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动态|四部门: 加快建立光伏、风电设备退役废弃产品回收标准规范 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储能电池回收体系
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 - 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两大中心任务,推动能源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到2030年,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有效保障能源勘探开发、能量转换、能源存储和能源输送等战略任务 [3] 能源勘探开发装备转型升级 - 煤炭开采装备:突破高硬度岩体截割材料、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智能建造、超大型轮斗挖掘、年产千万吨成套装备等 [5] - 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研发深地深水全波场地震勘探、随钻高精度测井、万米深地智能钻井、千米深水防喷器等关键装备,推动深地深水油气规模建产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 [5] 能量转换装备质效水平提升 - 化石能源发电装备:突破低成本高灵活新一代煤电技术,开展全流程规模化煤电降碳技术验证,加大自主化燃气轮机攻关力度,构建覆盖中小型到H/J级高参数机组的谱系化体系 [6]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突破高性能海上风电叶片、高功率齿轮箱、漂浮式基础等关键装备,研制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光伏组件、30万千瓦级光热发电成套装备、兆瓦级潮流能发电装置 [7] - 核能装备:加快突破压水堆机组关键装备,开展小型堆、四代堆等先进核电技术新装备研发,提升强辐射场等耦合环境下材料长期服役性能 [8] 能源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 - 储能装备:研制长寿命宽温域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液流电池体系,突破大容量低成本物理储能技术,研制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和高效率飞轮储能装备 [9] - 氢能装备:加快突破高可靠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大口径抗氢脆管道材料,研制高压管束集装箱、氢液化膨胀机等储运装备,突破富氢竖炉、掺氢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等关键装备 [10] 能源输送装备技术攻关 - 输变电材料和装备:加快研制高可靠大容量直流换流变压器、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等关键装备,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电网智能控制软件 [12] - 化石能源输送装备:突破深海油气输送钢管关键技术,研制天然气管道压缩等装备,突破粗颗粒煤浆管道运输技术,推动千公里千万吨级输煤管网工程应用 [12] 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 能源装备智慧调控:研发自主可控嵌入式操作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等产品,提升能源云边数据协同能力,构建高效可信的智慧互动生态体系 [13] - 终端能源装备智能化应用:突破智能感知与决策融合技术,搭建能源装备全景感知网络,研制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推进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研发 [13] 能源装备绿色高端发展 - 能源装备绿色发展:突破绿色循环材料、智能润滑摩擦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装备,推动构建能源装备全生命周期绿色体系 [15] - 装备再制造与回收利用:突破关键装备精准检测和零部件原位修复技术,建立光伏风电设备回收标准规范,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储能电池回收体系 [15] 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优化 -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作用,支持企业主导构建创新平台,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16] -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及试验验证中试平台,培育高水平首台套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加快构建创新联合体共享平台资源 [16] - 鼓励首台套应用: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目录,建立国有企业采购首台套绿色通道机制,对已投保装备不再收取质量保证金 [17][18]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科技项目对能源关键装备攻关支持,用好再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 [19]
转发会议通知: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新能源与储能工程论坛的通知
论坛概况 - 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主题为“学科人才支撑,产研融通发展,能源低碳转型” [1][3] - 论坛旨在推动新能源与储能工程领域的学科、人才、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 [1][3] 论坛结构与参与方 - 论坛设置8个学术分论坛、1个产业论坛、1个学科建设分论坛和1个人才分论坛 [2] - 学术分论坛将汇聚900多名科技领军人才,包括院士十余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领军等人才近百名 [2] - 产业论坛将链接300多家龙头企业代表和20多名顶尖投资人,报告企业包括格林美、紫金新能源、弗迪电池、国联研究院、中车株洲所、金风零碳等 [2] 论坛议题与焦点 - 学术分论坛议题涵盖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新体系二次电池、太阳电池、氢能与催化、新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能源金属资源提取与循环等前沿方向 [2] - 产业论坛涵盖新能源材料、电池电芯、储能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等产业链方向,旨在搭建“产学研用金”交流合作平台 [2]
【安泰科】单晶硅片周评- 供需暂无变化 市场持稳运行(2025年10月9日)
硅片现货价格 - 节后硅片价格与节前持平,无明显变化 [1] - 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32元/片 [1][3] - 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40元/片 [1][3] - 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68元/片 [1][3] 市场供需状况 - 节后第一周市场成交未大规模启动,市场持稳运行 [2] - 8月单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7.36GW,环比下降36.77%,国内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2] - 9月硅片产出量约为57.98GW,环比增加3.35%,与下游电池需求基本匹配 [2] -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行,带动硅片生产成本增加,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 [2] 产业链开工率与价格 - 行业整体开工率较节前暂无变化 [2] - 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为54%和52% [2] - 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56%-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在52%-80%之间 [2] - 下游电池片主流价格为0.29-0.30元/W,组件主流价格为0.66-0.68元/W,环比上周持平 [2] 后市展望 - 短期内需求未见明显回暖迹象,供应有小幅增加预期,市场存在继续累库可能 [2] - 在成本增加和供给自律预期的双重因素支撑下,预期下游和终端企业将逐步接受上游环节涨价 [2]
五问+一图,读懂《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资源种类众多 产业关联度高 战略价值突出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 [1] - 2024年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较工业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 [1] - 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 同比增长4.3% [1] - 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8% 16.5% [1] - 行业有力支撑航空航天 新能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主要目标 - 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4]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 [4] -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4] - 铜 铝 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4] - 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4] - 绿色低碳 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4] 工作举措:资源保障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加强铜 铝 锂 镍 钴 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 [5] - 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 [5] - 支持低品位 共伴生 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攻关 [5] - 强化废铜 废铝等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 [5] - 加强废旧动力电池 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 [5] 工作举措:科技创新与供给 - 推动超高纯金属等高品质原料攻关突破 [5] - 发展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贵金属功能材料 高端稀土新材料 [5] - 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5] - 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 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 [6] - 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6] 工作举措:投资与转型升级 - 通过绿色通道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核准 备案 节能审查 环评等进程 [6] - 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 铜冶炼 碳酸锂等项目 [6] - 推进氧化铝 电解铝 铜冶炼 铅冶炼 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 [6] - 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6] - 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 [6] - 加快研制高端新材料标准及重点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13] 工作举措:消费拓展 -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 积极拓展高端铝材 铜材 镁合金应用 [6] - 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6] - 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 加快高纯镓 钨硬质合金 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6] - 推进超导材料 液态金属 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创新应用 [14][15] 工作举措:国际合作 - 引导高端新材料及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合规出口 [7] - 加大阳极铜 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 [7] - 加快制定钨等再生金属进口标准 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资源进口 [7] - 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 [7] - 支持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境外经贸合作区 [7] 保障措施 - 指导地方细化落实稳增长目标任务 制定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8]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现有资金渠道 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政策 [8] - 用足用好现有减税降费政策 [8] - 做好重要品种国家储备 加强相关国有企业考核引导 [8] - 用好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行业监测和全球情况分析 [9] - 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 [9]
【安泰科】工业硅价格(9月24日)
国内工业硅现货价格 - 全国综合价格为9207元/吨 较上次报价上涨31元/吨 [1] - 牌号553现货价格为8848元/吨 较上次报价上涨48元/吨 [1] - 牌号441现货价格区间为8700-8800元/吨 较上次报价上涨50元/吨 [1] - 牌号421现货价格区间为8800-9100元/吨 [1] - 牌号3303现货价格区间为9100-9300元/吨 较上次报价上涨50元/吨 [1] 主要产区价格 - 新疆地区牌号553价格区间为9700-9800元/吨 综合价格为9753元/吨 [1] - 新疆地区牌号441价格区间为9000-9300元/吨 [1] - 新疆地区牌号421价格区间为9400-9600元/吨 [1] - 新疆地区牌号3303价格区间为10200-10300元/吨 [1] - 云南地区牌号553价格为9950元/吨 [1] - 四川地区牌号441价格区间为9800-10000元/吨 [1] 工业硅期货及出口价格 - 工业硅期货价格为9020元/吨 [1] - 出口FOB价格区间为1610-1630美元/吨 [1] 行业数据与物流成本 - 伊犁至天津港运费为500元/吨 [3] - 昆明至黄埔港运费为350元/吨 [3] - 报价数据来源于安泰科 综合价格根据报价企业的月度产量占比加权平均整理所得 [2][3]
【安泰科】工业硅周评—价格小幅上涨、供需预期乐观(2025年9月24日)
工业硅价格表现 - 本周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2511收盘价从8905元/吨震荡上行至9020元/吨,累计上涨115元/吨 [1] - 全国工业硅综合价格为9207元/吨,较上周上涨31元/吨 [1] - 分牌号看,553工业硅价格为8757元/吨,上涨49元/吨,441价格为9092元/吨与上周持平,421价格为9672元/吨,上涨14元/吨 [1] - 地区方面,新疆、云南和四川的工业硅综合价格分别为8848元/吨、9753元/吨和9950元/吨,FOB价格与上周持平 [1] 价格驱动因素 - 成本支撑与乐观需求预期是支撑本周工业硅现货价格小幅上扬的主要因素 [2] - 供应层面,四川和云南地区即将步入枯水期,电价上涨势在必行,硅煤价格存在上涨预期,生产企业挺价意愿增强,出货节奏放缓 [2] - 需求层面,有机硅企业受南方天气因素短期影响,存在上调报价意向,多晶硅本周报价表现强劲但对市场实际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企业复产节奏仍处于观望状态 [2] 市场供需态势 - 工业硅市场上下游仍处于博弈阶段,市场供需依旧呈现紧平衡态势,强预期弱现实的局面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2] - 枯水期的来临预计将使成本上涨以及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愈发显著 [2]
【安泰科】单晶硅片周评-上下游僵持博弈 硅片价格持稳运行(2025年9月25日)
硅片市场价格动态 - 本周硅片价格整体持稳,N型G10L、G12R、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分别为1.32元/片、1.40元/片、1.68元/片,各型号价格较上周均持平 [1][3] - 市场订单成交较少,呈现上游因成本增加而挺价、下游因需求偏弱而压价的僵持博弈状态 [1] - 行业整体开工率小幅增加,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为54%和52%,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56%-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在52%-80%之间 [1] 产业链供需分析 - 供应端方面,上游多晶硅价格持续上行导致硅片厂商生产成本增加,对硅片价格形成底部支撑,企业挺价意愿较强 [1] - 需求端方面,海外需求持续但国内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对高价订单接受度弱,部分电池厂存在一定库存,加之假期临近因素,导致采购询价订单清淡 [1] - 下游电池片主流价格维持在0.29-0.30元/W,组件主流价格维持在0.66-0.68元/W,环比持平 [2] 后市展望 - 尽管多晶硅价格上涨,但下游终端需求偏弱导致产业链价格传导受阻,组件环节面临“涨不动、卖不出”的困境 [2] - 电池厂对高价硅片的接受程度有限,后续硅片市场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终端需求的变化 [2]
【安泰科】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价格(2025年9月23日)
高纯石英砂价格 - 进口石英砂均价8.375万元/吨 最高价8.75万元/吨 最低价8万元/吨 价格波动为0 [1] - 内层石英砂均价6万元/吨 最高价7万元/吨 最低价5万元/吨 价格波动为0 [1] - 中层石英砂均价2.75万元/吨 最高价3万元/吨 最低价2.5万元/吨 价格波动为0 [1] - 外层石英砂均价2万元/吨 最高价2.2万元/吨 最低价1.8万元/吨 价格波动为0 [1] 石英坩埚价格 - 28寸石英坩埚均价0.61万元/只 最高价0.62万元/只 最低价0.6万元/只 价格波动为0 [1] - 32寸石英坩埚均价0.68万元/只 最高价0.7万元/只 最低价0.66万元/只 价格波动为0 [1] - 36寸石英坩埚均价0.76万元/只 最高价0.78万元/只 最低价0.74万元/只 价格波动为0 [1] 数据说明 - 报价数据截至2025年9月23日 涵盖国内多家石英砂及坩埚生产企业与下游拉晶企业报价 [1] - 所有报价均为含税价 涨跌幅度基于上周报价比较得出 [1] - 数据来源为安泰科 [2] - 信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采编发布 [4]
【安泰科】光伏玻璃价格(2025年9月23日)
L工业协会砖 数据来源:安泰科 采编:张博 | 光伏玻璃(元/平方米) | | | | | | --- | --- | --- | --- | --- | | 类别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均价 | 波动 | | 2.0mm 光伏玻璃 | 13 | 12 | 12. 5 | 0 | | 3.2mm 光伏玻璃 | 21 | 20 | 20. 5 | 0 | | | | | | 2025-9-23 | 注:此报价为整理多家生产光伏玻璃企业报价,均为含税 价,涨跌幅度根据上周报价比较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