题反映—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将群众诉求转化 为可量化的履职成果。平台运行以来,巴彦淖尔市各级人大代表累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12300多条,处 理率达99.8%,推动解决民生实事2800余件。 "这都是网上'人大代表之家'的功劳,我们的人大代表办事效率太高了!"村民杨改枝感慨地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