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氪星晚报 |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海底捞全国首家臻选店开业;宇树科技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R1
36氪· 2025-07-25 19:48
ETF市场 - 截至7月24日ETF总规模达4.64万亿元 百亿级ETF产品数量增至91只 较去年末增长38% 新增产品集中于行业主题类ETF [1] 自动驾驶 - 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开启7×24小时全天候自动驾驶测试 突破原有时段限制 探索夜间场景应用 [1] 企业动态 - 特朗普否认取消对马斯克公司补贴 马斯克回应称补贴不存在 [2] - 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 [2] - 海底捞全国首家臻选店开业 主打粤式火锅与高端食材 [2] 财报数据 - LG新能源二季度净利润906亿韩元 同比扭亏 营业利润达4922亿韩元 [3]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20.81%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企稳 市占率提升1个百分点 [3] 环保产业 - 环保头部企业加速AI融合 瀚蓝环境、侨银股份等通过合资或研究院形式推进智能化转型 AI技术应用于垃圾焚烧、水务管理等场景 [3] 投融资 - 上海国投将参与阶跃星辰新一轮融资 该公司发布Step3大模型并计划全年收入冲刺10亿元 [4] - 安城安设计获100万天使轮融资 资金用于AI电力设计图纸审查系统升级 [4] 新产品 - 阶跃星辰发布Step3大模型 国产芯片推理效率达DeepSeek-R1的300% [5] - 阿里开源千问3推理模型 性能比肩Gemini-2.5 pro等顶级闭源模型 [6]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UnitreeR1 售价3.99万元起 集成多模态大模型 [7] - 自猎网推出招聘AI Agent 支持高并发面试 招聘效率提升2倍以上 [8] 政策与贸易 - 央行拟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框架 统一管理跨境资金池业务 [9][10]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中国保持阿拉伯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11] - 北京市七部门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方案 目标2027年建成高效服务体系 [11]
115笔中标订单、10轮融资、连赚5年,宇树离上市只差一步
36氪· 2025-07-25 19:32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采购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项目总预算达1.24亿元,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迄今公开的最大单笔订单,其中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 [1] - 宇树科技在浙江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正式启动IPO,冲刺A股科创板"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1] - 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应声涨停,宇树IPO点燃资本市场 [1] 公司融资 - 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披露融资金额累计超15亿元人民币,最新C+轮融资后估值突破120亿元人民币 [2] - 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中国移动、美团、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及互联网大厂 [3][4][5] - 北京国资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持股5%,公司首次引入国有资本背景董事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人民币,自2020年以来每年保持盈利状态 [7][8] - 2024年占据全球机器狗69.75%销量份额,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 [17] - 2024年交付人形机器人1500台,机器狗2.37万台 [24] 产品布局 - 产品分为机器狗(Go系列、A系列、B系列)和人形机器人(H系列、G系列)两大方向 [9] - B端主要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C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9][16] - 机器狗价格从9997元至109万元不等,人形机器人售价9.9万元起 [10] 订单情况 - 累计中标订单115笔,已公布金额订单总额7783万元 [12][15] - 2025年1-7月中标订单29件,与2024年全年持平 [12] - 高校订单71件占比最高,2025年国有企业订单数量首次超过高校 [15] 商业模式 - 采用全栈自研和垂直整合策略,自研3D激光雷达、电机、视觉模组等核心部件 [20][21] - 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整机及零部件,机器狗Go2已售1000+台 [17][21] - C端租赁市场活跃,日租金近万元,一个月可回本 [17] 竞争格局 - 与智元机器人形成差异化竞争,后者通过投资合作构建生态圈 [24] - 行业竞争加剧,华为等巨头伺机进入具身智能赛道 [25] - 公司强调成本控制能力,创始人表示"可以继续降低很多成本" [19]
采购也能像点外卖一样简单,融资5500万美元,这家AI公司要颠覆传统采购逻辑
36氪· 2025-07-25 19:32
当AI让采购变得像手机上点外卖一样容易,这不仅是73亿美元采购软件市场的机会,更是一次彻底的企业效率革命。 Levelpath,就是掀起这场变革的新玩家。 不久前,Levelpath刚刚完成了5500万美元B轮融资,目标在本轮融资后实现收入翻四倍。 它的底气来自于一个清晰的战略选择:不去取代Coupa或SAP Ariba,而是重构采购交互体验本身。简单来说,Levelpath打通采购与供应商的 全生命周期记录,员工只需掏出手机、打开聊天界面,就能完成整个采购流程。 支撑这一目标的,是其"先易后难,逐步做大"的业务扩张路径: Step1 从管理不严的"间接采购"入手,提供现成模板和手机平台,快速兑现价值; Step2 慢慢扩展到更复杂的"直接采购",把供应链里的各种复杂规则整合进来,形成规模。 不要低估设计的力量和用户满意度,即使在B2B领域也是如此。在AI时代,企业开始期望与消费者应用程序相同的用户体验质量。 01 采购降本,做传统平台的"体验升级包" 当我们谈到"降低采购成本",可不只是去和供应商砍价那么简单。 采购,是仅次于人力的第二大企业支出。可惜,现有工具不是"太重",就是"太轻"。 一边是SAP A ...
二次约谈,10月外卖大战或谢幕?美团京东淘宝为何烧钱也要让你点进来
36氪· 2025-07-25 19:30
监管政策与行业整顿 - 市场监管总局二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宣布2025年10月启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平台将超70%补贴成本转嫁商家,违者最高罚500万元 [1] - 5月首次约谈要求停止"二选一"、低价倾销等行为,但平台仍以"促销活动"名义变相延续价格战 [9] - 7月二次约谈直接叫停"0元购",划定"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红线,新法将精准打击恶性补贴与成本转嫁 [13] 补贴大战与竞争格局 - 京东以"0佣金+百亿补贴+骑手五险一金"入场,目标是通过外卖建立同城配送网络,支撑其3C家电"半小时达" [3] - 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淘宝闪购投入500亿补贴整合配送体系,美团被动迎战防御京东侵蚀本地零售 [3]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达1.5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峰值8000万单,京东日均单量峰值2500万单 [20] 平台战略与生态布局 - 美团以日均1.5亿外卖订单为流量入口,构建"外卖+即时零售"双轮驱动的本地生活闭环,60%酒店预订用户来自外卖会员 [19] - 阿里依托淘宝4亿日活为饿了么导流,非餐订单占比升至16%(1300万单),淘宝闪购与直播电商结合实现流量反哺 [19] - 京东秉持"供应链盈利"理念,前端外卖不追求盈利,后端依靠供应链规模化降本,客单价50元以上订单占60% [19] 财务数据与资本投入 - 高盛预测未来数月三大平台亏损或达900亿元 [1] - 美团Q2因外卖竞争导致整体利润减少250亿元,淘宝闪购单月亏损预估410亿元,京东亏损收窄至260亿元 [20] - 京东单均亏2.75元、淘宝单均亏3.2元,实为用资本换用户迁移窗口期 [20] 技术提效与长期布局 - 美团投入58亿元升级AI调度系统,配送时效稳定在34分钟,配送效率比同行高15% [19][23] - 京东押注无人配送,以"全职骑手+五险一金"高成本建品质配送网,技术投入终局是重构成本结构 [23] - 行业转向技术提效与差异化竞争,未来赢家需将配送效率转化为商家利润、用户习惯沉淀为品牌忠诚度 [24]
楼面价超20万/㎡,浙江富二代拍下全国新地王
36氪· 2025-07-25 19:18
全国单价地王记录再刷新,直接突破20万/㎡大关。 7月25日,上海第六批次土拍最后三宗宅地上拍,最引人瞩目的徐汇区 XH-02 ( TPL ) 单元 051-11 地块,经过28轮竞拍,最终上海祺祥旺宇击败中海、招商 +徐房联合体,以12.25亿元竞得,200257元/㎡的成交楼面价,创造全国单价新纪录。 地块位置 在它之前,全国单价地王同样来自上海,今年2月,上海静投摘得静安寺宅地(协议出让地块),楼面价162338元/㎡。 01 上海c位 房源或不到20套 根据规划,未来打造产品也将是风貌墅级产品,可售住宅面积约 5200㎡,按套均300㎡算,未来体量也不超过20套,稀缺值拉满。 其实,在地块在开拍前,就已预定上海乃至全国单价地王,起拍楼面价16.36万/㎡(可售住宅起拍单价 19.2万/㎡),在全国土地出让史上已是最高。 地块此前并不是宅地性质,在今年5月刚被做了调整: ①将原控规中商业办公混合用地(C2C8),调整为二类住宅组团用地(Rr2) ②部分一类住宅组团用地(Rr1),调整为二类住宅组团用地(Rr2) ③根据地线校核,将部分类住宅组团用地(Rr1),调整为公共绿地(G1) ④051-11地块( ...
丰田该对特朗普说谢谢
36氪· 2025-07-25 19:12
日本汽车关税谈判结果 - 美国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包含2.5%基础关税[1][2] - 消息公布后日本车企股价集体飙升:本田、日产涨超8%,丰田涨近12%,三菱涨13%,马自达飙17%[1] - 韩国现代汽车股价跟涨6%,起亚微涨0.2%[1] 关税调整对日本汽车业影响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580亿美元,占贸易顺差62%[4] - 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同比暴跌26.7%,5月降幅24.7%[1] - 丰田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3.8万亿日元,较分析师预期低19%,净利润同比下滑34.9%[4] - 丰田北美市场营业利润率预计从12%暴跌至0.6%[5] 日本汽车业战略调整 - 丰田计划将RAV4北美产能集中度从40%提升至80%,零部件本地化率从40%提至60%[7] - 丰田提出帮助美系车进入日本市场,但美系车因不符合日本需求效果有限[8] - 日本同意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并扩大汽车、农产品市场开放[2] 新能源技术路线竞争 - 丰田2025财年销量中混动车型占电动化车型90%,纯电占比极少[15] - 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从2020年23.1%降至2024年13.7%,中国品牌市占率达60.5%[13] - 中国品牌占据东南亚电动车市场75%份额[13] - 丰田在美国混动市场份额接近60%[13] 汇率与财务表现 - 日元兑美元每贬值1日元,丰田营业利润增加500亿日元[15] - 2025财年日元平均汇率153日元/美元,推动丰田营业利润达4.79万亿日元[15] - 丰田2025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仍下降10.4%,净利润降3.6%[15] 行业格局变化 -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12%,提供500万就业岗位[4] - 2024年日本车企在美销售590万辆,美国是其最大单一市场[4] - 丰田RAV4以118.7万辆全球销量超越特斯拉Model Y[3]
“去Google,我只值原股权的1%!”AI独角兽被瓜分后2号员工怒揭内幕,创始人带头卷走24亿再遭围攻
36氪· 2025-07-25 19:12
不久前,AI 编程领域的明星初创公司 Windsurf 分崩离析的历程,引发国内外科技圈广泛关注。 其中,这家公司的原 CEO 带着核心技术团队投奔 Google,留下近 200 名员工站在原地,去留未定、充满不安。好在几天后,另 一家 AI 初创公司 Cognition 出面接手了这支被遗留下来的团队,才让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暂时落下帷幕。但对身处漩涡中心的员 工来说,这更像是一场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极限二选一"。 今天,Windsurf 的二号员工 Prem Qu Nair 在社交平台 X 上发文,公开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去向,也坦诚讲述了这场突变对他的冲 击: 我现在加入了 Cognition,继续投入在软件工程未来的发展上。 之前我是 Windsurf 的第二号员工,一直在做 AI 结合编程相关的工作。这方面现在最有意思、最值得期待的地方,就是 Cognition。 其实,我原本可以留在 Google DeepMind,这是收购的一部分安排。出于法律原因,我不方便讲太多细节,但我想对自己的选择 坦诚一点。 当时我收到一个"当天就失效"的新 offer,但前提是我必须放弃在 Windsurf 工作三年半多时间 ...
国产平替们的户外梦,膨胀起来了
36氪· 2025-07-25 19:07
一件冲锋衣抽签抢购,一双越野鞋溢价135%转售,当"中产三宝"成为社交硬通货,资本正以真金白银押注专业户外赛道最后的红利窗口期。 7月,专业运动户外品牌SURPINE松野湃宣布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杭州解百消费基金领投。该品牌成立于2018年,以"运动体感科技"为核心,从 滑雪贴身层切入市场。 三个月前,另一本土户外品牌Pelliot伯希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中国高性能户外第一股"身份登陆资本市场,其业绩堪称爆发式增长。 2022-2024年,Pelliot伯希和营收从3.79亿飙升至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15.86%,冲锋衣累计销量380万件,贡献超80%收入,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单 品"。腾讯以10.7%持股成为最大外部股东,为其IPO估值28亿元背书。 虽然户外消费迅猛崛起已经不再是新鲜亮点,但在一级市场多年寒冬唱衰的节奏下,尤其是热钱不再涌动的消费领域,资本对户外赛道的蜂拥而至,则让 市场面临终极拷问:究竟是烈火烹油,还是昙花一现? 01 千亿户外梦 在国内,做户外的消费品牌,都希望成为下一个安踏,至少在规模上试图向安踏看齐。 根据财报数据,安踏去年营收是708.26亿,如 ...
特斯拉业绩不好,马斯克要求不能被股东赶走,除非自己真发疯
36氪· 2025-07-25 19:02
昨天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当天财报发布后特斯拉股价跌了近5%,外界对其业绩也是以悲观为主,但总体而言,二季度业绩表现其实 也没有那么差,尤其是对于未来的布局和预期上,其成果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从几个主要数字来看,二季度总收入225亿美元,同比下滑12%,创至少十年来最大季度跌幅,但这一数字与市场预期的228亿差别并不是非常大。 二季度净利润11.72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卖车毛利率同样因为新车的上市涨价,及规模效应的改善,环比增长2.5%至15%。这其中研发费用和资本 投入其实还是在不断增长的,其中研发费用15.9亿,资本投入24亿,都比此前要高出不少。 全球交付量为38.4万辆,同比减少13.5%,主力车型Model 3/Y在欧洲多国销量暴跌超70%。 从业务板块来看,最核心的汽车业务收入为167亿,同比减少16%;储能收入为27.89亿美元,同比降低7%;服务及其他收入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 从业务进展来看,廉价版Model 2.5车型量产推迟;Robotaxi业务将在明年年底左右对财务产生实质性影响;计划将FSD模型的参数规模扩大约10倍,继续 为中国更广泛地发布 FSD ...
35件「后悔清单」,谁也逃不掉丨后浪告解室
36氪· 2025-07-25 18:50
年轻是那时我们最大的资本,但也正因为太过年轻,青春难免和遗憾交织:未曾说出口的告白、和曾经的朋友失去联络、大学没能选到喜欢的专业、毕业 前应该早点出去实习……种种难以释怀的遗憾,哪怕时隔数十年,仍有人困在原地。 而我们总习惯美化没有走过的那条路,每每回忆起,总会发出"如果当初XXX就好了"的感慨。 今年毕业季,"后浪研究所"发起了一项征集:如果穿越回学生时代,面对当年的自己,你想对TA说点什么? 征集年轻人的心里话,袒露内心深处的向往。真诚的表达本身就充满力量。 这是"后浪告解室"的第3期,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学生时代的遗憾。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是一段回不去的青春。这个夏天,想和大家聊聊学生时期的遗憾。 这里是"后浪告解室"栏目,没有神父,却为你保留一个安静的"告解座位"。 我们收到了一百多位朋友的真诚留言,他们的故事、遗憾、鼓励或忠告,像跨越时空的信件,从不同的人生坐标寄回到了第一现场。 01 他*的,早点分手摆脱。 @car 毕业1年 对2020年读初二的自己说 02 找个靠谱男的好好谈一场恋爱! @car 毕业1年 对2020年读初二的自己说 03 不要分手,出了校园对象真难找。 @小鱼干 毕业8年 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