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正式上市!强生最新心腔内超声导管
思宇MedTech· 2025-05-28 16:29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6月12日,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4-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 5月21日, 强生医疗科技 (Johnson & Johnson MedTech)宣布旗下 Biosense Webster 公司 新一代心腔内超声成像(ICE)导管 —— SOUNDSTAR CRYSTAL 已正式在美国上市,用于心 脏消融手术中的高分辨率ICE成像 。 SOUNDSTAR CRYSTAL 集成了 88 单元相控阵列 、 AI 三维重建 等尖端技术, 作为强生 SOUNDSTAR 第 3 代以及旗舰 ICE 产品 ,它的 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强生在全球心脏电生理及介入超声领 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标志着强生在心脏电生理介入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其超声解决方 案组合。 2024 年 12 月 10 日,全球首例 SOUNDSTAR CRYSTAL 商业应用手术在德州奥斯汀完成。该手术将 SOUNDSTAR CRYSTAL 导管与 CARTO 3 ...
报名:一场高效链接医美人的社交局 | Aesthetic LinkLab
思宇MedTech· 2025-05-28 16:29
活动设计理念 - 采用"信息高密度 + 社交高效率"的创新会议模式,通过3小时实现深度认知与高效链接 [2] - 系统性优化传统会议中低效社交环节,将"茶歇时刻"价值通过算法驱动放大 [6][7] 产品闪讲环节 - 开放60分钟时段供企业进行3分钟核心价值展示,覆盖注射类产品、能量源设备、术后修复、材料与工艺等医美科技细分领域 [2] - 仅限自主研发型科技公司参与,最多展示20家企业,提供标准讲台与官方记录服务 [3][11] - 报名需通过审核链接提交,免费但设置资质审核门槛 [4] 分组社交机制 - 采用多轮换组式结构化社交,每轮20分钟接触不同人群,通过算法调度实现1小时内接触60-80位专业同行的效率 [7][9] - 报名时需提交专业背景与社交需求,算法据此优化分组路径,减少重复遇见并促进跨圈层碰撞 [9][10] 自由链接环节 - 设置非结构化交流时段,可定向约谈闪讲企业、新结识伙伴或加入主题桌讨论 [9][10] - 提供"市场趋势"、"医工交叉"等垂直话题场景 [10] 活动基础信息 - 时间定于2025年6月12日北京中关村会议中心,规模限制300人且需审核资质 [10] - 目标受众包括医美产业链各环节从业者(医生/工程师/投资人等)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11] - 同期规划全球医美科技大会等系列行业活动 [9]
近两亿!口腔数字化公司完成B+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8 16:29
公司融资与战略 - 铖联科技完成近两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达晨资本和高特佳投资联合领投,累计融资额超过五亿元人民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全球化布局与产品体系升级,推动"全球化+品牌"双引擎战略 [1] 公司背景与主营业务 -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孵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 - 公司专注于口腔齿科全流程数字化,提供一站式齿科3D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涵盖口腔数字化设备研发、义齿产品制造及相关服务 [2] - 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义齿智能化设计软件和排版软件、齿科专用3D打印机和后处理设备 [2] 产品与技术 - 基于"互联网"+3D打印,在全球建设分布式义齿制造云工厂,构建义齿产品数字化智造平台 [4] - 核心产品包括雅可美®激光熔覆钛支架、雅可美®超微熔覆钛冠以及恒笑®超微熔覆义齿等高端义齿产品 [4] - 新一代LCD 3D打印机可实现25μm级超高打印精度,材料初始打印精度达90%以上,打印幅面提升30%以上 [4] - 25.6mm标模仅需50分钟打印完成,适配固定、活动、种植、正畸等多种应用场景 [4] - NCL-M1100金属3D打印机选用超微粉末,产品更加细腻 [6] - 自主研发雅可美专用支架设计软件(DentSky),依托数百万病例库进行个性化设计 [6] - 采用全新升级的3D打印机和工业级热处理炉,提升产品精度和性能 [6] 行业会议 - 思宇年度活动包括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和心血管大会 [1] - 即将召开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2025年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7月17日)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2025年9月4-5日) [1][7]
议程更新!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27 18:52
医疗科技系列年度大会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注意:当天 上午为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报名链接附文末 ; 下午有两场活动, 1.大型医美行业人士交流沙龙, 通知另行发出 ; 2. 北京政府闭门对接会-仅限获奖企业参加 ,或主编一对一邀约) 一、活动时间: 2025年 6 月1 2 日 星期四 二、活动地点: 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三、主办单位: 思宇MedTech 、探美医界 ; 协办单位: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支持单位:启迪之星,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 四、会议规模: 现场参会嘉宾500人 五、大会议程 | 时间 | 主题和嘉宾 | | --- | --- | | 9:00-9:06 | 致辞环节 | | | 林航,海淀区副区长 (拟) | | | 刘慧,北京市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 主任 | | | (排) | | 9:06-9:12 | 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奖项颁布 | | 9:12-9:15 | 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 | | | 启动仪式 | | 9:15-9:35 | 《全球医美科技白皮书 2025 ...
数千万!口腔医疗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7 18:52
公司融资与战略发展 - 深圳玉汝成口腔材料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紫金港资本领投,深圳高新投联合投资 [1] - 紫金港资本自2022年首次投资以来连续第四次战略加码 [1] - 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智能化产线升级、全球化品牌建设以及数字化服务平台研发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口腔医疗全产业链的材料、设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在氧化锆全瓷义齿领域具有深厚积淀和持续创新能力 [2] - 拥有完整的口腔数字化全链路产品矩阵,涵盖扫描仪、雕铣机、全套修复材料到烧结炉等 [2] - 率先完成生产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打通从数据获取到修复体制造的数字化全流程 [2] 国际化布局与市场表现 - 营销和服务网络遍及全球197个国家及地区 [4] - 通过FDA/CE/MDSAP等多项国际认证持续提升竞争壁垒 [4] - 以欧洲、美洲为核心的海外市场占公司营收比例超过70% [4] 行业活动与会议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即将召开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2025年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2025年9月4-5日) [1][5]
数千万!心光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7 18:52
公司融资与产品进展 - 心光生物在过去12个月内完成第三笔融资,最新Pre-A++轮融资由兴富资本投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便携式透析机的量产及注册取证[1][4] - 公司融资历程包括:2024年6月数千万元Pre-A轮(海脉德创投等合投)、2024年8月数百万元Pre-A+轮(领汇创投独家投资)[4] - 公司已成功研发第二代工程样机并通过测试验证技术可行性,布局超过50篇专利(含7篇国际PCT专利,3篇进入国家阶段)[2] 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 - 核心技术为透析液再生技术,可实现透析液循环利用,临床获益提升2-3倍,患者生存期延长3-5年[2] - 便携式透析平台重量仅8公斤,采用独特再生技术无需复杂水处理系统,降低70%固定投入,适用于基层、家庭及应急场景[2] - 产品线覆盖透析耗材、血管介入及便携式透析机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家庭透析形成完整布局[2] 行业会议动态 - 思宇年度活动包括已举办的首届全球眼科/骨科/心血管大会,2025年将召开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4] 公司背景 - 心光生物成立于2018年9月,总部位于上海,由复旦大学博士李祥海创立,专注透析技术及创新型医疗器械[2] - 主营业务为家庭血液透析解决方案,核心技术源于酶在血液净化领域的应用[2]
最新!又1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5-27 18:52
行业动态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14] - 国家药监局批准科凯(南通)生命科学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系统上市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累计达353项 [1] 产品介绍 - 产品由夹合器及输送系统、导管鞘组件组成 适用于外科手术高风险且解剖结构适合的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 [3] 全球市场 - 全球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患病率从2017年1.25%增至2021年1.28% 预计2027年达1.37% [4] - 全球患病人数从2017年9350万增至2021年9990万 预计2027年达1.14亿 [4] - 全球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量从2017年1.53万台增至2021年2.77万台 预计2027年达10.43万台 [6] - 2017-2021年手术量CAGR为16.0% 2021-2027E预计CAGR为24.7% [7] 中国市场 - 中国35岁以上人群中度到重度二尖瓣反流患病率从2017年1.31%增至2021年1.37% 预计2027年达1.42% [8] - 中国患病人数从2017年1000万增至2021年1110万 预计2027年达1260万 [8] - 中国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量2021年约200台 预计2027年达2万台 2021-2027E CAGR为117.3% [11][12] 公司介绍 -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成立于2018年 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医疗器械研发 技术团队以美德归国人员为核心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13]
最新融资!爱亿生医疗完成天使轮
思宇MedTech· 2025-05-27 18:52
公司动态 - 爱亿生医疗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道彤投资独家投资 资金将用于小口径人工血管临床推进及核心技术拓展应用开发 [1]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完成首个国产即穿型人工血管首例患者临床试验植入 [4] 公司背景 - 爱亿生医疗成立于2023年 总部位于广州 专注于高端植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3] - 公司在组织修复与重建领域具备专业研发能力 与武汉理工大学及临床医学专家深度合作 推动医工结合 [3] - 建有万级GMP车间及高等实验室 具备研发生产检验一体化能力 [3] 核心产品 - 小口径人工血管采用独有技术 针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搭建和心脏搭桥等临床痛点开发 [3] - 产品为即穿型设计 术后三天内可穿刺透析 较传统人工血管4-8周等待期显著缩短时间 [6] - 在长期通畅性 反复穿刺耐受性 手术缝合便利性方面展现优势 [6] 行业会议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7]
首批商业化植入!全球首款具有球扩瓣优势的自膨短瓣
思宇MedTech· 2025-05-27 18:52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展望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 [1][18] ScienCrown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突破 - 全球首款且唯一兼具球扩瓣优势的自膨短瓣产品,实现100%全释放全回收及双入路(经股动脉/经心尖) [2][4][12] - 临床试验显示:即刻器械成功率98.4%、手术成功率99.2%,术后平均跨瓣压差10mmHg,有效瓣口面积≥1.5cm²,无重度瓣周漏 [7] - 创新设计包括牛心包瓣叶抗钙化、短瓣架不遮挡冠脉、12钩全挂连接及预弯型输送系统,获多项专利(如CN112089506A) [14][15][16] 主动脉瓣疾病市场与临床需求 - 中国60岁以上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占比11.5%,预计2025年AS+反流患者达930万(2022-2025年CAGR 2.6%) [8][10] - TAVR技术全球累计超80万例,中国已超1万例,但现有产品存在瓣膜扩张不良、定位不准等痛点 [10][11] 乐普心泰医疗企业背景 - 港股上市企业(02291HK),2021年获上海生物医药基金Pre-IPO轮融资 [17]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龙头,产品线覆盖先心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生物介入瓣膜等40余项 [17]
融资2.6亿!这家企业挑战心衰治疗三巨头
思宇MedTech· 2025-05-26 17:0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规划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 [1] EBR Systems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完成3610万美元(约2.6亿人民币)融资,资金用于WiSE CRT系统商业化 [1] - WiSE CRT获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无导线左心室内膜起搏CRT系统 [1] - 计划2025年底限量投放市场,2026年初全面商业化 [14] - 目标拓展至110亿美元心律管理(CRM)市场 [14] WiSE CRT技术优势 - 无导线设计:电极仅2.8毫米,显著降低感染和导线移位风险 [4] - 解决传统CRT三大临床难题:适用率低、并发症多、疗效波动大(30%患者无响应) [5] - 允许灵活选择起搏位置,可实现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 [9] - 与现有设备兼容,如美敦力Micra无导线起搏器 [9] 临床验证与效果 - SOLVE-CRT试验招募183名患者(平均68.1岁,77%男性) [8] -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平均减少16.4%,显著优于9.3%预期目标 [12] - 6个月内无I类并发症发生率80.9%,高于70%安全基准 [12] - 填补约40%无法从常规CRT获益患者的治疗空白 [7] 市场格局与竞争 - 全球CRT市场规模超36亿美元,美敦力、雅培、波士顿科学占60%以上份额 [13] - 心衰五年死亡率近50%,CRT是唯一可改善心室同步收缩的器械治疗方式 [13] - 中国心衰患者约1370万,年新增50万,潜在市场规模达百亿级 [16] 公司团队与战略 - 高管团队包括CEO John McCutcheon(主导多家企业产品上市)和董事长Allan Will(操盘美敦力80亿美元收购案) [17] - 商业化路径:技术破局+高壁垒验证+临床急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