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出海速递 | 倒计时下的墨西哥:新逻辑与潜规则/小米和比亚迪,终于成了特斯拉的心腹大患
36氪· 2025-07-25 18:38
无论如何,新的规则总会诞生,中企打造海外第二条供应链,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访问36氪出海网站letschuhai.com,获取更多全球商业相关资讯。 今日好文 倒计时下的墨西哥:新逻辑与潜规则 "Manus为迷茫的 AI 从业者定义了 Agent 的产品范式,至此,一场以华人为主角的 AI Agent 创业热潮,正在席卷全球。" 该笔融资将用于 AiPPT.com 的全球化业务发展和产品品类拓展。 Lovart 正式发布推出ChatCanvas,想挑战 Figma 和Canva? 热点快讯 "这就是 Figma 和 Midjourney 生下的孩子,而且它还不用睡觉。" 小米和比亚迪,终于成了特斯拉的心腹大患 全球前二 AI+PPT 创业公司完成 B3 轮融资,要做"AI办公全家桶" 无论你认为特斯拉就是一家汽车公司,还是马斯克口中的 AI 公司,这家万亿市值的巨头都来到了又一次危险的时刻。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过半,宇树、智元后业内呼唤「第三位」 回头看,年初那句备受质疑的「量产元年」,如今正在被真金白银的订单洗刷冤屈。 「Manus+景鲲」领衔主演,华人 AI Agent 全球狂欢 OpenAI 据称准备在 ...
走向台前的CFO,先解决“内耗”
36氪· 2025-07-25 18:38
CFO们的"降本误区" 在当下,CFO们普遍需要肩负起"开源节流"的阶段性目标,其中"节流"几乎是每个CFO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而在传统财务管理中,招待费、差旅费以及 福利费常常被视为"必要之恶"。因为它们大多数情况下,既无法避免又难以创造价值,如同难以根除的"内耗"。也正因如此,招待费、差旅费、福利费成 为企业消费中最先被削减的项目支出。 美团企业版联合《新理财》杂志发布的《「费」创价值:CFO战略跃迁新引擎企业消费管理全景报告2025》显示,2015年到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招待 差旅费用占营收比重保持在0.68%-0.71%的相对稳定区间。而在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消费管理的冲击,使得这一数字降至0.54%,相比2019年下 滑20.6%。 2021年,小米前CFO周受资成为TikTok首席执行官;2024年,海信家电前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高玉玲晋升为董事长;2025年,蚂蚁集团前CFO韩歆毅正 式升任蚂蚁集团CEO,联合利华前CFO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升任CEO……细数近几年中外各领域企业的核心人员更迭,一个现象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 CFO正在走向台前。 然而,CFO的集体上位背后,并不是 ...
风暴中的娃哈哈经销商
36氪· 2025-07-25 18:38
2010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表示要"再造一个娃哈哈",争取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不过,这一目标在2013年并未实现,当年娃哈哈营业收入 为782.78亿元,此后销量一直下跌。 11年后,宗庆后去世,2024年娃哈哈的营收回到700亿元区间。今年,娃哈哈似乎要立志完成宗庆后在世时的心愿——不少娃哈哈经销商接到了增长50% 的业绩目标。 但突如其来的三位美籍私生子、21亿美元信托基金、"七子夺嫡"和340亿遗产争夺……关于娃哈哈的瓜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从父亲宗庆后手中接过 企业经营接力棒一年的宗馥莉,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最大挑战。她一边需要面对娃哈哈品牌形象的崩塌,一边需要让娃哈哈这个商业帝国不受影响。 处在暴风眼的不止是宗馥莉本人,还有上千家娃哈哈经销商。他们在一线直面残酷竞争,也是娃哈哈商业帝国的血脉。 01 遗产纷争几乎未影响销量 不少娃哈哈经销商们依然记得去年3月之后的盛况。 彼时,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离世,为了纪念这位"布鞋首富",消费者们自发购买娃哈哈。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舰店在没有开通直播的情况下,销量暴涨 500%,一些经销商的仓库直接被买空。 但今年,当娃哈哈集团深陷"遗产争夺战""私生 ...
外卖大战正酣,抖音何故缺席?
36氪· 2025-07-25 18:12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外卖行业呈现三方争霸局面,美团作为守擂者持续面临抖音等新势力冲击[1] - 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外卖平台要求理性竞争,行业竞争白热化[1] - 抖音在2023年收缩外卖业务,停止新增商家入驻并将团购配送调整至"小时达"板块[1] 抖音的战略调整 - 抖音明确聚焦到店业务,2024年回应称"没有自建外卖打算",放弃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直接竞争[5] - 抖音外卖尝试失败主因包括:第三方配送成本高(单均8-10元 vs 美团5-7元)、配送时效差(平均45分钟)、行业利润率低(美团外卖净利率仅4%)[6][9] - 抖音MAU达7.63亿(美团4.54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05分钟(美团12分钟),流量优势明显但不愿投入低效竞争[9] 到店业务发展策略 - 抖音2024年推出"随心团"业务,合并到店核销与配送到家功能,核销期延长至10-30天以弱化时效要求[10][12] - 平台对餐饮外卖核销商家实施全年100%返佣政策,强化团购业务吸引力[12] - 重点拓展台球厅、免税店等高频高单价品类,利用内容优势实现精准引流[12] 本地生活业务布局 - 抖音2021年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搭建商家管理平台"抖音来客"和营销工具"巨量本地推"[4] - 2024年投入亿级补贴支持酒店直播、达播等本地生活内容形态[1] - 推出AI助手"探饭"试水美食评估服务,产品定位类似大众点评但尚未大规模推广[13] 即时零售领域探索 - 抖音通过"小时达"业务试探即时零售,2024年3月向全量电商达人开放带货权限[15] - 行业对即时零售万亿规模存疑,各方仍在餐饮订单领域激烈竞争[15] - 拼多多等竞争对手正试验自建仓库和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竞争维度持续扩展[15]
京东想吞下欧洲消费电子巨无霸
36氪· 2025-07-25 18:12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京东正与Ceconomy进行高级谈判 拟以每股4.60欧元现金要约收购 交易估值约22亿欧元 较前一交易日溢价23% [1] - Ceconomy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 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等1030多家线下门店 同时运营广告/技术服务/数字平台等业务 [1] - 公司线上销售占比仅25% 正从传统零售商向商业服务平台转型 [1] 股东结构与历史背景 - 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57% 其中Kellerhals家族(创始人系)持股29% Haniel家族持股16.7% 剩余36.3%为自由流通股 [2][3] - Kellerhals家族曾长期参与公司治理 2017年创始人去世后 2020年通过股份交换解决历史纠纷 消除不稳定因素 [2][15] - 公司原属麦德龙集团 2016-2017年分拆独立 食品批发与消费电子业务分离 [2] 公司经营状况 - 近8年收入停滞 2017-2024财年收入从221亿欧元微增至224亿欧元 净利润从11亿欧元锐减至7600万欧元 [6] - 疫情期间表现最佳 2021财年利润2.32亿欧元 但2025财年Q1净亏损3800万欧元 预计未来3年年均收入增速仅1.5% [6] - 员工人数从6.9万缩减至5.1万 管理层近期变动 CEO转任德国数字事务部长 [6][8] 京东海外扩张战略 - 2024年曾尝试收购英国Currys(年收入85亿英镑) 最终未出价 该交易已透露对Ceconomy的兴趣 [9] - 海外物流网络覆盖19国 拥有超100个保税/海外仓 欧洲运营中心或与Ceconomy产生协同 [12][13] - 2022年推出荷兰ochama仓店模式 现已扩展至24国 近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90家门店 [12] 潜在协同效应 - Ceconomy可借助京东物流与供应链加速电商转型 京东则获得欧洲线下零售入口 [13] - 交易若达成 将显著提升京东在欧洲消费电子市场的实体渠道控制力 [1][13]
网红卫生巾「翻车」,辛巴又栽了?
36氪· 2025-07-25 18:01
网红卫生巾被曝安全隐患,消费者还能放心使用吗? 7月24日,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因被曝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在《新京报》发布的视频中,一位刚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消费者表示,曾注意到一些使用硫脲卫生巾 的用户在经历和健康状况上与她存在相似之处。报道还提到,超过30位自述为受害者的用户表示曾患有 甲状腺相关疾病,并怀疑与长期使用相关产品有关。 据检测报告显示,自2019年至2025年,该品牌多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被检出含有硫脲。硫脲是一种在工 业、农业和医药等领域常见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划分为3类致癌物。 事件发生后,棉密码卫生巾官方账号在7月24日当天晒出最新抽检报告,结果显示该品牌旗下产品"合法 合规合格",不存在"致癌"问题。 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四个月前,3·15晚会曝光的卫生巾翻新黑幕还历历在目,如今千万粉丝主播的网 红产品"爆雷",仿佛重磅炸弹,将卫生巾安全问题再度推至聚光灯下。 01 头部主播身陷"安全门"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5月,王先生在曝光"棉密码"卫生巾添加硫脲后,多次组织消费者集体送检。 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出具的报告成为风波导火索。报告中,2019-202 ...
超越张一鸣,钟睒睒又“杀”回来了
36氪· 2025-07-25 18:01
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截至7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钟睒睒身家达到68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00亿 元),力压张一鸣等商界大佬重夺中国首富(以公司总部所在地为标准)桂冠。这背后,既有农夫山泉 从 "瓶装水危机" 到茶饮逆袭的绝地反击,也有钟睒睒在业务投资上的排兵布阵。 "真正的好产品、好品牌,是穿越周期的",秉承这样信念的钟睒睒,重新在财富榜单上"杀"了回来。 从多次问鼎中国首富,到2024年因企业业绩波动、身陷舆论风波而身价缩水,再到2025年强势回归身家 飚涨,钟睒睒的财富曲线跌宕起伏。未来,钟睒睒和他的商业帝国能否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成为外界 关注的焦点。 身家涨至684亿美元,钟睒睒重夺首富宝座 去年一度身陷舆论危机的钟睒睒,正带领企业悄然逆袭。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截至 7月25日10时许, 钟睒睒的身家已重回684亿美元,位列全球富豪榜第24名的高位,并重新夺回中国首富的桂冠。 | Forbes | | | | --- | --- | --- | | Search by name | | | | RANK | NAME | NET WORTH | | 21 | Thomas Peterffy Di ...
身家一年缩水820亿,王健林又双叒叕“割肉”甩卖
36氪· 2025-07-25 18:01
万达资产出售 - 万达以2.4亿元出售快钱金融30%股权 分三期支付 交易后快钱金融估值约8亿元 [1][3] - 2014年万达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支付68.7%股份 2017年实现全资控股 [2] - 近年万达频繁出售资产 包括万达广场 万达电影股权 马德里竞技俱乐部股份 北京总部大楼等核心资产 [1][7] 快钱金融发展历程 - 快钱成立于2004年 2011年获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业务覆盖互联网支付 移动支付 银行卡收单等 [2] - 2014年底快钱稳居支付行业第四 年交易规模仅次于银联商务 支付宝和财付通 [2] - 万达曾计划以快钱为核心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链 目标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2] 快钱金融合规问题 - 2022年1月快钱因违反账户/清算管理 反洗钱不力被罚1004万元 高管连带被罚12万元 [3] - 2023年7月快钱海南分公司因资金结算违规被罚73万元 [3] - 2023年6月快钱因违反清算 账户及商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罚款625万元 [5] 万达资本运作 - 2016年万达商业从港股私有化退市 与投资机构签订对赌协议 涉及金额约300亿元 [6] - 2018年引入腾讯 苏宁 京东等战略投资者 以340亿元收购私有化财团股权 [6]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引战22家机构380亿元 对应估值1800亿元 对赌2023年底前上市 [7] 王健林财富变动 - 王健林曾多次问鼎中国首富 包括2010年 2012年 2016年 2017年 [8] - 2025年王健林父子财富588.1亿元 较上年1408.4亿元缩水820亿元 跌幅58% [9] - 财富排名从第9名下滑至第51名 缩水幅度在富豪榜中位列第二 [9]
83%的美国Z世代遭遇职业倦怠
36氪· 2025-07-25 18:01
83%的Z世代遭遇职业倦怠。管理者有何良方,能将他们的压力减轻40%? Z世代的职业倦怠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美国Z世代的倦怠独特且更严重?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74%的管理者认为Z世代"难搞"。所以也难怪,当一个优秀又有才华的Z世代求职 者前来面试时,他们会觉得有义务打破人们对自己这代人的刻板印象。 超过70%的管理者早已将Z世代视为问题员工。想象一下,身为这代人中的一员,你该如何在职场自证 价值?这绝非易事,踏入办公室的那一刻,就像"带着枷锁上战场"。 代际偏见让他们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为了冲破偏见、摆脱这种预设的负面印象,Z世代员工不得不拼命工作,付出远超职位要求的努力。这 意味着他们无法获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反而过度付出,只为向公司证明自己的价值。 毕竟,42%的招聘主管在筛选简历时会考虑年龄因素,更有四成直言对Z世代求职者抱有偏见。难怪这 一代员工觉得自己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保住饭碗,让管理层看到自己的价值。 不得不超负荷工作、总觉得不能在工作中说'不',也无法在工作中划清界限,这无疑是滋生职业倦怠的 温床。 职场不确定性正在拖垮Z世代 美国劳工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
36氪出海·行业|车企出海的上半年:建厂、本地化、赴港上市
36氪· 2025-07-25 17:56
中国汽车出海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2] - 中国车企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从产品出海转向资本出海、海外建厂和供应链嵌入 [2] - 代表性车企包括奇瑞、比亚迪、长城、吉利、小鹏、零跑和赛力斯,各自采取差异化策略 [2][3] 奇瑞汽车 - 2025年上半年出口54.8万辆,占总出口量17.8%,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4]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35.3%提升至2024年近50% [4] - 全球化策略包括多品牌进入、本地化生产和港股募资,计划扩大欧洲、北美等市场 [4][6] - 截至2024年9月,奇瑞在全球拥有1075家经销商和2541个经销网点 [6] 比亚迪 - 2025年上半年出口47万辆,同比增长1.3倍,跃居中国车企出口第二 [7] - 欧洲市场表现突出,4月纯电销量超越特斯拉,西班牙月销量达特斯拉3倍 [7] - 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成为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市占率9.7% [9] - 新车型BYD SHARK皮卡海外累计销售超2.6万辆 [9] 长城汽车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19.8万辆,皮卡全球销售96228辆,海外销售30083辆,同比增长24.3% [10] - 皮卡产品线覆盖全球60余国,2.4T长城炮和混动山海炮Hi4-T加速海外布局 [12] 吉利汽车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18.4万辆,新能源车型表现突出 [13] - 极氪品牌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布局近600家门店,成为唯一在五大洲交付的中国豪华品牌 [14] - 澳大利亚市场EX5车型20天内进入纯电销量榜前九 [13] 小鹏汽车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约1.9万辆,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 [15] - 东南亚市场发力,印尼成为首个本地化生产国家,计划年底覆盖70%核心城市 [15][18] - 欧洲市场进入波兰、瑞士等国家,目标2033年半数销量来自海外 [18] 零跑汽车 - 通过与Stellantis合作,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约2万辆 [19] - 德国市场纯电市占率突破1%,5-6月注册量超1000辆 [19] - 计划在马来西亚启动C10本地化生产,初始投资500万欧元 [19] 赛力斯 - 递交港股上市申请,2022-2024年海外收入分别为39.22亿元、49.76亿元、42.11亿元 [23] - 印尼工厂投入运营,中东市场以阿联酋为起点切入高端市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