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卖出 30 亿台的 iPhone,不会被轻易杀死
36氪· 2025-08-03 09:26
iPhone销售表现 - iPhone累计销量突破30亿台里程碑[1] - 销量增速持续提升:从0到10亿台耗时9年(2007-2016),10亿到20亿台耗时5年(2016-2021),20亿到30亿台仅用4年(2021-2024)[3] - 上季度iPhone贡献445.8亿美元收入,占苹果总营收940.4亿美元的47.4%,超过其他所有产品线总和[4] 产品形态竞争力 - 智能手机通过功能集成形成复合优势:兼具通讯、计算、摄影、支付等多功能[19] - 影像功能持续升级,iPhone 16 Pro新增专业录音混音和相机按钮,向专业创作工具演进[15] - 对比新兴AR眼镜存在明显使用场景优势:支持多角度拍摄、自拍等眼镜无法实现的功能[17][19] 行业技术变革 - 生成式AI和混合现实技术可能催生颠覆性终端产品,苹果高管预测10年后可能不再需要iPhone[6] - AR眼镜被视为潜在替代品,具备实时交互和解放双手的优势,但当前技术成熟度不足[8][11] - 历史经验显示终端替代需满足便利性优先原则,如iPod取代CD播放器、iPhone取代iPod[23][25]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眼镜可能先以配件形式与手机共存,逐步发展为独立终端[29] - iPhone未来或类似PC定位,在专业场景保持不可替代性[31] - 预测iPhone销量将在5年内突破40亿台,但难以达到100亿台规模[33]
百元“睡眠神器”卖爆,增速超100%,有商家靠单品年入千万
36氪· 2025-08-03 08:51
自今年年初起,一款"灌满了铁珠"的重力眼罩悄然在电商平台卖爆了。区别于绑带式的传统织物眼罩,这款眼罩像"被子"一样覆盖在眼部,有用户称"戴 上眼罩10分钟,呼吸就变沉了"。 重力眼罩其实诞生于海外市场,通常会填充适量微重力珠,大约在250g左右,均匀分布于眼周并给与微压,模拟"被拥抱"的感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为了睡一个好觉,年轻人正在爆买助眠产品:亚朵集团一年卖出深睡记忆枕380万只,含"助眠"概念的香薰机精油销量增速超99%,诸多饮料品牌加码助 眠饮料产品,盒马上线"晚安牛奶"主打助眠功能,上市即热销…… 在千亿睡眠经济兴起的当下,重力眼罩作为细分的助眠产品,正迅速突围出圈。据了解,今年天猫618大促中,重力眼罩品类销量同比增长了100%。以助 眠产品为核心的米度狗品牌,一年光是重力眼罩品类就能卖出超千万的销售额。 天猫居家日用小二风翊介绍,包括重力眼罩在内的助眠眼罩类目,行业增速在40%左右, 2025年在天猫平台的规模预计接近3亿。 有人认为是"智商税"? 重力眼罩与"重力毯"的运行机制相似,而重力眼罩更精准作用于眼部神经。 米度狗重力眼罩 产品从2023年上线以来,目前已经迭代到了第五代,采用的是 ...
别再乱选AI课程了——这些书才是你的正解
36氪· 2025-08-03 08:03
编程与软件工程 - 编程能力与软件工程技能是进入AI领域的必备基础,OpenAI首席技术官Greg Brockman支持这一观点 [1] - AI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往往是同时精通软件工程与机器学习的专家,优秀软件工程师在AI领域潜力非凡 [1] - Python凭借易用性和完善生态成为AI领域首选语言,但热门AI工程师岗位可能需要掌握Java/GO/Rust等后端语言 [1] - 建议从Python入门,但未来可能需要转向其他语言,持续实践是掌握编程技能的最佳方式 [2] - 推荐Python学习资源包括4小时启蒙课、全网最受推崇的体系课程、面试刷题平台和哈佛CS50计算机导论 [5] 数学与统计学 - 成为顶尖AI从业者需理解模型底层原理,推荐资源包括《数据科学实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数学基础》 [9] - DeepLearning.AI推出的数学专项课程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概率等核心内容,专为AI/ML设计 [9] 机器学习 - 当前主流AI指生成式AI(GenAI),属于机器学习分支,但AI概念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神经网络诞生时 [6][8] - 推荐机器学习资源包括《Scikit-Learn、Keras与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和机器学习专项课,后者新增推荐系统与强化学习内容 [12] - 《统计学习导论》是掌握机器学习根基的绝佳教材,传授学科精髓 [12] 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 - 深度学习是AI的子集,当前所有生成式AI算法源于此领域,包括大语言模型、扩散模型和Transformer架构 [10] - PyTorch是深度学习框架首选,2021年77%研究论文采用该框架,HuggingFace平台92%模型为其专属 [13] - 推荐资源包括深度学习专项课、Andrej Karpathy的《大语言模型入门》和《神经网络:从零进阶》 [13] 人工智能工程 - AI工程师的核心工作是运用基础GenAI模型开发产品,工作性质更接近传统软件工程而非机器学习工程 [11] - 《实用MLOps指南》是模型部署领域必备书,覆盖容器化、脚本编写、云系统和模型监控等全流程 [11] - 《人工智能工程实践》是当红教材,作者Chip Huyen是生产环境ML/AI系统权威专家 [14]
超越巴菲特的业绩之王,是怎样做决策的?
36氪· 2025-08-03 07:04
丹纳赫公司概况 - 公司40年股东回报达1800倍,超越伯克希尔-哈撒韦[2] - 累计完成超过400次并购,并购成功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9] - 培养出30多位上市企业CEO,包括通用电气百年来首位空降CEO[2] - 从工业工具起家转型为生命科学巨头,市值超千亿美元[2] 丹纳赫商业模式 - 核心模式为"收购-DBS赋能-现金流再生-再收购"的商业闭环[4][8] - 独创"市场→标的→估值"三步法筛选机制,聚焦医学诊断/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高增长赛道[9] - 建立5-10年长期项目库,前置评估人才与文化适配[9] - 通过"集团总部-平台-运营公司"架构实现业务协同[9] - 动态资产优化策略:成熟业务分拆上市反哺高成长领域[9] 丹纳赫商业系统(DBS) - 全流程操作系统覆盖生产、研发、营销、人力资源等环节[12] - 包含基础工具、精益工具、增长工具和领导力工具四大类[12][14] - 强调持续改进、数据驱动和客户导向理念[12] - 已验证在工业制造、医疗诊断、软件服务等多行业适用性[12] - 美的集团通过DBS实现工厂精益转型,药明生物打造WBS系统[20][30] 并购战略与执行 - 平均每月完成一起并购,累计投入近千亿美元[9] - 并购方法论:选对领域、买对公司、定对价格、整合优化、择机剥离[10] - 分拆策略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资本循环[9] - 通过DBS实现"能力嫁接、产业升级"而非简单规模堆砌[12][25] 行业影响与标杆案例 - 被誉为企业管理"隐形哈佛",管理输出能力比肩麦肯锡[14] - 模式被美的、公牛、复星、药明生物等中国企业借鉴[2][20] - 实现从成本领先到"成本+技术"双领先的模式升级[28] - 为全球化运营提供范本,平衡本土化与一体化[17][18]
6项桂冠揭晓:“数龙杯”全球AI游戏及应用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 ChinaJoy2025
36氪· 2025-08-02 21:41
大赛概况 - "数龙杯"全球AI游戏及应用创新大赛由世纪华通发起,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等多方指导,联合多家机构共同打造,颁奖典礼在2025ChinaJoy AIGC大会期间举行 [1] - 大赛共收到151支团队报名,提交有效作品超120款,经过两轮评审后20款进入最终路演,最终11款产品获奖 [10] - 大赛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全网信息发布超3800条,新闻报道超1200篇,海外传播量超500条,形成全球影响力 [8] 行业观点 - AI技术正从算力与参数比拼转向以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的升级,现实场景的新问题、新需求成为技术迭代与创意迸发的源动力 [3] - AI正从辅助工具进化为核心生产力引擎,AI原生产品以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底层逻辑的范式革命重铸数字内容基因 [8] - 行业呼吁加强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推动AI技术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8] 获奖产品亮点 - 趣丸科技的"天谱乐AI"获"最佳AI技术应用奖",其音乐AI大模型让无音乐基础者轻松生成旋律 [10][14] - 巨闲网络的"考试宝"获"最佳人气AI应用奖",通过AI技术为职业考试备考用户提供精准路径,累计注册用户突破8000万 [11] - 游戏领域获奖作品包括《福尔摩斯:暗夜追踪者》(最佳视觉表达)、《The Nightcap》(最佳音乐呈现)、《诡秘推理》(最佳内容设计)和《1001 Nights》(最佳创新奖) [14][16][18][20][21] 圆桌讨论观点 - AI在游戏领域的应用当前处于类似自动驾驶L1阶段,市场并非赢家通吃,世纪华通将为创业团队提供基建、投资和算力支持 [25] - AGI发展与机器人技术进步有望催生新型游戏平台及硬件设备,激活市场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 [25] - AI将推动中小团队百花齐放,具备强大执行力的团队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占据优势,但AI应用在一致性、安全性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25] 大赛意义 - 大赛发掘优质作品与顶尖人才,响应国家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政策号召 [26] - 世纪华通通过大赛向行业传递"all in AI"决心,为AI技术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注入动力 [26]
用AI破局情境化学习,瓦拉英语发力在线英语教育
36氪· 2025-08-02 20:58
大模型时代来临之后,不少教育公司都在尝试使用AI生成课程内容,或利用AI生产高互动性、个性化内容,来提升教育的质量 和效率。 近日,在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上,用"AI+情境学习法"提升少儿英语学习能力的"瓦拉英语"正式公开亮相。 36氪获悉,瓦拉英语是瓦拉星球的首款产品,瓦拉星球创立于2023年,其核心模式是将AI大模型技术与情境学习法紧密结合, 构建情境化学习场景,通过数百个具有趣味性的模拟场景,培养6-12岁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瓦拉英语在天使轮中获得了北极 光、顺为资本、好未来的1200万美元联合注资。 创始人刘庆逊表示,"情境教学法"其实也提了很多年,但要在课堂上实现一个真情境还是很难的,但今天有了AI的技术,我们 可以打造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去学习,这是技术带来的一个非常巨大的突破。通过这种低成本、高真实感的情境 生成方式,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能够沉浸式地学习英语。 学生在体验瓦拉英语 瓦拉英语可以利用AI生成图像、声音和视频,能够快速构建出数百个高度真实的场景,如机场、露营地、超市等。例如,在模 拟机场场景中,学生可能需要扮演乘客,与机场工作人员用英语进行登机手续办理、行李托运 ...
深度研究终极指南:从入门到“这玩意儿总算能用了”
36氪· 2025-08-02 18:23
AI研究工具的核心观点 - AI研究工具如ChatGPT深度研究功能可大幅提升研究效率,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手动搜索和整理工作缩短至几分钟生成20页报告 [1] - 当前AI研究工具存在五大核心问题:缺乏主动询问背景信息能力、信息来源处理不当、无法访问高质量付费数据源、推理质量不稳定、默认输出格式不佳 [6][7][10][11][13] - 通过优化提示词和交互方式,可显著提升输出质量,使AI从"实习生"水平升级为"专属分析师" [2][5] AI研究工具比较 功能对比 - ChatGPT深度研究在推理严谨性和全面性上表现最佳,但存在来源选择局限和格式问题 [17][30][33] - Perplexity擅长生成结构清晰的概述报告,默认使用项目符号和表格,适合快速获取信息 [18][34] - Gemini独特优势在于默认分享研究计划,便于用户提前把控研究方向 [24][22] - Grok和Perplexity提供更宽松的免费使用额度,适合非重度用户 [20][40] 付费版本价值 - 除ChatGPT Pro外,其他工具的付费版与免费版输出质量差异有限 [43][44] - ChatGPT Pro每月125次研究额度适合重度用户,但200美元定价较高 [20][17] - Perplexity Pro未显著提升引用数量,主要增加可视化图表 [48] 优化AI研究的方法论 提示词设计 - 四步构建法:明确目标→提供上下文→指定输出格式→索要研究计划 [47][53][60][67] - 关键技巧包括要求金字塔结构汇报、优先使用表格、添加"太长不看版"摘要 [62][63] - 示例:针对B2B SaaS公司的增值税报告,添加地理位置和商业模式等上下文后,输出相关性提升57% [57] 交互策略 - 采用迭代式研究:先获取高阶概述,再针对性深入,避免信息过载 [80][84] - 像管理人类分析师一样:审查研究计划→提供批判性反馈→要求修订 [14][79] - 将研究报告转化为可复用知识库,为后续AI对话提供背景支持 [84] 行业应用场景 - 产品管理:竞品分析效率提升80-90%,但需人工验证关键数据 [4][7] - 创业公司:快速掌握销售税、工资单等合规知识,缩短学习曲线 [2][57] - 业务运营(BizOps):每周快速上手新话题,生成可执行建议框架 [2][49] - 市场研究:欧盟市场规模分析需结合Eurostat等官方数据源交叉验证 [38][39]
美国15大超级“地主”:比尔·盖茨都排不上号
36氪· 2025-08-02 18:02
土地所有权格局 - 美国私人土地所有权日益集中,前100强榜单中木材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中部为多元化家族企业,科技与投资界巨头也榜上有名[1] - 比尔·盖茨持有27.5万英亩农田排名第43,华人企业家陈天桥持有近20万英亩林地排名第85[1][6][7] - 前15大私人地主掌握超过1,800万英亩土地,涵盖林地、牧场、农田与生态保护区[35] 木材行业 - 埃默森家族以244万英亩林地位居榜首,旗下塞拉太平洋工业公司是美国最大木材、木制品、窗户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之一[9][11] - 里德家族通过辛普森投资公司控制166万英亩林地,专注于可持续开发[18] - 欧文家族在美加两国累计种植超过10亿棵树木,通过欧文林地公司管理126万英亩林地[19] 牧场经营 - 特德·特纳拥有200万英亩牧场,养殖全球最大私人野牛群并开展生态旅游[14] - 斯坦·克伦克持有176万英亩牧场,代表性资产为德克萨斯州瓦格纳牧场[15][17] - 布里斯科家族运营73.8万英亩牧场,业务涵盖养牛及多元开发[27] 科技与金融资本 - 杰夫·贝佐斯在德州持有46万英亩土地用于蓝色起源火箭测试与牧场运营[4] - 托马斯·彼得菲以64.7万英亩成为佛罗里达州最大地主[5][32] - 威尔克斯兄弟通过出售水力压裂公司获利30亿美元后,在四州持有67.5万英亩土地用于农业与畜牧[31] 多元化家族企业 - 巴克家族通过高木信托基金管理123万英亩林地,同时持有赛百味特许经营权[20] - 辛格尔顿家族在新墨西哥州和加州管理110万英亩牧场,是美国最大牛马养殖场之一[22] - 国王牧场发展为涵盖养牛、农作物、旅游等业务的综合性农业企业,面积达91万英亩[23][25]
宗馥莉去哪了?
36氪· 2025-08-02 18:01
公司管理变革 - 宗馥莉接班后推行"铁腕"改革,包括更换核心高管团队、将员工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或旗下公司、整合区域经销商、关停18家合资工厂、外包后勤安保部门等[15][18] - 改革重点转向销售体系:取消销售人员每月4000元补贴(含3000元销售津贴和1000元车补房补),通过调岗降薪方式已"逼"走约1000名销售人员[15] - 部分销售人员工资被降至0元/1元,约上千人受影响,甚至有需倒贴公司社保公积金的情况[16] 销售渠道调整 - 借鉴农夫山泉模式加强终端建设:投放冰柜、招聘业务员、整合经销商(将小经销商关户并合并给大经销商)[26] - 推行《销售人员终端等基础工作管理考核制度》,细化工作内容与奖惩规则,但导致终端数据造假现象[26][28] - 联销体模式变革引发经销商不满:任务量增加(如某经销商年任务从1200万元增至1500万元)、费用核销流程复杂化[7][29] 经营现状 - 公司表面运转正常:生产线持续作业(如营养快线产线全负荷运行),但冰红茶产线因订单不足停工[13] - 部分区域业绩连续多月负增长:6月通报显示218人被降级为铺货员,723人因负增长被警告[30] - 内部停止每日销售数据发布,被解读为掩盖业绩下滑[31] 管理层风格对比 - 宗庆后时代:强调"家文化"和人治,管理具体化(直接指导操作步骤),员工忠诚度高[19] - 宗馥莉时代:注重制度与数据驱动,要求下属提供选择题式方案,被形容为"冰冷"和"我行我素"[18][19] - 改革目标明确:试图将娃哈哈转型为现代化管理体系企业,但激进措施引发内部动荡[21] 产品战略 - 新品推出停滞:2023年至今无全新产品,仅对冰红茶进行包装/配方升级并推出促销活动[23] - 品牌老化问题待解:宗馥莉意图提升品牌调性,但缺乏爆款新品支撑[20] 舆论影响 - 遗产纠纷案持续发酵(香港法院8月1日审理),宗馥莉隐身一个多月远程管理公司[2][12] - 员工集体诉讼:千余名员工就2018年股权回购问题提起诉讼,600多名销售人员曾集体维权[6]
83岁“折叠车教父”,给网红骑行上了一课
36氪· 2025-08-02 17:20
行业现状 - 中产运动三宝(露营、骑行、滑雪)在2025年夏天彻底崩盘,从风口变成过剩库存 [2] - 社交平台上出现大量"整套出清、低价转让"的露营装备和骑行设备,万元级公路自行车价格腰斩甩卖 [4] - 日本禧玛诺库存过剩水平约20%,捷安特40%,美利达45%,小布2024财年利润跌幅超99% [11] 公司表现 - 大行科工逆势增长,9个月狂卖18万辆折叠自行车,线上销量三年暴涨166% [11]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同比涨46.8%,净利润暴涨69.3% [30] - 线上直销营收从2022年1414.5万元增长至2024年1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线上营收占比38% [51] 产品策略 - 定位"小布平替",单辆自行车均价1966元,仅为小布售价的1/9 [38] -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通用配件,维修成本降低60%,使用寿命延长3倍 [43] - 广东工厂实现模块化生产,爆款补货时间从45天缩短至18天 [45] 渠道优势 - 线上渠道覆盖京东天猫、拼多多下沉市场、抖音爆款打造,双十一限量款一分钟售罄 [51] - 创始人亲自直播带货,抖音直播间成为新增长点 [53] - 全国授权维修点密集,配件通用性强 [43] 未来方向 - 布局电动折叠车赛道,时速低于25公里/小时,价格区间4000-8000元 [56] - 产品线覆盖70多款车型,包括公路车、登山车、儿童车等 [56] - 需解决产能瓶颈问题,目前66%订单依赖OEM代工,惠州基地产能利用率超100% [58] 行业对比 - 小布强调手工定制,25个工人参与生产,1200个零件手工打造,售价1.8万元 [36] - 大行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实现规模化量产,年销23万台 [27] - 中产运动退潮后,通勤骑行成为刚需,大行聚焦都市白领、打工人群体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