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又一10亿级功效品牌杀入“械字号”
36氪· 2025-07-25 11:58
收购交易核心 - Waldencast宣布收购Novaestiq并获得Saypha®透明质酸注射凝胶在美国市场的独家销售权[1] - 收购业务将整合并入欧邦琪品牌运营体系 标志着该品牌正式进军"械字号"领域[1] - 目前已有超过22个美妆品牌推出超40款"械字号"产品 显示"妆械联合"赛道持续升温[1] 战略布局分析 - 此次收购是Waldencast布局医美赛道的关键举措 旨在拓展欧邦琪在美国皮肤填充剂市场的产品线[2] - 美国皮肤填充剂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22亿美元(约157.7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3] - 收购提供了在北美布局新型注射剂的通道 Novaestiq由高德美前高管创立 专注北美创新技术服务[2][3] 品牌财务表现 - 欧邦琪2024年全年净收入1.49亿美元(约10.68亿元) 同比增长26.9%[7] - 2025年一季度欧邦琪净收入3620万美元(约2.6亿元) 同比增长7.1% 调整后毛利率达82%[7][8] - Waldencast2024年全年净收入2.74亿美元(约19.65亿元) 同比增长25.5%[7] 医美市场概况 - 2024年美国注射医美项目治疗次数占全球20.8% 医生人均年注射量超400例[9] - 透明质酸为全球第二大非手术项目 仅次于肉毒素 项目量稳定增长[9] - 全球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53.275亿美元 2024-2030年CAGR为12.8%[13] 中国业务拓展 - 欧邦琪已与超过850家中国院线合作 包括知名皮肤科诊所[12] - 抖音平台历史总GMV达7500万至1亿 618期间GMV为1000万至2500万[12] - 中国区业务未包含在Waldencast收购范围内 但公司高管曾出席中国新零售总部成立仪式[10][11] 行业竞争态势 - 高德美旗下瑞蓝已布局北美市场 产品包括透明质酸注射剂与"童颜针"[9] - 欧莱雅修丽可推出"铂妍"胶原针 资生堂在中国推出高端医美品牌RQ PYOLOGY[13] - 京东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开业 显示行业竞争白热化[15]
“看脸吃饭”,餐饮业刮起“男色消费”风?
36氪· 2025-07-25 11:52
餐饮行业"男色消费"现象 - 海底捞推出夜宵主题店并变身为Live house 提供帅哥DJ打碟和花式调酒表演 契合年轻人"早C晚A"社交习惯 [1] - 香飘飘线下快闪店打造"制茶男团" 由模特网红等担任服务员 与消费者互动合影 排队时间达1小时 [4] - 广州SIZEN咖啡店因"男模级服务员"被称为"5A帅哥风景区" 店员配合拍照 情绪价值拉满 [4] 流量与市场反馈 - SIZEN咖啡店开业不久即登顶大众点评广州热门咖啡榜第1名 小程序下单排队时长高达450分钟 [7] - 广州五斗先生烤肉店以高颜值男店员现场烤肉为卖点 服务员陪聊互动 店内标语强调性价比 [7] - 重庆蓝爵烤肉餐酒吧明码标价"男色服务" 如65元合影 腹肌开啤酒等互动 小红书相关帖子超700篇 大众点评评论超2000条 [8] 争议与潜在风险 - 消费者质疑香飘飘产品品质 认为营销过度 冲泡模式产品体验不佳 [12] - SIZEN咖啡店被吐槽产品一般 环境嘈杂 咖啡沦为"男模服务"入场券 [12] - 部分餐厅因过度依赖"男色营销"导致菜品价格虚高 消费者评价"噱头大于实质" [12] - 西双版纳某餐厅因提供嘴对嘴喂食等出格服务被罚款106640元 演出许可证被吊销 [13][16] 行业本质与边界 - 餐饮核心价值在于"餐"与"饮" "男色"应作为增值服务而非替代产品 [16] - 同质化竞争下"男色营销"可制造差异化 但需保持服务边界清晰 [16]
美国人是怎么用ChatGPT的?OpenAI报告大揭秘
36氪· 2025-07-25 11:47
7月24日消息,经过长达12个月的追踪,并基于海量的ChatGPT用户数据,OpenAI首席经济学家罗尼·查特吉(Ronnie Chatterji)领导的团 队近日发布了名为《解锁经济机会》(Unlocking Economic Opportunity)的深度报告,揭示了AI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报告表示,ChatGPT的崛起速度,堪称科技史上的奇迹。它仅用5天就达到了100万用户,2个月内突破1亿用户大关,而如今,其全球用 户数量已超过5亿。 这种前所未有的用户增长,直接反映了其在工作场景中的广泛渗透。数据显示,美国职场成年人中,工作中使用ChatGPT的人数已从 2023年的8%飙升至28%。 每天,全球用户向ChatGPT发送的消息超过25亿条,仅美国用户每天就贡献了3.3亿条。这种爆炸性的互动量为OpenAI提供了一个独特 的视角,使其能够深入观察AI对经济产生的真实影响。 目前,在美国,ChatGPT的主要使用场景包括支持学习和提升书面沟通能力,分别占所有美国消息(指来自美国用户在ChatGPT上的所 有对话内容消息)的20%和18%。 结合其广泛的应用场景、持续飙升的采 ...
特朗普忘了初心
36氪· 2025-07-25 11:47
日美关税谈判达成了协议。"日本成了银行家","这是一种当美国想建制药厂或半导体工厂 时,由日本解决资金的机制"。特朗普4月2日发动关税战的理由是:巨额贸易逆差是对美国 的非同寻常的威胁…… 关税政策造成的资金扭曲 日美关税谈判7月22日达成协议。金融市场以股价上涨来回应,经济界也普遍感到安心。接近100天的谈 判反映出来的事实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已经失去了削减贸易逆差的大义。如果关税谈判演变成争相增加 对美投资的竞争,那么全球经济将埋下新的隐患。 "在我的指示下,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90%的利益。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日 交易",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2日如此表示,对日本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降低到了15%。 根据此次协议,日本方面承诺通过政策性金融设置最高5500亿美元的资金额度,扩大对美直接投资。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7月23日就日美达成协议一事表示:"日本成了银行家",称"这是一种当美国想建 制药厂或半导体工厂时,由日本解决资金的机制"。他还表示,日美达成协议将成为美国与欧盟(EU) 等进行谈判的范例。日美贸易谈判在不知不觉之间演变成了对美投资谈判。 特朗普4月2日在总统令明确指出:"巨额 ...
iPhone倒逼eSIM回归,落地可能就在今年
36氪· 2025-07-25 11:45
手机eSIM卡落地,可能就在今年。 无论是今年3月运营商试水iPhone eSIM的页面曝光,还是6月上海MWC上eSIM峰会的成功举办,似乎都在预示着我们离中国运营商重启 eSIM的时间节点不远了。 如果从GSMA在2016年6月宣布发布eSIM规范算起,这项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推出至今已经接近10年的时间。目前,中国市场已形成 完整的eSIM产业布局,涵盖芯片设计制造、模组研发、平台服务、终端设备和基础电信运营商等主要环节。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国拥有或许是全球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然而 eSIM 这项技术,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智能手机终端上,始终未曾实 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不过,在历经了近十年的政策博弈与市场斡旋之后,eSIM 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发展的曙光,智能手机无卡化的进程,也随之将要向前迈出 一大步。 停摆:"政策+竞争"的双重博弈 时间节点推回到2018年,当时距离GSMA在2016年发布eSIM规范已经过去两年,中国联通率先宣布在中国六个城市开启"一号双终端"试 商用,这也是中国运营商首次在大陆市场开启eSIM卡业务。 在经历了两年左右的试水期后,2020年eSIM业务在国内市场迎来了一次爆发式的增 ...
开加盟店是赚还是赔?算清楚这三笔账就明白了
36氪· 2025-07-25 11:31
加盟店投资分析 核心观点 - 门店火爆不等于盈利 加盟商需冷静计算三笔关键账目才能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1] 保本营业额计算 - 保本营业额公式为固定开支除以毛利率 固定开支包括租金、人工和运营杂费 [2] - 用电量大的品类如火锅、电烤类烤肉 电费差异显著 例如月营业额50万元的自助烤肉店电烤与碳烤电费差距达2万元/月 [2] - 电价因选址不同存在差异 单价0.8-1.2元/度 商场空调使用情况也影响电费成本 [2] - 毛利率需综合评估 营业额越低损耗占比越高 需考虑原材料损耗、品牌抽点比例、外卖占比等因素 [4] - 示例:茶饮店固定成本3.7万元/月 毛利率50%时保本营业额为7.4万元/月 日均需卖出2466元产品 [5] 理想业绩预估 - 需参考同类型门店实际经营数据 区域整体冷清则品牌势能难扭转颓势 [6] - 需实地蹲点记录竞对客流、翻台率、外卖销量等数据 避免依赖商场方美化后的信息 [6] - 对比同商圈不同品牌业绩差异 分析产品种类、营销方式等影响因素 [8] - 关注商圈特性差异 如周末/工作日客流分布、午市/晚市比例、促销活动效果等 [8] 建店成本拆解 - 品牌加盟手册常低估实际成本 忽略房租押金等关键支出 [9] - 装修成本可通过"利旧"或"自装"降低 例如烤肉店统一装修1200元/㎡ vs 自装800元/㎡ 300㎡门店节省12万元 [10][12] - 设备采购可考虑二手市场 符合品牌要求前提下降低成本 [12] - 租金支付方式影响资金占用 如押二付一、押二付三或年付等 [12]
为什么我说外卖大战是三输局?
36氪· 2025-07-25 11:25
即时零售行业现状 - 即时零售本应是消费新趋势,但当前行业陷入低价内卷,导致多方利益受损 [1] - 平台通过疯狂补贴争夺市场,逼迫商家降价,造成商家利润压缩和产品质量下降 [3][5] - 外卖大战中,平台补贴导致商家实际亏损,例如原价30元的外卖活动后商家到手仅12.6元,亏损2.4元 [6][7] 商家困境 - 商家被迫参与平台活动,否则面临流量和订单量暴跌 [8] - 利润压缩迫使商家降本,包括降低人员配置、原料标准和产品分量,最终损害消费者体验 [9][10] - 外卖行业投诉增长明显,涉及食品安全、订单取消和骑手服务等问题 [10] 行业生态影响 - 低价内卷导致即时零售偏离本质,从创造增量市场变为与传统渠道的零和博弈 [15] - 餐饮行业受冲击严重,大型连锁餐饮利润压缩,中小商家面临被挤出平台的风险 [15][18] - 补贴带来的订单爆发导致门店交付效率下降和资源浪费,例如大量食物因延迟被丢弃 [16] 健康商业模式案例 - 名创优品通过开发旅行装产品和前置仓模式激活潜在需求,创造增量市场 [19] - 无印良品和迪卡侬通过供应链革新和场景化速达满足即时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19] - 垂直赛道新品牌如宠本本和Joyeux己悦聚焦高频应急需求,填补市场空白 [19] 行业未来方向 - 即时零售的核心应是供应链效率提升和场景化满足,而非低价竞争 [19][20] - 行业应避免单一维度厮杀,转向多元共生模式,平台和品牌各自深耕优势领域 [20][21] - 健康生态需要各方聚焦用户需求创造价值,实现多方共赢 [21]
辛选否认卫生巾含致癌物,辛巴和“家人们”谁在“撒谎”?
36氪· 2025-07-25 11:19
"有孕妇称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后胎停"、"棉密码卫生巾超30人自述患甲癌"、"棉密码14份样品仅1个未检出硫脲"…… 7 月24 日,直播电商头部主播辛巴自创的卫生巾品牌"棉密码",因被曝 "多批次检出致癌物"而登上多个社媒热搜,引发热议。 图源:微博截图 对于卫生巾被曝含致癌物一事,辛选方面回应称,棉密码品牌第一时间请求汕头市监部门对产品进行了抽检,结果为合法合规合格,并不存在"致癌"的问 题。 除此以外,辛选还向媒体提供了一份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出具的检测检验报告。报告显示,送检的棉密码茶氧量大日用卫生巾、棉密码茶氧 夜用卫生巾、棉密码茶氧迷你卫生巾等多个型号样品,均符合GB/T8939-2018《卫生巾(护垫)》和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 要求,且无硫脲成分。 图源:微博 辛选客服人员则表示,已做记录反馈,正在跟进处理中。若相关订单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期内,可直接在订单上申请退货;超出期限可能无法退货,但会跟 进处理。 01.棉密码卫生巾又出事? 据了解,"棉密码"是辛巴于2017年自创的品牌,也是辛选集团旗下的自营品牌。辛巴曾在直播中自称棉密码有一千万用户;还有业内 ...
从房主任爆火说起:精英们渴望被冒犯
36氪· 2025-07-25 10:51
2025年盛夏,一个叫"房主任(原名樊春丽)"的50岁农村妇女站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的舞台上,用"信息中心主任""柯基丈夫"的荒诞梗,将30年婚姻里 的家暴、病痛、女性困境解构成让全网"笑着笑着就哭了"的表演。一场10分钟的脱口秀,像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部分边缘女性群体集体困境的横截面。 房主任的爆火,清晰地勾勒出边缘群体如何借助内容叙事争夺话语权的故事,成为撬动社会议题的杠杆。而在房主任之前,我们陆续看到56岁一人踩下油 门、自驾游逃离AA制婚姻的苏敏阿姨,60岁站上脱口秀舞台的黄大妈。当边缘群体困境议题被脱口秀、流量算法推到聚光灯下,我们想追问的是:边缘 群体如何被看见?隐藏在笑声里的社会议题,如何从被讨论到被改变? 着陆TouchBase试图从房主任的案例切入,剖析当代内容叙事的逻辑与力量,并探寻:在面对如何让小人物的声音持续回响、推动文明社会更新的议题 时,ESG叙事该学习什么。 为什么是房主任? "绝经和退休不会一起来""绝经和出道一块来"——房主任以一句自嘲开场,瞬间引爆全场笑声。观众们那时尚未察觉,这笑声,竟是打开泪水的阀门。 能击中社会痛点的议题往往最具爆发力。然而在精英们构建的"得体"话语体 ...
短剧“霸主”红果,革了谁的命?
36氪· 2025-07-25 10:46
2025年,多个短视频小程序连续关停,监管趋严致使一大批短剧遭到下架,中小平台倒闭潮随之来袭。 然而,就在整个短剧行业遇冷的背景下,红果短剧凭借《好一个乖乖女》《云渺2》等爆款作品,逆势 成为短剧行业霸主,月活达到1.99亿,直逼长视频优酷月活。 这场意外崛起,给长期占据视频行业核心的"爱优腾"们来了个措手不及。 曾经对短剧不屑一顾的长视频巨头,如今不得不紧急"补课":开通竖屏短剧专区、单独打造短剧APP、 砸钱深耕精品短剧内容,生怕在这场新战局中掉队。而互联网大厂们也嗅到了机会,纷纷下场角逐:拼 多多、京东真金白银扶持短剧创作,淘宝专攻品牌定制短剧赛道,百度更是联合多家平台推出"百剧计 划",试图用流量优势分一杯羹。 多方势力的涌入,正重塑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曾经泾渭分明的"长视频"与"短剧"赛道,如今呈现出明 显的融合趋势:长视频平台学做短剧,短剧平台也开始尝试更长时长的"中短剧"——"短剧+长视频"的 混合打法成为行业新共识。 但热闹背后,行业洗牌也在加速。 快手关停短剧小程序,一批中小平台因资金链断裂退场,叠加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内容审核趋严、盈利 模式规范、版权保护强化,种种压力倒逼整个行业从野蛮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