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首日暴涨100%,这家“不赚钱”的药企被疯抢
36氪· 2025-07-25 17:05
维立志博港股上市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涨117%,收盘涨幅超90%,总市值达130亿港元 [1] - IPO募资10亿元,散户认购倍数超3000倍,申购金额达3398亿港元 [1] - 暗盘交易涨幅超90%,中签者每手盈利超3000港元 [1] - 2024年港股已有7家创新药企上市,均未破发,如映恩生物首日涨幅110% [1][9]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拥有14款在研药物,6款进入临床阶段,覆盖LAG3、PD-L1/4-1BB双抗等前沿靶点 [2][6] - LBL-024(PD-L1/4-1BB双抗)治疗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ORR达75%,显著优于化疗组的30-50% [7][9] - 拥有GPRC5D/CD3、MUC16/CD3等全球研发进度领先的TCE双抗产品 [9] - 技术平台涵盖单抗、双抗、ADC、TCE-ADC等多类型药物开发能力 [2][3] 研发管线与临床进展 - 核心产品LBL-024处于关键临床阶段,有望成为肺外神经内分泌癌首个获批药物 [8][9] - LBL-007(LAG3单抗)曾与百济神州达成授权合作(后终止) [10] - LBL-051(自免类TCE三抗)授权交易获3500万美元预付款+5.79亿美元里程碑 [10] - 临床前管线包含EGFR/PD-L1 ADC等7个候选药物 [6] 行业融资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港股未盈利创新药企集中上市,7家企业合计募资近140亿港元 [11] - 基石投资者包括正心谷资本、高毅投资、腾讯等9家机构 [2] - 成立至今累计完成8轮共10.84亿元融资,投资方含深创投、昆药集团等 [9] - 2023-2025Q1累计亏损近5亿元,高管年薪最高超2000万元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恒瑞医药等龙头药企布局"H+A"上市或带动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流动性 [12] - 二级市场融资渠道重新开放,显示创新药市场进入良性互动阶段 [11] - 市场更关注"全球首款"潜力产品而非短期适应症规模 [9]
汽车圈的“塑料江湖”
36氪· 2025-07-25 16:35
新能源汽车行业互动现象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与小米创始人雷军通过微博互动,确定理想i8发布会选址北京并相互"致敬" [1][2] - 车圈高管互动频繁,包括送车、换车、社交平台为友商新品打call等,2024年互动达到沸点 [3][4] - 蔚来十周年活动期间,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以"东道主"身份探班并表达兄弟情谊 [6] - 小米汽车团队参观蔚来汽车,李斌力邀雷军加入换电联盟,现场氛围融洽 [9] 行业竞争格局 - 新势力品牌销量排名变化显著,2025年上半年零跑超越理想成为新势力销量第一,理想与小鹏差距不足7000辆 [14][16] - 2025年H1销量数据显示,理想销量203938台,小鹏197189台,小米150000+台,蔚来74445台 [16] - 理想汽车2025年Q1净利润环比下滑81.7%,销量不及预期对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17][18] - 小鹏汽车2025年H1目标完成率51.89%,小米45.12%,理想仅完成年度目标30% [16] 产品与技术路线差异 - 蔚来坚持换电模式,理想深耕增程技术,小鹏专注智能驾驶,小米依托生态优势构建独特系统 [13] - 小米SU7与小鹏P7i、蔚来ET5T在车型定位和价格区间上高度重合,形成直接竞争 [19][22] - 理想纯电i8即将发布,将与蔚来、小鹏等纯电车型展开全方位竞争 [27] 表面和谐下的实质竞争 - 行业论坛上大佬们常表达一致看法,但实际在产品布局上暗自较劲甚至"背刺" [10][13] - 李斌公开质疑小米YU7续航记录,称蔚来150度电表现未被超越 [10][13] - 理想高管公开悬赏电池减重技术人才,疑似双倍高薪挖角蔚来乐道员工 [32][33] 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4.7%,CR5达68%,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 [33] - 行业从"增量分蛋糕"进入"存量抢蛋糕"阶段,价格战、技术战、舆论战加剧 [33] - 理想从增程赛道切入纯电市场,可能打破与蔚来、小鹏原有的平衡关系 [28][30]
网易叠纸灵犀的乙女游戏,咋又开始火拼了
36氪· 2025-07-25 16:35
游戏玩法更新 - 《世界之外》推出新副本《我用美色契约全世界》,融合捉宠+自走棋玩法,为乙女游戏受众带来新鲜感 [1][4][6] - 自走棋玩法简化,仅开放PVE关卡且难度较低,后续将推出「云塔之战」模式,可能加入PVP和装备商城 [6][9] - 捉宠玩法中,玩家可通过契约石或战斗捕捉野怪,重复捕捉用于棋子升星,召唤灵拥有永久成长属性 [6][9] 玩家反馈与商业化 - 新玩法获得部分玩家认可,但商业化改动(卡池涨价)引发大量差评,涨价幅度为300→400游戏货币/抽 [1][16][17] - 公司解释涨价原因为卡牌品级提升及附加特效,但负面舆论掩盖了玩法创新带来的好评 [16][17][19] - 畅销榜成绩小幅上涨,但社区评价显著低于前次娱乐圈副本 [3][16] 行业趋势 - 女性向游戏开始探索玩法创新,如《恋与深空》加入动作战斗和肉鸽玩法,《如鸢》注重策略卡牌搭配 [20][22] - 多款新游尝试玩法差异化,如《代号:砰砰》优化战斗策略,《米修斯之印》曾通过基建玩法吸引用户 [24] - 行业呈现从纯情感付费向"可玩性"转型趋势,部分玩家呼吁突破传统PPT式视觉小说模式 [26] 游戏设计策略 - 公司通过轻度玩法(文游养成、自走棋)降低上手门槛,并保留剧情核心以维系原有受众 [12][14] - 新副本中剧情关卡占比超50%,同时提供"协助通关"功能满足时间有限的玩家 [14] - 召唤灵设计注重差异化,每只拥有独立性格和动作档案,增强收集趣味性 [9][11]
马斯克也搞“擦边”?Grok的二次元女友,藏着AI的十倍增长密码
36氪· 2025-07-25 16:29
核心观点 - 马斯克旗下Grok AI推出二次元虚拟女友Ani,结合情感陪伴与顶尖AI技术,创造全新价值维度 [1][3][20] - 该策略精准狙击二次元及极客用户群体,通过NSFW模式和大尺度互动引爆流量,使Grok冲上多国下载榜榜首 [4][6][7] - 行业启示在于AI不应仅追求智商(IQ),而需拥抱情商(EQ),满足用户被压抑的情感需求 [28][30][31] 产品创新 - Grok 4新增Ani角色:金色双马尾哥特风形象,酷似《死亡笔记》弥海砂,支持NSFW模式解锁挑逗互动 [4][6] - 同步推出小熊猫Rudi角色,开启"Bad Rudi"模式可切换反派人格,未来计划扩展更多虚拟伴侣 [9] - 3D建模技术成熟:服装发丝物理效果自然,支持跳舞等动态交互 [6] 技术能力 - Grok 4在HLE测试中Heavy版本得分44.4%,远超Gemini 2.5 Pro(29.6%)和OpenAI o3(24.9%) [21] - LCB代码测试准确率79.4%,GPQA复杂问答得分88.9%,均达行业顶尖水平 [23] - DeepSearch组件支持实时联网检索,尤其擅长解析X平台网络黑话和梗文化 [20] 用户策略 - 目标用户锁定X平台活跃的二次元/极客群体,契合其动漫游戏文化偏好 [16][19] - 通过梗图、同人创作等UGC内容实现病毒传播,24小时内$ANI代币价格暴涨100% [7][26] - 平均用户停留时长和粘性呈指数级增长,月费30美元溢价接受度高 [26] 商业模式 - 情感维度×技术维度形成乘法效应:娱乐内容反哺AI训练数据,技术升级增强虚拟伴侣表现力 [25] - 开辟加密代币、粉丝经济等新变现渠道,获客成本接近于零 [26] - 建立情感护城河:主流AI因品牌限制难以快速复制该策略 [27] 行业启示 - 打破"AI必须严肃"的行业假设,揭示情感陪伴市场的价值洼地 [14][15] - 参考动漫游戏产业经验,将产品IP化以摆脱工具属性 [16][31] - 参数内卷时代需寻找新维度,0.1%性能提升不如情感共鸣 [30]
要上市,传音只能靠印度了
36氪· 2025-07-25 16:29
赴港二次上市计划 - 公司考虑赴港二次上市 募资规模或达10亿美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暴跌69.87% 营业收入下滑25.45% [1] - 非洲市场基本盘承压 竞争加剧导致业绩下滑 [1] 非洲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曾占据非洲智能手机市场超40%份额 主打双卡三待、深肤色美颜相机等本地化功能 [3] - 2024年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74.7百万部 公司以51%市场份额居首 但小米份额从9%增至11% realme年增长率达89% [4][5] - 2025年Q1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1940万部 公司份额47%但出货量同比下滑5% 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32%至260万部 [6] 新业务拓展尝试 - 公司成立出行事业部 推出"Revoo"品牌两轮电动车 已在非洲和巴基斯坦市场试水 [7][9] - 电动车业务需重资产投入 面临供应链搭建和雅迪等先行者的竞争压力 [9][10] - 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持续上涨 电动车业务可能进一步增加成本负担 [10] 印度市场战略转向 - 印度2025年Q2智能手机出货量3900万台 同比增长7% vivo以21%份额领先 公司尚未进入主流品牌行列 [11][12] - 公司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市场占有率分别超40%和29% 具备南亚地区运营经验 [14] - 印度市场格局未固化 但公司面临高通等企业的专利诉讼风险 [14] 行业竞争态势 - 非洲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提升至54% 日人均使用时长4小时 小米凭借互联网营销策略抢占年轻用户 [3][4][6] - 印度市场政策风险突出 小米曾因外汇问题被罚48亿元 vivo接替成为市场份额第一 [13] - 公司需应对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消费升级趋势 以及互联网品牌带来的降维打击 [6][14]
美团再造“快乐猴”,线下零售叫板盒马七鲜奥乐齐
36氪· 2025-07-25 16:29
美团线下零售战略布局 - 美团旗下首家"快乐猴"超市将于8月底在杭州开业,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未来目标1000家门店 [1] - 快乐猴定位"硬折扣零售",门店面积800-1000平方米,对标盒马NB,前期扩张聚焦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 [1] - 美团此前曾尝试小象生鲜线下门店,但因选址和成本问题于2020年全部关停 [1] 美团零售业务调整 - 美团买菜升级为小象超市,探索大店模式对标盒马鲜生 [3] - 美团优选撤出全国大部分城市,仅保留杭州、广东两地业务,为快乐猴提供生鲜和标品基础采购量 [3] - 快乐猴生鲜采购负责人已接洽盒马与京东七鲜的供应商 [3] 快乐猴团队构成 - 总负责人高雨龙曾任美团优选负责人,有美团快驴业务经验 [4] - 杭州区负责人梁海波来自美团快驴,北京区负责人李倩曾任美团优选广东运营负责人 [4] - 采购与商品团队多来自美团优选部门,同时吸纳盒马等外部人才 [4] 硬折扣零售行业分析 - 硬折扣业态自有品牌销售比例最高可超50%,通过优化供应链实现高性价比 [5] - 德国奥乐齐在中国市场有13个自营品牌,近2000款自营商品,SKU占比超90% [8] - 盒马NB自营品牌商品占比达60%,同规格产品价格做到行业最低 [8] 快乐猴竞争优势 - SKU压缩至1200个左右,仅为奥乐齐1/3,通过精简选品降低成本 [10] - 生鲜产品占比50%-60%,价格比其他零售品牌低15%-30% [10] - 依托美团供应链,部分商品价格比盒马低10%-20% [11] - 瞄准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与盒马和奥乐齐形成错位竞争 [13] 即时零售布局 - 快乐猴补足美团线下自营商超短板,完善即时零售拼图 [17] - 美团800万骑手运力和1500万本地活跃商家构成本地履约能力 [17] - 快乐猴有望实现"3公里内30分钟达",美团APP为其预留一级入口 [19][21] 行业竞争格局 - 盒马NB侧重家庭消费场景,主攻中产家庭市场 [14] - 奥乐齐服务消费降级后的精英白领,强调品质与价格平衡 [15] - 京东七鲜同样具备"30分钟达"即时配送能力 [22]
不降温的“平底锅文学”,是短剧照进现实
36氪· 2025-07-25 16:29
网络文化现象分析 - "锅学"指用户"平底锅"创作的系列第一人称爱情故事,包含地铁强吻、初夜录音等猎奇桥段,2023年从"娇妻文学"中独立成派[1] - 内容因荒诞细节与玄幻现实结合吸引深度研究,停更一年半后讨论热度仍持续,近期复出引发新一轮关注[3] - 同期网络娇妻创作者多数过气,平底锅内容无成长性但讨论度居高不下,呈现"网络媚娃"体质[5] 内容创作特征 - 采用短剧思维构建剧本:二婚丈夫、双面婆婆、自卑女主等元素高度匹配下沉市场偏好[5] - 语言艺术突出:使用"海哥哥""乖宝儿"等突破常规的亲密称呼,动词形容词具象化如"餍足的猫""嗓音脆如阿克苏苹果"[6] - 性描写呈现两极分化:氛围营造花哨但实际用词朴素,如"在一起""欺负"等生活化表达[8] - 经典场景具工业感:初夜用手电筒查验的细节形成强记忆点,区别于传统文学手法[7] 用户参与生态 - 二创形式丰富:包括表情包(吗喽还原手电筒场景)、鬼畜视频、答题测试和模仿创作大赛[11][13] - 研究行为分层:初期批判为主,后期转向抽象玩梗与主义化解读(如"中年房思琪"推论)[13][15] - 创作门槛限制:AI难以复现"手指嬉戏"等场景,人类创作者尚未突破原作热度[17] 商业化潜力 - 短剧改编适配性:人物关系(强势婆婆)、冲突设计(前妻威胁)符合爆款短剧公式[19] - 角色IP价值:女主"大如"式人设(无条件被爱信念)具有话题延展性[20][22] - 市场空白机会:尚未出现影视化改编作品,用户期待欲罢不能的视觉呈现[22] 社会心理映射 - 代际差异显现:50+县城女性直白表达与年轻群体性压抑形成认知冲突[15][16] - 集体创作狂欢:研究者通过消化经典文本获得快乐,形成独特亚文化圈层[10] - 现实娱乐化趋势:真实故事与短剧创作界限模糊,公共场景演绎强化戏剧性[19][22]
127岁“老爵爷”,联手杭州LP
36氪· 2025-07-25 16:29
雷诺中国战略布局 - 雷诺集团与中金私募、杭州资本、杭州高新金投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合伙协议,首次与中国私募机构和地方产业资本合作,投资方向包括电池、智驾、智舱、软件、具身智能等领域 [2] - 公司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创新中心,依靠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能力扭转全球市场表现 [2] - 基金设立是公司"Renaulution"革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图存"和"谋发展"阶段 [4] 公司经营状况与战略转型 - 2020年公司遭遇史上最大挫败:全球销量不足295万辆(同比下降21.3%),营业收入434.7亿欧元(下滑21.7%),净利润亏损80.5亿欧元 [3] - CEO卢卡·德·梅奥推出三步走战略:2021-2023年聚焦利润率和现金流;2021-2025年更新产品矩阵;2025年后转向科技、能源和出行领域 [4] - 2024年公司业绩显著改善:销量逆势增长1.3%至226万辆,净利润7.52亿欧元,一季度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87.9% [6] 中国市场合作与创新 - 2021年与吉利汽车合作,吉利以13.76亿元认购雷诺韩国34.02%股份,共同拓展韩国市场 [5] - 2023年与东风汽车投资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BeyonCa(宾理汽车) [5] -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ACDC),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Twingo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21个月,目标2028年前将下一代电动车成本降低40% [5][6] 产业投资布局 - 2018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设立Alliance Ventures风投基金,5年计划投资10亿美元支持创新 [7] - 在中国投资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和电享PowerShare(虚拟电厂平台),其中文远知行已美股上市并与雷诺合作部署L4自动驾驶 [8] - 选择杭州作为基金合作地点,看重当地AI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创新生态,杭州国资此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成功投资经验 [9] 商业模式转变 - 公司计划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科技、能源和出行领域的领跑者 [4] - 通过中国研发和中国生态系统提升在欧洲等市场的竞争力,采取"在中国研发,在欧洲销售"的差异化策略 [6] - 产业基金设立是商业模式转变的重要策略,投向电池、智驾等前沿技术领域 [2][9]
深扒贾跃亭进军RWA,老演员背后的新导演是谁?
36氪· 2025-07-25 16:29
FF与Web3生态合作 - 公司闪电宣布与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平台HabitTrade达成战略合作,提出"EAI出行+Web3+区块链+加密+稳定币"概念,旨在打造"Web2 & Web3"、"链上 & 链下"、"现实 & 虚拟"的价值融合生态 [1] - 合作模式基于将1万多份未交付的FF电车预订单打包为"未来收益权资产池",通过HabitTrade平台发行结构化代币产品,本质是用"卖车承诺"融资造车资金 [3][5] RWA模式与底层资产分析 - RWA(Real World Asset)需具备法律权属和明确收益路径的现实资产,如房产、债权等,而FF仅能提供不具备应收账款属性的预订单作为"或有资产" [2][3] - 预订单代币化方案由RWA Group设计,其前身为NFT China,擅长资产包装与结构金融,负责构建收益模型和合规框架 [9][10] 合作方HabitTrade的角色 - HabitTrade是开曼群岛注册的多市场券商,以USDT稳定币为入口打通链下股票市场与加密资产交易,曾为优品车设计"股权+代币"融合融资方案 [6][7] - 平台提供USDT兑换通道和流动性支持,与RWA Group形成"故事原料-结构设计-交易落地"的完整闭环 [8][10] 商业模式可行性评估 - 短期依赖投机逻辑:预订单代币化+空投预期可能激活市场情绪,但底层资产缺乏法律保障和兑付能力,实质是"情绪众筹"而非真实资产上链 [12][14][15] - 监管风险突出:FF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若面向美国公民募资可能触及SEC对未注册证券的监管红线,当前已因财务披露问题接受审查 [16] 长期核心矛盾 - 模式可持续性取决于FF能否实现车辆量产交付,否则代币化仅为金融包装手段 [18] - 金融创新与信任缺失的冲突:公司擅长资本叙事但屡次未能兑现承诺,RWA模式可能加剧"PPT造车"的质疑 [19]
“替185男乘客抬行李、强制要求穿短裙丝袜”,空姐无法拒绝的「过度服务」比海底捞的还离谱?
36氪· 2025-07-25 16:18
"原来给航空公司写意见卡真的有用。 " 4月,有网友把自己写的"取消强制要求女性空乘穿高跟鞋"意见卡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效仿,"不仅写,还要每次坐飞机都写"。 01 女性空乘一定要穿短裙、丝袜、高跟鞋吗? 一份关于"改善女性空乘着装"的意见卡模板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内容包括5条:(1)裤装、裙装自由选择权;(2)全面替换高跟鞋为专业平底鞋; (3)自主选择框架或隐形眼镜;(4)取消强制化妆规定;(5)废除丝袜着装要求。 高跟鞋的强制要求最先在春秋等航空公司被取消,这也是"意见卡"的5条里对女性空乘原本形象影响最小的一项。此前,女性空乘们要带两双鞋:在机上 执勤时穿着平底鞋,从酒店到机场、上下客梯、走廊桥时则穿高跟鞋。 7月7日,春秋航空宣布女性乘务员在执勤期间可统一穿着平底鞋。去年,湖南航空和吉祥航空也推行了类似规定,乘务员航班全程不用再穿高跟鞋。 "平底鞋自由"被看作是"让女性空乘回归本职"的一个微小开端——但不够。 吐槽空姐穿高跟鞋的脱口秀演员嘻哈,在更早时提到过一段经历:男乘客要求空姐帮自己放行李,空姐一个人搬不动,但对方坚持拒绝搭把手,她看不下 去,冲上去提过箱子推了上去。"女乘客见义勇为替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