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View睿智显示

搜索文档
精测电子:控股子公司获政府补助资金2520万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16:19
政府补助 - 控股子公司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资金2520万元,其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2160万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360万元 [1] - 补助资金将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1] 公司业务 - 上海精测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开发显示和新能源领域的检测设备 [2] - 精测电子主要从事显示、半导体及新能源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在显示领域,公司主营产品涵盖LCD、OLED、Mini LED、Micro OLED、Micro LED等各类显示器件的检测设备 [2] - 公司产品包括电测及调试系统设备、前制程AOI设备、自动化装备集成产品等 [2] 技术突破 - 2024年11月,公司自研Seal系列TGV检测设备实现成功批量交付,客户将设备应用于Mini/Micro LED直显、半导体先进封装载板以及其他精密器件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9亿元,同比增长64.92%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2] - 半导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3.71% [2] - 显示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42.46% [2] - 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7757.28万元,同比增长429.71% [2]
京东方:三季度继续坚持按需生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16:19
LCD行业供需动态 - 行业平均稼动率2024年11月回升,2025年一季度保持在80%以上,二季度因终端需求降温主动下调,三季度将灵活调整产线负荷并坚持"按需生产"以应对需求波动 [1]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实现对手机Top品牌全覆盖,LTPO、折叠等高端产品占比快速提升,同步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1] - 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于5月20日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进入运营阶段 [1] 创新技术布局 - 钙钛矿中试线产出行业首片2.4m×1.2m光伏电池样品,转化效率达领先水平 [3] - 玻璃基封装技术实现高深宽比板级样品交付 [3] 财务与折旧情况 - 2024年折旧额约380亿元,同比增加,主因成都、绵阳、重庆三条第6代AMOLED产线全部转固 [3] - 北京、合肥、重庆、福州四条8.5代LCD生产线已全部折旧到期,预计2025年折旧见顶后盈利水平将改善 [3] 未来资本开支方向 - LCD扩产高峰已过,未来投资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并向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四大领域延伸 [3]
面板最新价格(2025年7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1 16:19
面板价格趋势 - 2025年7月电视面板价格普遍下跌 显示器与笔记本面板价格保持稳定 [1] - 65吋电视面板均价173美元 环比下降1.7% 55吋均价124美元 环比下降1.6% [3] - 43吋电视面板均价64美元 环比下降1.5% 32吋均价35美元 环比下降2.8% [4] 电视面板细分数据 - 65吋Open-Cell面板价格区间167-177美元 55吋区间118-127美元 [2] - 43吋FHD面板最低价62美元 最高价65美元 32吋HD面板最低价34美元 最高价36美元 [4] 显示器面板价格 - 27吋IPS面板均价63美元 价格区间57.6-65.8美元 环比持平 [2][6] - 23.8吋IPS面板均价49.9美元 价格区间47.1-51.4美元 连续两月无波动 [2][7] 笔记本面板价格 - 17.3吋TN面板均价38.3美元 自2023年9月维持稳定 15.6吋Value IPS面板均价40.3美元 [8][9] - 14吋TN面板均价26.9美元 11.6吋均价25.1美元 均自2024年7月上旬起未调整 [9]
惠科官宣:首款自研OLED模组在深圳正式点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9 16:34
公司动态 - 惠科首款自主研发并制造的OLED模组在深圳惠科创新半导体显示工业园成功点亮[1] - 该OLED模组攻克了核心工艺壁垒 采用创新的氧化物半导体背板技术和Hybrid混合面板架构设计[3] - 产品历经5个月技术攻坚 在惠科首条全制程OLED产线上完成从设计到试产的全流程验证[3] - 此次成功填补了惠科在OLED领域的空白 助力构建覆盖LCD Mini LED至OLED的全产品体系[3] 技术布局 - 公司现有技术包括a-Si TFT-LCD技术 Oxide TFT Oxide RGB OLED Oxide LCD Mini LED[3] - 自研的氧化物OLED RGB OLED以及超低频OLED产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3] - 2025年1月以约5.04亿元人民币收购柔宇科技深圳柔性显示产业园部分资产[4] - 通过收购获得柔宇G5.5柔性OLED产线和氧化物TFT技术 补强OLED技术实力[4] 战略意义 - 此次量产是惠科布局OLED赛道的战略级成果[3] - 收购柔宇资产被视为快速切入OLED赛道的关键一步[4] - 产品体系涵盖小尺寸至大尺寸的全应用场景[3]
TCL华星&小米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揭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14:42
TCL华星与小米战略合作深化 - 7月12日TCL华星与小米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在武汉基地揭幕 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全面深化 将在更广领域和更高目标上探索未来显示技术[1] - 二期实验室通过更先进设备和研发体系 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融合 目标攻克超高端显示技术并打造全球领先创新策源地[2] 合作历史与技术成果 - 双方自2017年起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2020年小米10系列同时定制三星和TCL华星AMOLED曲面屏[2] - 2021年成立一期实验室 开展半导体显示技术预研合作并共享成果[2] - 联合实验室构建"联合研发+产能协同"机制 缩短技术落地周期 提升产品成熟度[3] 里程碑产品与技术突破 - 2017年小米5X首次搭载TCL华星LTPS屏幕[3] - 2020年小米10至尊纪念版采用TCL华星OLED面板[3] - 2021年全球首发屏下摄像头手机[3] - 2022年联合定义1.5K屏幕标准并开发国产首款2K LTPO屏幕[3] - 2023年提前启动全等深微四曲面屏研发 累计申请专利130余项[3] - 2024年推出MIX Fold系列折叠屏[3] 2025年合作进展 - TCL华星为小米多款2025年新品供应屏幕 包括MIX Flip 2折叠手机 YU7 SUV汽车 15s Pro手机及7 Ultra平板[3]
2025上半年面板价格变化趋势回顾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14:42
全球面板产业2025上半年市场表现 - 2025上半年全球面板产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从年初乐观预期转向年中价格回调,电视面板价格从强劲开局转向理性调整,而IT面板(显示器、笔记本)需求相对稳健[1] - 电视面板价格走势成为市场风向标,第一季度因政策刺激和超大尺寸化趋势推动上涨,第二季度因需求疲软和库存调整导致价格松动[2][3][5] - 显示器面板价格表现稳健,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关税豁免窗口期刺激,但后期需求增长放缓[7][8][9] - 笔记本面板价格全年持平,厂商因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保持谨慎定价策略[11][12] 电视面板市场动态 - **第一季度上涨驱动因素**:中国大陆"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下沉市场换机需求,6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带动面板厂商盈利信心[3] - **供给侧紧张预期**:上游偏光片潜在短缺传闻引发品牌预防性备货,短期内放大需求信号,大尺寸面板涨幅显著[3][4] - **第二季度价格回调**:北美需求不及预期、中国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品牌厂商库存水位回升后采购节奏放缓,43-65英寸主流尺寸面板6月均价下跌1美元[5][6] - TrendForce预测7月电视面板价格将继续下滑,32英寸小尺寸因部分需求支撑保持稳定[6] IT面板市场表现 显示器面板 - 第一季度淡季不淡,中国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显示器品类,填补商用市场需求缺口,面板厂商试探性上调Open Cell价格[8] - 第二季度美国关税豁免窗口期刺激短期备货需求,推动价格上涨,但效应消退后品牌采购转趋谨慎,7月价格预计持平[8][9] - 高端电竞显示器成为增长亮点,OLED面板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330万片(年增65%)[9] 笔记本面板 - 上半年价格全面持平,厂商因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维持谨慎备货策略[11] - 下半年品牌需求预期转乐观,订单动能增强,但面板厂为巩固客户关系仍维持价格持平[12] 面板企业业绩与战略调整 - **业绩分化**: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46亿元(同比+70%),深天马扭亏为盈,彩虹股份净利润下滑55%-48%,友达/群创营收分别增长5.63%/4.48%[14][15][16][17] - **产业整合**:头部企业加速并购(如TCL收购LGD产线、京东方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股权),提升行业集中度与定价话语权[18] - **产能优化**:友达、群创关停老旧工厂或转移产能至高附加值产品线[18] - **业务多元化**:深天马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车载、工控、医疗)占比提升,厂商积极拓展细分市场以对冲消费周期波动[19]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宏观经济形势(全球复苏力度、消费购买力、地缘政治)将成为影响面板需求的核心变量[22] - 面板企业通过整合、产能优化和多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应对不确定性[21]
目标G8.6 OLED!传三星显示新增IT销售团队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14:42
三星显示业务重组 - 三星显示在7月1日进行重组,IT业务部门内增设IT销售团队,此前仅有IT技术团队和开发团队 [1] - 增设IT销售团队可能是为全面启动IT OLED业务做准备 [1] - 苹果计划从明年开始陆续推出OLED MacBook等产品,三星显示计划利用第8.6代OLED产线为这些产品供屏 [1] 人事调整与业务布局 - 2024年12月,三星显示宣布由大尺寸事业部组长李钟赫副社长兼任IT事业部门组长,李柱亨副社长担任中小尺寸事业部组长 [3] - 大尺寸事业部专注于生产电视和显示器用的QD-OLED面板,中小尺寸事业部主要负责生产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面板 [4] - 将大尺寸事业组长委任为IT事业部组长,有利于IT OLED业务的整体拓展,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并避免向同一客户推销技术不同产品的混乱 [4] 技术协同与客户管理 - 显示器用QD-OLED技术和平板/笔记本电脑用中小型IT OLED技术不同,但在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紧跟技术趋势的前提下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4] - 7月1日人事调整中,三星显示总部企划组组长和中小尺寸事业部企划组长进行了职位互换,两者均涉及投资决策,但总部企划组还需兼管三星电子业务支持特别工作组事务 [4]
外媒:已量产抗刮防眩光涂层,iPhone 17 Pro/Max或首发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14:42
苹果iPhone 17 Pro系列屏幕技术突破 - 苹果公司已解决抗刮耐磨防眩光屏幕涂层的生产问题,该技术有望首次应用于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 [1] - 相关技术计划最早于2024年提出,专为两款高端机型设计,标志着iPhone首次采用防眩光显示技术 [2] - 此前生产流程存在瓶颈,量产速度无法满足每年数百万台设备需求,导致2024年量产目标未达成 [2] - 通过联合供应商改进工艺,苹果目前已突破量产障碍,确保iPhone 17 Pro系列仍能首发该技术 [2] 技术研发与生产进展 - 4月报道显示涂层生产面临重大挑战,主要受限于Pro系列机型的产能要求 [2] - 最新工艺改进使涂层量产问题得到解决,具体技术细节未披露 [2]
聚焦Micro LED,厦门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成立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7 13:43
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成立背景与定位 - 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由厦门火炬集团全资发起,聚焦光电显示产业,重点布局新型显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领域[1] - 中心旨在构建"技术挖掘-项目对接-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 - 厦门作为全国唯一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城市,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0家,包括友达光电、宸鸿科技等台企[2] 中心运营模式与资源整合 - 采用"市级统筹+专班推进+多方协同+国企运作"模式,由火炬集团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建设[4][5] - 火炬集团已建立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引入16个技术转移机构,推动30多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储备70余个潜力项目[2] - 中心将统筹厦门市现有20余个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并计划新建17个"全链条"公共技术平台[7] 核心能力建设规划 - 推进"团队+专家"双轨服务体系,组建包含科学家、技术经理人、投融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团队[6] - 以美峰创谷和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为核心区,重点建设G6级别Micro-LED巨量转移与集成封装中试平台[7] - 组建50亿元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形成天使基金-种子基金-产业基金全链条资金支持体系[8] 两岸产业融合与项目进展 - 发挥厦门作为两岸光电产业"第一基地"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两岸产业融合[1] - 中心已面向全国高校和初创团队发出邀请,遴选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应用潜力大的项目[3]
500K/M,翰博高新越南液晶模组项目正式启动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7 13:43
越南智能制造基地建设 - 公司正式推动越南两大智能制造基地建设 包括北江背光显示模组基地与胡志明精密结构件基地 [1] - 规划NB/MNT背光源产能1400K/M LCM产能500K/M [1] - 北江工厂为背光模组与LCM智能生产基地 计划2025年完成全自动化认证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1] - 胡志明工厂专注精密冲压 注塑及模内注塑全制程生产 拟2025年底启动运营 服务于笔记本 车载电子 工业条形屏及通信终端等领域 [1] 滁州博晶显示科技项目 - 2023年在滁州投资设立博晶显示科技项目 总投资50亿元 重点发展Mini LED背板 LCM 背光模组及PCB/FPC等领域 [2] - 项目达产后可年产Mini-LED灯板900万套 LCM 1020万套 背光模组1020万套 掩膜版3万片 导光板模具6000件 实现产值5亿元 [2] - 2024年博晶科技累计产值7 1亿元 同比增长2714 6% 税收464万元 同比增长58 9% [2] 产品与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 导光板 精密结构件 光学材料等 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桌面显示 车载显示 医疗显示器 工控显示器及VR等终端产品 [1] - 博晶科技主要为京东方 TCL华星光电 创维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2]