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1]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1] -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1] - 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 绿色发展与能源体系 -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3]
【安泰科】工业硅周评—供需双弱,期现同步承压(2025年10月22日)
市场整体表现 - 工业硅市场呈现期货震荡、现货微跌走势,主力合约2511收盘价从8605元/吨下跌至8485元/吨,周度下浮120元/吨 [1] - 全国工业硅综合价格报9174元/吨,较上周下浮33元/吨 [1] - FOB价格延续平稳态势 [1] 分牌号价格表现 - 553价格报8708元/吨,较上周下浮49元/吨 [1] - 441价格报9055元/吨,较上周下浮37元/吨 [1] - 421价格报9658元/吨,较上周下浮14元/吨 [1] 分地区价格表现 - 新疆地区综合价格为8798元/吨,较上周下跌50元/吨 [3] - 云南地区综合价格为9753元/吨,价格保持稳定 [1][3] - 四川地区综合价格为9950元/吨 [1] 供应端分析 - 西北地区产量增加、价格下跌,对冲西南地区产量减少、价格坚挺的影响 [2] - 西北地区新增产量与期货仓单交割叠加,使市场价格承受压力 [2] - 华北地区因气温下降导致运费上调,在到厂价锁定的情况下,现货价格被迫下调 [2] - 西南地区因枯水期临近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企业暂停报价或试探性挺价,但供应端充足限制价格反弹 [2] 需求端分析 - 三大下游行业均表现疲软,对工业硅需求改善动力不足 [2] - 铝合金市场需求平淡,难以形成增量采购 [2] - 有机硅价格低迷,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开工率明显低于历史同期,备货意愿不足 [2] - 多晶硅市场价格保持稳定,但预计部分企业11月份将减产,采购意愿低迷 [2] 市场核心矛盾 - 市场陷入供需双困境局,博弈核心在于西南地区枯水期成本上升与下游需求集体疲软之间的对抗 [2] - 市场下行空间受到成本支撑,但上行空间因供需基本面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而受限 [2] 物流成本数据 - 伊犁-天津港运费为620元/吨 [5] - 昆明-黄埔港运费为350元/吨 [5]
【安泰科】单晶硅片周评-市场成交清淡 价格维持平稳 (2025年10月23日)
当前硅片市场价格与供需状况 - 本周硅片价格保持稳定,N型G10L、G12R、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分别为1.32元/片、1.40元/片、1.68元/片,环比上周无明显变化 [1] - 市场处于博弈态势,下游组件和电池片企业采购意愿偏弱导致需求疲软,但多晶硅价格稳定提供了成本支撑 [1] - 行业整体开工率基本无变化,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在54%和52%,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56%-80%之间,其余企业在52%-80%之间 [1] - 下游电池片主流价格维持在0.29-0.30元/W,组件主流价格维持在0.66-0.68元/W,环比上周持平 [1] 不同型号硅片现货价格详情 - N型G10L单晶硅片最高价1.35元/片,最低价1.32元/片,均价1.32元/片,波动为0% [3] - N型G12R单晶硅片最高价1.42元/片,最低价1.39元/片,均价1.40元/片,波动为0% [3] - N型G12单晶硅片最高价1.70元/片,最低价1.65元/片,均价1.68元/片,波动为0% [3] - P型M10单晶硅片本周未成交 [4] 硅片市场未来展望 - 四季度终端组件需求预期略显悲观,硅片企业面临压力,短期内市场将维持弱势盘整 [2] - 随着上游多晶硅及硅片企业检修减产计划逐步落地,供需关系有望修复,中长期市场预期不悲观 [2]
[安泰科]多晶硅周评-市场供需双弱 价格平稳运行(2025年10月22日)
当前多晶硅市场价格与成交情况 -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价格区间为4.9-5.5万元/吨,环比持平 [1] - 本周多晶硅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价格区间为5.0-5.1万元/吨,环比持平 [1] - 本周多晶硅n型致密料成交均价为4.97万元/吨,价格区间为4.7-5.2万元/吨,环比持平 [3] - 本周主流签单企业数量增至5-6家,但整体市场成交仍相对清淡,企业签单量与前期相当 [1] - 本周仅有少量保供订单以平价成交,因多数企业可签售订单已接近阶段性上限 [1] 多晶硅行业供需基本面分析 - 需求端方面,市场对四季度光伏装机预期偏弱,电池组件订单增量有限,硅片企业开工率稳定,对硅料需求总体平稳 [1] - 供应端方面,本月有三家企业复产放量,预计10月多晶硅产量小幅增加 [1] - 目前多晶硅行业处于产业结构重塑关键时期,即便供应同比显著收缩,库存仍小幅累积,反映出终端需求相对疲软 [2] - 在供需均偏弱背景下,产业政策与市场预期成为短期内支撑市场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 [2] 多晶硅产量预测与排产计划 - 本周在产多晶硅企业维持在11家 [1] - 根据排产计划,西南地区部分产能预计在11月份进入枯水期后逐步检修、减产 [1] - 预计10月为全年产量高峰,11-12月产量将逐步回落 [1] - 四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38.2万吨左右,同比小幅增加3.0% [1] - 预计2025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4万吨,同比大幅减少27.3%,与同期需求相比略显过剩,全年累库量预计在2万吨左右 [1]
【安泰科】光伏玻璃价格(2025年10月21日)
光伏玻璃价格行情 - 2.0mm光伏玻璃均价为12.5元/平方米,最高价13元/平方米,最低价12元/平方米,价格波动为0 [1] - 3.2mm光伏玻璃均价为20.5元/平方米,最高价21元/平方米,最低价20元/平方米,价格波动为0 [1] - 报价数据日期为2025年10月21日,报价为含税价,涨跌幅度与上周报价比较所得 [1]
【安泰科】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价格(2025年10月21日)
高纯石英砂价格 - 进口石英砂均价为8.375万元/吨,最高价8.75万元/吨,最低价8万元/吨,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 内层石英砂均价为6万元/吨,最高价7万元/吨,最低价5万元/吨,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 中层石英砂均价为2.75万元/吨,最高价3万元/吨,最低价2.5万元/吨,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 外层石英砂均价为2万元/吨,最高价2.2万元/吨,最低价1.8万元/吨,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石英坩埚价格 - 28寸石英坩埚均价为0.61万元/只,最高价0.62万元/只,最低价0.6万元/只,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 32寸石英坩埚均价为0.68万元/只,最高价0.7万元/只,最低价0.66万元/只,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 36寸石英坩埚均价为0.76万元/只,最高价0.78万元/只,最低价0.74万元/只,价格较上周无波动[1]
国家发改委: 落实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并进行监测考核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政策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设定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来落实 [1][3] -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分为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两类 [1][4] -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按年下达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落实 [6]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 -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是指能源用户消费的可再生能源在其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4] - 重点用能行业需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自发自用、绿电直连、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完成 [5][7] - 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生物燃料等非电利用种类 [4][5] - 目标完成情况使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作为基本凭证进行核算 [8]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分为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两类,前者包括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种类,后者包括除水电以外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种类 [10] - 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承担消纳落实责任,需制定实施方案并将权重分解至地市,保障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稳定在合理水平 [12] - 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售电企业、相关电力用户和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 [14] - 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使用实际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进行核算 [16] 监测评价与考核监管机制 -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目标实施情况按季度开展监测并公布 [19] - 按年度组织开展目标完成情况评估并公布,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于每年2月底前报送上年度完成情况 [20] - 未完成目标的重点用能行业企业,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督促其在指标公布三个月内通过绿证交易等方式补充完成,逾期未完成的将约谈、通报并纳入失信记录 [22] - 未完成消纳责任权重的省级行政区域,同样可在三个月内通过绿证交易补充完成,逾期未完成的将视情约谈、通报,并转移至下一年度(五年规划期最后一年权重指标不可转移) [22] 核算方法与技术细节 - 企业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比重核算公式为:(企业生产且消耗的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能量+企业购入且消耗的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能量)÷企业总非电利用能量,非电利用统一采用热量进行核算 [16] -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计算包括区域内生产且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和区域外输入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28][29] - 区域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测算公式为:(预计本区域生产且消纳年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预计年净输入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预计本区域年全社会用电量 [34] - 区域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测算公式为:(预计本区域生产且消纳年可再生能源电量+预计年净输入可再生能源电量)÷预计本区域年全社会用电量 [35]
【安泰科】工业硅周评(2025年10月15日)
工业硅价格表现 - 本周工业硅市场价格整体维持稳定,全国综合价格报9207元/吨,较上周无变动 [1] - 期货主力合约2511收盘价为8570元/吨,较10月9日的8640元/吨下浮70元/吨 [1] - 各牌号价格保持稳定,553价格为8757元/吨,441价格为9092元/吨,421价格为9672元/吨 [1] - 地区综合价格稳定,新疆为8848元/吨,云南为9753元/吨,四川为9950元/吨 [1][3] - FOB价格延续平稳态势,不通氧553 FOB价格为1530-1580美元/吨 [3] 供应端分析 - 供应端呈现区域分化,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因枯水期临近,已有少量硅厂开始减产,部分企业计划10月底前进一步降负荷 [1] - 西北地区增产对冲西南减产影响,新疆大厂仍有复产计划 [1] - 9月全国工业硅产量环比略有增幅,市场供应压力未减 [1] 需求端分析 - 需求端整体呈现疲软态势,有机硅企业因利润收缩检修增多,开工率较上月下滑,对工业硅需求拉动为负 [2] - 多晶硅产量环比微上涨,但"限产控销"政策预期升温,企业采购态度谨慎,需求支撑有限 [2] - 铝合金行业开工稳定,叠加出口小幅增长,对需求形成微弱支撑 [2] 库存与成本分析 - 行业总库存小幅增加,累库压力进一步压制价格波动空间 [2] - 成本端硅煤价格趋稳,对工业硅市场形成底部支撑 [2] - 伊犁-天津港运费为600元/吨,昆明-黄埔港运费为350元/吨 [5] 市场整体格局 - 当前市场处于"西南减产托底、西北增产施压、需求疲软拖曳"的博弈格局 [2] - 强预期与弱现实的矛盾持续存在,高库存压力与下游需求疲软是主要制约因素 [2]
【安泰科】单晶硅片周评-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厚 上下游僵持博弈 (2025年10月16日)
硅片价格与市场动态 - 本周硅片价格整体持稳,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32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40元/片,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68元/片,各型号价格环比上周持平 [1][3] -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一般,上下游处于僵持博弈阶段,硅片厂商在硅料成本支撑下挺价意愿强,低价出售意愿低 [1] - 行业整体开工率基本持平,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为54%和52%,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56%-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在52%-80%之间 [1] 下游电池与组件市场 - 下游电池片主流价格持稳在0.29-0.30元/W,组件主流价格持稳在0.66-0.68元/W,环比上周持平 [2] - 国内终端需求偏弱,组件和电池环节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部分订单仅进行刚需小批量采购 [1] - 展望后市,海外市场受印度反倾销关税消息和国内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硅片需求有向好趋势 [2] 价格统计方法与样本 - 硅片现货价格数据基于12家企业的季度产量占比加权平均所得,参与统计的企业2025年2季度产量占国内单晶硅片总产量的92.77% [4] - 统计样本包括隆基绿能、晶澳太阳能、TCL中环、晶科能源等12家主要企业,价格均为含税价 [4] - 表格数据显示N型G10L单晶硅片最高价1.35元/片,最低价1.32元/片,均价1.32元/片,波动为0% [3]
[安泰科]多晶硅周评- 成交相对清淡 库存小幅增加(2025年10月15日)
多晶硅价格表现 - 本周多晶硅价格环比持平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 [1][3] - 价格持稳主要由于硅片企业开工率稳定且持有相当数量多晶硅库存 采购需求总体平稳 [1] - 部分硅料企业因检修或减产 可销售余量接近上限 导致新签订单较少 仅少量保供订单成交 发货期已延至11月 [1] 多晶硅市场供需状况 - 本周国内多晶硅市场成交整体清淡 签单量环比有所下降 主流签单企业减少至2-3家 [1] - 9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2.9万吨 环比增加5.3% 同期消费量约11.6万吨 环比增加3.4% 当月累库约1.2万吨 [2]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多晶硅累计产量95.6万吨 同比减少35.1% 同期消费量约96.4万吨 同比下降20.1% 累计去库约1.2万吨 [2] - 根据10月份企业排产计划 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3万吨左右 环比增幅有所收窄 同期需求相对稳定 10月份依旧维持小幅累库预期 [2] 行业生产格局 - 本周在产多晶硅企业增至11家 其中包含一家检修复产企业 [2] - 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包括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