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搜索文档
从“建包钢”到“兴民企”:包头“故事汇”续写同心新篇章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22:13
首场"零距离会客厅"沉浸式发布会 -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展厅作为首场活动场地,将传统发布会形式创新为政企双向交流场景 [2] - 活动主题为"包头与企业共成长",政府部门负责人以服务企业"讲述人"身份展示政策落地案例 [2] - 发布会形式突破单向宣介模式,实现政府声音与企业心声的双向共振 [2][5] 企业反馈与营商环境建设 - 内蒙古沣晟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高度评价包头营商环境,特别指出审批流程高效"走在全国前列" [4][5] - 企业代表提出"政府说话算话就是最好营商环境"的核心观点,引发全场共鸣 [5] - 政企同台讲述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了"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品牌的实际成效 [5] 包头改革举措与创新实践 - 包头市系统推进223项年度改革任务及20项市级"小切口"改革任务赋能经济发展 [7] - "新闻发布故事汇"作为创新改革举措,未来将延伸至更多基层场景持续传播改革成果 [7] - 活动形式本身体现改革精神,延续"齐心协力建包钢"传统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5][7]
北疆文化活动季│听听内蒙古“最美”“优秀”村歌背后的故事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19:24
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 - 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圆满举办 评选出10首"内蒙古自治区最美村歌"和10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村歌" [1] - 活动通过村歌形式唱响内蒙古好声音 讲述乡村故事 推动基层文化文艺发展 [3][7] - 专业评审团队由区内外著名作曲人 作词人 歌唱家 乐评人等组成 确保评选专业性 [7] 最美村歌评选结果 - 《天下兴和》以98.5分位列最美村歌第一名 [2] - 第二名《快乐村排》98.47分 第三名《赛汗乌素》98.28分 [2] - 前十名分数区间为97.78-98.5分 竞争激烈 [2] 优秀村歌评选结果 - 《草和尔图》和《牵挂》并列优秀村歌第一名 均为97.77分 [3] - 第三名《梦回大发街》97.73分 第四名《水美乡村》97.72分 [3] - 优秀村歌前十名分数区间为96.88-97.77分 [3] 特色村歌案例 - 《快乐村排》为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草原村排赛事量身打造 通过音乐推广赛事知名度 [3][5] - 《水美乡村》融入蒙古族刺绣非遗元素 展现科右中旗乡土情怀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7] - 8月将在鄂尔多斯举办"村歌嘹亮"全国集中展演 进一步推广内蒙古乡村文化 [5] 活动影响与意义 - 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 [7] - 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参与团体越来越专业 作品质量持续提升 [7] - 通过村歌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各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 [5][7]
“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国复兴立新功”主题巡回宣讲开讲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09:1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描述了一场纪念活动和文艺汇演,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输出关键要点。
呼和浩特“五进”校园促进毕业生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09:11
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成效 - 呼和浩特市创新实施"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政策服务齐驱"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 [1] - 1月-5月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在呼就业创业1.84万人,同比增长12% [1] - 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13场,线上线下1.2万毕业生参与 [2] 招聘与岗位对接 - 举办10场高校巡回招聘会,同步构建直播矩阵,累计入校送岗3.5万个 [2] - 通过行业部门归集、深入企业寻岗、释放政策性岗位等方式为企业和毕业生牵线搭桥 [2] 职业培训与指导 - 组织职业规划师进8所高校提供"理论讲解+模拟面试+简历工坊"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推出"岗位需要+技能培训"订单式培训模式,挖掘5个订单式培养项目 [2] - 培训毕业生等重点群体8010人 [2] 创业支持措施 - 启动"青创助航"行动,对30个高校优质创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2] - 发放创业贷款和补贴3699万元 [2] - 入校举办创业大讲堂15场、创业训练营4期 [2]
点“水”成“金”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27 09:41
绿色金融创新 -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兴安盟阿尔山市 金额700万元 支持内蒙古云露水业年产2万吨高端矿泉水项目 [1] - "取水贷"以取水权为质押 无需传统抵押物 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资本转化 采用"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模式 质押范围覆盖9.698万立方米取水权 [1] - 该产品是水利投融资改革举措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撬动水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机制建设 - 自治区水利厅协同金融机构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 通过节水产业联盟平台健全融资服务体系 [1] - 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水权变资产" 为取用水户开辟融资新通道 [2] 金融产品拓展 - 在"节水贷""水权贷"基础上 将开发"水权+节水贷" 水信托等新型涉水金融产品 [2] - 探索"水资源盘活+生态增值+产业赋能"模式 促进水资源资产化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2]
转化,促创新之果“生金”——探寻科技创新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密码③
内蒙古日报· 2025-06-26 13:23
科技成果转化突破 - 内蒙古工业大学与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千万元成果转化合同,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 [1] -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与科拓生物公司达成2000万元"功能性乳酸菌菌株"转让合同,创内蒙古高校之最 [1]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团队通过"蒙科聚"平台完成300万元线上科技成果交易 [1]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 - 内蒙古工业大学通过赋权改革,2023年以来以技术转让/许可方式转化成果150余项,技术开发/服务/咨询转化500余项,总金额超2亿元 [5] - 内蒙古科技大学2024年转化27项成果,2025年Q1完成5项专利转化并启动首例科技成果作价入股项目 [5] - 内蒙古推出"1+7+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2025年发布惠企和高校院所2个政策包,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10%至11.67亿元 [6][14] 企业技术合作案例 - 内蒙古至宸材料科技公司投产10万吨/年高活性氢氧化钙脱硫剂生产线,技术源自内蒙古工业大学张永锋团队 [2] - 包头铝业在科技特派员协助下突破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瓶颈 [7] - 内蒙古科比特航空科技公司应用"无人机遥感+AI"技术使松材线虫病普查效率提升8倍,成本降60% [10] 创新平台驱动发展 - "蒙科聚"平台促成包钢钢联1450万元引进上海逢石科技三项专利技术,创平台单笔最大线上交易纪录 [12][13] - 平台2025年Q1推动全区技术合同登记量同比增长114%至675项 [14] - 内蒙古科技厅出台专项措施优化平台认定流程,加速成果市场化 [15] 创新主体培育进展 - 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达20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92家,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12] - 科比特航空科技从落地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仅用3年,2025年Q1订单量增30%,销售额超1000万元 [12]
巴彦淖尔市二手车外贸实现零的突破
内蒙古日报· 2025-06-26 09:25
二手车出口业务突破 - 巴彦淖尔市首次实现二手车外贸出口 首批20辆国产新能源二手车通过国际物流发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1] - 出口车型以红旗、比亚迪等国产品牌新能源车为主 总价值超300万元 [1] - 业务突破得益于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二手车出口有关事项的公告》 政策从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 [1] 区域外贸发展策略 - 乌拉特后旗利用向北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 发展泛口岸经济 迅速响应政策机遇壮大外贸出口 [1] - 当地商务局协同海关、交通、税务等部门建立绿色通道 实现检测、过户、通关、退税全流程高效衔接 [1] - 引导企业精准对接海外需求 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1] 国产新能源二手车竞争优势 - 国产新能源二手车凭借价格优势、丰富车型和提升的质量口碑 获得国际客户认可 [2] - 乌拉特后旗对俄罗斯、东欧、蒙古、中亚等市场具备显著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 [2]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 发展公铁物流枢纽 [2] - 构建机动车登记、检测评估、销售出口、拆解回收的车辆全生命周期闭环 [2] - 目标用1-2年时间将相关贸易规模提升至每年3000万元水平 [2]
从红色基因到诗画乡村!察右前旗北疆文化的时代绽放
内蒙古日报· 2025-06-25 23:18
察右前旗文化发展概况 - 察右前旗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是北疆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展现出独特人文魅力与时代活力 [1] - 近年来该旗持续探索北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1] 红色文化传承 - 作为绥东抗日游击区之一,纪松龄等革命先烈在此开展抗日活动,形成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源 [1] - 通过编撰《察右前旗政协志》等21部文史专辑系统整理红色史料,并创作东路二人台《赤土青松》剧本推动红色文艺发展 [4] - 红色文化已成为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撑 [4] 诗词文化创新 - 2016年成立40余人规模的诗词学会,带动农民诗人群体涌现,会员活跃于乡村社区创作乡土题材诗词 [6] - 2024年在南村建设百米诗词文化墙,获评"中华诗词采风创作基地",结合书画院等设施形成艺术交流平台 [6] - 诗词文化带动农旅融合发展,文化墙与长廊等设施促进书画、摄影、文学等多艺术形式协同发展 [6] 文旅产业实践 - 内蒙古京西农牧业打造"京西牛村部落"文旅项目,整合15万亩草原资源开发民宿、露营、音乐节等多元业态 [8] - 2024年创新推出融合草原音乐节与都市潮流文化的夏日狂欢项目,日均接待游客达6000人次,全年旅游收入超500万元 [8] - 规划7大主题区块包括草原市集、音乐舞台等,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模式 [9]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传说/故事/小戏卷》编纂工作培训会开班
内蒙古日报· 2025-06-25 20:50
编纂工作培训会 - 6月24日在呼伦贝尔市举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传说/故事/小戏卷》编纂工作培训会 [1] - 培训涵盖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小戏四个门类的编纂要求、学术标准及田野调查实操指导 [3] - 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旨在提升编委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为高质量编纂出版奠定基础 [3] 培训内容与参与方 - 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介绍出版情况 "民间故事"和"俗语"专家组分享编纂经验 [3] - 侯仰军和王柏松分别作专题讲座 内容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出版政策及案例 [3] - 线下参会人员包括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和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专家代表 中国文联出版社编校团队代表 以及全国各地已立项卷本主编、编委等近100人 [5] - 线上培训通过直播向全国各地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各卷本编委会、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负责人员进行 [5] 内蒙古编纂进展 - 内蒙古已申报11个门类16卷 其中《大系·说唱·内蒙古卷》已出版 [5] - 传说、说唱·胡仁乌力格尔、史诗、神话卷正在审稿阶段 [5] - 故事、说唱·祝赞词、史诗·格斯尔分卷、歌谣、小戏、谚语等卷本计划于今年完成初稿 [5] 工程意义与目标 -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 [5] - 培训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提升编委编纂能力 学习先进经验 攻克编纂难点 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5]
“保安全、惠民生”—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内蒙古公司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乌兰察布
内蒙古日报· 2025-06-25 12:36
公司概况 -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内蒙古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 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的省级公司 主营天然气批发零售业务 天然气项目投资及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 [4] - 公司市场覆盖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鄂尔多斯市 乌兰察布市等10个盟市 批发业务供气量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85% [4] - 公司秉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协同共进的理念 通过集中学习 隐患排查 应急演练等活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4] 业务运营 - 乌兰察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2015年3月成立 专门从事天然气输送与销售 LNG调峰储备 CNG生产与销售等业务 [6] - 公司建设的乌兰察布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于2018年9月29日投产通气 年输气能力达18亿方 结束了乌兰察布市没有管道天然气气源的历史 [6] - 该项目是目前"陕京四线"乌兰察布分输压气站唯一投产的企业 具有高 中 低压管网和3个输气站及CNG母站 子站 [6] 安全活动 - 公司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 包括安检举措和安全宣传 [3] - 活动通过技能竞赛基地 调度指挥中心等场所展示安全生产措施 [3][6] - 10家媒体记者参与采访 以图文 视频等形式展示公司安全实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