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搜索文档
抓住产业政策机遇 内蒙古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新赛道
内蒙古日报· 2025-07-05 12:05
稀土产业与新材料发展 - 包头稀土高新区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4年5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52亿元,35个项目已投产 [2] - 金力永磁包头工厂实现高性能钕铁硼磁体90秒/块自动化生产,二期4万吨高性能磁材项目部分投产,订单排至2026年 [2] - 包头市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稀土应用基地",2025年46个重点项目持续发力 [2] 内蒙古新材料产业优势 -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稀土、铅、锌、石墨保有量全国第一,锗矿、锡金属第二,锂矿第四,高铝煤资源量237亿吨 [6] - 新能源装机达1.35亿千瓦(全国第一),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绿电优势显著 [7] - 享有西部大开发等三大国家政策叠加,低成本土地资源充足,形成包头稀土、通辽铝基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7][9] 重点项目与产能布局 - 通辽创源102万吨绿色铝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31亿元,投产后年产值176亿元;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总投资67.2亿元,推动"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 [8] - 乌兰察布铁合金年产能1142万吨(占全国22%),高碳铬铁、锰硅合金产能全国占比达62%、38%,全球直流冶炼技术领先 [12] - 锡林郭勒盟锂产业链成型,赣锋锂业2万吨碳酸锂项目投产,8万吨磷酸铁锂及2吉瓦时电芯制造项目在建 [12] 政策支持与未来目标 - 技术改造项目贴息补助达设备投资20%(最高500万元),重点产业链项目贴息30%(最高500万元),"专精特新"企业有资金奖励 [15] - 2025年目标:稀土新材料产能突破20万吨,硅基材料达100万吨,铝基新材料产值超400亿元 [16]
乌拉特中旗:发展新能源产业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内蒙古日报· 2025-07-04 17:41
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 - 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50万千瓦灵活性绿色供电示范项目于5月30日全容量并网,总投资18亿元,安装50台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及1座220千伏升压站,年均可输送绿电约18.3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约3.8亿元、利税约2.1亿元 [2] - 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于5月31日全容量并网,总投资47.06亿元,建设150台单机10兆瓦风机、3座220千伏升压站及相关配套工程,显著增强地区能源保障能力 [2] - 乌拉特中旗建成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德岭山新型储能电站,可灵活、快速调节发电功率,有效平抑风电、光伏出力波动,参与电网调峰 [5] 新能源资源与开发潜力 - 乌拉特中旗属全国一类风光资源区,风能理论可开发规模约2300万千瓦,光伏光热理论可开发规模约150万千瓦 [6] - 全旗已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583万千瓦(含工商业分布式),累计发电量约976.6亿千瓦时,两项指标均居巴彦淖尔市首位 [6] - 已成功争取国家首批槽式光热示范、蒙能风储基地、防沙治沙一体化风电、自治区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及独立储能等多个示范项目 [6] 新能源发展规划 - 截至2025年,乌拉特中旗已获批新能源项目6项(含储能),总规模158万千瓦,总投资约68亿元 [6] - 将紧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新能源耦合互补,通过'新能源+产业'模式,实现新能源供应消纳一体化发展 [7]
内蒙古进入主汛期!看各地如何筑牢 “安全堤坝”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22:33
内蒙古主汛期防汛工作部署 - 内蒙古自7月1日起正式进入主汛期 多轮强降雨频繁来袭 副热带高压系统是影响该地区夏季天气的重要环流系统 [1] - 呼和浩特市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防汛应急演练 涵盖预警发布、群众转移、抢险救援等全流程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实战能力 [4][6] - 包头市成立防汛抗旱工作专班 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 通过可视化对讲机、微信工作群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7][8] 各盟市防汛措施 - 兴安盟全面清点防汛物资并预置到关键部位 严格落实预警精准发布和"叫应"机制 对水库、堤防等区域进行无死角隐患排查 [10] - 通辽市健全完善防汛预案体系 考虑断电、断路等极端情况 明确"关、停、撤、转"措施 突出抓好城市内涝防御 [12] - 赤峰市构建"四位一体"救援体系 组建10949人专业救援队伍 排查整改174处隐患 储备水域救援装备200余万件 [14] 应急准备与物资保障 - 乌兰察布市组织多部门联合值班值守 分析降雨情况 部署防范措施 强调压实责任 [15][18] - 鄂尔多斯市24小时值班值守 统筹抢险力量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公众防灾意识 [19][22] - 巴彦淖尔市加强监测预警 围绕"六个体系"开展工作 强化组织架构 落实岗位职责 [23][25] 基层防汛工作落实 - 乌海市细化全天候防御措施 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 完善人员转移预案 限时整改隐患 [26][27] - 阿拉善盟启动主汛期联合值班 持续排查风险隐患 强化救援队伍物资准备 加强信息报送 [29] - 全区降水气温较常年偏高 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31]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产才融合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22:03
人才政策与引进 - 伊金霍洛旗构建"1+1+N"人才政策体系,推出30条差异化扶持措施,包括学历提升、生活补贴等配套细则 [1] - 专项安排人才工作经费5000万元,对引进的院士等高端人才"一事一议"支持,重点企业骨干人才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3] - 按人才层级提供5-40万元购房补贴、100平方米限价住房申请权或1-5万元招才引智补贴 [3] - 2024年以来隆基、华景、远景三家企业招聘1.2万余人,兑现安家补贴197人1955万元、生活补贴173人182万元 [3] 产业与人才融合 - 围绕"风光氢储车"、现代煤化工等十二大产业链布局人才链,2025年签约项目501.5亿元,同步引进新能源等领域高层次团队10余个 [4] - 常态化开展直播招聘活动94场次,为20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1300个,直播间流量突破19万人次 [4] - 与清华、上海交大等2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在隆基、远景建立实训基地 [6] - 在全国人才集聚中心设立"双招双引"工作站10个 [6] 创新平台建设 - 建成市级及以上人才科创平台67个,其中国家级19个、自治区级39个、市级9个 [7] - 设立马产业院士工作站,推动零碳创造中心、国家绿色氢能关键装备实证研发中心等平台能级提升 [9] - 打造3万平方米孵化基地,组建1000余人双创智库,累计孵化企业722家,2025年13个科技项目获批资金905万元 [9] 人才服务生态 - 落实18条措施保障企业外来用工子女零门槛就学,帮助582名随迁子女100%就近入学 [10] - 计划建设144套7770平方米人才公寓,实施人才服务卡,开通医疗生育、子女教育等绿色通道,审批周期缩短50% [10] - 合作建设希望能源职业技术学校,采取"订单班"等模式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450名 [9]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7月12日将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09:29
大会概况 -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 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 [1] - 活动包括开幕式暨主旨演讲、1场主题活动、9场平行会议 [1] 大会目的 - 展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的建设优势和成果 [1] -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 [1] 呼和浩特市优势 - 充分发挥区位、气候、绿电、网络、算力、政策、人才等优势 [1] - 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 [1] - 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 被授予"中国云谷""算力产业集群先锋""绿色算力发展先锋"等称号 [1] - 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算力基地 [1] 大会历史 - 过去两年已成功举办两届绿色算力大会 [1] - 吸引众多业界专家、头部企业代表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1] 主办承办方 - 大会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 [1]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1]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穿越内蒙古”全民健身徒步接力赛启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09:29
全民健身徒步接力赛概况 - 活动于7月1日在兴安盟启幕,主题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穿越内蒙古" [1] - 首站兴安盟站吸引104名优秀代表和3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 [1] - 活动设置10个主题方阵,包括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红色传承等 [1] 活动路线与内容 - 徒步路线全程约5公里,途经兴安盟红城小学、乌兰夫办公旧址等红色地标 [1] - 活动融合全民健身与红色教育,参与者体验兴安盟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 [1] -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活动既是体育盛会,也是文旅体验 [1] 活动后续安排 - 活动将持续至8月8日,在内蒙古12个盟市进行接力 [1] - 旗帜已交接至下一站呼伦贝尔市 [1] - 活动旨在通过徒步感悟党的恩情,凝聚奋进力量 [1]
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签约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09:29
新能源产业对接大会概况 - 阿拉善盟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产业对接大会,邀请60余家风光发电、装备制造、绿电消纳等领域企业参与 [1] - 大会通过宣传片、专题推介展示阿拉善新能源产业优势和中广核企业实力,专家和产业代表进行主旨演讲和发言 [1] - 阿拉善三旗政府与中广核、西安隆基、宁夏宝丰等企业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亿元 [1] 签约项目详情 - 签约项目涵盖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等领域 [1] - 项目采用"龙头引领+链式招商"新模式,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条产业链"的突破性成果 [2] 中广核新能源发展情况 - 中广核新能源自2007年在内蒙古投资建设,业务覆盖自治区12个盟市,布局风电、光伏、储能、抽水蓄能等领域 [2] - 公司通过技术突破、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探索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 中广核将发挥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阿拉善高质量发展 [2] 地方政府规划 - 阿拉善盟商务局表示将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尽快落地,让企业放心投资 [2] - 大会为阿拉善新能源产业发展锚定方向,解读政策趋势 [1]
“宝珠”诞生记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5:27
新品种研发 - "宝珠"草莓由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历经10年选育成功,2023年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3] - 品种特性包括抗逆性强(耐盐碱)、高产稳产(平均株产651.4克,较传统品种提升30%)、品质卓越(硬度2.45千克力/平方厘米,运输损耗率降低50%)[3] - 高抗白粉病、炭疽病、红蜘蛛,早熟且管理简便,2025年入选国际草莓大会"中国十二大新优品种"[3] 产业化进展 - 2024年内蒙古中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技术授权,推动实验室成果产业化[6] - 采用高架扦插育苗模式,繁苗量达普通方法的2倍,当前培育500万株秧苗作为产业核心资源[6] - 准格尔旗示范基地占地1000亩,含30万平方米设施棚,规划三大功能区:技术创新中心、联农富农基地、5000万株种苗繁育中心[7] 市场与渠道 - 品种匹配高端市场需求,计划通过京东、盒马鲜生等渠道全国销售,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5%[7] - 实施"科研+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提供种苗、农资、植保技术及销售全链条服务[7] - 目标实现"宝珠"草莓单品精品化、品牌化,推动内蒙古设施农业升级[7] 产品特性 - 单果平均重95克,糖度14.5%,色泽红润,商品性突出[1][3] - 长圆锥形外观,口感与耐储运性能兼具,适合长途分销[3][6]
从“污水”到“清流” 包钢集团打造钢铁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新标杆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5:27
水资源在钢铁行业的重要性 - 水是钢铁生产的血脉,关乎设备冷却、工艺清洗、职工生活和生产保障 [1] - 工业废水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命题 [1] 包钢集团的废水处理创新 - 包钢集团探索工业废水"零排放"路径,将废水转化为"第二水源" [3] - 采用深度处理回用+蒸发结晶分盐工艺,每小时处理350立方米污水 [3] - 95%废水转化为优质再生水,每年减少黄河新水消耗近300万吨 [5] - 剩余5%高浓度浓盐水通过蒸发结晶分盐技术转化为高纯度氯化钠和硫酸钠 [5] 包钢集团的治水成效 - 外排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限值要求 [5] - 采用化学加药混凝沉淀法除氟,氟化物浓度低于1.5mg/L,年减排量达112吨 [5] - 投资近百亿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治水工程,实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循环"转变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包钢集团的实践为钢铁行业树立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标杆 [3] -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7] - 未来将继续深化节水减排技术,推动钢铁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7]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0:21
会议概况 -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于7月1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主题为"为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社科类社会组织力量"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国30个省区市社科联代表、社科类社会组织代表、中央及内蒙古媒体代表共170余人 [1] 主旨报告内容 - 全国政协委员纳日碧力戈作题为《中华民族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的主旨报告,阐释北疆文化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1] - 报告指出北疆文化在增强文化认同、保障边疆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 提出北疆文化建设路径包括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人民群众、加强交流互鉴 [1] 会议成果 - 与会代表分组围绕新时代社科类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交流 [1] - 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第二十三次学会工作会议呼和浩特共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